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轻资产运营视角的信托行业转型路径研究

2023-06-08袁田熊志远

航空财会 2023年2期

袁田 熊志远

摘 要 轻资产运营是信托公司契合深化转型、防化金融风险、回归受托服务本源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市场选择。信托公司开展轻资产运营的转型路径需要明确业务结构调整方向,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性组织,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培育科技和数据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轻资产运营;服务信托;深化转型

DOI: 10.19840/j.cnki.FA.2023.02.0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金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予金融业的历史使命。信托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二十大新征程的新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职能使命,应该持续深化转型,回归信托本源。我国信托公司传统上以非标资产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是比较典型的“重资产”型经营模式。伴随资管新规出台,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重大变化,传统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逐步萎缩。取而代之,依托信托制度优势,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将成为信托业主流经营模式。轻资产运营是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和资产占用实现资金和资源有效利用,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有效降低管理和运营风险,进而为信托公司创造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的经营模式。信托公司开展轻资产运营模式,需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专业化及产业专业化为驱动,以金融科技为赋能方式,形成具有信托特色的金融整合服务核心能力,这也将成为信托行业深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性选择。

一、轻资产运营是信托行业深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轻资产运营是行业转型的历史必然

资管新规实施前,受益于“牌照红利”和“政策红利”的双重利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步,信托行业迎来发展的十年黄金时刻,凭借可以横跨多类市场配置资源、组合运用多元金融工具的展业优势,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于2017年达到了峰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信托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市场需求逐步降低,加杠杆扩张性增长遇到瓶颈,随之而来的是经营风险逐步累积,现有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客观上要求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相应调整。

面对经济结构性调整引发的展业模式适应性调整,这样的历史规律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适性,日本信托公司的发展历程即是显著例证。上世纪50年代,为了弥补传统金融行业局限性,满足战后日本企业大量的融资需求,日本政府颁布《贷款信托法》,允许信托银行提供贷款信托业务,明确规定贷款信托主要运用于电力、煤炭、钢铁等需要大额长期资金的基础产业领域,以贷款信托为代表的融资类信托成为当时日本信托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贷款信托规模达到峰值约57万亿日元。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基础产业发展逐渐成熟,日本企业对长期信贷资金的需求放缓,同时金融自由化浪潮来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信托的功能逐渐发生转变,以融资功能为主的贷款信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1]。截至目前,日本信托业发展已相当成熟,其信托业务已实现从融资类贷款信托为主向企业年金信托、养老信托等资产服务信托为主转型,在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发挥信托制度的“本源”优势,创造并体现服务本身的价值。

(二)轻资产运营是监管引导的重要转型方向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政策的出台,打破了不同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信托依靠传统牌照优势快速扩张规模的盈利模式式微,行业进入重新构建竞争优势的新阶段。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稿中多处将信托公司开展相关业务资质、业务规模等与公司净资产规模挂钩,对公司的资本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金实力在满足监管要求、扩大公司业务规模、缓释项目风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托公司资本金的积累补充渠道十分有限,面对监管趋严和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要想保持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加速向以资产服务信托为代表的资产结构、资本金规模占用较轻的轻资产业务转型已刻不容缓。

2022年12月,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信托业改革框架,将信托业务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类 [2]。从监管导向可以看出,信托行业转型的重点是彻底转变传统的融资类信托等“重资产”业务展业思路,重新找准自身定位,通过布局资产服务信托等“轻资产”业务,丰富信托本源功能及应用,形成有别于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金融同业机构的差异化、特色化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创造更大价值。

(三)金融科技发展为轻资产运营提供了新动能

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快速成长,正驱动信托公司将传统金融产品与金融科技服务能力相融合,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一方面,信托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提供更具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这就需要通过整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的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偏好,快速捕捉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变化,推出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金融产品,避免金融产品的同质化,有效增加和完善金融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在信托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等领域,信托公司也在持续深化科技应用,探索金融科技与业务拓展、运营管理的结合,以数据化、场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服务范式驱动行业变革转型。基于金融科技技术应用,信托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保持组织柔性,从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价值提升。

