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植趣课程在生长
2023-06-06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唐迎珠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唐迎珠
基于课程游戏化建设,我园打造了满足幼儿多元发展的自然角、农耕园、景观园、基地园等多个植趣园,并且明确了植趣园不同的目标方向、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以便深入探究植趣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在课程中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推进植趣课程更具园本化、游戏化,提升课程的品质。
自然角——“实验式”植趣课程
“自然角”作为幼儿园常态的区角,是各班活动室内的一个自然小角落,创设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一方小角落,让幼儿与之亲密接触,自主探索学习。
教育价值:在自然角的常态管理中增加“实验”的教育价值取向,突出实验性、探究性原则,在关注本班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创设支持幼儿探究的实验环境和材料,在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的精神,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目标层次的课程内容。小班以观察感知实验为主——小班幼儿主动探究意识较弱,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通过观察、动手等获得充分感知;中班以观察比较实验为主——中班幼儿好奇心增强,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设置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操作实验,获得相关经验;大班以动手实验为主——大班幼儿探究欲越来越强,通过动手实验、反复尝试获得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实验笔记:“菌菇探秘记”是大班幼儿探秘菌菇生长环境及种植过程的实验,幼儿从讨论如何种植菌菇开始,菌菇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将菌菇放置在不同生长环境中,记录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小麦”实验是中班幼儿研究什么样的种子发芽更厉害,种在哪里长得更好……幼儿们从挑选种子,进行土培、水培、沙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探索小麦的生长条件。“芽儿长高啦”“胡萝卜发芽记”等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引领幼儿在观察、发现、比较、实验中探究,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提升幼儿的科学品质。
图1.实验笔记——“菌菇探秘记”
农耕园——“体验式”植趣课程
“农耕园”是幼儿园开辟的小农田,有效利用幼儿园户外的泥土地,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劳作工具,让幼儿可以在这里体验真实的农耕劳作过程。
教育价值:农耕园突出“体验”的教育价值取向,遵循科学性、体验性的原则,让幼儿尝试轮种式、共生养殖式等科学种植方式,进而完整参与和体验种植过程,在播种、管理和收获的劳作中,获得科学种植和多元认知经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师幼在共同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轮种的种植方式,并且确立了体验式的四套种植内容:第一套为四月小班种植向日葵,九月收获后种植油菜花;第二套为四月中班种植红薯,十月收获后种植蚕豆;第三套为四月大班种植花生,十月收获后种植小麦;第四套为四月大班种植棉花,十月收获后种植萝卜。这样的这样的轮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种植时间和田地,使种植过程更顺畅,提高生态环境的多元性。
体验故事:在“与蚕豆宝宝同成长”中经历选种、挖坑、拯救蚕豆苗、一起剥豆豆、美食分享等过程。在“红薯”的植趣故事里,经历剪枝、育苗、捉西瓜虫、盖塑料膜、挖红薯整个过程,幼儿通过种植来探究红薯的一生,在全程参与中亲身体验、丰富经验。“花生地里的故事”“大蒜的奇妙之旅”……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劳作过程,真实体验劳作的辛苦,直观感受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从一朵朵小花的绽放、一颗颗小苗的成长、一个个果实的成熟中,幼儿不但获得了劳动技能,还获得了对生命的认知。
景观园——“园艺式”植趣课程
“景观园”是我们对园内自然资源的整合利用、选择优化,并借助幼儿园本身的环境特点、利用各类自然或生活资源设计布置的园艺小景观。
教育价值:景观园突出“园艺”的教育价值取向,遵循自主性、创意性、艺术性的原则。师幼自主创设布置小景观,以审视的眼光、艺术的视角开展植趣课程,在整个过程中重点指向幼儿创意审美能力的发展。
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中体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师幼共同参与园艺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简单摆设、观赏景观为主,中班幼儿以综合立体、游戏娱乐为主,大班幼儿以拓展借景、自然艺术探究为主。实施流程:自由选择景观地点或场所→自主设计景观样式→共同创设布置景观→景观打卡游赏、自娱自乐。
园艺故事:“风车乐园”是大班幼儿创设的美丽景观,在幼儿园的花园中高低错落地放满了各种鲜花绿植,大水缸里种上荷花,并用风车、小兔子、小鹿等进行装饰,让幼儿在自然景观中,感知、动手、参与,并在劳动中懂得保护环境。“幸福小花园”是小班师幼选择的围墙下的小角落,他们寻找样式可爱的花盆,收集废旧轮胎作为创意花坛,将植物种在小铁盆、铁艺水壶里,用石头和木栅栏围成清新别致的小景观。还有“树下听铃”“雨靴上的春天”……一个个小景观在幼儿的创意中不断产生,这些既是植趣小天地,又是艺术小花园。
图2.园艺故事——风车乐园
基地园——“发现式”植趣课程
“基地园”是我园利用周边与植趣课程相关的资源,如“葑溪公园”是距离我园五百米左右的开放性公园,公园内环境优美,花草树木等自然资源丰富;我园周边一公里内有农田或自留地、农庄和自然生态园,很多还是我园的家长资源。从中选择适合幼儿探索的资源将其作为幼儿园的植趣基地,我们的植趣课程也增添了活力。
教育价值:植趣基地园课程突出“发现”的教育价值取向,遵循开放性、整体性的原则,支持幼儿去发现、去探索种植的秘密,获得经验的整体架构和多元发展,更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究、交流、合作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课程设置:根据各个基地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聚焦分类——小班幼儿综合能力相对弱,以关注公园、幼儿园内等熟悉的花草树木为主,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中班幼儿交往、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以引导他们走进农家田园、郊野田间为主,跟随老农一起种植管理自留地等,同时可以在郊野自由活动、自主发现野外的植物,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大班幼儿问题意识、探究欲望越来越强,社会性也开始发展,则以社区绿化、农庄为主,引导他们在发现绿植秘密中了解其与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发现故事:在不同的季节带领幼儿来到基地园探索发现。“秘密花园”是小班探秘公园花草的故事,在“观察花籽”“移栽鸳鸯茉莉”“抓蜗牛”等活动中,幼儿全方位、多感官地感知。“野菜飘香”是中班探寻野菜的活动,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认识野菜、亲身体验挖野菜、调查和品尝野菜“佳肴”,让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古树探秘”是大班幼儿的社区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师幼多次前往位于老街的那棵古老的银杏树旁进行观察、绘画、采访等,了解其生长变化和悠久的历史。
图3.发现故事——探寻野菜
良好的课程环境资源为课程实践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由园内到园外的植趣园建设,让植趣课程充满生机、自然生长;由外在环境到内在课程实施,让幼儿学习充满活力、自然成长。适宜的教育价值取向引领课程发展,推进植趣课程更具园本化、游戏化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彰显教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