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代建全过程设计管理

2023-06-06刘小燕毕炫欧洋

建筑技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廊道展厅优化

刘小燕 毕炫 欧洋

建筑鸟瞰 ©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与时争锋,与古为新。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应运而生,再树西安新地标。华润置地作为项目代建方,全过程统筹工程建设工作。

1 管理目标与价值体现

1.1 管理目标

华润置地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具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并且凭借代建深圳湾的管理经验,集结公司各大区管理精英为西安再添数座城市地标。充分发挥华润置地高品质综合体设计管理经验,结合业务板块资源优势,为政府和使用者提供专业、卓越的代建管理,将高效率、高品质、优成本、优运营作为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之初的目标,以及这组城市地标级重要公建落成之时检验设计管理工作最精准的“验收规范”。

1.2 设计管理价值体现

华润置地传承带入整合大型商业综合体全价值链资源的能力,制定了项目的设计管理总体策略:专业化、强管理、重品质、高标准。输出设计管理经验,对标国际先进场馆,持续优化设计,统筹协同内外部资源,协助政府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实施,促进大型场馆精益设计管理的有效推进。

(1)专业化:从方案到施工图、从保会到运营、从建造到维护,全专业管理人员由各个维度对建筑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不断推进专业思考和设计优化,使其趋臻至美。

(2)强管理:对设计供方及顾问采取系统、规范、严格的管理措施,涉及合约、会议、图纸、交底、变更、现场等管理形式,定期开展供方履约评价,整个管理过程及成果规范有序,顺利通过内部和政府审计。

(3)重品质:建设全阶段高度关注项目品质,从效果、功能、使用体验、后期维护等方面控整体、抓细节,各专业联动管理,规避交叉灰色地带。在华润置地“安全坚固、功能适用、美观精致、易维护、耐久、节能环保”六维度高品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高品质维度,同时将“易于施工、利于运营、以人为本”作为重点考虑维度,将“适用、实用、好用”贯穿于整个设计优化过程。

(4)高标准: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因地制宜地编制适用于大型场馆项目的设计管理标准,有效实现管理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确保高标准管理思维和举措源源不断地注入项目管理过程。

2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设计管理实践

2.1 规划方案演变与落地

通过对标调研,从功能完善、平展结合、便于运营以及近远期项目的生长空间等方面考虑,协同设计院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以下简称“展览馆”)整体规划方案进行了多轮优化调整:1)一、二期展厅数量由14个变为12个;2)展览馆香槐二路以南地块展厅数量由4个改为2个;3)扩大南广场面积以提供集散空间,同时可用作室外展场和货车蓄车场;4)南侧2个净展面积1万m2的标准展厅优化为净展面积1.6万m2的超大展厅。不同规格的展厅可以为不同展会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超大展厅为精装修的多功能展厅,可举办万人大会、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等活动。南广场和规划的湿地公园一路之隔,同时可作为市民活动场地。

2.2 功能完善

2.2.1 展会结合、地上地下互联互通

采用地上连桥、地下通道确保室内通达性,加强展会的交通联系及整体性。在展览馆、会议楼、进博馆之间增设地上连桥,外观为全玻璃幕墙,通透轻盈。连桥由2个混凝土结构桥墩及130m长的钢结构桥身组成,中间净跨67.5m,宽6.5m,桥墩坐落于绿化隔离带,最大化减少连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地上连桥设计为全封闭廊道,配以全空气空调系统,提供全天候的舒适室内环境。连桥两侧设置有自动扶梯和电梯,方便人流通行。连桥吊顶内设置动力插座,在竖腹杆上设置挂钩,预留简易展览功能。

地下车库设计地下通道,净宽6.75m,方便人车及后勤管理在会展场馆之间的联动,提高不同工况下的提车效率。地下通道在会议楼一侧与下沉庭院相连,局部引入自然采光以优化通道环境。地下车库同时为周边规划的酒店等公共建筑预留连通的可能性。

2.2.2 核心功能空间布局

场馆功能尽可能实现多样化与实用化。大展厅由单一功能转变为多重功能,旨在延长设施的使用强度和时长,在建筑落成后对其进行最优化、有效的利用。一期布置2个精装修的多功能展厅、4个规模适中的标准展厅;二期布置4个重型展厅和2个标准展厅。重型展厅下不再设置地下室,所有展厅均为无柱高大空间。

