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2023-06-08葛忠凯,冯阳,关秀春,丁树龙,周忠号

家禽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免疫疫苗养殖

葛忠凯,冯阳,关秀春,丁树龙,周忠号

摘 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養鸭业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的临床特征为机体的器官浆膜发生浆液纤维素渗出炎症,引发多种器官疾病,不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严重者会死亡。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进行疫苗免疫,选择合适的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从而降低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发病率。目前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菌体成分疫苗和联合疫苗等种类,每种又有不同的制备方式。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种类及免疫效果等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并对疫苗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开发出一种免疫广谱性好的疫苗,从而促进养鸭业的绿色、健康、高速发展。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免疫;养殖

中图分类号:S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5-0054-05

在鸭类的养殖中,影响最大的疾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传染病[1]。其主要特征为引起机体外观神经症状和脏器纤维素性渗出,可引发脑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等疾病,因此又被成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和新鸭病等[2]。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眼部和鼻部的分泌物增多、腹泻、头颈部发生震颤或歪斜,出现共济失调等症状[3]。鸭疫里默氏菌杆病不利于鸭的健康生长,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经常引起雏鸭的大量死亡,带来较大经济损失[4]。在治疗过程中,虽然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导致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因此治疗效果降低[5]。所以,通过接种相关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增强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降低药物使用量,是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养鸭业的健康、绿色、高效发展。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

1 鸭疫里默氏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能够形成荚膜,单个或成对存在,以滑行的方式运动,可在血液琼脂、胰酶大豆琼脂及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培育[6]。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较多,目前较为认同的为25种,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较低,这就要求在疫苗免疫的过程中,疫苗的抗原血清型与养殖中流行菌株的血清型最大程度吻合,才能保证免疫效果最佳[7]。

此病易发生于出生半个月左右的幼鸭,发病率可达90%以上,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80%[8]。春季和冬季因为其气温变化较大,会导致发病率增加,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高及饲料营养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发病率上升。该病主要通过伤口及呼吸道进行传播,不仅感染鸭类,鹅、火鸡等禽类也可感染发病[9]。发病初时常出现精神不佳,食量减少,嗜睡,行走不稳,排绿色粪便,眼角出现较多分泌物,会形成较明显的“泪痕”,鼻孔被分泌物堵住,张口呼吸。有部分病鸭会出现神经不适症状,头颈部歪斜,甚至头部朝向背后,死亡时呈现角弓反张,且大多生长缓慢形成“僵鸭”[10]。该病最明显的病理变化是多器官浆膜发生浆液纤维素渗出炎症,特别以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最为常见,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11]。因此,若不及时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进行治疗和预防,极易导致鸭禽大量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鸭疫里默氏菌杆病疫苗应用现状与展望

目前,针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相关疫苗,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菌体成分疫苗和联合疫苗等种类。

2.1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的种类较多,又可分为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添加免疫增强剂的灭活疫苗和多价灭活疫苗。

2.1.1 福尔马林灭活疫苗 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的研发较早,早在1979年就有研究者开始研发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并在实验室和野外环境对3周龄的幼鸭进行了免疫接种,发现其保护效果较好[12]。我国的张大丙等[13]在病死鸭中分离得到血清型1型的病菌,通过福尔马林灭活和福尔马林超声灭活后在实验室和野外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疫苗的保护率能够达到86.67%~100%,效果良好。高福等[14]制备了双相油乳剂疫苗,并对一周左右的幼鸭进行接种,饲养两周后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发现相比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双相油乳剂疫苗使用量可下降一半,且保护率能达到91.67%。雷红宇等[15]以本地区的病菌为样本研发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幼鸭后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两次免疫后保护率能达到95%以上,且存在时间久。

2.1.2 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 日本学者针对血清2型病菌研发出了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试验发现其在免疫后两周的效果最佳[16]。邓舜州等[17]研究发现,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经过二次免疫后可以明显提高保护率。程安春等[18]根据血清1、2、4、5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制备了四价的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在免疫接种16 d后能达到100%的免疫率,且二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更高,在65 d仍可保持较高水平。

2.1.3 添加免疫增强剂的灭活疫苗 除了简单灭活后接种的疫苗外,目前还有添加各种佐剂如蜂胶、多糖等物质,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来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蜂胶作为一种传统天然药物,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黄酮物质,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19]。林丽超等[20]将蜂胶加入到灭活疫苗后,疫苗保护率最高可达到71.4%。魏光河等[21]对蜂胶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发现添加高浓度蜂胶的疫苗免疫效果最好、产生抗体的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长。王正中[22]以血清2型和11型的病菌为样本,对比了不同方式制备疫苗的活性,发现添加白油佐剂的疫苗免疫效果最好,可达80%。金尔光等[23]以血清1型病菌为样本,添加黄芪多糖制备了灭活疫苗,接种于5日龄幼鸭,并于不同时间进行攻毒实验,结果发现3周后疫苗保护率仍能达到90%,且抗体生成的速度较快。

