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野下的中国廉洁故事育人价值研究

2023-06-06郭鹏王琪李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育人价值

郭鹏 王琪 李毓

[摘 要] 中国廉洁故事是丰富“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讲好中国廉洁故事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手段。以“大思政课”建设的开放格局、育人导向梳理中国廉洁故事,充分挖掘传统廉洁故事、红色廉洁故事、当代廉洁故事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在思政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中讲好中国廉洁故事,面向青年学生传播廉洁理念、廉洁规范、廉政经验,是以清正廉洁为底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立德树人与以廉润德相统一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思政课;中国廉洁故事;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3)03-0014-06

Abstract:  Chinas integrity stories are vivid materials to enrich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lling the story of Chinas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king good use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ith the open pattern and education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 have sorted out the Chinese integrity story, fully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educational values in the traditional, red and contemporary integrity story by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reality, and spread the concept, norms, and experience of integrity to young students. It is based on honesty and integrity to educate people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chieving cultivating talents by intensifying morality with integrity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culture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Chinese integrity story; Educational value

“大思政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期许和实践要求,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育人导向。大学时期青年学生的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个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廉洁”这一扣子必须扣好。

中国廉洁故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反映中华民族廉洁品质和文化传承,体现中国人民的清正廉洁理念和价值追求,汇聚廉洁经验和行为规范。中国廉洁故事分为传统廉洁故事、红色廉洁故事及当代廉洁故事3种类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从思想上固本培元的重要路径,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应有之义。以“大思政课”的视野关照中国廉洁故事,系统梳理其思想内核、表现形式、精神特质,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历史与当下紧密串联、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思政育人场景,是善用“大思政课”、深化廉洁育人成效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与以廉润德相统一的有效途径。通过讲述廉洁故事、剖析廉洁案例、开展廉洁实践、营造廉洁氛围等教育举措,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传承历史廉洁经验、感悟当下廉政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廉洁意识和廉洁理念、尊崇廉洁规范,帮助青年学生构建廉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清正廉洁为底色承担起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1 “大思政课”视野下的传统廉洁故事

1.1 传统廉洁故事的类型划分与廉洁符号生成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生动感人的廉洁故事,这些廉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与行为示范,主要包括修身故事、家风故事、廉吏故事、廉政故事等类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现古人的廉洁思想与价值追求。此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000多年的沃土,不同类型的传统廉洁故事在历史的传承和不断提炼中,生成了一批廉洁符号,包括莲(荷)花、青竹、菊花、梅花、兰花等。洁净无尘的莲(荷)花被历代文人推崇,被赋予高洁的精神品格,成为个人廉洁修身、廉以为官的符号象征。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制芰(荷出水的荷花)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北宋词人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都盛赞莲(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正直高洁,也体现了诗人词人的廉洁追求。包公、海瑞、于成龙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清官廉吏,他们的廉洁故事广为流传。以廉为镜正己身,以史为鉴颂清风。时至今日,很多的廉洁符号、廉洁故事成为廉洁教育的素材和价值指引[1]。

1.2 传统廉洁故事中的思政元素与育人价值

传统廉洁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传统廉洁故事凝练着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中所孕育并坚守的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廉以治国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精神魅力及经世致用、明体达用的实践价值。“大思政课”就是要解决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高校的“大思政课”要把廉洁教育渗透在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中,通过廉政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廉洁种子深植青年学生内心。从而,加强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了解以及把握,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年学生,使其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学有榜样,做有标尺,砥砺前行。

传统廉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廉洁理念,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学生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对于自我、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认知都处于构建的过程之中,能够以廉洁为底色“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传统廉洁故事蕴含丰富的“修齐”思想,强调自我管理和约束,推崇“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视“廉”的修养,强调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崇尚节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注重廉洁家风的养成,“脏吏子孙,不得察举”。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传统廉洁故事以廉洁从政为示范,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为青年学生在职业经历中的廉洁操守指明了方向。

传统廉洁故事将深刻的道理蕴含于生动的情节中,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而照本宣科的书本解读犹如蜻蜓点水,不但不能把思政课的道理讲透彻、讲明白,还会让学生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造成认知甚至实践的偏差,极大地削弱思政教育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廉洁故事将廉洁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融入生动的故事讲述中,用真挚的情感、鲜活的素材、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思想提升的具体场景之中,既讲道理又摆事实,剖析各种道理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做到有理有据、事中见理、以事明理,使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能够全情投入、深度理解、充分吸收,并自觉地应用于生活实践,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知、以认知塑造人格的育人闭环链,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 “大思政课”视野下的红色廉洁故事