2.2.3 纯室内双层中央廊道

2层的中央廊道为展览馆室内交通核心,连接一、二期3个地块,串联12个场馆。设计初期原本计划将中央廊道设计为半室外的开敞空间,但考虑西安冬冷夏热、尘土较大,我们建议结合中央景观庭院设置室内廊道,在完善功能的同时优化交通环境。中央廊道室内墙面采用白色烤漆玻璃,地面石材铺装延续登录厅“井”字格方案,上下两层廊道天花均为白色铝格栅,空间秩序感强。一层净高5m,二层净高4m,舒适性较高的同时创造了有利的商业价值。建筑体量中部为多个内庭院,内庭院两侧为室外通道,方便室外通行的同时为廊道提供较好的采光、通风及景观条件,并兼顾消防使用。

2.2.4 配套功能完善

将运营需求前置,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提资,完善专业化的会展配套:餐饮、办公、VIP 休息室、地下商业广场。在满足大型展览及万人会议使用的前提下,于中央廊道两侧布置配套商铺(含餐饮)、展会办公用房及VIP 会谈休息室。商铺主要位于中央廊道二层,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商业走廊。展览馆一期总商业面积约7 323m2(包含一层15 个25~210m2VIP 休息室 及办公室、10 个60~200m2商铺;二层35 个50~350m2商铺),提供餐饮配套服务并为展会期间独立运行预留交通条件。办公室和VIP 休息室设置在中央廊道通往展厅方向的入口附近,每个展厅最少配备1 间VIP 休息室。

为充分挖掘利用地下面积、完善配套功能,建设过程中,将展览馆南广场地下一层部分车库调整为配套服务用房。为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计、减少现场拆改,通过串联南广场4个下沉庭院,形成地下商业广场(调整面积约12 000m2)从而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打造可对外开放的员工餐厅。因使用功能由车库调整为配套服务用房,防火分区发生变化,需增加消防疏散宽度。主要措施包括:将原设计两处小下沉庭院扩大并调整楼梯宽度;两侧大下沉庭院各增加一组室外扶梯。

2.2.5 展厅货运门数量及规格优化

代建单位邀请国内场馆运营专家对设计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优化建议,尤其对货运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了优化提升。建筑除中央廊道一侧,其他三面均布置有货运门,货运流线更加灵活。由每个展厅布置4个4.5m×4.5m的货运门变更为多功能展厅共布置10个货运门(南北侧各3个6m×5m的货运门;东侧或西侧设4个7.7m×6m的货运门);标准展厅共布置8个货运门(南北侧各2个6m×5m的货运门;东侧或西侧设4个7.7m×6m的货运门)。

2.2.6 根据运营需求调整香槐二路定位

展览馆一期横跨香槐二路,对南北地块场馆的联合使用影响较大。当香槐二路以北4个展馆单独使用时,距离登录厅较远,不利于主办方办会,导致这4个展厅使用率低于南侧2个超大展厅。我们建议将市政路香槐二路纳入会展用地,加强南北地块的整体性以及地面交通的便捷性,同时可作为蓄车场和室外展场。将香槐二路纳入展览地块后,东西两侧设置管理门房和伸缩门,原道路区域和南北方向到建筑边界内除保留地下出入口和通风口外,其余空间均设计为硬质铺装,形式与建筑周边保持统一,取消相应道路照明,将景观照明布置于建筑幕墙上方,以实现硬质铺装最大化,利于满足该区域后期各种运营需求。

2.3 品质提升

2.3.1 中央廊道增加天窗

展览馆一期南北地块之间连桥宽约54m,长约100m,连桥内东西两侧布置有15m进深展览配套用房,中间交通走道宽约24m。从室内采光效果及绿色节能方面考虑,优化中央廊道连桥吊顶机电管网布局,在交通走道上方增加宽4m长84.2m带状采光天窗,提升廊道品质,同时可作为临展空间。

2.3.2 超大展厅增加遮光遮阳帘

经考察德国相关展览场馆,结合展览运营顾问建议,为具有演艺、万人大会功能需求的1号多功能展厅设置全遮光卷帘,主要布置于东西侧玻璃幕墙以及南北侧三角排烟窗。采用带轨道遮光卷帘,实现自动遮阳遮光。

