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一体化中的政治认同教育研究

2023-06-07池爱芳

文理导航 2023年4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一体化思政教育

池爱芳

【摘  要】随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初高中思政教育的联系愈发紧密。在初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思想观念,将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形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抓好学生发展的这一阶段,依据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将来成为对社会与国家有用的人才。本文对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一体化;思政教育;政治认同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与高中的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国家对青少年培养的责任与期望。然而,当前初高中思政教育存在衔接性与连贯性不足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的联系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可能會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与困惑。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初中教材与教学大纲中,而是要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初高中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一、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系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在中学阶段思政课程的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新的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侧重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教育,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就表明学生认同党的领导和方针政策,认可、崇尚党的发展路线,实现知识、行为与价值观的统一。近年来,初高中思政教育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一要求。2018年,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政治认同”素养。由此,政治认同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元素,成了思想政治课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然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学生对政治认同素养的理解、内化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仅依靠高中阶段的教育难以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初高中形成合力,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高中阶段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推进初高中思政一体化建设,在一体化的系统单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二)有利于增强初高中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实际、真实的效果和作用,指的是实际达到的教育成效。学生能够建立起系统的政治思想体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是衡量初高中思政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初高中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认识能力与思维水平上存在差异,但也具有阶段性、顺序性的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当前初高中思政教育存在系统性、层次性不足以及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忽略了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衔接与过度,导致初高中思政教育出现了割裂与断层的现象,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构建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旨在根据初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阶段的课程要求,构建出完善的政治认同素养培养体系,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完整性、连贯性,让学生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

提升。

(三)有助于推进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者需要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并以政治认同等素养为重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由此可见,一体化既是当前中学思政课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学生政治素养发展的保障。中学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不仅包括学生的少年时期,还涵盖了一部分青年时期。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走向相对成熟的人生阶段,中学是连通小学与大学的桥梁,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咽喉要道。初高中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推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衔接,让课程之间更加连贯,为学生的政治素养发展提供更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

二、一体化视角下初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完善顶层设计,思政教育目标与内容一体化

初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实现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推动两个教育阶段思政课内容的衔接,就要完善顶层设计,从整体层面分析初高中思政课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初高中的思政课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目标尽心统筹设计,从而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

思政教师要以总体的教育目标为指引,遵循思政教育与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基本规律与逻辑,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了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方向和性质,也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发展提供了特殊要求,教师需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年龄与学习阶段,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素养,注重连续性与开拓性的统一,避免内容的重复或脱节。

例如高中思政课程目标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学生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是历史的必然,拥护党的领导。”教师可就这一目标,在初中教育阶段寻找恰当的课节内容渗透该目标,如在《追求民主价值》一课教学中,教师可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讲解,既能让学生深化对我国民主思想的认识,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可以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又如在教授《凝聚法治共识》一节时,教师可将目标设为: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认同法治价值观,与高中《法治政府》一节的目标相呼应,从整体上来看,两节在政治认同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均可以定义为:认同法治政府,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心,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同感。初中思政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兼顾初高中思政课程,发掘内容上的联系性,适当地将高中阶段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目标渗透到初中教学过程中,以此实现初高中思政教育内容与目标的一

体化。

(二)把握课程标准,深入把握初高中教材的异同

思政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政治认同素养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要求,深入把握初高中思政教材之间的异同。在初高中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两个教育阶段思政教育的相通性,还要认清不同阶段在教育目标、内容上的差别,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与对比,理解编者的意图,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明确初高中思政教育与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区别。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思政教育重点在于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的重点则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政治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步入青春期,已经开始遇到角色混乱、认知冲突等问题,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具有较为浓厚的生活气息,融入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场景和問题,通过正确的政治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奠定思想基础。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能较好地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监督与调控,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更侧重于对政治理论的分析,强调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教师可根据这一整体特点,对初高中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

例如九年级上册中的《共圆中国梦》与高中必修1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节的主题均为“中国梦”,但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初中课本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现实,通过列举我国已有成就和具体职业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认同中国梦;高中课本内容则对中国梦的内涵、意义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从人民、国家乃至世界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梦的重要价值。这种差异主要是思政教育的规律决定的,教师既要把握整体目标,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分层,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认知规律

思政教育的一体化不仅包括连贯性、一致性,还包括阶段性、层次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分层式的教育模式。初中生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层次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思维深度不足,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较高,能够理解相对抽象晦涩的政治理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年级、年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一节时,教师可采用情境模拟的方法,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投票公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信访、听证会等活动,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公民的民主生活,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渗透我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理论,为高中《人民当家做主》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推动初高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四)推进多方合作,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培养体系

初高中思政教育的一体化,不仅包括纵向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还包括横向上不同教育平台的贯通与合作。因此,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还要积极地与家庭、社会进行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政治思想观念会对孩子的政治认同素养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家长的政治行为和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教师在发现学生存在不良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时,要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订教育指导方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政治意识,鼓励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其次,教师要注重与社会机构、人员之间的合作,比如邀请公安部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人员开展讲座,向学生宣传政治思想,在学校的支持下,与检察院、少管所、法院等机构联合建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到实际场所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政治制度在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三、结束语

总之,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打造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模式已然成为重要的改革趋势,在一体化模式下加强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初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的衔接。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初高中思政课程在目标上、内容上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材与学生年龄段的区别,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打造出一体化的思政教育环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政治认同素养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杜菲菲.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

[2]雷云萍.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究[J].高考,2022(8):156-15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规划课题《初高中思政理论课一体化背景下的“政治认同”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Z2021ZX047)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一体化思政教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