一门三贤
2023-06-09一凡
一凡
1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天灰蒙蒙的,风雪弥漫,荒村野外,在天地之交的地平线上,远远地看见一个黑点,正由远及近缓缓驶来,到近处才发现,原来是一辆牛车!牛车行到两间茅草房外停下,众人连忙招呼孔子从牛车上下来。
“夫子请止步!”
只见冉雍慌慌忙忙地从院内跑出来,迎上前,深施一躬,挡住了孔子的去路。
“雍啊!伯牛,他这是怎么了?”
夫子两眼含泪,紧紧地盯住冉雍问。
“夫子!家兄患恶疾,恐传染,您和诸位师兄弟还是不要进屋了。”
“我不怕传染,还是让我看看他吧!”夫子恳切地说。
“这……”
冉雍很为难,可又躲不过夫子真挚的眼神,只好与家人商议,把冉耕的病床移到南窗边,让夫子隔窗看一下。
孔子从窗口把手伸进去,紧紧地握着冉耕的手,伤心地说:“他没有生这种病的道理呀!这是命中注定的吗?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呢!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呢!”(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冉耕得的是什么病呢?
据《淮南子·精神训》记载是“厉”,民间称为“癞”,也就是现代人熟知的麻风病。麻风病属于慢性传染病,患者手脚溃烂,浑身脓疮,恶臭难闻。
孔子紧紧抓住冉耕的手,满眼泪光,谁劝也劝不住。这时,冉求跑过来,硬生生地把孔子的手掰开,把他拉到院墙以外。
孔子生气地瞪了冉求一眼,说:“你给我躲得远远的,我没有你这个学生!”转身又对众弟子说,“记着,你们这些人也没有他这个同学!”(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冉耕、冉雍和冉求是同父异母的三兄弟,都是孔子的学生,为什么孔子对冉耕百般痛惜,对冉雍关爱有加,对冉求却甚为“不爽”呢?
这要从冉氏三兄弟的经历开始说起!
2
冉氏乃少昊嫡裔——曹国开国之君叔振铎之后,曹国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曹县一带,所以史书记载冉氏世居“菏泽之阳”。
冉氏原本属于贵族,但到了孔子时期,已经沦落到贫困的边缘,没有什么家产,主要以放牛为业,人称“犁牛氏”。“犁牛氏”三兄弟冉耕、冉雍和冉求,就出生在菏泽定陶东的冉堌村,他们的父亲叫冉离。
冉离先娶妻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后来,颜氏早逝,冉离又娶了公西氏,生三子冉求。所以,冉求和冉耕、冉雍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冉耕生于公元前544年,冉雍生于公元前531年,冉求生于公元前522年,冉耕大冉求22岁,大冉雍13岁。
俗话说“娶好老婆旺三代”,这句话在冉氏家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公西氏没嫁给冉离之前,冉离带着两个儿子过活,生活极其不易,所以,冉离经常偷别人家东西,这个污点对冉耕和冉雍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心理障碍。
公西氏嫁过来之后,不但生下了冉求,而且还带领冉家走出了低谷。公西氏知书达理,而且是个非常疼爱孩子的人,当她听说孔子在阙里设立学堂,面向广大平民开放时,就毅然带着三个儿子前往曲阜求学。
刚开始的时候,冉耕是顶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来求学的,一是年龄大(只比孔子小7岁)外加老实憨厚,二是父亲是小偷这个心理阴影在,同学们经常因为这个瞧不起他,所以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有一天,孔子带领大家外出游学,远远地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长相格外靓丽的小牛犊。
孔子说:“大家快看!这个小牛长得多标致啊!”
众弟子都说“太美了!太美了!”
孔子却直摇头:“唉!可惜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众弟子不解,齐刷刷地问:“先生!为什么说可惜了?”
孔子说,“长得這么标致的小牛,真是难得的顶级祭品,本来是可以用来祭祀天神的!”