2.1 红色廉洁故事的类型划分与精神要义

革命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实践,生动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共产党人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3]。红色廉洁故事主要包括黨的优良传统故事、革命生产建设故事、革命人物廉洁故事等。红色廉洁故事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表现形式。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命脉、弘扬红色精神,是对党在革命时期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的形象演绎,是对党执政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的生动注解,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

2.2 红色廉洁故事中的红色传承与育人价值

红色廉洁故事贯穿于中国革命的整体进程,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对党执政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的认同。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的艰难探索时刻,还是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苦困难时期,及至取得革命胜利的辉煌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心为民、严于律己、自力更生、谦虚谨慎的廉洁作风和操守。党在成立伊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4]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要“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也就是说,党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没有自己的私利;革命期间,共产党人以“密切联系群众”作为自己的工作法宝之一,始终坚持来自人民、依靠人民,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在革命胜利前夕,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红色廉洁故事贯穿于党领导的革命和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生动诠释了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

红色廉洁故事是对红色精神的生动演绎,为青年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传承红色基因。伟大的革命孕育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批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往往与党的廉洁理念和廉政实践息息相关,通过一个个红色廉洁故事被生动地演绎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井冈山精神时号召党员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6]。延安精神既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创业精神,也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政建设,而“记一辆纺车”的故事、张思德的故事等无疑是对这些精神内涵的生动体现。

红色廉洁故事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廉洁形象和廉政标杆,有利于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党领导的革命奋斗与国家独立自强、民生福祉是统一的历史进程,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相通相融[7]。在红色廉洁故事中,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拼搏气概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广大青年学生作出了行为示范和奋斗标尺,能够深深地感化当下的青年学生并引起其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红色血脉的传承,从而不断增强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 “大思政课”视野下的当代廉洁故事

3.1 当代廉洁故事的类型划分与新时代主题

当代廉洁故事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过程中廉洁经验、廉洁理念、廉政治理的生动演绎[8]。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背景下的当代廉洁故事有了新的时代主题和表现形式。

当代廉洁故事的表现形式包括反腐故事、党纪党规故事、改革建设故事、民风故事、廉洁人物故事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为反腐故事的书写提供了最新鲜、最丰富、最生动的素材,既有“打虎故事”,又有惩治基层腐败官员的“拍蝇故事”,还有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猎狐故事”[9]。

清正廉洁是每名共产党员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焦裕禄、孔繁森等好党员和好干部,他们勇挑重担、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3.2 当代廉洁故事的价值导向与育人功效

当代廉洁故事蕴含着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主心骨的根本原因。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而当代廉洁故事是对“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形象表达,是对共产党人清廉务实形象的正面树立,传播了当代中国的廉政声音,打造出了中国的“廉洁名片”。青年学生要从当代廉洁故事中汲取力量,更加深刻地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向党靠拢、拥护党的领导,牢牢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当代廉洁故事与现实紧密结合,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好地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廉洁故事以当下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为背景,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代入感、更深刻的廉洁体验。这些故事通过对正面典型的树立,倡导和推崇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通过对反面案例的惩戒,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价值取向鲜明。通过这些故事,青年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应该追求的模范和标尺、应该遵循的底线和红线,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败思想和行为的侵袭,从而能够以更加健康、昂扬、向上的姿态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当代廉洁故事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崇德尚廉蔚然成风[10]。讲好当代廉洁故事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当代廉洁故事的教育和警示作用,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从严管党治党、廉洁办学治校。第二,高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以当代廉洁故事为生动素材,一方面提升教师廉洁意识,确保廉洁从教;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升育人功效。第三,高校要活用当代廉洁故事资源,使之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4 “大思政课”背景下廉洁故事育人价值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11]。善用“大思政课”要与现实紧密结合,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形式、真挚的情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阐释思想、传递情感、引发共鸣。中国廉洁故事是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是善用“大思政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必须深度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度融入青年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场景中,在思想提升与现实转化共同搭建的广阔平台上充分实现育人价值。

