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与推进路径
——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2023-06-06薛二勇
薛二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年5月30日,第1版。教育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先导性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工程,也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具有战略价值与深远意义。我们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首先,教育体系自身质量要高,本体要强,在教育体系内部形成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等相互适应、相互支撑的和谐状态。其次,教育对国家的支撑质量要高、功能要强。教育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全面支撑,充分发挥教育外部功能,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力支撑。最后,人民认同要高、国际上要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发展价值要高、效益要强。建设教育强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瞄准内部问题与外部挑战,探寻高质量的推进路径。
一、 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必须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2)《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教育强国建设是由教育大国转变为强国的深刻变革、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保证方向与路径正确,必然要求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优化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并优化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正确、道路明确,在此基础上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 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多方力量协同与多个主体推进,即学校教育应成为“主阵地”、家庭教育应成为“支撑地”、社会教育应成为“辅助地”、政府决策应成为“保障地”。建立“四地统合”的教育体系需要党的全面领导,以统领指引教育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各方教育优势,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党的全面领导是教育资源科学配置的根本保障。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与综合调配,其必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教育资源投入的来源、力度及使用取决于领导主体的地位、力量和价值判断,这离不开党对教育资源体系的全面领导。政府、社会、家庭、个体的教育利益不尽一致,需要协同各方教育利益,找准利益综合点,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这需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在教育实践改进过程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优化高等学校、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机制,使党组织与行政机构之间处于良性运营、相互支撑,党务和政务充分结合的协调发展状态,协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二) 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国内形势快速变化,多元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变革,这对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变革与科技创新对品德、知识、技能综合培养目标、任务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充分借鉴传统教育智慧,还要结合新时代变化需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既要培养大德、公德、私德兼顾的人,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落实、新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思路、方法、原则和要求。在考试评价中,围绕课程标准采用更多更具开放性、创造性的虚拟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养成敏锐判断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教师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引导学生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学习,促进全面发展。教育既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发展规律,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前沿性知识;也要善于将“冰冷”的知识转化为“有温度”的知识,使德行、涵养与知识、见识在育人过程中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根据学生个性、爱好、特长等,培养认知、合作、创新等关键能力,打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 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6日,第1版。实现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后继有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是必然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使命。新时代,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方针”,践行“四为方针”必然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党和国家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需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建成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大量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立足教育自身的高质量,又要走出教育内部体系,内外结合,瞄准党和国家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导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愿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才干的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教育是基本支撑与主要渠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科学和谐发展,最终体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指向,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本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少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通过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和服务为复兴奠定扎实的创新基础;必须要有科学技术引领生产力的发展,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科学普及和科学创造;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创新、科技和人才均离不开教育。教育不仅为创新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打下基础。教育是培养、锻炼和涌现人才的基本途径,没有教育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活动,也就谈不上创新活动的开展。教育既是人才涌现的基础,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创新人才培育与科学技术创新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这分别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基础教育要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培育作为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要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的综合推进作为核心任务,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性指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是党的基本立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9)《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第1版。,党的十九大赓续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第1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这既是党“为谁办教育”的基本导向,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性指向。
我国在解决了基本入学机会公平问题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表达、展示和发展的机会;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兼顾同质性和异质性,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同伴学习环境。推进教育结果公平,就是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标准,确保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和领域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达到基本标准,基于标准实现学习结果的公平。
通过科学调配高等院校招生名额、倾斜扶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贫瘠地区高校发展、均衡高等院校区域布局、建立健全基于入学标准的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制度等,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建立高等教育资历框架、证书认证制度,使每位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和方式,都能获得公平发展机会,其教育结果得到社会的公平认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着力建设纵向衔接、横向和普通教育融通的体系,建立独立于中考和高考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确保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会因单一考试成绩的区别被贴上负面“标签”,使其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发展机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提高人民认同度和获得感的基本方略。