当前,信托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全面開展回归本源的深度变革势在必行。信托公司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既是顺应“双循环”背景下经济高质量转型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实现自身蜕变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

二、信托公司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现实困境

(一)转型业务未形成规模和收入效应

根据信托业务分类新规,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经历了从融资平台业务向信托本源业务的回归,各信托公司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在业务转型、创新发展方面快速布局,积极开拓,但转型业务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规模效益和收入占比尚不明显[4]。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布局同一类型创新业务,部分信托公司不惜采取降低服务报价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出现部分资产服务、信托创新业务服务与报酬不匹配现象,服务报酬甚至难以覆盖人力成本。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受托服务的业务拓展,关键取决于公司的跨机构、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围绕客户需求配置各类机构服务,发挥各自能力特长,释放机构间协同效应,较完备的系统开发和专业投入是信托公司的制约瓶颈。此外,信托公司跨界服务还面临制度跃迁成本,加大了轻资产运营的难度。

(二)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健全优化

在以非标、融资类信托业务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业务模式下,信托公司聚焦主体信用和抵、质押品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简单。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后,信托公司跨业跨界业务增多,交易场景更加丰富,交易参与主体更趋多元,交易结构设计更加繁杂。信托产品与个人和家庭生活场景、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信托服务边界将不断拓展,服务链条不断延长,服务生态分布更加分散,信托财产需要在不同服务主体、市场间频繁进行流通与转换,导致信托业务风险的复杂性、关联性、隐蔽性明显增加,风险管理体系面临深化转型压力。

(三)传统组织架构成为制约因素

契合以轻资产为主的公司运营模式,信托公司原来的组织架构将面临结构性变革甚至颠覆式重构。主要表现在:第一,新旧业务条线对运营体系和运营能力要求有显著差异,在信托公司“大运营”体系中,不同业务条线、业务板块之间的相互衔接面临较大挑战,如何统筹协调好各条线和各板块间的业务分工与合作亟需更好的解决方案;第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要求信托公司能充分调度并系统整合银行、保险、基金、券商等金融同业的资源,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经营与合作,在此过程中金融同业间协同联动也对运营能力和系统对接提出挑战;第三,信托公司通过信托服务触角与外部合作将更加频繁,这虽然可以扩张可支配资源的组织边界,但对管理难度也提出了相应挑战。

(四)科技人才等核心要素动能供给不足

信托公司的轻资产转型不仅是简单的业务方向转变,更需要依托组织的协同变革,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等核心要素的转变。一方面,轻资产运营的信托公司无法独家为客户提供其所需全部服务,需要系统整合服务生态圈资源来满足客户综合服务需求。生态圈内各参与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均为其特定阶段的一小部分,随着服务分工越来越精细,可支配资源边界不断扩大,要求信托公司具备强大的金融科技、运营管理和数据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人才储备是信托公司能否顺利完成轻资产运营转型的重要保障,信托公司需要打造基于业务场景的专业人才团队,传统业务团队的人才储备如果难以胜任,势必会增加人才引进与培育成本,相应配套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也面临较大变革,以适应市场化竞争机制。

三、信托公司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实施径路

(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使资产更轻

因特殊的市场机遇,过去我国信托公司主要发展固定收益类贷款信托业务,对主动管理的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服务业务执业能力不足,伴随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传统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式微,信托公司亟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专业化為驱动,以金融科技为赋能方式,以金融整合服务为核心进行业务转型创新,实现从“重资产”向“重服务”转化[5]。一方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信托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信托公司应深刻领会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以信托法律关系为根基,充分运用多元金融工具,构建契合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信托特色投融资模式和资产管理方式,成为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制度供给和金融工具供给。另一方面,深耕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场景,更加深入服务社会民生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信托、特殊需要信托、企业年金信托等关乎民生福祉的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切实发挥信托制度的“本源”优势,创造并体现“服务”价值。