众学生说:“是啊是啊!”
孔子接着说:“可惜!它的父亲长得不够标致,不能用啊!”
学生们纷纷辩驳说,小牛的父亲怎么会影响小牛的前程呢,又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
孔子说:“是啊,只要是自身素质好,即使人有眼无珠,山川天地也会容下它!人也一样啊!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
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就不再奚落冉氏三兄弟了。
弟兄三人均受孔子赏识,大哥冉耕被大家公认为最像孔子,孟子曾赞颂他“具体而微”,就是说冉耕具有圣人的全体,只是规模不够大,也就是说,冉耕是个“小孔子”。
3
有一年冬天,冉耕过河时,看到有个少女不慎落水,就冒着生命危险跳进冰冷的河水里,将女孩救了起来。
女孩的父亲千恩万谢,但觉得还不够,就给冉耕送来了一头牛(一头牛的价值,在当时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噢!),冉耕正好也需要一头牛,就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人们纷纷指责冉耕,说这个人太财迷了,吃相这么难看,一点君子风度都没有,怎么会救了人还收人家东西呢?这老师是怎么教的?
冉耕听了觉得很委屈,就去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你收得很对啊!你要不收的话,以后可能就没有人再愿意冒着危险去救别人了,也没有见义勇为的人了。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升为鲁司空(相当于由北京市市委书记晋升为国务院副总理)。临调任前,鲁定公问由谁来接任中都宰最合适?
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是非冉耕莫属啦!”
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那是多重要的位置啊!这不会是孔子耍私心吧?
孔子说,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去私》)
大体意思是说,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个南阳令(相当于南阳市委书记),祁黄羊想都没想就推荐了解狐。晋平公感到很诧异,说:“那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你只是让我推荐贤才,又没问我的仇人是谁啊?”后来根据干部考核制度考核,解狐那是刚刚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第二次晋平公又让祁黄羊推荐个太尉(相当于军委副主席),祁黄羊马上就推荐了祁午,晋平公又很诧异,说:“那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说:“你只是问我谁干军委副主席合适,又没问我儿子是谁啊!”后来根据干部考核制度考核,祁午那也是刚刚的,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孔子说:“你看看人家祁黄羊多么伟大!对外,举贤不避仇;对内,举贤不避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量,完全出于一片公心啊!”
嗯,我举荐冉耕也是属于“举贤不避亲”啊!
后来根据干部考核制度考核,冉耕那更是刚刚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冉耕上任后,积极推行老师的仁政主张,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他和孔子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四方之诸侯则焉”。
然而天妒英才,正当冉耕想要大展抱负之际,却突染恶病,英年早逝,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呢!
4
冉耕死后,冉雍撑起了冉氏家族。
冉雍字仲弓,也是孔子非常看重的一个学生,他最大的贡献是在孔子去世后,“恐失圣道之传”,和闵子骞等共著《论语》二十篇,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记录,我们才知道了2500年前,日常生活中的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冉雍拜师面试的时候,孔子问他:“能不能说一说你的志向是啥呀?”冉雍回答说:“尧和舜这样圣贤的人都不在了,可他们所传下来的圣贤之道还很漫长,我愿意践行圣贤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孔子一听非常高兴,心想:“这个人可以哈!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队伍就会迅速壮大了,但不能光听说话,还要看实际行动!”
孔子为什么会暗自高兴呢?
因为孔子也是尧舜之道的践行者,冉耕的到来,使孔子觉得可算是找到了同频之人。
那么,尧舜之道是个什么样的道呢?
孔子非常向往虞舜时期的“无为而治”,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为政以德,譬诸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什么是“无为而治”呢?
“无为”是不是啥也不干,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躺平”呢?
答:那可绝对不是!