在教育内部变革和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参照国际上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进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使教育发展满足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开发人民满意的教育监测指标体系,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及时有效应对,不断提高人民满意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对人民教育需求进行引导,不断满足人民科学合理的教育需求,对不合理不科学、超越教育实际的需求进行引导和指导,使社会科学认识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形成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 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必须坚持教育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使教育与党的目标和方向高度一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教育改革发展要与规模巨大的人口需要相适应,确保班级教学、学校规模和教育资源配置等与大规模人口变迁、流动等相协调,为大规模人口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也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撑。教育不仅启迪心智,为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还通过能力培养,支撑个人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教育不仅使人掌握技术技能、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物质财富;还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综合素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认识水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教育推进民心相通,提升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情能力、国际意识,帮助不同国家的人民以广阔胸怀认识和欣赏人类文明的不同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 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12)《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价值导向正确;确保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基于新载体新渠道新方式的变化,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校管理、课程开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延时服务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引导家长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以及必要的知识或技能教育,在家庭中形成践行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宣传教育、媒体报道、影视节目与校外教育培训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
(二)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学生终身成长的“总开关”,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在大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依据思想政治的知识性、系统性,将其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乐学、善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在小学中低年级,运用活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国家的性质、制度、价值观等具象化内容;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增加国家政治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等内容设计,使学生从自我、家庭和社会具体层面,逐渐上升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抽象内容学习;在大学中,增加对复杂社会问题、青年实际问题、思潮最新动态的讨论,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判断力、甄别力,培养敏锐的觉察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多元社会思潮和差异化理念展开有针对性的讲解,结合大学生个人需求,解决其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形成相互协同与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 创设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未经监管和甄别的多元思想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观念造成冲击或不利影响。然而,互联网也有积极的方面,基于互联网信息流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特点,以及时更新的内容、喜闻乐见的方式、瞬时反馈的结果等,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功能,塑造泛在化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发挥潜移默化育人作用。善治善用互联网,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向作用,采取多种手段管控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 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抓手
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各级各类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普及或普及状态。在此基础上,社会对“有学上”的需求已经转变为“上好学”的追求。在满足需求变化的过程中,迫切要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成为破解矛盾的基本抓手。
教育强国强在自身发展的高质量、对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支撑,以此推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价值追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们始终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坚持把育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在育人的基础上实现育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让人人都成为创新之人、时时都成为创新之时、处处都成为创新之处。通过教育,既为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又为终身探索和创新提供高质量支撑。
(一) 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点
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构成基础性支撑。没有基础教育的强大、奠基与高质量,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谈不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激发探索欲和求知欲,增长知识见识、锤炼思维能力。针对基础教育中创新精神欠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育教学模式灵活性不够等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深度变革。基础教育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育,大力推进科学创造的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广大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依据课程、教材、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发现知识中萌生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能力。家校社协作,善用鼓励、保持耐心,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就感,具备创新的“自信心”。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在分科教学之外,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延时服务、假期托管等,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主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素养,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前教育在人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学前教育入学机会,实现“想上就能上”的目标;同时,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提高其可及性,使其与家庭的经济能力、时间和精力相协调。此外,还要致力于学前教育的安全发展。婴幼儿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缺乏基本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安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持续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游戏和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协调综合发展。
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求无差别、高质量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质量大体相当的教育。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以优质均衡为基本导向。一方面,持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制度、学校文化等要素的品质,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精准配置,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通过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等制度,扩大优质教师覆盖面和交流度,实现师资区县范围内的均衡配置。优化组合学校教育空间布局,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之外开展活动和学习的场所,建立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系统。加大对课后服务的支持力度,真正地把课后服务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课后服务科学有效,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建设,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
推进义务教育的全域公平。在中国特色高质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中,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关键领域,在经济学角度上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要求财政全额负担,坚持公益性,以政府作为主要责任方,实现对每一个孩子的优质教育全覆盖。在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布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战略的推进,优化学校布局,满足城市和乡村人口的高质量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需求。着眼于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充分发挥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的作用,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推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在传统的生均经费、公用经费之外,进一步加强学生全面发展有关教育服务的购买力度,打造科学普及、劳动教育、深度学习等教育所需的个性空间,扩展学生校外活动范围,为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构建宽广的教育空间。
