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武县 科学绿化筑牢辽宁生态屏障

2023-06-0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23年1期
关键词:彰武彰武县沙化

耿国彪

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位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之间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生态脆弱区。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土地沙化面积达524万亩,占全县总面積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总量的1/4,森林面积不足18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2.9%,已成为辽宁省荒漠化最严重、沙化形势最严峻的地区。土地沙化不仅给彰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也对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成直接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彰武人民便着手造林、种草,与沙漠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2年,辽西省在章古台镇设立我国第一个固沙造林试验站。1978年,彰武县被国家确立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2001年,彰武县被辽宁省确定为退耕还林试点县。2008-201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彰武实施了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和复制的模式。2015年至今, 彰武县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不仅改善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筑起了辽西北第一道生态屏障,更保护了辽河平原和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艰苦卓绝治沙路

“我小时候几乎就没有看到过绿色的生命,别说什么草啊,树呀,就连村里的路也被黄沙掩埋了。吃饭和走路成了村里人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不管你的锅碗瓢盆刷得多么干净,不管你的米淘得多么细致,不管你的门窗关得多么严实,无孔不入的沙子总会在不经意间钻进你的饭碗。小时候的我几乎不怎么穿鞋,因为沙层太厚了,不知什么时候鞋子就跑掉了,而且都找不回来。我早晨起来经常干的活就是从窗户爬出,去打扫堵住屋门的沙堆。”彰武县四合城乡下河村村民杨海清痛苦的回忆说。

杨海清居住地是辽宁与内蒙古交界的一片沙化地带,北部就是闻名于世的科尔沁沙地,是“阿尔乡沙带”的必经之路。30年前,这里的沙化程度已经高达75%,每年春天,就会刮起浑天蔽日的黄风,流沙堵门,沙埋畜禽的现象经常发生.

“我从小就是在沙海里就着沙子吃饭长大的,我不想让我的子孙再就着沙子吃饭了。”从1984年开始,杨海清在近30年时间里共种下了1410亩林地,种活了12万棵樟子松,3.5万株杨树。他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治沙造林大户,并获得了32项荣誉。

像杨海清一样,深受土地沙化之苦的彰武县人民从未停止过与沙漠之间的抗争。

建国伊始,彰武人民便树立了“要生存先治沙、要发展护生态”的理念,着手植树造林。1952年,新中国第一家治沙科研单位—辽西省固沙造林实验站在彰武县成立,标志着彰武开启了依靠科技治沙造林绿化的新阶段。随着人工樟子松的引种成功和彰武松的成功选育,填补了中国治沙史的空白。特别是1978年彰武县被国家确立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域内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腹地推进了1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9%提高到31.5%,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每秒3.4米下降到1.9米。粮食产量由新中国建立伊始的不足2亿斤增长到现在的22亿斤,成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牛、羊饲养量分别由新中国建立伊始的3.5万头、2.6万只增加到60万头、216万只。先后涌现出第一代治沙人刘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侯贵、全国劳动模范李东魁等一大批治沙先进人物,为新时代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同时铸就的“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彰武治沙精神,也成为彰武人民实现“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的新动能。

“2019年,彰武县成立了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成为弘扬和传承三北精神和彰武治沙精神的基地。两年来,已接待各地学员2万余人。三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更保护了辽河平原和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安全。”彰武县人民政府负责人说,多年来,彰武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科学治沙生态富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彰武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坚持科学绿化,围绕“一点两线一面”的治沙布局,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三项保护”,全力建设15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生态屏障,走出一条荒山变绿岭、沙地变绿洲的生态振兴之路。

彰武县围绕三北防护林体系,依托辽宁省固沙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树种选育、造林模式、退化林修复等方面寻求科技支撑。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在北部沙区乡镇,大力开展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按照巩固现有植被、提升覆盖质量、着力推进的治理原则,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相结,针阔相融的原则,扩大了樟子松、彰武松、元宝枫、蛋白桑、山杏等林木的混交比例,解决了造林密度偏大、树种结构单一、混交林占比低的问题。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已达到20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52.3万亩。同时,已经沿内蒙边界营造了宽 2公里、长171公里的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带,在柳河沿岸营造了宽100—500米、长117公里的护岸林,初步构建了科尔沁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理,彰武生态环境出现好转,但半流动沙丘、风蚀点问题仍然突出。面对“总体改善、局部恶化”的生态环境局面,彰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一点两线一面”为框架的治沙战略布局。“一点”,即建设西六家子镇的优质牧草基地;“两线”,即重点治理柳河、养息牧河两岸的风沙源;“一面”,即以生态脆弱区为核心,重点加大北部沙荒区治理(7个乡镇),全力建设15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生态屏障。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历时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共流转土地12.5万亩,实际恢复17万亩,完成造林58650亩、治理风蚀点79处、牧草补播81630亩;实施围栏封育260公里,打井239眼,建成66.5公里草原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约2500亩;建成6个肉羊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场,并投入使用;同步实施了7个美丽乡村和2个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工程;重点打造了欧李山、德力格尔、半拉山等旅游观光带;基本实现“一年初绿、两年满绿、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在彰武北部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形成了54万亩疏林草原。