那应该怎样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无为”。
5
要了解“无为”的真正含义,首先得弄清楚“无”字的本义。
“无”字的甲骨文刻画的形象,是一个手持花束的人在跳舞的样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跳舞的人可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娱乐明星,而是在做“巫术活动”。“巫术”在今天被理解为贬义,认为是装神弄鬼跳大神,可是,在殷商时代,巫术那可是绝对高大上的行为。
《国语》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等一的大事就是“祭祀”和“安保”,其中“祭祀”排在第一位。古人认为,幸福的生活不来源于你拥有多少财富占了多少土地,而在于你和上天沟通得好不好!
誰来和上天沟通呢?
当然是由“巫师”来沟通了,巫师在殷商时代的地位可是至高无上的,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且是道德模范。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巫”那是得有相当高的条件的。
“巫”者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到了金文时期,“无”变成了这个形象,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人儿”在“跳舞”,也就是进行巫术活动。“大人”属于巫师兼部落首领或骨干,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公务员,后来政府官员也被称为大人,而且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清末;那两个“小人儿”是谁呢?一个是“巫师”的肉身人,另一个是“巫师”所幻化的那个人。
巫师的责任,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上天,再把上天的福祉传递给人间,所以,在祭祀的过程中,巫师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私心的,也就是说,巫师得把“私心”摒除掉,完全凭一颗“公心”为大家办事,这就是“无”的本义,无不是啥也没有,而是私心因公心被遮掩了。
所以,“无为”不是“躺平”,而是以“公心”之大覆盖掉个人的私心去做为人民服务的大事,“无为”就是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大公无私,那么,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呢?因此,孔子说真正的好领导只要做到“恭己正南面”就可以了。
什么是“南面”?
“南面”就是“身坐北面朝南”的意思,谁才可以“坐北面南”?古代有资格“坐北面南”的,只有三种人,第一是天子,第二是诸侯,第三是诸侯国的正卿,也就是相国或宰相。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孔子说,冉雍太棒了,有王侯相国之才啊!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冉雍果真有王侯相国之才吗?
6
冉雍曾做过季氏宰,为政期间他提出了“居敬行简”的方针,主张“以德化民”。
什么叫“居敬行简”呢?
“居敬”就是内心要有“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居敬行简”就是在谋划思虑上,要谨慎小心,反复计量;但在行事上,要果敢直断,以最简单的方法直击核心。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
冉雍“居敬行简”的政令推行得怎么样呢?
据记载:“(冉雍)仕三月,是待以礼貌,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由此可见,冉雍干得并不顺利,因为季氏虽然表面上对冉雍很有礼貌,但实际上对冉雍的施政纲领却“言不能尽听”,也就是说季氏请冉雍过来只不过是为了装点一下门面,因此,冉雍干了三个月愤而辞职,从此不干了,一生都追随孔子左右。
有人说,人家不用冉雍是因为他嘴笨,不会说,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货倒不出来。孔子说,你们懂什么?这叫贵人少言!君子有必要多说吗?那些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的,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但真正做到“仁”这个境界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孔子接着说:“那些性格刚毅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就显得木讷,往往这样的人才有一颗仁慈的心,而那些花言巧语,满肚花花肠子的人,往往装出一种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不一定会有。”(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男人说话太多,才是幼稚的表现。
俗话说得好,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少言者往往能够“包容”别人。如果从性格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话多的人大多属于外向型性格,几乎都是理想主义者,这种人眼里揉不得沙子,经常会拍案而起怒发冲冠。而沉默寡言的人正好相反,大多是内向型,对社会对他人有较高的兼容度,属于现实主义者,大肚能容天下事,因此,少言的人更容易团结大多数,有着天然的凝聚力,所以,如果选这种人当领导,一定会有号召力;如果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一定会有亲和力。
冉雍虽然不善于言辞,但他修德修得好,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是孔院“思想政治系”的四个高才生之一,排在“德行”科第四名。
在孔子看来,冉雍不需要口才变得更好,只要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就够了。就像孔子对子贡说子贡是贵重的,贵气的,只要有大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修成完美无瑕;再比如子路,只要勇猛有德行就可以了,不需要他出口成章、能言善道,不需要他像颜回一样不迁怒、不贰过。不必强迫每个人必须变成什么样子,你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美好的世界。
荀子在《儒效》篇中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荀子的评价是不是过高了呢?
