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探究

2023-06-07张倩

南北桥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大思专业课

张倩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着一些深层的困境。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推进质量建设,其改革能在哪些地方开展,这些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立足高职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教育;思政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在“大思政”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大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持续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政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和进展

1.1 高职院校普遍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陆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設,一些地区和高校相继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意见》《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聚焦课程思政的难点和关键点。激励和引领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思政改革,全方位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使课程思政改革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1]。

1.2 高职院校鼓励教师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挖掘和融入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因此高职院校鼓励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就是结合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企业实习、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明大德、立大志。因此,“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时代新人;三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德技双馨、造福社会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2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困境

2.1 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对课程思政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各职能部门以及所有教职员工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想让课程思政改革确有成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但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范畴,导致课程思政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人的效果,也不利于专业课的教学。部分高职院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制度上没有形成相应的业务考核和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监督或评价部门也没有建立检查反馈机制,使得教师不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动力不足。

2.2 在思想观念上,教师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主要着眼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师也普遍认为专业课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德育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等都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面对课程思政改革时,部分教师认为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政元素”会割裂专业知识的连续性,影响教学效果;加之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这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其实这种观点也是没有厘清“课程思政”理论内涵的表现,事实上,专业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系统中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

2.3 在教学应用上,专业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使用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理工类院校,还有少部分是来自企业一线的技能人才和优秀技师。相对而言,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内容不够熟悉。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把握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专业课教师难以精准把握所授课程可选取的“思政元素”,多数是基于自身的实践经历,以安全生产、企业劳模、职业道德为例,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进行讲解;二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知识的讲授和实习实训教学中,难免会产生课程思政与专业课“两张皮”现象,这完全背离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齐头并进、协同育人的初衷[2]。

3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

3.1 创新教学内容

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预先设置教学框架,积极开展思政主题教育,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思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如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可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思政理论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来模拟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通过短剧表演的形式将思政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学生观看这些优秀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解读某一桥段、某一段落的内容与课堂上学到的思政理论的关联性,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情景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学内容,还能把思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思政教学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思政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造出自主性强、兴趣广泛且富有个性的课堂环境,以此使学生充分参与思政学习。比如,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学人员要鼓励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思政理论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制订本节课的内容大纲,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形成结构性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提高其课堂的活跃度,组织学生上台担当主讲人,由学生来完成理论知识讲解任务,教师在旁指导,适时指出学生的错误,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政理论知识的内涵。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可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印证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利用周末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所在地区的革命历史遗迹或展馆进行参观学习,这些紅色思政教育资源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抗战历史细节,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学人员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具体、生动的事例融入课堂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解“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节时,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理论知识点复杂,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消化,因此教学人员要将课程内容数字化,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事例制作成相关视频素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和共鸣,进而加深记忆。同时,要提前为学生提出案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实际案例,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要适时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关键词,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在学生结束观看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整理知识要点,记录心得体会,然后采用分组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通过学生的内部讨论,让学生自行推选出发言人对本案例进行具体阐述,教师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及意见,便于及时反馈[3]。

3.3 开辟教学新阵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互联网成为各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那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改革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数字化,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推进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还可以拓宽高校育人渠道,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所以,各高职院校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相结合,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各党政机关部门相继在新媒体平台上创建了官方账号,这些官方账号包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其次,还可利用学习通、学习强国等优质的教育平台来开辟教学新阵地。第三,思政教师要利用各种即时通信软件来强化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如组建班级微信群、QQ 群,利用视频通话及视频会议功能开展思政在线答题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互动,还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真正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育人。最后,思政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为学生透彻分析思政理论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具备甄别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展自主学习活动[4]。

3.4 搭建联动高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和树立,提升其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更好地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这一目标。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都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活动,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思政教学的改革,能够使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更具实效性,同时还能把思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了解思政理论知识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学生具备积极正向的思想观念,才能使其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门课、一个学科的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实现的。因此,首先必须建立教学团队。可以以专业群或教研室为单位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中需要邀请至少一名思政课教师参加,这就可以有效帮助专业课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使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其次要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联动的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专业课教师介绍本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本门课程适用的“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对挖掘的“思政元素”提出建议,共同研究“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和渗透,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学生专业的了解。最后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专业发展、行业特色等案例,开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思政实践活动,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链接、与实习实训对接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

4 结论

改革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其中的不足之处。总之,若想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各高职院校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政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更加符合当前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勇于突破自我,积极改革创新,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艳. 基于“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60-62.

[2]李麒,杨棵瑞. 四川民办高职“大思政”课程体系架构建设[J]. 记者观察,2021(32):121-123.

[3]刘彦超. 基于“大思政教育”的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经济师,2021(11):232-233,236.

[4]古隆梅. “大思政”格局下“三链·四维”外语课程思政模式的教学实践[J]. 学园,2021,14(31):11-13.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大思专业课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