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解码: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2023-06-07顾建锋段鑫雅
顾建锋 段鑫雅
[摘 要]深化义务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科学课程可以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解构与重构,让项目化学习贴着教材生、沿着支架伸、向着迭代升,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在项目化学习中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9-0074-03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厘清认知学习与社会发展、知识传授与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在科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实现由“听中学”转向“做中学”,由“被动学”转向“主动学”,由“单学科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由“标准化学习”转向“个性化学习”。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要求“学习活动要创设活动体验情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体验、制作、实验探究、项目研究、科普剧等”。科学教材以大概念、大任务、真实情境、实践探究为主要特征,且在每册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单元的主题项目化学习内容,这是从“达到三维目标”走向“学习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在科学课堂中以项目化学习推进教学,促进新的科学课堂样态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现有的教材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构,并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重构,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多维度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项目化学习浸润发生、联结深入、拓展延续,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开发路径:解构重组,让项目化学习贴着教材生
在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开发过程中,笔者以教材为蓝本,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以科学学科的关键概念为核心,多角度设计适合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1.依托典型活动,串联小活动
小学科学教材中设置了“探索”板块,教师可基于此选择具有典型性且适合开发成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以串联小活动的方式形成科学项目化学习范式。例如,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第3课《观察叶》中的“探索”板块,包含了“观察各种各樣的叶”“比较同一棵植物的叶”“画一片叶”三个活动。这三个活动之间并非简单的块状结构,而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教师可以将这三个活动串联成“做叶画”项目化学习活动,并将整个活动分解成“认一认”“分一分”“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等五个学习活动,最后形成一幅叶画作品。这样设计教学,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完善单课教材,统整微项目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具备改编可行性的单课教材以微项目的方式进行统整,设计成微项目学习活动,按照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微项目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经历、发展。例如,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中只介绍了碗、皮筋、吸管等制作材料,教师可以把本课教学设计成微项目学习活动,以“材料超市”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自行选择材料,设计制作小乐器。学生需要先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画出设计图,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结合设计图进行制作并调试,接着通过展评的方式呈现自己的作品,最后在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建议中再次完善自己制作的小乐器。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而且每一个学生设计制作出的小乐器都是富有个性化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突出了项目化学习的特征。
3.基于单元概念,重构大项目
科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基于单元的大概念教学。教师可围绕单元概念进行项目化重构,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特别是对教材中涉及工程与技术内容的单元进行教学重构,以项目化学习活动推动单元教学,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在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中,《设计制作小车》这一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对这一课题进行项目式升级,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重构教材,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体验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在清晰的单元目标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围绕单元中的设计与制作课进行项目化重构,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施路径:三种方式,让项目化学习沿着支架伸
项目的实施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教师可先从操作层面构建项目化学习的三种类型,再基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实施多样态的项目化学习路径,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深入探究。
1.探索型——科学探究教学
开展探索型项目化学习,拟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法。科学探究教学法以问题为指向,借助项目化理论指导学生设计和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并形成项目科学报告或成果(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在项目化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及其他的学科知识,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探索型项目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制作型——产品仿制教学
制作型项目化学习是一个产品设计技术再现的过程,即开展产品仿制教学。通过对某件完整的产品进行拆分、分析及研究,了解产品的构成部件,从而推导出产品设计的要素,包括结构、设计流程和功能特点等,最终仿制出一个产品(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项目产品仿制教学以逆向工程思维为主,让学生在认识原型—再现原型—超越原型的过程中深化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3.创造型——产品开发教学
创造型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一般以真实情境为背景,以解决问题为主,依据学生在制作产品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在项目产品开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整合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三、检测路径:分项评估,让项目化学习向着迭代升
项目检测可以促进项目化学习不断迭代升级。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示项目化学习成果,并从多个视角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发现并解决新问题,让项目化学习得到拓展延续。
1.技术操作——技术性实践评价
技术性实践评价主要是从技术层面,对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全面的技术评价需要从学生的工具使用、程序运作、操作方法、作品应该达到的考量指标等方面进行技术操作评价。通过测试发现作品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技术操作层面的不足,从而衍生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优化作品,对作品进行迭代升级。这就需要教师制订技术操作维度的评价量规,科学评价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各项技术操作。例如,在“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技术操作维度评价量规(见表1)。学生可以根据相应的技术指标,从设计图、载重量、稳定性、航行方向等多个角度,对自己和同学制作的小船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从而进一步去优化、迭代自己制作的小船。
2.视觉艺术——审美性实践评价
审美性实践评价主要指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对学生在同类型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的報告内容、作品等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审美性实践评价需要从可视化、艺术性和适切性等方面,对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量,包括作品的美观性、报告的合理性、材料主题的匹配度、色彩搭配的合理性等。学生不仅要通过评价审视自己作品的视觉价值,而且要从批判的角度寻找可以改进的方向,从而让项目化学习不断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制订视觉艺术维度的评价量规,帮助学生科学评价自己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审美性指标是否达成。例如,在“做叶画”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笔者设计了视觉艺术维度评价量规(见表2)。学生可以根据这一评价量规,有意识地在制作过程中思考材料选择、构图方式、色彩搭配等要素;同时,在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时做到有据可依,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修正和互相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3.倾听回应——社会性实践评价
社会性实践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是否与同伴进行社会性互动、沟通的成效如何,同时关注学生是否形成相应的社会责任感。这一评价重点从倾听与回应两个维度进行观察描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教师要设计相应的倾听回应维度评价量规,借助量规促进学生自省,让学生自我对照,反观自己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基于教材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根据不同的课型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并借助评价量规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与评价中不断进步,最终把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入对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中,实现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4] 陈丽君.问题发现思维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韦於坊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