通过综合治理,示范区内草原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原本裸露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已全部固定,平均风速由3.4米/秒降到1.9米/秒,彰武县域扬沙天气由40天减少到18天。按照省气象局提供的卫星和气象数据资料分析,2018年以来,沈阳市大气降尘量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8.6%,对减少沈阳大气降尘量发挥了明显作用。

柳河是辽河中下游的一条多泥沙河流,流经彰武境内129公里,全国河流含沙量排在第二位,素有北方“小黄河“之称,是彰武最大的沙源地。

按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秉持“留住水、含住沙、改湿地、护生态”的理念,2019年7月,彰武筹资30亿元,分五期启动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70公里的堤防工程,修建70公里引水管道暗渠工程,全面降低因溃岸而增加的泥沙含量,打造柳河百里湿地长廊,建设稻田湿地6万亩,带动城区、沿岸及周边生态治理形势全面向好,有效遏制沿岸沙化,将黄沙地变成青草地,打造“以水含沙”的中国样板。

沙化土地生态治理工程为旱田改水田工程和配套的灌溉工程,是“生態+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范围为彰武县大冷镇、满堂红镇、冯家镇3个乡镇10个行政村的适宜地块,工程规模约5万亩,配套灌溉工程敷设输水管线22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3.5亿元,计划分五期实施。一期工程于2021年3月1日开工。其中,水田的改造于5月15日完工;铺设22公里的引水管线工程于5月22日合拢,5月25日全线通水泡田。一期工程总计完成沙化土地改水田约1.2万亩,并在当年取得了水稻大丰收。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在柳河彰武段的河道内双侧修建防洪及生态护岸工程约70公里,在柳河城区段双侧建设生态景观工程4.2公里,总设计面积约238公顷,计划投资16.5亿元。目前,该项目的可研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了辽宁省水利厅审查。该工程竣工后,将有效提升县域城市功能,并将柳河沿岸打造成一个绿色观光生态廊道,走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共赢道路。

彰武位于北纬42度,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通过实施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以光锁沙”示范区工程,打造板上发电、板下长草的“光伏+生态”模式,建设光伏草场5500亩,构筑新的生态建设发力点,走出了一条光伏发电、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实现乡村振兴的共赢道路,实现了投入一次、锁沙长久的生态目标。

自2012年起,彰武北部的阿尔乡镇、冯家镇等荒漠化严重区域开始发展光伏产业,目前已形成10.4万千瓦规模,2021年累计发电1.39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税收2536万元。事实表明,在彰武北部荒漠化严重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农民收入低、收入来源单一的突出问题,还可以解决荒漠化严重地区基础工程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传统的固沙治沙做法在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上,存在着总量大、效果差的问题,不能够有力、有效、长期起到固沙治沙的效果,反复性投入较大。而阵列式的太阳能电池板起到了平铺式沙障的作用,可较大幅度消减风速,减轻沙尘危害,同时,通过光伏阵列的有效遮荫,可减少沙地水分蒸发、促进原生植物生长,从而实现投入一次、固沙长久的生态效益。因此,当地群众把光伏治沙的好处总结成顺口溜:能源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沙地增绿。

“十四五”期间,彰武县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以光锁沙”:第一、二阶段拟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北部7个乡镇重点实施;第三阶段在全县开展大规模荒漠化治理。

“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彰武县明确提出要以建设辽宁“生态屏障城”为目标,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持续推进“4+2+2”生态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大工程”。同时,积极实施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革”,落实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最终实现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彰武县给出的方案是:坚持标本兼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抓实绿色资源保护,筑牢生态文明建设根基。一是推动以养退沙。坚持造护并举、管用并重原则,进一步健全养护机制,完善林草资源管护体系,抓实“林长制”、护林员和护草员责任落实,保证了种出的林木、草原有人管、有人护、有人养,切实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让造林成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二是推动依法治沙。保护生态环境、巩固治沙成果,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全面实施阜新市《防沙治沙条例》《草原保护条例》,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垦滥占林地、毁林毁草等违法犯罪活动,让法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三是推动以调减沙。进一步改善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增长方式,推广花生间种、合理轮作技术,逐步调减大田内花生面积,打破恶性循环,改善土质。同时,有序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在县域内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大力推进围栏封育,加快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减少对林地、草原、草场的破坏,从根本上解决沙漠化问题。

展望未来,彰武县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三北工程建设,以构建稳定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为目标,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篇大文章,筑牢辽宁生态安全屏障,走出一条具有彰武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要巩固完善‘以树挡沙体系。落实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加强森林生态建设,把绿化造林列入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期间完成造林50万亩。二要不断做大‘以草固沙规模,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百万亩草原生态经济带,草原示范区面积扩大至150万亩。三要稳步推动‘以水含沙进程,系统推进柳河、养息牧河流域综合治理。四要加快实施‘以光锁沙模式,建设光伏草场6万亩。”彰武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曾几何时,生态是彰武人民最深的痛点。而今的彰武大地,正在世人面前幻化出一幅山青、水秀、美丽、宜居,令人心驰神往的七彩画卷。

猜你喜欢

彰武彰武县沙化
彰武小钻杨间伐效果的研究
彰武断陷九佛堂组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意义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