推进城乡教育整体性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是简单地推进城乡教育一样化发展,而是通过充分挖掘城市和乡村教育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形成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特色突出、互补性强的教育体系,以此形成城市和乡村教育共生性发展格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阶段,要深度挖掘农村教育的特色,尤其是凸显农村教育空间、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等领域的特色,使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在统一标准基础上,有所侧重,发挥各自优势和彰显特色,实现城市和乡村教育的整体化协调性发展。
加强对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建设,在义务教育学校体系建设之外,因地制宜地建立学生关爱体系。针对需要关爱学生的特殊需求,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配置,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加大教育资源倾斜力度,形成对处境不利学生的照护体系,弥补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不足。充分发挥家庭、社会以及第三方主体与组织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个别化、针对性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关爱的有机融合。
建设教育强国必然要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国际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因各国自身发展阶段、财政能力、社会需求及文化传统等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坚持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发挥市级政府作用,以区县主体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既要加大区域的教育资源投入,也要增加政策的有效供给,做到资源与政策的精准到校和到人。加强对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普惠性学前和高中教育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县中振兴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学前教育公平有质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普及的格局。
(二) 把高等教育作为龙头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其核心使命是培养高素养专门人才、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推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如果没有高等教育强国的牵引,基础教育强国建设就失去方向和向上的通道,有关教育内容、目标、体系等就失去了纵向贯通的通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两个基本阶段,两者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管理方式、评价模式不同,要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点、高等教育作为龙头,使其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彼此支撑,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针对高等教育改革中科研创新水平不足、服务国家发展不够、科研和教育融合不充分、科研评价功利化等问题,以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要把原始创新放在基础地位,推进不同学科和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对国家战略实施构成强力支撑。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主动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针对需求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提升对国家的整体贡献度。科研和教育充分融合,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创新人才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优化和调整教育评价制度,基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创造规律,创造相对宽松的支持创新的环境氛围,容忍失败、鼓励创新。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是综合影响力大、社会认同度高、人才培养能力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突出的一流大学。同时,也应注意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为牵引,以点带面,形成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学科群。把基础学科建设作为根本着力点,积极探索新兴学科发展,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形成“三个学科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和变革的前沿问题,不断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推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将科技与教育有机结合,持续推进科教融合发展,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服务,解决就业创业中信息不对称、基本社会保障缺失和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三) 优化师生发展的路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教育投入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将教育资源更多投向教育品质改进上去,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和治理制度建设等领域,通过品质提升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引领,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建设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大先生”队伍,涌现大批“教育家”。优化教师职前教育系统,在传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之外,大力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政策素养、融合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素养;提升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岗位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培养培训体系,打造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衔接的链条,助推教师能力发展,以教师能力提升带动学生学习质量提升。
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基础,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育,为学生终身成长打下厚实基础;也要鼓励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升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一,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和监测体系。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通过日常性督导推进课程开齐开足。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监测指标、评估程序与结果运用制度。在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考试体系之外,单独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教师和学校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在保证教育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科学发挥教育评价选拔功能。第二,通过适切而科学的评价制度建设将育人与育才功能有机统一,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坚决反对片面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和教育效果的政绩观,而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科学治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标准衡量教育教学质量;坚决破除片面的以学历和等级证书招聘和使用人才的错误倾向,树立以能力、品格、实效为导向的人才聘用观,扭转功利化倾向,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氛围。第三,建立健全全面覆盖所有学生的精准资助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受物质资源、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精准的甄别机制,基于对其特殊教育需求的精准识别,使每一个学生不会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建立差别化补助机制,做到因校、因区、因不同类别的问题和需求而异,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优化补助标准,实现对所有学生的精准帮扶。第四,建立健全学校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建立定期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形成常态化健康检查机制。精准实施学生营养餐计划,确保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五,拓展、扩充公共卫生、文化和体育服务。引导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教育事业中去,体育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过免费、延长及灵活调整开放时间等方式,为学生构建高水平的校外教育服务支撑体系。
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主体力量。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高质量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教育达到基本标准的条件下,教师成为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既要大力塑造高质量的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同时也应优化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体系。第一,以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制度为基础,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改革。针对教育改革需要,大力培养专门化的学科教师和综合化的科学教育、劳动教育教师等。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综合素养,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主、综合院校积极参与的教师教育新格局。第二,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改进教师培训的模块内容、方法策略、组织形式、考评办法等,增强针对性使教师培训有的放矢,促进教育改进。第三,全社会要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创造便利,在出行、医疗等领域,建立教师优先制度,在康养、文化、旅游等方面,建立教师优待制度,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改革教师收入分配结构,综合考虑影响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因素,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第四,改革和优化教师职称制度,提高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使更多教师能够在专业上获得认可,形成精益求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氛围。第五,为教师的住房、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优化改善教师办公和教学条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待遇依据服务年限实现逐年递增,鼓励教师长期奉献于教育事业。加大对教师职业保障力度,使教师敢于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惩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红线和底线,对有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应坚决予以治理。引导广大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四) 建设终身学习的体系
