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重要性

2023-06-07谢仿贤

记者摇篮 2023年4期
关键词:脚力眼力脑力

□谢仿贤

201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融媒体转型升级指引了新的方向。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分别指脚力、眼力、脑力以及笔力。记者在开展新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脑力为核心、脚力为基础、笔力为落点、眼力为关键”,既要有敢担事的“铁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真本领”,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内容产出质量,并将更多优质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同样也需要践行四力,并且还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加深对四力的理解及认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工作环境。

一、融媒体时代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 年发布)》显示,当前我国网络用户规模为10.32亿左右,网络新闻用户为7.71 亿,占全部网民总数的74.7%。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持续向移动互联网端发力,并坚持“直播+短视频”的全媒体信息服务模式,以确保有效提高新闻服务质量。其中以“两微两端多号”为代表的《人民日报》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立足各大媒体平台发布融媒体作品,用户人群数量已超过6.5亿,详细数据如表所示。

在传统媒体全面向移动互联网展开战略布局的同时,新闻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5G+4K/8K”远程高清传输项目、中国新闻社推出的DTS(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数据同步传输服务以及近年来陆续出现的“AI飞卡阅读”“3D超写实数字人”等。由此可见,在融媒体模式下,新闻内容的生产加工模式也出现了巨大改变,因此对记者的四力工作能力也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新闻记者根据时代发展趋势来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确保能够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工作环境。

《人民日报》2021年用户数据统计表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重要性

融媒体时代下,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内容有了更多的呈现形式。但在新时代同样也要求记者有践行四力的精神,更好地发挥融媒体平台优势,为受众提供优质新闻内容。具体而言,四力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脚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好新闻是靠一双脚底板跑出来的。现场是记者的战场,记者应该始终在现场,或者在去现场的路上”。所谓脚力,笔者认为,不仅指单纯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新闻事业的激情,要迈开双腿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脚力好,记者才能及时发现新闻事件,迅速到达新闻现场。提升脚力,是要求记者具有行动力,因为被动知晓新闻事件是无法做到报道的及时有效,必须走到社会中,走到群众中,在人民群众中倾听、感受,写出符合基层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新闻报道。在办公室很难造就出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永远在路上,因为他们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去往新闻现场的路上,只有不断地在采访过程中锻炼脚力,提升行动力,才能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新闻记者。

脚力是新闻记者最为关键的一项能力,“尽管当前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依旧需要通过记者不断走访才能获取一手信息素材,采写出更加贴近社会现实、更加接近群众生活的好作品”。

以央视网推出的VR频道为例,其中的“暖故事”栏目聚焦基层发展话题,记者深入乡村一线,记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点点滴滴,采写出了《神村:“笑脸墙”晒出幸福生活》《马鞍山村:不负青山方得金山》等报道。该栏目记者多次走到大山深处,记录脱贫致富故事,并运用无人机航拍、VR 全景技术等先进新闻制作手段,帮助广大受众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现状。

2.眼力——准确捕捉新闻线索

优秀的新闻记者往往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具有揭示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称为眼力,也就是发现力,“见人所见,思人所未思”,眼力是新闻记者工作中最有力的武器,提升眼力,可以迅速抓住新闻热点。

新闻记者眼力的提升要基于他们社会生活空间的扩大,社会生活空间越大,发现新闻的机会也越大,长时间脱离社会群众的新闻记者,其新闻嗅觉就会失灵,眼力也会变得狭窄,仅凭在互联网上查阅新闻,是无法创作出优秀的新闻报道的。因此,新闻记者需要走出高楼大厦,将扩大社会生活空间作为提升采访能力的途径,以提升自身的眼力。

眼力的提升也依赖于新闻记者见识面的拓展。通过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断接触陌生的事物和事件,持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新闻记者了解的知识越多,发现力就会越强,就越能迅速发现新闻热点。锻炼新闻采访中的眼力,是提升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融媒体环境下,随着平台以及媒介的全面整合,新闻到达受众身边的距离得以大幅度缩短。与此同时,自媒体账号的不断涌现,又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使得传统电视广播媒体往往无法抢在自媒体之前播出新闻内容。面对这一情况,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培养自身强大的眼力来增强对新闻素材的敏感度与捕捉力,如此才能确保始终抢占新闻先机,并客观公正地向受众传递新闻资讯。如2020 年记者在参加某省生态环保会议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果显著,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将此作为临时栖息地。会议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记者立刻赶往当地湿地公园,并成功抓拍到大量候鸟在公园湖中停留栖息的景象。这一新闻不仅引发了当地群众的关注,也吸引了一批热心市民自发参与湿地环境保护,掀起了城市生态保护的热潮。