1 多功能展厅万人大会实景照片

2 中央廊道一层

3 内庭院

4 东/ 西侧货运门

5 香怀二路西安摩博会展场

6 香槐二路优化后效果图

遮光帘采用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或PVC材质,具有100%遮光率及100%抗UV,电机采用品牌管状电机。大面的遮光布不焊接,而是结合幕墙吊杆、立柱间距布置,设置布幅宽度为2 250mm,高度为每6m一道。尽量采用小尺寸电机,避免因卷帘盒过大影响幕墙透光效果。遮光帘实现分区电动控制,预留接入楼宇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接口,每个分区配置一组符合用电量标准的EPS备用电源,当消防报警启动后自动切换,从而满足消防救援及疏散要求。

2.3.3 易建造、好维护:立面造型优化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华润置地作为代建方,在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从后期运营维护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展览馆立面实墙的收分和西安老城墙相呼应,但考虑到西安沙尘较多,增加墙体层次容易积灰显脏,日常较难清理,最终建议取消收分,保留具有厚重感且更易维护的石墙做法。经过多方磨合,整体项目不仅实现了很好的建筑效果,而且降低了运营方的日常维护成本。

2.4 高品质落地,工艺样板先行

2.4.1 展场地面做法研究

展览馆一期南广场和展厅周边硬质景观采用石材和混凝土地坪结合的方案,原设计石材铺装带之间为混凝土地坪,经现场打样发现混凝土易造成色差且表面起砂严重,难以满足高品质要求。经与设计院沟通研究,建议将原混凝土地坪优化调整为金刚砂地坪,以保证颜色统一及表面均匀。

2.4.2 石材幕墙转角做法样板比选

在设计品质管控方面,从材料选择、设计排版、关键节点构造、效果审核等多角度、多维度开展工作。严格把控幕墙、景观、室内的平立面设计排版,通过多方案实体样板比选确定关键部位效果。严格落实“样板先行”的管理要求,提早确定样板、样板段,把控材料、工艺的呈现效果,避免大面积施工后因呈现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大量拆改。制定设计样板选型定板管理方法,形成送样、看样、定样、样品存档的完整审核流程,实现样板的精细化管理。

2.4.3 展沟盖板

展沟及盖板作为展厅重要的设备管沟,需要在满足会展工艺的同时考虑重载碾压、坚固耐久、轻便好用等因素。因展览馆一期设置有2层地下室,展沟和结构梁有交错,若展沟布置宽度及深度较大,钢制盖板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引起变形、起翘、不平整等问题。经多项目对标及运营使用情况调研,建议用于展会常开启的展沟宽度不大于0.6m,深度不大于1.0m。展览馆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高盖板强度,且展沟尺寸优化后采用单块盖板,避免车辆碾压后拼接盖板翘起。同时,下设地下室的展厅需注意地下室顶板梁的布置,尽量采用与展沟平行布置的单向梁,避免影响展沟深度。管线较多的展馆可采用主、次展沟结合的方式,主展沟尺寸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展位机电接驳点均布置于次展沟,便于盖板开启及办展接驳。

3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设计管理实践

3.1 超大空间BIM的运营与管理

为保证高大空间的高品质施工与日后运维,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以下简称“会议楼”)管理方要求使用BIM、4D扫描等技术高效辅助细化装饰构造节点做法,在施工中解决与幕墙、机电、结构、室内等专业间产生的碰撞问题,建设智慧场馆并对日后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

3.1.1 机电穿桁架设计优化对运维的影响

7 窗节点图

8 天窗实景图

9 二期展沟节点图

10 展沟现场打样及看样

11 遮光帘节点图

12 遮光帘现场打样及看样

配合设计管理对机电BIM设计进行深入优化,辅助运维对设备管线进行精确管控,提高维修的便捷性。在设计管理过程中要求核心区域不外露机电管线,实现全机电穿桁架设计,保证室内净高。为此结构和机电设计采用三维技术辅助,与钢结构模型进行同步验证和协调,修改调整结构腹杆、桁架碰撞管线区域,优先调整机电管线。由于各楼层结构桁架高度约4~4.5m,不利于装饰天花以上隐蔽空间的检修,通过对机电管线的避让和穿行优化,设置检修马道和落脚点。

3.1.2 室内外幕墙模型精益设计管理

会议楼幕墙体系复杂,上、下月牙曲面造型导致每一块铝板都是非标准尺寸。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BIM下单的方式提高材料尺寸的精准度,优化铝板的排版方式,同时为日后维修提供补单的数据支持。通过BIM模型整合与验证室内装饰造型与月牙幕墙间的交接关系,解决上、下月牙造型与室内天花、墙体交接碰撞的问题,保证室内外月牙铝板排版原则统一。

