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3-06-07韦雪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标营新区小学
韦雪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标营新区小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与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才可以培育出适应社会环境,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人才。关于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可表述为:教师在使用数字教材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八桂通平台信息技术功能,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辨认、判断和加以解决问题的认知、思想、能力及素养。主要是教师能灵活性利用信息技术获得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处理结果、整理和评价信息,加深对知识的认知、重构和创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2019 年,教育部指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一、基于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计原则
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是认知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力求所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能充分体现我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师信息素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所设计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要符合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需求,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的设计都要有据可循。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整体性,统一性,要从意识、知识、应用、伦理和安全、专业发展这五大维度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更要能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反映教师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特征,且各级评价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3.动态性原则。在使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融合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及内涵在不断地提升,因而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内容也需要随之不断地做出调整与修订,因此,在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立足于我校教学信息化的实际现状,认清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需求,确保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准确反映教师信息素养的真实水平。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是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缺乏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将无法应用于评价实践。因此,在设计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考虑评价指标是否易于量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以及评价指标对应的数据采集点是否便于采集等问题,尽可能地使评价数据的采集过程便捷高效,便于最终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二)构建思路
2020 年,我校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 活动,2021 年,又开展了数字资源应用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不懂得如何将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根据这样的教学实际现状分析,我们确定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构建的发展目标为:推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和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推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于教学和师生互动交流等各个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式,使用数字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利用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对学校原有的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标准与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综合了教科所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校长、数学教研组长、数学年级备课组长及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适用于我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项目组团队借助于国内外有关在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方面的文献、研究与探究成果,对有关数字教材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与结构内容的详细对比、类比,进行分析整理,设计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为了修订完善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项目组团队广泛地开展了三轮的意见征求与修订。征求人员由教育局人事股、教研室教研员、电教中心主管数字资源人员、师培中心主任、学校校长、学校信息化主管教师、教师组成。在修正过程中,共收到各类人员的指标体系修改建议256 条。课题团队通过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剔除矛盾、重复、不适合教学实际、操作性不强的意见,最终形成数字教材与课堂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经过上述过程,最终形成了一套数字教材与学科融合下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设计有5 项一级主指标,13 项二级子指标,32 项三级指标。
基于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二、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方法与工具
(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量表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
1.量表法是运用量表形式测定教师对信息素养情感、态度及问题看法的询问方法,对信息素养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2.测试法是一种从客观角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流程包括依据信息素养相关指标中的内容或要求,结合教师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测试题。
3.问卷调查法又称问卷法,是为了调查教师开展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活动的实际情况、使用程度、存在问题等方面,收集必要数据而设计的由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及说明等组成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或收集信息的调查方法。问卷编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和编制题目。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对预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检验问卷本身的可信度和有效度。问卷调查法在节省人力、时间以及在分类整理和定量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二)过程性数据的信息素养评价方法
数字校园的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以及智能教育应用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还积累了教师使用数字教材开展日常教学、教研等活动的原始数据,为整理分析基于过程性数据的信息素养评价提供了原始数据。
过程性数据的信息素养评价方法是一种对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的实验性评价方法,目的是通过过程性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智能化评价方法,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包含数字教材资源平台、沟通交流工具、综合性学习管理平台,实现对教与学行为的记录,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实践中,对教师在教学、教研及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以支持信息素养过程性、伴随性评价,助力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精准评价。
(三)评价工具与系统
量表是评价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的常见的工具。
三、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
(一)申请数字教材示范校,人人使用数字教材资源及平台,充分运用了评价体系中信息意识及对数字教材的理解和态度指标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熟悉希沃平台,使用数字资源平台比较少。学校项目组积极申请数字教材示范校,能理性看待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利与弊,评价3 分。愿意开展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评价5 分。努力克服在开展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活动中的困难与挑战,评价6 分。具备常态化开展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的主动性,评价6 分。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鼓励教师使用数字资源平台进行备课授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师数字能力评价表
(二)数字教材使用在由浅入深推进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评价体系中技能知识指标及教学创新优化指标
对于刚接触这个数字教材的教师,只要能够在八桂通平台上打开、查找、滚动、翻页等,了解平台,简单模仿使用即可。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要逐级提升应用层次。从模仿到适应再到创新应用,为了帮助教师解决在应用数字教材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困难,学校项目组深入研究推动创新实践的措施,形成了以下推进策略——即逐步推动数字教材从浅层次应用、模仿性应用,向深层次应用迈进。对于刚接触这个数字教材的教师,只要能够打开、查找、滚动、翻页等,了解平台,简单模仿使用即可评价5 分。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要逐级提升应用层次评分7 ~8 分。从模仿到适应再到创新应用评分9 ~10 分。从“点击用”到“修改用”再到“创造用”。“点击用”,就是登录后平台就会点击下载资源下载课件来使用;“修改用”;教师下载资源后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具体学情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创造用”在数字教材资源的支持下,创新教与学模式,创造性地应用(创新应用)。积极调动了教师使用数字教材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
(三)以活动促进应用,多梯度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使用了评价体系中“专业能力成长”指标
1.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大力推进应用。我们每学期每学科重点培养2 名以上骨干教师,上优质课打磨、展示和交流,并进行“八桂教学通”的课例示范课,引领学科教师从数字教材的应用维度进行评课议课,给学校数字教材的应用做了示范和引领,评价9 ~10 分。
2.每个教师的常态课。应用数字教材进行日常教学,要求每个教师都有代表案例。每名学科任教教师每学期至少制作1 节数字资源应用优质课,汇聚建设我校生成性资源库,并遴选出优质课例进行展示、交流,评分7 ~8 分。
3.学习与运用,教学与赛课相结合。为了将教师从“会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变成“愿用、巧用”八桂教学通平台。每学期,学校采用“赛研一体训”的方式开展“师徒结对 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展备课上课活动,评分8 ~10 分。
在2021 年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赛课、青年教师赛课和城区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教师充分利用数字教材平台上的音频、视频、动画、学科工具等,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在运用人教智慧平台上的资源(清晰的文字图片、规范标准的朗读视频、准确的笔顺书写,以及工具条上的放大、缩小、聚光灯、批注、连接课件等小工具)中,教师信息化素养也进一步提升。
4.通过开展课题促进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数字资源应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同时,借助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数字资源应用能力,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升学科素养,评分8 ~10 分。
在日常教学和课题成果推广中,逐步构建学校数字资源课堂常态化应用模式。我校一年以来,共有11个课题正在进行研究,其中2 个自治区课题,1 个市级课题,8 个城区级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研究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挖掘教材资源,将八桂教学通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各学科借助资源库以及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开展课题研究,借助问卷星等软件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课题调查报告,使课题研究取得较好的进展,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总之,八桂教学通平台是一本丰富的师生多媒体电子教材,它为教师提供了规范、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服务教学,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较大便利。我们将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己任,克难求进,全力以赴,依托数字教材开展数字化教材的普及应用工作,有效推动学科教师更新观念提升素养,促进学科教师利用数字资源优化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