2.1.4 多价灭活疫苗 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较多血清型,单一的疫苗不能防治不同的病菌,因此又研发出了多价灭活疫苗,使其能够对多种血清型的病菌具有抑制活性。谢永平等[24]针对血清1型、2型和5型的病菌研发出了油乳剂3价灭活疫苗,在接种后15 d的保护率能达到100%,且免疫期可持续存在到42 d。程安春等[18]则针对血清1型、2型、4型和5型病菌研发出了铝胶复合佐剂四价灭活疫苗,16 d后免疫保护可达到100%,其对T细胞免疫力增强的时间可长达22周。

2.2 减毒活疫苗

減毒活疫苗是指通过人工将病菌的毒性减弱或者筛选出弱毒性的病菌制备成具有活性的疫苗[25-26]。该种疫苗具有抗体产生速度快、存在时间长、免疫接种次数少、减缓机体应激反应等优点。有研究者利用低毒性的血清1型、2型和5型病菌制备成活疫苗,通过口服或者吸入的形式进行接种后发现,该疫苗对感染1、2、5型病菌的幼鸭具有较好的保护率,达68%~100%。

2.3 菌体成分疫苗

菌体成分疫苗是指将病菌的某一部分作为病原体加入到疫苗中,促使机体对该部分产生抗体,从而能够对不同型的同病原体起到灭杀作用。一般采用菌体成分和细菌荚膜来制备亚单位疫苗。罗雅莉等[27]利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的序列生物学信息,分段表达了TbdR1的抗原表位,将重组蛋白表达并纯化后制备为疫苗,接种于2日龄的雏鸭,通过攻毒实验发现,该方法制备的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用10倍的LD50剂量攻毒后保护率仍能达到50%以上。林世棠等[28]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提取病菌中的亚单位成分制备疫苗后接种于7日龄的雏鸭,结果发现保护率能达到92.5%,效果较好。

2.4 联合疫苗

联苗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灭活生物体或纯化后的抗原进行复配制得,用于预防多种疾病。刘晓文等[29]选取了三种病株,制备出了鸭坦布苏病毒、鸭源大肠埃希氏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三联苗,并接种于10日龄的雏鸭后发现,经三次免疫接种后保护率能达到100%。Sandhu等[30]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二联疫苗在实验室及野外进行接种试验后,可保证雏鸭不受O78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1型、2型和5型的侵害。除此之外,目前DNA和蛋白质亚单位的组合复配疫苗也有望被用于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且引发的抗体水平较高。

3 前景

近年来,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对养鸭业的危害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且该病常常与大肠杆菌病合并发病,不利于快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该病由于病菌的血清型较为复杂,交叉保护性较差,也为该病的治疗带来较高难度。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临床能够快速诊断的检测方法,同时根据毒力强弱研发出一种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多价疫苗,打破疫苗存在单一保护性的问题。所以,未来疫苗的研发趋势应当是开发免疫广谱性好、特异性强、制备方便且成本低廉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能够免疫多种亚型的毒株,从而减少接种次数。同时也应当加强具有交叉保护性疫苗的研究力度,可在基础疫苗的基础上增添加强疫苗,从而增加免疫效率。目前有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免疫原性基因和致病关键基因也被逐渐发掘,疫苗的研发也开始呈现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一些亚单位苗、基因缺失弱毒苗和基因工程苗等新型疫苗,从而助力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总之,研制出一类安全系数高、免疫广谱性强、抗体存在时间久、使用便捷且适用性广的疫苗对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疫苗接种外,还应当加强养殖生产中的管理,及时分栏并更换垫料,做好进出场消毒工作,建立科学健康的养殖管理程序[31]。总之,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免疫机理也在不断被研究和发现,最终有望开发出一种安全高效的优质疫苗用于生产。

4 总结

鸭疫里默氏菌杆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感染后会降低鸭的生长性能、损伤器官,得不到有效治疗只能被淘汰。虽然药物治疗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耐药性和药物过量使用的问题不利于养鸭业的绿色发展且增加经济成本。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防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该病带来的危害,又符合养殖业高效、绿色的发展要求,还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顾玉美,侯军,钟万金,等.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分析与最小感染量测试[J].中国禽业导刊,2023,40(03):60-63.

