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篇学写作之多感官描写法

2023-06-06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皮蛋春雨感官

若想让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叩响读者的心灵,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读者通过阅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读一篇描写美食的作文,自己似乎也尝到了那道美食;读一篇关于记游的文章,自己似乎也闻到了被阳光照射的沙滩的气味,感受到了赤脚踩在沙滩上沙粒摩挲脚趾的酥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多感官描写的运用。

左读经典

1.十几岁之前,纸是极珍贵的东西。那时的人吃物匮乏,连青草都吞了,树皮悉数剥下,哪里还有纸。有人吃一种棕色的土,黏而细,有香味,捏成长条,从一端吃下。小学生的课本是黑粗纸印的,字与纸的颜色几乎相混。但我就在这时对纸着了魔。

……后来吃物多了,粮食有了,纸也就不再罕见了。最先看到成捆的白纸是在海港路代销店:柜台上有酒坛和醋坛,还有一捆纸,要五分钱一张,贵极了。我买了一张,妈妈也买了一张。

我把所有的纸写上字之前,先抚摸它。它微笑着,好像说:来吧,给我写上吧。关于纸,我三十多岁算是见了大世面。那是进城后的事,那天由人引领,我来到了一个印刷车间,看到了堆成一人多高的纸岭。我的心立刻乱跳起来,两耳嗡嗡响。这些纸垒得像巨石,或卷成了碾砣一样,浑身闪烁着兰花瓣的光泽,嗅一嗅,有千层菊的香味。我见四下无人,就伸手抚摸了这成堆成岭的纸。粉白色的纸体温与人相同,约三十六度。黑纸凉一些。有一种橘红色的纸有些烫,像发着低烧。

(节选自张炜《纸》)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节选自刘湛秋《四季的雨》)

◆赏读

片段1中,作者从多感官对“纸”展开描写。“粉白色”“黑色”“橘红色”都是纸的颜色,属于视觉描写;通过触摸纸的温度、嗅闻纸的气温去感受纸的区别,属于触觉描写和嗅觉描写。“垒”“卷”对应的都是纸的不同形态,也属于视觉描写。作者从多个感官展开描写,表达了其见到纸岭时的欣喜与激动。

片段2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的轻柔和夏雨的粗犷,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借鉴

在绘景状物的过程中,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入手,把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软硬冷热等特征生动描摹出来;如果能在描写景物形、色、声的同时动态地展现其变化,作文内容想必会更充实。

运用多感官描写法行文,同学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展开描写,多使用一些反映不同感官的词汇。多感官描写时,要恰当、准确,能真实地反映所描述事物的特征,不能为了使用感官而滥用感觉。

2.善用修辞手法,对所写的事物进行适当的描绘。如《四季的雨》中描绘春雨的那一段,作者抓住雨中景物的色彩、情態等特征,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精心描绘,侧面体现出春雨轻柔、娇媚的特点。“丝帘”“彩棱镜”这两个词本身就让人眼前一亮,可作者竟还觉得不够,又运用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化静为动,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

右写作文

暖心的皮蛋瘦肉粥

◎唐 瑜

每当我喝皮蛋瘦肉粥的时候,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便从我的喉咙涌遍全身,让人舒服不已。

皮蛋是四川一带颇有名气的食品。每年四月份和九月份,奶奶都会拿着在赶集时买的土鸭蛋去后街包蛋。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最爱看那些老人包蛋。别看他们年纪已经很大了,包蛋的速度却绝不亚于二十岁的青年小伙,那双满是皱纹的手麻利地在鸡蛋、水、石灰中穿梭,一百个蛋在他们手中,五分钟不到就包完了。

奶奶包的皮蛋外壳看上去脏兮兮的,凹凸不平,但味道很好。吃皮蛋前,得先用小刀轻轻刮去外面包裹的一层石灰,或许是因为我一心想着吃皮蛋,那刮擦的声音于我而言动听无比。

轻轻敲碎它的蛋壳,将那层白蒙蒙的膜一同撕下来,金黄色的皮蛋就露出来了。这时是不着急吃的,得先用手摸一摸那金黄透亮的蛋清,冰凉的感觉像夏天的冰镇西瓜一样,让人浑身舒爽;再加上那嵌进去的朵朵松花,活脱脱一个精致的工艺品。轻轻咬上一口,唇齿间全是浓浓的香味,全身的毛孔似乎也溢满了皮蛋的味道,怎一个“爽”字了得。都说“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可对我而言却是“吃面不吃蛋,味道少一半”。因为吃了蒜嘴中的味儿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可皮蛋不同,它散发的香味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蛋的来历解决了,那粥是怎么一回事呢?还得是妈妈的功劳,她最擅长用最经济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肴,皮蛋瘦肉粥自然也不在话下。也许有人要问了,这皮蛋瘦肉粥究竟为何让我如此沉醉呢?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这皮蛋瘦肉粥本身就很美味,浓郁的粥香从鼻孔传输到身体的各部位,让人有一种犹如身处仙境般的感觉。熬得稠稠的米饭入口即化,再加上新鲜的肉末,这味道让人难以拒绝。就在我沉浸在这种享受中时,一块皮蛋滑入口中,皮蛋才是这瘦肉粥的点睛之笔,十分有嚼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奶奶从小就对我百般疼爱,有什么话我们共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互相说给对方听,我们就像一对知心的朋友。每当我喝皮蛋瘦肉粥时,我与奶奶昔日的回忆便从脑海中不断闪过,激起了我对奶奶的思念。这种感觉是丰富的,也是让人五味杂陈的。

皮蛋瘦肉粥,暖暖的,让人心安。

【四川广安市实验学校】

◆点评

习作突出的亮点在于写皮蛋时,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了多感官描写。如写皮蛋的外形,从视觉来写,感觉脏脏的,凹凸不平;写皮蛋清,运用视觉和触觉来写,蛋清看起来金黄透亮,加上松花,像精致的工艺品,摸起来又像冰镇西瓜。吃皮蛋时运用了味觉描写,写出了让人毛孔舒展的迷人香味。足见小作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既注重观察,又细腻描绘,多感官的运用,将普通的皮蛋写得犹如一件工艺品,从生活之美上升到艺术之美,可谓巧手慧心。

(唐诗竹)

猜你喜欢

皮蛋春雨感官
春雨
皮蛋的宠物
春雨
感官训练纸模
皮蛋也能健康吃
“皮蛋”逸事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