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3-06-07王青迪王焕鑫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家长

王青迪,王焕鑫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鹤琴学前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33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伴随着人们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对世界的探索到少年期的自我定位,从中学时代做好准备到大学时期自我掌握,再到就业和从业过程中,都需要有严谨的管理和规划[1]。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去追求成功,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涯观,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

职业生涯通常指人生的发展道路,亦可指人或事物的发展路径,也表示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与职业。所谓生涯规划,即指个体(或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内部要素),结合眼前环境分析,树立目标,确定路径,选择方法,严格执行并不断调整的过程。而面向中小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一项持续的过程,是通过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设计、评估学生发展路径,培养学生学科或专业选择与规划能力的过程。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两个方面,学业规划教育是基础,职业规划教育是核心。学业规划是指为实现未来理想职业前景,有目的地组织、设计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职业规划则是对未来事业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计划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方向。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目标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以及认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学会把兴趣转变为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

二、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尽管在最近几年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多是针对大学生的,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生涯规划仍十分匮乏,且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未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出明确要求,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致使人们对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缺少各方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家长更注重考试成绩,在面对中考和高考压力时,学校总是将学习成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在中小学阶段不会充分显示出来,当应试教育需要更多时间的情况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让位”了。据调查显示,近七成中小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与毕业指导,对未来发展没有方向,对各个大学了解不够,最终导致近半数人上了大学之后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满意,有的人会选择转专业就读,有的人则会在毕业后选择改行。在许多地方的农村中学,有近一半的毕业生不能升学,未经过任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直接走上了社会。即使有幸升学的学生几年后同样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无法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以至于盲目选择专业,结果导致“学习无动力、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毕业时面临困惑。从长远来看,把生涯发展及早地引入中小学教育中,使学生在学段转换及未来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适应和调整,这对社会及个人都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师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技能,对教师的评价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

由于目前多由班主任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专业化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注重形式,使得教学效果停留在表层,很多需要深入的内容并没有让学生掌握。因此,完善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升各方参与度与专业性,使得中小学生从小就有人生大目标,从小就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显得很迫切。

三、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共建共享、统筹推进”的管理机制

建立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理顺管理制度,整合优势社会资源,集智聚力共建专业化平台,将学校、学生、家长等需求方与专家、从业人员等供给方匹配联系起来。

1.建立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搭桥牵线,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专家学者、组织、企业等组成的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教育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专项支持。

2.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盟。由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利用本地各方资源,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盟,并对整体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从而指导中小学生对职业形成基本认识,对未来职业发展核心素养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提供服务。

3.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由教育工作者、政府人员、专家学者、相关业界人士等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组织工作影子、企业参观、学生实习、教师培训等职业探索活动,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各个阶段渐进式职业教育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1.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社会公共资源,以多元化的形式在各级各类公共场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在新建各类公共设施时要考虑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功能。二是利用社会力量,对企事业单位中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2];以参观、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让中小学生亲身体会工作岗位,近距离感受社会发展和职业的魅力。三是基于不同类型学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设计具有“操作性、趣味性、职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以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

2.有效组建师资队伍。一是组建专业研究队伍。旨在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过邀请相关领域实践专家、心理学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各类职业体验项目负责人等,构建一支多学科互补的高层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指导队伍。二是组建专业教师队伍。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与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具有职业规划、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三是组建专业服务队伍。整合学校教师、学生干部、政府或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员等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通过对就业政策和流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就业知识、获取就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

(三)构建“常态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1.明确工作责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教师工作任务,作为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之一。着重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是否顺畅,目标责任是否清晰,内容设计是否与学生需求匹配,活动形式是否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等。通过评估教材开发质量和实践项目反馈结果、组织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能力比赛等树立典型[3]。

2.合理设置考核指标。重点考察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的实现水平;建立全过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四、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一)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

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建立落实国家顶层设计的具体制度,指导属地各学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以实现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目标。

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导设立有关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和辅导机构,或者成立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通过制定政策来规范这些机构或组织的运行,营造出重视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社会环境。

3.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在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多方资源,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并拥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

1.形成一种“聚成长”教育的意识。围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话题,唤醒孩子和家长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组织开展个别咨询与生涯倾向测试、开设职业体验与职业认知课程、职业探索类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唤醒探索外部职业社会的兴趣,避免盲目顺从或者一意孤行,进一步培养职业意识,从而理性规划职业生涯。

2.形成一种“全生涯”教育的意识。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对学生的生涯成长至关重要。同时,对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方面入手,特别是从学科渗透和教学策略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质的思考和追问,培养学生学科必备素养、关键能力以及价值观念,认清学科的独立价值以及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关联。

3.发挥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阵地”,要创设浓厚的教育环境,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批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兼职教师[4]。例如:选派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参加各类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在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指导方法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充足准备。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地,邀请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中小学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三)家庭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自主规划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好地促进孩子职业生涯发展。

1.家长要树立对孩子认知的意识。一是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家长要帮助孩子清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和能力,找出自己的优势智能,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清晰设想,并对这一职业和所涉及的专业展开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如此,在职业选择上,孩子的目标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人爱好,家长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决策,而是和专业指导老师一起帮孩子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信息上的帮助,让孩子自己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三是促成孩子的成功。如果要让兴趣从“有趣”发展为“志趣”,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家长可以提供必要的任务和机会,搭建展现他们才艺、能力的平台,设置一个孩子“跳一跳”就能达成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兴趣发光,让孩子体现独特的价值。

2.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自我规划的意识。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关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重大命题,从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开始,培养自主能力。要让孩子意识到,职业生涯是我们人生发展的一部分。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养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通过家长分享自身的体会,以好朋友身份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的同时,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家长要树立孩子本位的意识。家长在引导孩子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从孩子特长或者优势角度出发,根据孩子的特长的培养、升学的专业等,不要从家长的角度去以专业的冷热、职业的地位等因素来指导孩子,而应以孩子本人的天赋、喜好、专长为依据,只有让孩子发挥自身的兴趣和优势,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的价值和潜能。

4.家长要树立家校合作的意识。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沟通,及时反馈,根据学校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设计。孩子的学业情况特别是学习兴趣和学习专长等方面的信息需要学校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根据学校的反馈,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因为处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兴趣和人生目标都有发展变化的可能,家长应密切配合学校,帮助孩子调整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职业家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家长请吃药Ⅱ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