孔子临终前,把众多弟子召集到床前,说,颜回死了,冉耕也死了,我们的学说,将来靠谁继承和发展呢?
身旁的冉雍说,只有曾参能胜任。孔子摇了摇头,说:大家听着,只有知人者,才是大智慧、真智慧,我看这件事只有冉雍才能办好!(子曰: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孔子死后,冉雍召集闵子骞等人,共同著说《论语》120篇。据记载,冉雍是这本传世之作的主要编辑者,第一版的“论语”两个字就是冉雍所题。另外,他还单独撰写了《敬简集》6篇,可惜的是,这些文献在后来秦代的焚书坑儒中,被付之一炬,使后世不得而见。
7
相对于冉耕和冉雍,冉求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经常被孔子批评,甚至还要和他断绝师生关系。为什么孔子对冉求会如此不爽呢?
这事要慢慢说来!
冉氏三兄弟刚开始拜师的时候,孔子对冉求是喜爱有加的,因为三兄弟年龄差别大,冉耕大冉求22岁,冉雍大冉求9岁。冉耕老成,冉雍寡言,而冉求活泼好动,脑子灵光,学什么像什么,多才多艺,因而格外惹人喜爱。
孔子对冉求的培养也格外用心。
由于两位兄长在,所以,冉求在做事方面天然地就存在着依赖心理,做什么事都思前想后,还不断地征求二位兄长的意见。
一天,孔子上完课之后和学生公西华闲聊,子路走进来问:“夫子,听到了合于义理的事,是不是应该马上就行动起来?”孔子看了看子路,说:“子路啊,你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你应该多和父兄商量,然后再决定自己是不是该行动。”
子路刚走,冉求就进来了,还是同样的问题:“夫子,听到了合于义理的事,是不是应该马上就行动起来?”孔子又看了看冉求说:“是啊!对于合情合理的事,你还犹豫什么呢?”冉求听完高高兴兴地去做了。
坐在一边的公西华看蒙了,说:“夫子啊!我都糊涂了!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给他俩的答案不一样啊?”
孔子說:“冉求办事总是退缩,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所以我鼓励他听到了就立即去做;而子路好勇过人,办事不免轻率莽撞,所以我要约束他,不让他听到了就立即行动。我这样做,是针对他们的情况不同,区别教育他们啊。”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夫子之道高远精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史记·孔子世家》)”的崇敬与迷茫,也都容易生出一种想学却摸不着门路的感叹(“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颜回和子贡都曾有过同感,在他们看来,老师的学说和老师的人格一样高不可攀。
对冉求来说,他达不到颜回和子贡的高度,对孔子所讲的神龙见头不见尾的道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研究经济建设问题,所以有一天他对孔子说:“夫子啊!您讲的道对我来说太高大上了,我这脑子吧笨,跟不上啊!(‘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你看看能不能给我换个专业?”
冉求想调系换专业,这不是明摆着要挑战权威吗?
孔院长表示不同意,说:“你不是笨,笨的话你前面怎么学会的?笨的话我也早就不要你了!是你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自己给自己设限!其实你根本没动步,没挪窝,你怎么知道你的力量不够呢?”(“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你看看人家颜回,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我就没见他啥时候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学习如登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
从这里看,孔子还是非常想培养冉求的,可冉求就是不配合。不过,这样也没引起孔子的反感。
冉求的才能引起了鲁国权臣季康子的注意,于是,季康子便找了个机会问孔子说:“你觉得冉求有从政的天赋吗?”(“求也,可使从政也与?”《论语·雍也》)
孔子非常自豪地回答说:“冉求多才多艺,干啥不行啊?从政,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季康子于是就聘用冉求为宰,孔子也很高兴,觉得冉求在高层身边,可以把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渗透,以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可以更深入地在鲁国高层弘道讲学。
谁知冉求这一去,和孔子的矛盾竟然开始了。
8
这次和冉求一起上任的还有公西华,孔子对公西华也赞叹有加,说他仪表堂堂,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适合做外交官。(“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孔子对冉求的看法。
事情是这样的:子华使於齐。冉求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说的什么意思呢?
