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波:建设理想校园,让教育满足每一个人的期待

2023-06-06牟姝玲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杨波校园家长

牟姝玲

一个理想的校园应该是怎样的?在杨波的描述中,理想的校园应当是一个让教师幸福、学生发展和家长满意的校园。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教师能够凝神聚气,共同进步;学生能够逆风向阳,自在生长;家长能够安心落意,同心同行。来到天全县始阳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始阳三小”),他将构想的理想校园化为实际,用汗水、精力、心血和生命不断浇灌着教育之花。

杨波

四川省天全县始阳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获教育教学成绩考核一等奖、天全县优秀校长、天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雅安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参研)省县课题5项。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活动、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县一二三等奖。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探索教育的适人之路,杨波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适宜的成长脚步,每个孩子也都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学习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作为校长应该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

幸福教育成就每一位教师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杨波走过了三次支教之路,从村级教学点到乡镇学校,从特岗教师到今日时任始阳三小的校长,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用勤奋实干镌刻了独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在与杨波的对话中,他向记者透露,从教多年,除了少先队辅导员外,学校每一个岗位都曾留下他辛勤奉献的身影。这些经历成为了他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也为他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收获幸福和成长?杨波在始阳三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坚持以制度为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好教师队伍,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必须有制度的支持和引领。”杨波说道。来到始阳三小后,杨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召开教代会,虚心听取和接受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了一系列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规范了评估条件与内容,为学校教师的检查、评比、督导、奖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制度的引领下,找准教师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杨波从普通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干部队伍三个方面出发,针对普通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教学方法落后”、班主任队伍的“陈旧教育观念,缺乏现代化班级管理经验”、干部队伍的“主动意识,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全面了解、分析学校教师每个阶段的需求与困惑,并以此为突破,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的改革,通过发挥“三级”管理的作用,不断锤炼学校教师,努力打造出一支苦干、实干、敬业奉献、教育教学质量优的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质量优,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为抓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杨波指导学校教师以课堂深化教研,依托教研优化课堂。同时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杨波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课改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教学方式,满足当下孩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革新思想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初心。”杨波表示。

打造一支质量优的教师队伍,同样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模范表率作用。作为学校的“领头人”,杨波身体力行,积极做好学校教师的表率。学校的任何工作、任何活动,杨波总是冲在前面。在他的争取和努力下,学校与市教育局建立了积极正向深厚的联系,只要学校有需要,市教育局的教研员便会送来帮助和指导。对待学校教师,杨波坚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礼敬人”,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与全体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在学校领导班子中也时常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力求率先垂范,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要在学校积极营造 “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的良好教育氛围。

让教师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收获成就是教师幸福的關键,因此杨波不遗余力地为学校教师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始阳三小有所得、有所获。

打造学生多元发展“立交桥”

教师幸福成长,学生健康向上,学校才会高质量发展。始阳三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的教育观,开足开齐上好各门课程,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提升校园氛围,丰富校园活动,逐步构建特色的实践活动体系,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往幸福的教育“立交桥”。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人的潜能发掘出来并使之充盈。学校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道路,让学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杨波表示。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坚持构建高效轻松的“520”课后服务新模式,以“五育融合”“两个结合”和“0压力”,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让“双减”工作走实、走新、更走心。

“五育融合”即坚持以德育促智育,以美育促智育,以体育促智育,以劳育促智育。“两个结合”则是将基础巩固和分层拓展相结合,将课内辅导和体艺实践相结合。最后锚定课后服务“0压力”目标,学校持续拓展课后服务外延,丰富课后服务的形式,优化课后服务的内涵。在“520”课后服务新模式下,始阳三小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探索出了全面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神秘,而学校,则能够给种子以美好的滋养并唤醒所其蕴藏的伟大和神奇。”杨波说道。开展 “阳光阅读”“师生共读”“群文阅读”等校园特色阅读活动,杨波为爱阅读的孩子打造一个书香校园,让他们沉浸式享受书籍的魅力,同时感染不爱阅读的学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杨波组织学校教师发挥所长,开设手工、书法、足球、绘本阅读、趣味科学、劳动种植等10余个兴趣小组,让学生的需求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在实践中升华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从班级到学校再到社会,杨波致力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近社会,在劳动实践中取得全面发展,社区宣传、影视创作、义务植树等等,他将社会与真实生活作为课程带给孩子们。

辛勤耕耘,默默守望,杨波用双手为始阳三小的学生开辟一片自由的天地,给予学校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平台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努力成长为灵动、智慧、勤学、善思之人。

牵手共育,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构建理想校园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牵手共育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基。“每位家长都应该是家校共育、同频共振、磁场相似、步调一致的合伙人。”杨波道。

在杨波看来,农村学校难以避免的一大教育难题便是学校家长教育意识较为浅薄,很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无法跟进,总觉得孩子的学习就该由学校负责,忽略了重要的家庭教育环节。为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默契配合,形成合力,杨波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合力的全方位环绕式育人新格局。

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首先要筑牢思想道德建设堡垒。杨波组织学校教师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学习宣传活动,以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群聊沟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知识,分享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和行为陪伴、教育孩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同时以活动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为学校教育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打下基础。学校特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校通过参观校园、观摩课堂、查看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等形式,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和日常管理要求,近距离感受学校新颖的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随班参加班级交流会,聆听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在校情况,与各科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就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如何尊重和关爱孩子等方面与老师们作深入探讨。

“家务劳动清单”也是杨波推动家校共育深度融合做出的一大实践,通过为学生分年龄、分阶段设置家务劳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也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做到了将学校实践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经常化,让劳动教育和家庭教育深入学生和家长心中。提高家长亲子沟通和教育引导能力,着力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难点问题,杨波用实际行动架起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后一米。

漫漫长路,一路向前,杨波带领学校全体师生、家长朝“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不断靠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始阳三小多次获省级绿色学校、市级节水型学校、天全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天全县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新优质学校等荣誉,学校师生的各种作品和成果也屡次获奖,上级领导部门、家长、学生都对学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让教育满足每一个人的期待,杨波用行动践行教育初心,用奉献诠释教育责任和担当。

校长对话

本刊記者: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您认为它的作用是什么?请问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做出了哪些创新举措?

杨波:鲁迅先生曾说:“要想造就天才,首先必须准备天才生长的土壤。”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为此我校积极为学生营造具有生命灵性、丰厚人文底蕴、和谐幽美高雅的校园生活环境,让其自在生长。

首先,我校高度重视校园自然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建设, 努力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从学校定位及特点出发,重视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努力创造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的教育观,开足开齐上好各门课程,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提升校园氛围营造,丰富校园活动,逐步构建特色实践活动体系。

其次,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劳动精神,结合学校区位条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融合,开展拓展性劳动实践活动。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寻访红色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法治校园建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最后,重视对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我校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微电影、Vlog、纪录片、演讲视频等影视化手段将教育成果记录展示,开发了学校的校本德育视频课程——《童心共筑中国梦》《安全伴我行》《乐学课堂》,既巩固了政治学习和品德教育成果,又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杨波校园家长
某型飞机主起机轮舱改进设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Parameterized Post-Post-Newtonian Light Propagation in the Field of One Spherically-Symmetric Body∗
杨波藏品欣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复杂的“数”结合简单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