为解决装饰构造与结构间产生的碰撞问题,确保装饰结构安全、装饰面完整,尤其对于室内上月牙两端装饰铝板与钢结构间发生的模型碰撞,根据现场钢结构施工的实测反馈,及时优化调整结构与室内模型间的交接关系,保证装饰铝板曲面造型的美观性。

3.1.3 装饰模型精益设计管理

室内设计扩初阶段要求设计院提交室内重要部位控制模型,以确保室内装饰与机电的专业交叉配合,指导设计深化,明确装饰细部收口关系,解决装饰标高、综合排版等技术问题。装饰综合天花的排版需与机电设备反复碰撞和验证,整合灯具、风口、消防等设备尺寸,在天花平面中合理布局,使其对装饰造型的影响降到最小。机电专业根据相关布点提资,利用BIM技术合理设置管线穿插关系,避免功能与装饰间的碰撞,确保装饰细节的高品质呈现。

3.2 优化超大空间隔墙系统

在主体施工图深化阶段,设计发现传统砌筑墙体构造不能满足高大空间建筑的建造和装饰要求,为了降低墙体荷载及厚度,实现结构的安全性、持久性,在对标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等项目的基础上打造适应本项目的钢龙骨轻质隔墙系统。结构墙体高8~18m,根据防水、消防、装饰、隔声等设计要求,最终优化为约30种隔墙剖面大样。

结构的基本设计要求为,隔墙沿高度、长度方向每隔3 m 设计一道钢结构圈梁和构造柱,当隔墙高5~8 m 时,圈梁和构造柱的截面积为H300mm×100mm×6.5mm×9mm;当墙高8~1 6 m 时,圈梁和构造柱截面为H300mm×150mm×8mm×12mm。底部导梁与混凝土地面交界处需设防水层,底部导梁处室内外地坪须有不小于150mm的高差,以防止因积水导致的龙骨锈蚀。装饰结构和饰面材料依托墙体生根,需要经过结构力学计算确定生根方式和生根点间距,装饰面层需要经过计算限定单平米装饰荷载,装饰构造与隔墙之间需设置空腔满足声学要求,避免产生声桥。

图片来源

1−5,15,16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拍摄

6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提供

7,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8,10,12 作者自摄

11 华纳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

13 杨邦胜拍摄

14 杨邦胜绘制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后更名为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

业主:西安浐灞生态区会展事业发展中心

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代建单位: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设计分管领导(代建):王松涛、沈少跃

设计部负责人(代建):李明

专业设计负责人(代建):周金凤、刘小燕、陈静、欧洋、史红星(建筑);梁兆麟、吕冰峰、万乐(结构);王江涛、李静、高鑫(机电);景光、冯良磊、毛肇玮(景观);屈超、毕炫、惠青睿、闫杰(精装)

规划设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规划):李毅、于珊珊等

方案设计: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方案):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玛德琳·唯斯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方案):苏文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方案):赵梦桐、许海峰、曾子、胡宇轩、王芷菲

中国项目管理(方案):蔡磊、屈梦璇

结构顾问(方案):sbp 施莱希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方案):WES 魏斯景观建筑

幕墙顾问(方案):Inhabit 英海特工程咨询公司

初步及施工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初步及施工图):汤朔宁

项目经理(初步及施工图):邱东晴

设计团队(初步及施工图):余雪悦、胡军锋、董天翔、华轶亮等(建筑);许晓梁、姚树典、李旭等(混凝土结构);丁洁民、张峥、吴宏磊、张月强、郝志鹏等(钢结构);周谨、邵华厦、朱青青等(暖通);施锦岳、张晓燕、张恺等(给排水);陈水顺、武攀、周程里、施国平等(电气);杜明、赖坚、姚稼澍、张陆陆等(BIM)

总建筑面积:207 112m2

地上建筑面积:约128 000m2

设计时间:2017—2019

建成时间:2020.03

13 幕墙夜景照片

14 天花与挡烟垂壁模型整合

15 乌兹别克斯担一中国合作展览会

16 中国一中亚实业家委员会成立大会运营保障团队合影

猜你喜欢

廊道展厅优化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