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中国声音
2023-06-07史晓婷
史晓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声音,可大,可小;可激昂,可慷慨;可深沉,可坚定;可以荡起感动的涟漪,可以点燃进取的热情,也可以引发深沉的感悟。
自古以来,就有人在众声喧哗中响亮并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何谓中国声音?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是“北京明白”的自信坚定;更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之心。
同学们,生逢新时代,什么是你心中的“中国声音”?那声音曾鼓舞着你,带给你力量,指引你向前。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部分有三段。第一段从“可大,可小;可激昂,可慷慨;可深沉,可坚定”多个方面写出声音的特征,后面连用三个排比句,进一步强化不同声音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材料第二段铺排了屈原、杜甫、周恩来、袁隆平四个人物事例,呼应了前面“自古以来,就有人在众声喧哗中响亮并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材料第三段,先提出疑问“何谓中国声音”,进而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北京明白的自信坚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之心”作以回答。三段材料,从“声音”到“从古至今心怀天下的声音”,再到青年的“奋进之声”,有情感上的层层递进,和对主题的不断升华。
写作提示一:“什么是你心中的‘中国声音?”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先确定好自己心中的“中国声音”,选取事例时要注意人物所处的时代,做到古今兼而有之。另外,注意限定修饰语是“中国”,所以在选取素材时,切忌选取外国人物事例。写作提示二:“那声音,曾鼓舞着你,带给你力量,指引你向前。”“中国声音”是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我们在立意时要规避消极、负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