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2023-06-08李玉香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以在线学习平台、电子白板等为依托,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立足点,运用适当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探究及线上线下巩固,由此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助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内容,锻炼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质量。文章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有妙招”为例,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详细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1-0025-03

引  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阐明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求各学科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1]。众所周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线自学,深入探究,建构深刻认知,最后结合线上、线下,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实践证明,有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新颖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有效掌握学习内容,锻炼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对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育信息化时机,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电子白板等,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运用多样策略,引导学生线上自学、线下探究、线上线下巩固。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有妙招”为例,教师可应用如下策略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一、课前:线上自学,了解学情

课前是学生进行线上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的阶段,是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关键阶段。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应把握课前时机,应用适当策略,搭建线上平台,引导学生线上自学,同时了解学生学情,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

(一)发布任务,线上自学

线上自学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初步认知新知、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驱动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在课前阶段,教师应研读新知内容,设计自学任务,并发送到在线学习平台,助力学生线上自学。

“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单元由“暴增的垃圾”

和“减少垃圾,变废为宝”两个话题构成。在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际,学生对“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变废为宝”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程度不深,尤其对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缺乏深入了解。学生只有先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才能探寻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所以,教师将“暴增的垃圾”作为第一课时,并联系学生学情,设计三项自学任务:任务一,垃圾大调查——调查垃圾暴增的现

象;任务二,追寻危害——探究垃圾暴增的危害;任务三,垃圾真的没用吗?——感受垃圾回收的意义。接着,教师将三项任务推送到在线学习平台。学生登录平台,了解自学任务,积极探究。实践证明,这三项任务具有实践性,契合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在兴趣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多样方式收集信息,完成任务。例如,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登录网站,收集、整理信息,利用適当方式展现任务成果。大部分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展示信息,拓宽了视野,初步掌握了新知,为进行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学生也因此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水平。

(二)在线交流,了解学情

了解学情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2]。在线平台拉近了师生距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例如,在线学习平台有话题讨论区,支持学生展现自学成果,交流自学问题。教师则可以进入讨论区,细心观察,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由此确定课堂教学要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在课前阶段,教师规定自学时间。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提出在线交流任务:“进入在线学习平台的话题讨论区,利用各自的自学成果,讨论系列问题。问题一:垃圾暴增到了怎样的程度?问题二:垃圾暴增的危害有哪些?问题三:垃圾真的没有用吗?”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走进话题讨论区,迁移自学所得,回答不同问题。教师一一浏览学生给出的答案,借此了解他们的自学情况,如大部分学生借助具体数据,了解了我国垃圾暴增的现状,但是没有理清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影响等。对此,教师确定课堂教学要点,如垃圾的来源,每日、每月的垃圾产量等。同时,学生通过在线讨论,碰撞思维,初步扫除自学问题,增强对新知内容的认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课中:线下探究,建构认知

线下探究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头戏,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活动。有效的线下探究,可以使学生通过迁移自学认知,由浅入深地认知所学内容,顺其自然地锻炼探究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尤其,线上自学为学生线下探究提供了便利。所以,在实施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线上自学情况为基础,应用适宜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线下探究,建构认知,发展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思考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具体表现。情境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走进课堂。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生活性,而已有生活经验是学生进行思考的支撑。因此,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关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迁移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为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奠定基础。

