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账本”能否引领未来绿色生活

2023-06-0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23年3期
关键词:账本普惠公众

耿国彪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数字碳中和成果“碳减排数字账本”(简称“碳账本”)首次亮相,就引起各方关注。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央网信办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杜少中介绍了数字碳中和成果“碳减排数字账本”,展示了利用数字技术带动公众碳减排,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形成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低碳行为都可以被“碳账本”记录下来,可视化每个人的减排贡献,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众从微小处改变碳排放习惯,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这就是“碳账本”的重要意义。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指出“碳账本”作为碳减排的创新实践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用数字化手段让公众养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这也向世界减排大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中国解决方案。

绿普惠创始人、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委员陶岚在《持续打造“碳账本”,推进多元碳普惠机制》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达37.24亿吨,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的份额,推进消费端碳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绿普惠通过构建“碳账本”,推动多元碳普惠机制落地,以数字化带动公众减排,推动消费端减碳,在北京市及山西、四川等省均有实践落地,并已经产生了实际碳减排效果,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首个《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報告》)也同时发布。《报告》通过对我国碳普惠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认清碳普惠的定义、特点、优势、意义及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促进碳普惠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对我国碳普惠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以来,各地方政府、企业纷纷推出了碳普惠平台(或碳账户)。《报告》通过对39个碳普惠平台(或碳账户)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项目主导方、参与主体方和激励模式等维度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将当前的碳普惠机制分为两类:政府主导的碳普惠机制和企业主导的碳普惠机制。《报告》分析了两种类型碳普惠机制各自的特点,提出政府主导的多元碳普惠机制是新型的环境治理体系下碳普惠发展的新模式,有助于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形成,更好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同时,《报告》还提到,多元碳普惠机制已经得到了多方认可,相关政策文件中也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2021年9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也肯定了各地政府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并肯定了多家机构推动成立“碳普惠合作网络”,建立多元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碳普惠更好落地。

最后,《报告》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碳普惠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首先,建议政府持续推动多元碳普惠机制有效落地,加强碳普惠基础建设,从管理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碳减排量消纳体系和激励机制方面稳步推进,同时加强对碳普惠平台的宣传倡导。此外,建议企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新公众减排激励方式,主动参与碳普惠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加入“碳普惠合作网络”,共建碳普惠平台,主动实现自愿性碳中和,促进碳普惠体系形成闭环。最后,建议社会组织发挥力量支持碳普惠机制建设,广泛动员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减排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形成社会合力将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意识、知识转化成行动,推动我国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引导公众深度参与,塑造中国绿色低碳型的社会新形态。

猜你喜欢

账本普惠公众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大树爷爷的账本
丢失的红色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