(二)大力发展转型业务,使资本更稳

从美国、日本等国外成熟市场信托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普遍存在以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为代表的非息业务收入在行业业务收入规模中占绝对主导的现象。基于受托服务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随着行业发展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被各公司采纳,并最终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信托公司业务模式整体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核心考验的是其资源整合能力,本质上要求信托公司将自身定位从“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在此过程中资本占用型业务将逐步减弱,服务专业型业务将陆续走强。受托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信托公司各职能部门与业务团队共同投入,搭建起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服务对接效率为核心的运营中台和数据中台,将有效的资本应用于公司服务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加强投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速培育受托服务核心竞争力,使之固化为稳定的公司核心资产。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使运营更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是支持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引擎。信托公司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一是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先的科技优势,提升信息科技的支撑引领能力,深度把握资金端和资产端用户特征,精简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经营效率[5]。二是连接不同利益相关者。信托公司需要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与其他广泛合作伙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实现研究、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协同,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三是构建“金融+服务”的数智化服务体系。信托公司应以价值创造为纽带,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延伸信托产品和服务边界,建立开放式信托生态圈。

四、信托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配套机制建设

转型离不开配套机制的支持,信托公司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需要公司配备对应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等配套保障机制,这就对信托公司的战略应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均提出了更高挑战。

(一)明确轻资产运营转型的战略目标

信托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公司管理层自上而下的战略布局与资源协同[6]。首先,信托公司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向轻资产转型的战略目标,在分析研判行业内外部环境、厘清自身当前定位与公司战略目标之间差距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战略规划,并统筹安排人员组织、运营管理、科技支持、薪酬激励等配套机制,从而提供系统保障。其次,信托公司需要转变传统思维,以服务为本重塑经营理念和发展路径,在充分发挥信托本源优势的基础上,树立开放协作、共进共享的合作思维,联合行业内外部服务机构共同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的“金融+服务”生态圈。最后,信托公司需要持续推进资产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优化,减少资本占用和降低融资类业务规模,大力发展服务信托,以业务转型带动运营转型。

(二)搭建灵活应变的敏捷性组织

信托公司可以基于多样化业务场景搭建柔性组织,对敏捷组织充分授权,赋予相对独立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通过建立独立事业部,采取“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鼓励加快资产服务信托发展步伐。着力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创新引领组织变革,改善优化业绩评价和考核机制,提升组织敏捷力和适应性。

(三)建立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信托公司需要契合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战略思路,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健全化、智能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轻资产运营的业务专项审批机制,注重数据管控与风险全流程管理,对跨业跨界创新业务制定细分类型的操作指引和风控模型,提升风控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做到风控人员和风控方式可以场景和业务前置。

(四)培育轻资产转型发展新动能

信托公司轻资产运营,需要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轻型业务人才的培养。一是强化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着重培养公司在数据加工、数据治理、数据分析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金融科技搭建公司数据治理平台和项目管理系统,打通资金端和资产端,实现覆盖客户需求收集、项目设立审批、发行落地、期间尽职管理、支付结算清算、信息披露等信托項目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管理。二是优化新型人才储备与管理。信托公司应优先引进新兴业务领域专业人才,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使人才队伍培养与转型发展紧密结合。

综上,信托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变革是与信托公司深化转型相契合的配套变革措施,信托行业只有“卸下包袱”开展轻资产运营,才能轻装上阵,探索服务创新,拓展信托服务内涵,躬身实践做好信托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 AFA

参考文献

[1] 黄中翔,刘天昀. 功能视角下日本信托业启示[J]. 中国金融,2021(20):46-47.

[2]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EB/OL].[2022-12-30]. 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1087581&itemId=925.

[3] 漆艰明. 促进信托业高质量转型发展[J]. 中国金融,2022(21):25-27.

[4] 樊融杰. 回归受托本源 实现转型发展[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02-21(5).

[5] 胡萍. 信托2021:金融科技为行业转型提供支撑引领[N]. 金融时报,2021-12-20(8).

[6] 曹向,印剑,叶秋志. 商业银行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研究[J]. 会计之友, 2022(15):54-59.

(编辑: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