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2023-06-08
陈树果:我的科研梦,尽在那片深蓝
陈树果和海洋光学遥感的结缘始于2009年。那一年,他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专业攻读研究生,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铁了心想搞学术。”陈树果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从刚入学起就从未动摇过。定标,是指把卫星观测数据换算为真实辐射量的过程。“如果说卫星观测是杆‘秤,那么定标就是给这杆‘秤加上‘准星的过程,能让卫星数据更精确。”陈树果说,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定标算法上有待改进,也缺少必要的定标基础设施。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树果沉下心来,钻研攻关,阅读文献、论文,率队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大气环境进行了20多个航次的海洋光学综合实验。”陈树果说,大量的一手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树果一边进行理论推演,寻找最佳算法,一边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综合分析,确定定标场的选址。在海洋一号C星发射的前一个月,陈树果率队开发完成了中国自主海洋水色卫星的在轨替代定标算法。
热爱献给大海,大海也还陈树果累累硕果。2020年,陈树果开始负责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洋水体与大气同步观测系统建设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将沿我国海岸线建立8个具有长期、连续海洋水体与大气光学性质监测能力的检验系统,能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实现对水体与大气光学参数等长期、连续、稳定的观测。
从中国自主海洋水色卫星的定标算法,到海洋水体与大气同步观测系统的建设,陈树果逐梦深蓝的步伐从未停歇。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7日)
素材解读
1.科学精神。陈树果铁了心搞学术,逐梦深蓝的步伐从未停歇,这完全出自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对科学葆有足够的热爱。只有科学精神长存,我们的国家才会在求真、求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逐梦前行。拥有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时代榜样。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热爱的力量、坚持的韧性、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怀。拥有伟大中国梦、复兴梦的科学家,一定是幸福的、高尚的!
林俊德:生命的最后想的还是工作
“对于我而言,过去在电影中看到的所有光辉形象,都没有林院士更真实、更伟大!院士走的时候,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跪下了!”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说起林俊德,医生、护士几乎都泣不成声。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林俊德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们告诉我,我还有多长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2022年5月31日,在生命的最后几小时,林俊德九次要求下床工作,反复叮咛资料要整理、要保密。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这就是真实的林俊德,他用冲锋者的姿态和人生最后的拼搏,奏响生命的绝唱。
“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搞科学就是搞创造,就是实事求是讲实效,为国家负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使我们赢得了国家、人民的尊重。”林俊德的这三句话,催人泪下,令人震撼。
(选自“新华网”2022年9月20日)
素材解读
1.科学精神。当死亡来临时,林俊德想的还是工作,还是搞科研,还是为国家负责。献身国防、勇于奉献的科学精神贯穿林俊德的一生。他的血脉甚至灵魂时刻涌动着艰苦奋斗、为国为民的因子。
2.求真务实。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追求真理。只有把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理作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才能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勇于创新,才能在探索自然、认识社会、领悟人生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出彩——致敬像林俊德一样的科学家。
杨钟健:一生钟爱古生物学
杨钟健对我国古生物事业的热爱,也体现在他对科学传播事业的热忱和奖掖后学的精神中。
杨钟健是我国自然博物馆事业的拓荒者,不仅参与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还从195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成立起一直担任馆长职务,对地质教育、科学博物馆事业有极大的关注和贡献。他热衷于将地质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公众传播,发表的《新生代研究之回顾》《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之新趋势》等均对古生物学的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杨钟健还为我国古生物学的建制化发展谋定规划、培养人才。早在云南禄丰发掘化石时,他就培养出一批专业技工,能够良好地从事化石的发掘整理工作。通过学术实践,杨钟健提出了“两种堆积”和“四个起源”的研究战略。“两种堆积”是指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土状堆积“黄土”和南方广泛分布的中生代、新生代堆積“红层”;“四个起源”则指鱼形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和人类的起源。按照这一研究战略,他设置了研究所的四个研究室,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健全的研究机制,使杨钟健“更应努力再钻研,还有奇物待发现”的学术理想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杨钟健家乡的纪念碑上,他的学生刘东生写道:“他首创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会,首建世界上第一个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他是我国第一代自然科学家,集东方文化与西方科学于一身,开辟了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3月30日)
素材解读
1.科学精神。杨钟健对钟爱的科研事业,始终葆有热情,一生都没有停歇,始终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在他工作过的土地上,在他耕耘了一生的领域里,他似乎在凝望着后辈,希望他们薪火相传,一路向前……
2.培养后辈。杨钟健热心培养和提携学生,善于发现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既积极推荐、委以重任,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严谨作风、学风,培养、影响了一大批堪当历史重任的一流科学家和古生物技术专家。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会有奖掖后辈的胸襟。
张树政:喜欢“较真”的老师
生物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对数据弄虚作假、坐办公室不做实验等行为,张树政嗤之以鼻。她要求学生所有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实验至少重复三次,直到实验数据相同、规律相符才算合格。“师从先生到留所与先生一起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无时不感受到先生坚定的‘工业救国理想,无时不感受到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她的学生金城提到他撰写关于开展糖工程研究的建议报告时,被张树政发现有两处错误,并严肃批评,“先生的批评令我汗颜!”
张树政的治学严谨可谓名声在外。她可以为一个生物化学名词的汉译查找两个星期的文献;她也可以为一个真菌学界争议的名词翻遍上百页的最新版《真菌学词典》,先后修改10稿方才发表;耄耋之年主持翻译《糖生物学》时,用半年多的时间逐字校对。无论是自己写论文,还是修改学生论文,她都是精雕细琢,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允许出错。
喜欢“较真”的张树政曾给大连医科大学的朱正美教授带来很大的震撼。1990年,在一次国家级自然科学奖的评审会上,在审查、讨论一项国家一等奖时,张树政以确凿证据,逐一指出申请书上多项内容的真实“出处”,甚至拿出复印材料作为铁证,提出反对意见。由于材料翔实,参审者一致通过了她的意见,驳回了那份看起来“很有分量”的申请。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3月23日)
素材解读
1.科学精神。张树政老师许身孺子、安于其业、乐于其业、更新其业的献身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进取。张树政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们明白了为人师表的责任之巨,更让我们对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保持更加真诚的敬意。
2.治学严谨。张树政老师严谨勤奋,为我国的生物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与品质,也教导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学风对待学习和工作。
【程建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