公西华将要出使齐国,按照规定,由政府给其家属发放一笔外交补贴,至于发多少,由主管部门根据出使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正好冉求主管这件事,于是他就找孔子来商量。
孔子说:“给他发一釜!”
这里脑补一下,春秋时期的工资奖金补贴之类的,是以小米为参照标准来发放的,“釜”是一个计量单位,一釜等于六斗四升,十升为一斗,一斗约合现在的12.5斤,六斗四升,我们大概换算一下,相当于80斤的小米。
冉求听了,感到很难为情:“这……这……这也太少了吧!”
“那就给他一庾吧!”
一庾是多少?一庾等于十六斗,也就是200斤。
冉求一听,后背直冒汗!心想:夫子也太抠了吧?堂堂一个外交官只领这点补助,说不过去啊!以前的外交官,哪个不是几百上千斗啊?凭什么到了我就改了,反正都是公家的钱,又不是个人掏腰包,真不明白夫子是怎么想的。
孔子说:“公西华家里已经富得流油了(乘肥马,衣轻裘),并不缺这点补助,难道你不懂君子应该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吗?”
冉求并没有按照孔子的意思照办,而是发给公西华“五秉粟”。
五秉是多少?
一秉等于十六斛,一斛等于十斗,一秉就是160斗,五秉就是800斗,折合下来就是10000斤小米。从200斤到10000斤,差别太大了吧,这说明冉求根本没把孔子的话放在心里,全当耳旁风了,孔子能不生气吗?
有人说,孔子太小气了,这么抠门,你让冉求的工作也不好做吗!凭什么在别人手里可以大把大把发奖金,而到了冉求这里就不行了呢?
孔子真的抠门吗?
我们看孔子是怎么发放工资的: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什么意思?
孔子的学生原思给孔子家当大总管,孔子给原思开的工资是九百斗,比公西华的800斗还多100斗。
原思说:“太多了太多了!我不要我不要!”
孔子说:“不多呀不多呀!拿着吧拿着吧!”
原思说:“吃不了吃不了!”
孔子说:“吃不了的话,你可以分给那些贫穷的亲戚邻居呀!”
你看,孔子是多么大方!
在孔子看来,假设公西华的家庭条件不好,他的母亲吃不上饭,这个时候给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关键是公西华家不缺,为什么还要给他这么多呢?