3.脑力——打造全新新闻产品

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增强脑力为核心。增强新闻记者的脑力,要求其要有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导向,立场坚定,多思善谋、综合研判,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在融媒体背景下,随着新型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新闻记者也需要充分把握技术优势。脑力代表着新闻记者的创新、改造及新闻价值发掘能力,拥有较强的脑力才能打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内容,进而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媒体平台的新闻作品。

以中国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为例,央视主持人康辉作为随团记者全程参与新闻报道工作中。为了确保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主持人康辉采用了Vlog视频日志(Video blog)的形式进行播报。其间发布了6篇视频日志,新颖的报道形式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4.笔力——呈现精彩新闻内容

文字表达能力就是笔力。新闻记者要勤于、乐于并善于学习。笔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脚力、眼力和脑力的综合体现,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才能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综合呈现出来。融媒体背景下,“内容为王”的媒体工作理念依旧是新闻记者坚守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开展新闻工作的过程中,记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笔力,能够运用精简直白的话语向受众传递主流思想,以彰显传统媒体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凸显自身的服务职能。

某地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报道当地交通部门整治道路违法现象时,记录了一起司机故意遮挡号牌的事件,当天通过微博账号进行新闻播报时,记者使用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等网络流行用语,吸引很多人关注,不仅生动还原了当时的现场画面,也增强了新闻的教育警示作用,使更多人认识到这一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

三、融媒体时代培养新闻记者四力的有效途径

1.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职业精神

融媒体时代下,想要进一步增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传统媒体平台需要从责任意识入手,使新闻记者认识到自身的职业使命,确保记者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积极深入一线。

在培养新闻记者四力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政治学习。要求记者能够立足大局来重新审视自身职业属性,不仅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更要从社会宏观层面入手来深入思考新闻事件带来的消极或积极影响,如此才能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为此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正确认识记者的职业职能和价值。

第二,开展公益活动。传统媒体平台需要积极组织新闻记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借助自身的职业优势在公益活动中提供信息服务,在活动中有效增强记者的责任意识,使其逐渐产生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例如,传统媒体平台可以与乡镇合作,定期组织新闻记者走进乡村参与公益助农活动。媒体人员可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和新媒体直播技能开展“直播卖货”或“乡村体验式报道”,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在深度参与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自身社会职责的认知。

2.加强技能培训,掌握新型技术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不仅要对四力形成直观认知,更要将其与新型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发挥更大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当前媒体环境,全面提升自身综合技能。为此,在培养新闻记者四力的过程中,媒体单位需要从技能培养入手,帮助记者了解当前新闻工作特点,进而摸索出践行四力的最佳途径。

例如,可以将新闻采编工作与大数据技术融合,让新闻记者了解“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提高新闻记者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运用网络爬虫、语义关联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智能技术手段深入发掘新闻素材,并从海量的网络资讯中精准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此不仅能够提高记者的四力水平,也能够将更多的优质新闻传递给受众。

3.提高服务意识,打造优秀新闻品牌

践行四力的核心在于高效完成新闻采编工作,并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创作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媒体单位要重点培养新闻记者的融媒体理念,使其获得更多启发,确保能够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不断呈现新样态,进而打造更多优秀新闻品牌。

以某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为例,该账号通过VR技术记录家乡的美景、美食以及乡土人文等,凸显乡土特色,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新闻阅读场景,起到了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该媒体采用竞赛活动形式,组织新闻记者积极参与新型新闻内容的制作,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一系列激励措施促进了该新闻品牌的升级。

4.积极开展互动,把握市场需求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需要主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一方面深入了解受众的新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精准迎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新闻内容创作。如此才能保证记者创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并确保传统媒体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传统媒体平台可以开放线上访问端口,允许受众对新闻内容发表意见,随后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定期梳理受众留言信息,从中整理出能够代表受众呼声的意见建议,以此为参考要求新闻记者调整自身采写策略,确保能够更好地迎合受众需求。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新闻记者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新闻采访队伍整体的四力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增强新闻记者四力的有效措施。强调记者要正确认知自身职能,主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来提升自身技术,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助力我国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脚力眼力脑力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眼力大搜索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考眼力
考眼力
脑力Bigbang
脑力Bigbang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