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小信使
——七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3-06-07王雪纯
王雪纯
【设计理念】
初一新生处于适应阶段,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灰心、失落、焦虑和烦躁等消极情绪,不知如何有效调节。情绪聚焦疗法强调帮助来访者接纳、表达和调节情绪。本课是“情绪调适”系列心理辅导课的第一课,旨在通过教育戏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明白情绪无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消极情绪也有积极作用。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启动体验——情绪定格
教师课前将活动室座位按照黄、蓝、紫、红、绿5 种颜色分组,在每组抽屉里放一个信封,信封里是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5 位“情绪特工”的卡通人物牌。
教师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颜色入座,询问心情。
学生1:我选到了黄色,感到开心、满足。
学生2:我没抢到喜欢的颜色,有点失望。
学生3:我觉得都可以,无所谓。
教师:简单的分组活动会使每个同学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内心的“晴雨表”。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聚焦情绪的体察和感知。上课前,我们的“情绪小信使”悄悄地在每组抽屉里放了一封信,大家找找看。现在把它打开,可以看到1张卡通人物牌,猜猜它代表哪种情绪。
学生按组依次回答:开心、悲伤、恐惧、愤怒、厌恶。
教师:同学们识别情绪非常准确。接下来,每组分别代表信封中的“情绪特工”开展活动。你们喜欢自己组代表的情绪吗?
学生1:喜欢,我希望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学生2:不喜欢,我不想难过。
教师:如果你们组的“情绪特工”来到你身边,你会用什么姿势面对它?现在,请全班同学2 人一组,A 同学扮演自己组分到的“情绪特工”,如开心、悲伤、愤怒等;B 同学用肢体动作展示自己如何对待A同学扮演的情绪。一般来说,我们会用3 种方式——驱赶、拥抱、服从。如果有3种方式之外的方法,也可以呈现出来。
学生呈现拥抱、逃避、赶走、服从等姿势。
教师:老师发现大家在面对不同情绪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情绪让我们感觉舒适,我们就喜欢它,有的情绪让我们体验糟糕,我们就讨厌它,这是因为情绪是内心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晴雨表”。
设计意图:通过情绪定格活动,带领学生体验情绪变化,投射学生面对不同情绪时的态度。
二、设计问题,激活体验——情绪大作战
教师播放《头脑特工队》片段,时间3 分钟。视频内容:主人公莱莉出生后,头脑中的“情绪特工”发挥作用,保护她成长。
教师:请在观看时思考,你们组代表的情绪给主人公莱莉带来了哪些变化?这种情绪发挥了哪些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通过影片,同学们发现了每种情绪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师将“情绪小信使”的第二封来信送给学生。
内容梗概:初一新生小北成绩优异,也渴望拥有好人缘。于是,他经常为同学耐心答疑,越来越受欢迎,但请教的同学越来越多,导致小北没有时间写作业,成绩下降,被父母批评,陷入纠结与痛苦。
PPT 出示小组活动内容:找出信中何时出现自己组代表的情绪及产生原因,在文中标出;设计台词,台词要表达情绪感受,探究情绪背后的需求,句式为“我感到开心/难过/愤怒/讨厌/害怕……,因为……”。
小组活动。
教师:全班选出1 名同学扮演小北,再请每组选派1 名同学,化身该组代表情绪的“情绪特工”(如开心组选出开心特工),用“欲望彩虹”的方式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PPT出示活动规则:在小北读信时,5位“情绪特工”站在小北身后随时待命;小北感受到某种情绪时,相应的“情绪特工”就走到小北身边,将手搭在小北肩上,用第一人称读出事先设计好的台词;其他同学作为观察员,仔细聆听,体会小北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
学生1:我感到开心,因为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初中。
学生2:我感到难过,因为我考试没考好,没人理解我。
学生3:我感到厌烦,因为给同学讲题占据了我太多时间。
学生4:我感到愤怒,因为这些题目老师刚刚讲过,他们还要占用我的时间。
学生5:我感到恐惧,因为我担心发火后会失去朋友。
教师:感谢同学们的表演,请“情绪特工”和小北脱掉角色外衣。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带领学生探寻情绪背后的内心需求。
三、交流感悟,升华体验——情绪连连看
教师:通过表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每种情绪的作用?请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见图1)。
图1 情绪连连看
教师阅读“情绪小信使”的第三封信: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我们的内心,包含着内心需求。信的内容越重要,送信人越尽心尽责。送信人来时,如果我们不接纳它,它就会不断敲门。如果我们承认并接纳了这种情绪,就会发现内心的真正需求。这时,送信人会平静地离开。
设计意图:通过“情绪连连看”活动,引导学生觉察情绪的作用,引出情绪聚焦疗法中的“情绪是内心的送信人”,呼应主题。
四、评价反思,践行体验——情绪雕塑转化
教师:读完“情绪小信使”的第三封信,我们发现,只有承认并接纳情绪后,它才会发生转化。如果你们组代表的情绪再次来到你身边,你会用什么姿势面对它?
学生再现自己组的“情绪特工”来到身边后的应对方式。这一次,学生转换动作,呈现拥抱、握手、搭肩等应对方式。
教师:生活中,情绪无处不在。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做情绪的朋友,当情绪来临时,不急着去否认、对抗,而尝试先接纳,然后观察、感受,再想办法调节。至于如何调节情绪,我们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绪雕塑转化,引导学生觉察、反思,尝试接纳情绪,强化重点,引出下节课主题。
【教学反思】
本课以卡通电影为蓝本,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情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为学生提供一个从旁观者角度进行自我觉察的平台,拓宽自己的视野。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情景取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效果好,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投入。
笔者运用多种教育戏剧方式带领学生体验:通过定格画面让学生投射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喜好;通过欲望彩虹让学生化身小北头脑中的“情绪特工”,觉察情绪,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发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雕塑转化让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讲述情绪聚焦疗法让学生理解本课的设计原理,深化学生对接纳情绪的理解,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情绪大作战”环节,教师在学生设计台词时要进行示范和指导,小组活动时先请学生演示,同时给小北和“情绪特工”准备麦克风。
【点评】
这节心理课实现了“感性体验”和“理性应对”的初步结合,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层次分明。该课从情绪初体验到认识意义再到接纳情绪,目标明确,层层递进,重点突出。
2.元素多样。该课使用了教育戏剧中的定格画面、欲望彩虹和雕塑转化等方式,同时运用了电影素材和隐喻等多种元素。授课教师将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也为后续的情绪调适课程做准备,课程延续性强。
3.身心结合。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反复体验身与心的结合,以雕塑具体呈现应对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让教学目标落地。
总之,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全身心投入是本节课动态生成的重要催化剂。这是一节新老师用“心”设计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