4.1 在青年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讲好中国廉洁故事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國廉洁故事的讲述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需要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功效。首先,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建设,结合学校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历史传承与专业学科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学生易产生情感认同与认知兴趣的廉政典故、廉洁人物、廉洁警句固化布置在校园的楼宇楼道、甬路走廊内,让廉洁的理念和氛围融入日常生活。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将党建主题展馆建设与廉洁文化宣传相结合,尤其是红色廉洁故事和当代廉洁故事中蕴含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廉洁从业从政、坚决反腐倡廉等主题内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最后,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积极开展朗诵、书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的廉洁主题文化活动,将正面廉洁故事的宣传与反面贪腐故事的警示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廉洁教育的知识性、教育性和警示性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各类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此外,高校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等平台或载体传播廉洁故事,使廉洁教育和宣传覆盖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4.2 在青年学生的学习场景中讲好中国廉洁故事

学习是学生的主业,面向青年学生讲好中国廉洁故事,发挥以廉润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必须使之充分融入学习场景中。首先,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发挥好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与廉政治理、廉洁思想、廉洁文化强关联课程的平台作用,通过讲述廉洁故事的方式呈现主题思想、主要内容等,既要“讲好故事”,体现思想的先进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又要做到把“故事讲好”,创新载体和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乐于倾听和接受的话语引发学生的共情和共鸣[13]。其次,其他课程的讲授也要充分结合课程特点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导向功效,比如在文科专业课程中融入廉洁知识、廉洁案例的讲解等,尤其是对一些与社会经济民生联系较密切的专业课程,需要更多地融入廉洁故事案例,通过正面典型的树立和反面案例的剖析,进一步发挥廉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及示范引领。当然,对于廉洁故事丰富素材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其内在的文化逻辑、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其在内容上“立”起来体现历史的纵深感,在实践中“活”起来充分释放文化的吸引力,在思想上“亮”起来真正融入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成文化的自信、思想的自觉、行为的规范。

4.3 在青年学生的实践场景中讲好中国廉洁故事

中国廉洁故事源于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廉以修身、廉以齐家、廉以治国的实践,只有还原于实践才能真正释放其所蕴含廉洁思想的活力和魅力,作用于青年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成为其行为示范的标尺和导向。高校要充分运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搭建廉洁故事讲述的实践场景,校内通过学生在学团组织、学生团体中的任职履职历练,通过专项培训教育,加深其对权力运行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认识和把握,将克己自律、廉洁奉公、服务师生等廉洁理念应用于生活实践。青年学生通过参加以廉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廉洁人物与故事,在廉洁层面实现自身所学与社会所需的深度融合。此外,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的指引下,社会层面有诸多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一些VR虚拟技术的应用,青年学生能够在模拟现实情境中感受廉洁人物的言行与故事,从而获得更加真切的代入感,更易实现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升华。

5 结束语

在“大思政课”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廉洁故事,在故事的生动演绎中向青年学生传递廉洁思想和行为准则,传承爱党爱国、人民至上的红色精神,描绘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程,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当下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塑造价值相贯通的有效路径,能够在思想的共振与情感的共鸣中培养青年学生的廉洁品质和行为操守,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热情,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卜万红.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形态述论[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10-14.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4.

[3] 李康平.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22-127.

[4]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EB/OL].(2021-01-23)[2022-11-28]. 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1-01/23/c_1127016155.htm.

[5] 冯霞.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EB/OL].(2021-06-23)[2022-11-28].https://www.12371.cn/2021/06/23/ARTI1624409608227621.shtml.

[6]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EB/OL].(2018-10-30)[2022-11-28]. https://www.ccdi.gov.cn/toutiao/201810/t20181029_182277.html.

[7] 王宗峰.修復集体记忆——对近年来革命文化再度勃兴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117-122.

[8] 报告研学|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EB/OL].(2023-01-06)[2023-01-28].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301/t20230106_240227.html.

[9] 陈治治.《讲好中国反腐故事》[J].陕西档案,2017(5):57.

[10] 陈荣武.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EB/OL].(2022-04-21)[2022-11-2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421/c40531-32405224.html.

[11] 黄朝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EB/OL].(2022-06-30)[2022-11-28]. 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2-06/30/c_1128791953.htm.

[1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责任编辑 齐蓉晖;责任校对 白丽媛)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育人价值
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