老子《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从这件事来看,孔子所奉行的正是“天之道”,可冉求不能够理解,依然按照世俗的规矩办事,违背了师意。
这是冉求第一次惹怒孔子。
9
最欣賞冉求的是“三桓”之一的季康子。
季康子是谁?“三桓”又是怎么回事?这里需要交代一下。
鲁桓公(公元前712―前694年在位)姬允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庆父、仲同、叔牙、季友。
古代家庭排行,老大一般称伯或者孟,比如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伯表示他是家里的老大;
仲,是兄弟中老二的排行,比如周武王姬发,因为排行老二,所以有时也被称呼为仲发;
季,代表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位,比如周文王的父亲,名历,因为他是古公亶父最小的儿子,所以又被称为季历。
如果孩子多于三个,在老二与老末之间,不管是只有一位还是一百位,所有人的排行统称为“叔”。
所以,鲁桓公的大儿子也叫“孟”庆父,庆父的大儿子就是“孟孙氏”;老二又叫“仲同”,他的儿子就成为“仲孙氏”;老三“叔牙”,他的儿子就是“叔孙氏”;老小“季友”,他的儿子就是“季孙氏”。
这其中,老二“仲同”和老四“季友”是正妻所生,称为“嫡子”;老大“孟庆父”和老三“叔牙”是小老婆所生,称为“庶子”。
王位传承的规则是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这样的话,老大孟庆父虽然是“长”,但不是“嫡”,所以,鲁桓公就把王位传给了老二“仲同”,这就是鲁庄公(公元前694―前662年在位)。
本来,这样传位也无可厚非,可鲁桓公觉得有点对不住老大,其他几个儿子也都个个有才,就想效仿先贤,来一个兄终弟及,让弟兄几个轮流执政,可又怕闹出乱子,于是就加大了其他三个儿子的权力,让他们都参与辅政,而且允许他们的后代世袭,这就是“三桓”的由来。
到了孔子时代,“三桓”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朝政大权,这三家中,季氏势力最大,执掌朝政,当时的国君鲁定公成了傀儡,没有实权,季桓子和他的儿子季康子才是鲁国的实际掌权者。
孔子出于维护正统的观念,一直想帮助国君削弱“三桓”,达到“兴复周礼,匡扶鲁室”的目的,所以,孔子和三桓之间存在明暗交织的矛盾。
季康子把冉求视为心腹,让他担任“家宰”,也就是做季康子的大管家兼贴身秘书,这一点令孔子感到格外不爽。所以,冉求每次到季家去加班都小心翼翼,恐怕被孔子发现。
有一次,冉求加班回来,正好迎面撞见孔子。
“什么要事,来这么晚?”孔子劈头就问。
“那什么!有国事,加班!”冉求支支吾吾地回答。
“国事?鲁国的什么国事我不知道啊?你是季家的国事吧?(冉求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孔子为什么这么反对冉求为季氏卖力呢?
因为季康子看中的是冉求的“理财能力”,而非孔子的圣贤之道,在季康子的授意下,冉求为季氏改革田赋,增加了大量的税收,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了更多的钱财,使财富大量积累,季氏私库里的钱比国库都多。
孔子知道情况以后大发雷霆,说:“季氏家的钱已经够多了,比始祖国君周公还多,已经富可敌国了。可是冉求,你作为我的学生,还公然替他设法圈钱,这明摆着就是拍季氏的马屁,你这妥妥的就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做派。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其他学生你们也不要认这个同学,真正的孔门弟子,都应该敲锣打鼓堵门口去骂他!”(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这是冉求第二次激怒孔子。
10
公元前497年,孔子“隳三都”(见《君子不器》篇)的计划失败,和三桓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不得不远走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列国周游。
冉求为了缓和师生关系,毅然辞掉了季氏家宰的官職,跟随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这期间,师生关系有所改善。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在清地(今山东东阿)集结兵力,对鲁国虎视眈眈,齐鲁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孔子走后,鲁国内政一片混乱,众大臣对于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竟然束手无策。这时,季康子忽然想起冉求,就派使者找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队伍,说明来意,并恳请冉求回国,共商退敌之策。
冉求争取孔子的意见,孔子说:“去吧!那是我们的祖国啊!国有难,招之必回!”
冉求回到鲁国,和三桓一起商讨退敌计划。
冉求说,我有三个方案:第一,你们三家之中一家留守国都,另外两家与国君一起到边境对阵(“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御敌于国门之外,你们看谁留守谁出征?