建设泛在化的终身学习体系,使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高质量学习。建立健全资历框架制度,充分运用教育数字化手段、技术和平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学习型大国,形成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社会氛围。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泛在化学习体系,实现处处可学、人人可学。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使人人都能根据自身需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触到优质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立健全学分银行制度,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支撑。发挥创新人才和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充分运用教育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深度融合运用,取代传统教育中重复解释、机械记诵、标准测试等的部分功能,帮助教师更多开展引导性、策略性知识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更多开展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减轻教师与学生负担,提升教育效益。建立社会机构和人才广泛参与教育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有益资源对教育发展的助推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切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
五、 建设教育强国的协同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攻坚时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直接决定国家战略的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我们应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契机,推进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互协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通过教育落实落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三个第一”战略部署。
(一)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
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建设教育强国。针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质量提升问题,瞄准国家发展支撑的时代需求,推进教育深度变革、综合改革,以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全面引领、对国家的全面支撑为基础,形成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第一,以教育为基础,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通过教育让全体人民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科学进步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专业化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等教育本身把科技创新创造作为重要使命,直接创新创造科技知识。第二,以教育为依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提升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科技与文化的创新水平和质量的主渠道,是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途径。第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存在共生关系。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基础,全方位支撑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本身反过来关照、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发展、人才涌现必然会对教育的设施、手段、方式,甚至制度产生影响,推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变革,进而引领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二) 以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保障
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体现为优质均衡。优质反映教育的效率追求,即实现教育资源精准高效配置,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均衡体现教育的公平追求,教育治理不仅仅以投入产出判断教育成效,更关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教育展现自身才华,不因性别、民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而在教育中受到不公平对待。优质均衡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与公平程度高的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差别化发展。在尊重个体发展多样性的基础上,为人的差异化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既追求全面发展,又尊重个性、使每个人的才能和潜力得到充分展现的教育样态。现代化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核。实现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体系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即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要素达到相互融洽、相互协调的状态。在不同学段、领域之间,建立公平、科学的通道,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获得相应的资历资质和资格证书。高质量的教育也指学生在普职融通体系中,能够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教育领域间跳跃和发展。同时,高质量的教育还指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体系,不同教育需求能够在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且适当的满足。第二,制度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完备的教育部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构建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教育法律体系,通过健全法制推进教育规范和科学发展。在法律引导下,建立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教育政策相互配合的体系,构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性运营机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过程中,既保证规范有序、又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管办评”相分离,通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内容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教育内容统筹兼顾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地方需求和特色。在通过统一性内容实现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基础上,通过地方化、特殊化的教育内容,为区域与学生发展提供基础内容支撑。第四,方法的现代化指充分运用班级授课制、教师讲授法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现代方法,形成适合学情、教情、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的高质量方法综合体。第五,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体现为建立科学的层级治理和部门协同体系。在中央、省、市、县(区)四个基本政策层级,科学合理地划分教育事权和教育资源配置权力,并使其协调配合,达到权事匹配状态。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权责,通过部门协同实现教育所需的人财物充分协同、相互支撑,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 建立高水平双向式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作为后发国家的“走出去”,突出表现为大规模出国留学、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方式、制度和模式等,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既要将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教育成果、理念、方式、制度,引入我国并提升教育质量;也要积极践行新的“走出去”战略,中国教育不能局限在对国内教育需求的满足,还要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国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落脚点在于“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表现为出国办学、主动开展教育交流与协作;“引进来”表现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锤炼“内功”、提升教育质量,也要在国际教育中形成中国特色、形成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其核心目标都在于充分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方法和体系,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强大世界影响力的教育中心。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教育目的地国,对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理念、体系、模式等发挥引领作用,产生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尤其是参与国际教育组织、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组织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教育标准的制定和教育监测,以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项目,为全球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中国经验;积极参与构建教育的新理念、新制度、新方法,提高我国对全球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深挖我国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典型经验,提升拓展性和可复制性;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国教育理念、制度和方法的认同感。在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形成具有中国特点和影响力的中国模式,在议程设置、报告编撰、规则制定、理念价值等方面,形成中国教育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