[2] 白红英,刘洋洋,曹嫚嫚.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01):56-57.

[3] 孙宏文.肉鸭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建议[J].中国禽业导刊,2022,39(12):57-58.

[4] 冯雅婷,朱敏,刘丹,等.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11):4778-4785.

[5] 关椿久,朱寅初,郑雪,等.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22,44(02):87-95.

[6] 李春来,王利丽,刘勃兴,等.一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01):123-125.

[7] 邢娟娟. 基于CRISPR序列分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菌株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0.

[8] 田大川,宋家骐,肖珺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5):4-5.

[9] 黄宁.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2021,51(07):14-17+21.

[10] 沈思思,陈亮,冯万宇,等.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J].现代畜牧科技,2021(07):27-28.

[11] 刘玲俐,赵亚楠,靳亚洁,等.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2,30(04):206-210.

[12] Harry E G, Deb J R.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 on a formalin inactivated vaccine for the control of pasteurella-anatipestifer septicemia in ducks [J].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1979,27(3):329-333.

[13] 张大丙,郭玉璞.北京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及其血清型的分布[J].中国兽医杂志,1998(04):15-17.

[14] 高福,郭玉璞,张应国.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的研究Ⅲ、鸭疫巴氏杆菌矿物油佐剂灭活苗[J].中国兽医杂志,1990(03):46-48.

[15] 雷红宇,胡仕凤,宁玲忠等.鸭疫里默氏菌病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J].中国家禽,2007,298(07):11-12.

[16] Timms L M, Marshall R N. Laboratory assessment of protection given by experimental 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 vaccine [J]. The British veterinary journal, 1989,145(5):483-493.

[17] 邓舜洲,何后军,温庆琪,等.鸭疫里氏杆菌(2型)灭活疫苗的研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05):569-573.

[18] 程安春,汪铭书,郭宇飞,等.鸭疫里默氏菌1,2,4和5型铝胶复合佐剂四价灭活疫苗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2):9-13.

[19] Fatemeh M, Akbar M A, Atiyeh G, 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Propolis Polyphenol-Based Nanosheets in Cellular and Animal Models of Rotenone-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J]. 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2023,14(5):851-863.

[20] 黃得纯,林丽超,陈建红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细胞免疫动态研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6(05):9-12.

[21] 魏光河.复合多糖对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42(01):64-66.

[22] 王正中.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苗的研制(血清2型和11型)[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9.

[23] 金尔光,陈洁,钱运国,等.黄芪多糖佐剂对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灭活疫苗的作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03):151-153.

[24] 谢永平,陈泽祥,许力干.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26(04):33.

[25] Ramilo O, Rose R F, Peeoles M E, et al. Advanced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 in Young Children[J].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222(1):4-6.

[26] Sandhu T. Immunization of White Pekin ducklings against Pasteru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 [J]. Avian Diseases, 1979,23:662-669.

[27] 罗雅莉,黄春,李沛,孔庆科.鸭疫里默氏杆菌TbdR1表位抗原免疫原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6,33(06):29-32.

[28] 林世棠,郁晓岚,黄瑜.鸭疫巴氏杆菌亚单位成分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1994(S1):4-6+15.

[28] 刘晓文.鸭坦布苏病毒、鸭源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三联苗的研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30] Sandhu T,Layton H.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 with formalin-inactivated Escherichia coli(O78)-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 bacterin in White Pekin ducks [J]. Avian Diseases,1985,29 (1):128-135

[31] 龙必美,刘智,李爱萍,等.中西药结合治疗鸭疫巴氏杆菌病[J].中兽医学杂志,2019(06):68.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uck Rimanthes Disease Vaccine

GE Zhongkai, FENG Yang, GUAN Xiuchun, DING Shulong, ZHOU Zhonghao

(Qingdao Yiba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Qingdao  266108,Shandong,China)

Abstract: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are plasma fibrinous exudative inflammation of the organ plasma membranes, which causes a variety of organ diseases that are detrimental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ucklings and can lead to death in severe cases. At present, the best method of prevention is to vaccinate against the disease and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vaccine for duck diseas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uck disease. The main types of vaccines available are inactivated, live attenuated, bacteriophage component and combination vaccines, each of which is prepared in different ways.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of duck disease vaccin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duck disease vaccine types and immunization effect of Rimmelia duck disease, and the prospect of vaccin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a vaccine with good immune broad spectrum, so as to promote the green, healthy and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duck farming industry.

Keywords: Rimanthes duck disease; Vaccine; Immunization; Breeding

猜你喜欢

免疫疫苗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