一听这个方案,三家秒,都不愿意打仗,谁留谁走争执不下,最后这个方案不被采纳。
冉求接着说,第二个方案:把齐国人放进来,在境内的近郊设埋伏反击(御敌居封疆之间),这个就是诱敌深入和关门打狗的战法。
相比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个选择可谓刀尖舐血,是一步险棋。季氏还是犹豫,说要和孟孙、叔孙商量。结果另外两家也是软蛋,还是“二子不可”。
冉求说,还有第三个方案:国君不出战,直接留守国都,季氏率军出击,背城而战,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可以倒逼孟孙、叔孙出战,这个方案如果季氏还要反对的话,鲁国直接投降就好了。
冉求说:“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意思就是你季氏要在江湖上混,就要撑起这个大梁不能吃肉的时候上前,杀猪的时候靠后,是不是?如果临阵怯战,在诸侯列国之间如何能抬得起头来呢?到时候不但招人耻笑,而且也给孟孙、叔孙两家留以口实,他们两家正好就可以趁势夺权,到时候你怎么办?这一下直接就戳中了季氏的痛点。
最后,季氏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季孙帅中军,冉求帅左军,孟孙、叔孙帅右军,在正面战场上与齐国对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郎之战”。
冉求率左军勇猛出击,指挥有方,一举打败了齐军,取得了鲁国保卫战的胜利。
在庆功会上,季康子激动万分,真不知道该找什么词来夸赞冉求了:“哎呀呀!你这军事指挥能力太强了!我觉得学是学不来的吧?天才,天才,绝对是天才!”
冉求说:“哪里是什么天才呀?是孔老师教我的!”
(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说:“学之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冉求的军事才能真的是孔子教的吗?
季康子不信,我也不信!
孔子曾亲口对卫灵公说过:“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承认他只懂得祭祀,不懂得军事。
那冉求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他是想提醒以季康子为首的执政者,是时候该请孔子回国了,所以,当季康子问冉求有什么要求时,冉求大声地答道:“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请夫子回国!”
季康子听完,借坡下驴,慷慨地答应了冉求的请求,迎接孔子归国。
公元前484年,在外周游了十四年的孔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
冉求以他自己的方式,促成了孔子的归国,但是,孔子心里却感到阵阵不爽。
孔子说:有人说我有大知识、大学问,我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坦白地说,我实在是无知啊!就连一些最普通的人来问我的时候,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心中空空如也,实在是一无所知。我只能努力地从他们所问的正反两面试着去寻求答案,可结果还是讲不出个道道来。(子曰:“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11
孔子归国后,鲁国政府给予了他很高的生活待遇,尊他为“国老”。不过,没有封给任何官职,孔子打心里也不愿意再过问政事,而是潜心研究学问,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奠基者。
冉求还是继续为季氏服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季氏也因为打败了齐国的进攻,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居然要去封禅泰山。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古人认为群山之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该到泰山去祭祀天地,向天地汇报自己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并以此表明王权受命于天。
不过,封禅作为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并非每一位帝王都有资格享受這一殊荣。据《史记》记载,只有上古贤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十二位帝王上泰山进行过封禅,所以对于后世来说,只有取得了上古帝王那样的功绩才能具备封禅的资格。
可现在,季氏只不过是一个窃权臣子,有什么资格去封禅泰山呢?这不是对传统最大的僭越吗?
孔子听说后非常生气,急忙召冉求过来,说:“你能不能阻止季氏的这种行为?”
冉求说:“不能!”
孔子说:“你真是个没有担当的胆小鬼,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一个林放知礼吗?(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求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论语·八佾》)你走吧,从此不要让我再看到你!”
……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据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孔子也不愿见到冉求,而且着意安排,不准冉求参加他的葬礼。
孔子死后,冉求辞掉了季氏家的工作,也许,到那时候他才明白,孔子为什么至死都不肯原谅他,可是,为时已晚,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后记
曲阜城外,大雪茫茫,冉求面朝着老家菏泽冉堌村的方向,久久地伫立在哪里。此刻,他仿佛看到了娘亲公西氏正牵着他的手,朝着城里的方向走来,可是,刚想上前看个究竟,娘亲又走远了……
冉求赶紧追过去,一路追过去,一直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史书到此就再也找不到关于冉求的记载,也不知道他最终的归宿究竟落在了哪里。
责编:周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