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传承
——评《黄河与中华文明》

2023-06-08籍庆利

人民黄河 2023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弘扬黄河

籍庆利

葛剑雄 著中华书局出版

黄河是华夏文明发展的源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滋养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黄河河运与国运紧密结合,黄河的径流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黄河治理是历代统治者重点关注的重要事项。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出现文化不自信的现象,盲目追求打着自由、民主、平等旗号的西方文化。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芒。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河文化已经成了一种新的精神符号,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如今,黄河文化依旧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黄河文化是人们利用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包括社会财富、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内容。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详细地梳理了黄河的全貌,分析了河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黄河孕育中华文明的过程,讨论了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代人们对黄河的认知,展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了黄河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内涵和价值,提出了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具体路径。该书向人们全方位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拓宽了黄河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人们的时代责任感,建立完整的黄河文化传承体系,推动黄河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共九章内容。第一章为引言,讲述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讨论了人类与河流的互动。第二章分析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整体情况和不同特征。第三章分析了黄河在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第四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华儿女在黄河流域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第五章从地理的角度探寻了黄河河源,探究了导河积石和重源伏流等历史典故,并亲身探寻河源,测定了黄河的源头,系统地对黄河流域自然状况进行了研究。第六章讨论了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之谜,分析了变幻莫测的黄河下游河道,并探究了黄河流域历史时期的湖泊和沼泽。第七章重点分析了黄河的泥沙及其来源,分析了黄河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下游悬河形成的原因,并讨论了黄河干支流的下切、侧蚀以及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现象,分析了沟壑发育和塬面缩小的原因。第八章重点分析了历代治黄的过程,从大禹治水开始,到近现代的治理措施,保护黄河、治理黄河已经成了每一历史时期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第九章展望了黄河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和发展黄河文明的重要意义。

参阅全书可知,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众多文化的融合与汇总,其中既包含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也包括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治国之道,还包含各地的社会风俗、社会审美、生活习惯等内容,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可以说,黄河文化几乎涵盖了黄河流域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因此,黄河文化具备十分丰富的时代价值,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但是,由于黄河文化涉及范围太广、时间跨度太长,一些人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存在表面化和碎片化现象,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大力宣传黄河文化,组织专家、学者对黄河文化开展系统研究,不断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使黄河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黄河文化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源泉。正是因为黄河文化具备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特征,才能够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如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黄河文化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和变革自身内容和形式,提高了社会凝聚力和人们认同感,增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影响力。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寻求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打造文化新标准,推动黄河文化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为黄河文化搭建交流、传承和弘扬的平台。黄河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凝聚着社会大众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是整个黄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中诸多文明成果的总和。政府可以以黄河文化为主题举办社会活动,加深人们对于黄河文化的了解;可以设置专项经费,引导民间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黄河文化交流活动,为弘扬黄河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接受黄河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感。黄河文化同样具备兼容并蓄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黄河文化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摒弃自身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实现了与时俱进和发展完善。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丝绸之路”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契机,将黄河文化作为国际交流使者,推动黄河文化走向世界,提高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现黄河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以如今享誉世界的孔子学院为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可以将孔子学院作为对外传播的载体,大力传播黄河文化中的人与河流、人与生态环境、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让世人认识到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历史价值和人文理念,让更多的人成为黄河文化的传承者、黄河精神的实践者和黄河文化的建设者,推动黄河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各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黄河文化保护区,按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历史遗址等对黄河文化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的传承方式。比如,对于自然遗产要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尽量减少人类活动,保留自然遗产的原貌;而对于历史遗址则需建立专门的文化保护区,设置遗址展览区域,尽量减少对历史遗产的破坏。

其二,深挖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增强黄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劳动人民在长期利用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和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内涵丰富、传承有序的黄河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河文化以农耕文化为核心,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期就在黄河流域进行采摘、种植、建造房屋等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顺应自然的农耕体系,按照农时进行相应的农耕活动。农时既包括种植、耕作与收割,也包含土地休养、生态循环等观念,正是因为具有科学的农耕种植经验,才能够造就中国辉煌的农耕文明。同时,黄河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治水经验。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面对水灾,首先采用躲避的方法,在高处修建避水台,尽量减少洪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其次是善于疏导,禹就是采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原理,通过挖掘引水渠将洪水引入周边的河流、洼地和湖泊,并及时清理河流中的障碍物,避免河道堵塞而造成洪水泛滥。在洪水肆虐时,统治者会及时分发粮食、救济灾民,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当洪水治理成功之后,统治者会分发良种,适当减少赋税,让灾区民众休养生息。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生产经验、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但黄河文化遍布黄河流域,又涉及多个民族与地区,内容庞杂,分布较为分散,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和疏忽。对此,政府应对黄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按照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类别建设完整的黄河文化保护体系,在社会上广泛宣传黄河文化,引导人们主动学习黄河文化的内容和思想,传承黄河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整合相关的黄河文化资源,在黄河流域建立黄河文化博物馆,将当地的黄河文化、社会资源、人文风格等相关文物展示到黄河文化博物馆之中,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体会黄河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深邃内涵。

其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依托于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社会状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动力。黄河文化起源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黄河流域,经过劳动人民的积累和奋斗,黄河文化的内容更加多样,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与其他文明不同之处在于,黄河文化从起源、发展、蓬勃到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仍一脉相承、经久不衰,在新时代背景下仍具有磅礴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因为黄河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使黄河文化具有超强的修复力,才能够从不间断地传承至今。在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正处于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绝不可以全然照搬旧的模式,必须将黄河文化置于新的环境,对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整理,将黄河文化的精华融入社会发展,保留其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内容,进行文化再生产,激发黄河文化的活力,扩大黄河文化的影响力。比如,政务工作者可以将黄河文化中的“执政为民”思想作为座右铭,明确自己的权利是人们所赋予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成为一个无愧于民、无愧于心的好干部;个人可以遵照黄河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做人与做事,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以社会规范和自身价值理念来约束行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需要注意的是,黄河文化中也有一些不符合时代的价值观、道德理念等内容,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黄河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黄河文化融入新的时代背景,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实践,寻求黄河文化发展之路,实现黄河文化的有效传承。

综上所述,黄河作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黄河流域生产、劳作、繁衍,才形成了如今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黄河是一条横贯大陆的河流,因为有了人类活动,才有了文明,人们利用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治理河流、保护河流、管理河流,由此形成了享誉世界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蕴含丰富的精神财富,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政府要将黄河文化融入重铸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征程中,大力传承并弘扬黄河文化。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弘扬黄河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