在“变废为宝有妙招”的课堂上,教师在导入环节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垃圾山”照片,同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老师的家乡经过不断发展,变得富裕起来。大家看,砖瓦房变成了高楼。但是,老师却对此忧心忡忡。”此时,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想要知道教师为何担忧。教师趁机展示其他照片,引导学生探究。在观察照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家乡环境变糟了,如路旁散落着垃圾、小河里漂浮着垃圾等。教师及时赞赏学生的发现,并讲述我国的“垃圾围村”之痛。与此同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我国城市的垃圾情况。庞大的数据触目惊心。面对如此数据,不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我国各城市的垃圾会如此之多?”“如何清理垃圾?”等。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为入手点,引出本节课课题,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由此可见,有效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新知,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紧扣要点,引导探究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课堂提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式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紧扣教学要点,发挥教学智慧,精心设计问题,并不断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由浅入深地建构认知,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上所述,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初步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但还不太了解垃圾的来源。基于此,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联系生活,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垃圾?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开动大脑,根据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探寻垃圾的来源,并就此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提到一个家庭每天会产生各种垃圾,有的学生提到学校每天会产生很多垃圾,有的学生提到饭店会每天产生大量厨余垃圾。教师及时赞赏学生,并在电子白板上呈现课件,展现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垃圾及其具体内容,如医疗垃圾,包括注射液瓶、纱布、药盒、纸带等。接着,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两则信息:一则是我国的垃圾现状,一则是国外的垃圾现状。教师引導学生自读信息,并思考问

题:“大家觉得国内外的垃圾情况如何呢?我们能逃过垃圾‘围城吗?”学生结合具体信息,感受垃圾的暴增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由此进行思考:“垃圾有哪些危害?我们要如何应对垃圾暴增的现状?”进而深入探究本节课内容。如此提问,不仅使学生一步步探究新知内容,认知学习要点,还使学生自发提问,有利于进行深入探究。同时,不少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2.呈现任务,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学生建构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合作探究之际,学生会迁移认知,彰显个性,提出不同看法,顺其自然地碰撞思维,达成统一认知,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发展合作探究能力。部分要点内容是学生难以自主探究、掌握的。所以,教师要依据要点难度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

“垃圾的危害”是“变废为宝有妙招”这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课前线上自学,部分学生收集信息,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体验情境,探究问题,迫切地想知道垃圾的危害。对此,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大家想知道垃圾的暴增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总结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鼓励小组派出代表,充当“小先生”,介绍垃圾暴增的各种危害。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取了很多关于垃圾暴增危害的知识。“小先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介绍各种垃圾暴增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然后教师及时在电子白板上总结“小先生”介绍的危害,并与其他学生一起补遗。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电子白板上呈现出多样的垃圾暴增的危害。教师则结合具体危害,展示相关视频、图片等,助力学生完善认知。如此做法,不但使学生合作完成了学习任务,有效认知了所学内容,还使学生锻炼了合作学习能力。

(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围绕教学要点,创设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迁移认知,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效果。

“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单元在教材上设置了如下练习题:“这些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垃圾?请用‘可回收物标志把它们圈起来。”借鉴教材练习题,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引导学生轮流说出一个可回收垃圾。当学生说对时,全员鼓掌;当学生说错时,教师对他进行引导。在已有认知的支撑下,学生兴致高昂,踊跃参与练习活动。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认真辨析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由此加深对所学的认知。同时,学生也因此积累了生活经验,便于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三、课后:线上线下,混合巩固

课后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时空限制,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提供了课后巩固便利。如学生可以在课后阶段线下梳理课堂所学,线上展示梳理成果,由此得到他人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查漏补缺。鉴于此,在实施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可依据课堂教学情境,有策略地引导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巩固课堂所学。

在“变废为宝有妙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迁移课前自学认知,进行积极探究,逐步认识到了垃圾保障的现状、危害以及垃圾与资源间的联系。立足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设计如下任务:任务一,利用课后时间,回忆课堂学习过程,联想相关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任务二,登录平台,与他人共享各自的思维导图作品,互相观察,发现知识漏洞,提出完善建议。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反思,回忆相关知识点,同时制作思维导图,直观展现有关内容,由此进一步认知课堂学习内容。然后,学生依托在线平台与他人共享思维导图作品,互相评价。这样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巩固,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还使学生顺其自然地增强了反思意识,锻炼了梳理、巩固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所以,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教育信息化时机,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应用多样策略引导学生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线下探究、课后混合巩固,由此逐步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在无形中锻炼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力等,转变学习方式,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王坤.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新旧动能转换: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

(06):65-67,71.

郝世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8):56-57.

作者简介:李玉香(1974.12-),女,福建邵武人,

任教于福建省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