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2023-06-06薛华李顺承

婚育与健康 2023年8期
关键词:监测

薛华 李顺承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指导。方法:收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事件,统计某区监测医疗机构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对食源性疾病病例年龄分布、职业分布、进食场所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某区共发生19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其中2019年占比为57.89%(11/19),2020年占比为21.05%(4/19),2021年占比为21.05%(4/19),呈下降趋势。结论:某区食源性疾病具有夏秋季高发特征,多分布于50~59岁、40~49岁、10~19岁年龄阶段,以农民群体为主,家庭进食为发病主要场所,临床需据此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某区;监测;流行病学特征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an area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1

XUE Hua2, LI Shuncheng1

1.Gan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2.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ye C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odborne diseases by analyzing the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an area,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odborne diseases. Methods:The foodborne disease incidents reported by monitoring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an area during june 2019 to june 2021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oodborne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reporting system. The cases o district, among which the proportion was 57.89% (11/19) in 2019, 21.05% (4/19) in 2020 and 21.05% (4/19) in 2021, showing a decreasing trend. Conclusion:Foodborne diseases in an are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cidence in summer and autumn,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ge of 50 to 59 years old, 40 to 49 years old, 10 to 19 years old, mainly farmers, family eating as the main place of incidenc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Key Words】Foodborne diseases; an area; Monitoring;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食源性疾病主要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机体诱发感染性、中毒性疾病[1]。食源性疾病分布较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我国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 题[2-3]。同時,每个地区食品文化、进食场所等存有差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增加食源性疾病防控难度[4]。针对此,我区利用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相关病例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从而降低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持续监测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病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以便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信息示下。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关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所有的监测数据,监测对象包括:由食品引起的感染病例、中毒病例、异常病例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等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

1.2 方法

(1)监测方法:于2019年1月起对某区各监测医疗机构中因食品引发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伴有排便次数超过3次、粪便性状异常的病例进行监测,询问病例基本信息(年龄、职业、进食场所)、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初步诊断等。(2)质量控制:为落实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切实按照《某区食品风险监测工作计划》要求开展工作,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定期举办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会,对某区各家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了培训,培训主要以食源性疾病病例、事件监测的工作要求、监测内容、报告流程等,对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保证2019年6月—2021年6月监测工作能够按方案要求正常、有序、高效地 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情况,见表1、表2

2.2 食源性疾病病例主动监测情况,见表3

2.3食源性疾病病例年龄分布情况,见表4

2.4 食源性疾病病例职业分布情况,见表5

2.5 食源性疾病病例进食场所分布情况,见表6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居民生活习惯、认知情况、职业等息息相关,发生风险较高,危害性较 大[5-6]。然而不同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不同,难以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7]。针对此,我区通过对各医院机构主动监测到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掌握某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奠定良好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食源性疾病事件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生场所以家庭型为主;2019年6月—2021年6月食源性疾病发生率8月份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有夏秋季高发特征。原因在于某区夏秋季存有集中性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湿度大,微生物极易增生繁殖,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加之该季节人体肠道防御功能下降,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机率。同时,夏秋季天气炎热,尤其8月份气温最高,居民食用生冷食品较多,且食物储存不当情况较为常见,易诱发食源性疾病[8]。针对此,监管部门需加用夏秋季高危暴露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其注意食品卫生。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病例可出現在各个年龄阶段,其中50~59岁年龄阶段病例数最多,其次为40~49岁、10~19岁;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发病人群分布较为广泛,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学生;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区食源性疾病病例进食场所较多,主要以家庭进食为主,其次是餐饮业。提示某区食源性疾病多发于50~59岁、40~49岁、10~19岁年龄阶段,家庭进食和餐饮业用餐是食源性疾病多发场所。原因在于农村环境条件有限,饮食卫生习惯较差,加之农村野生食材多样,故农村居民发病率相对较高[9]。同时,50~59岁、40~49岁人群社会活动较为频繁,接触有害食品机会增多,而10~19岁群体多在家庭中用餐,家庭成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意识较为薄弱。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餐饮业就餐频率较高,然而部分餐饮业监管有差距,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10]。因此,我区需加强农村居民、家庭主妇及50~59岁、40~49岁、10~19岁年龄阶段群体食品卫生宣教,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并加强餐饮业、饭店等场所卫生监管,对于卫生不合格场所需监督完善,积极防控食源性疾病。

综上所述,某区食源性疾病具有夏秋季高发特征,多50~59岁、40~49岁、10~19岁年龄阶段,而农民是高发群体,家庭进食为发病主要场所,临床应以此为据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食源性疾病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焱焱,赵静,肖贵勇,等.北京市丰台区2016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4):490-493.

[2] 陈玉凤,潘微,栾明春,等.2017-2019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11):1473-1477.

[3] 李艳丽,程时秀,杨康,等.2013—2018年十堰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31(5):57-60.

[4] 李思果,祁鸿姣,周彦,等.深圳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21,21(7): 670-675.

[5] 齐迹,李鹏高.北京市平谷区2018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2):3760-3764.

[6] 周彦,李思果,张锦周,等.2016-2017年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3):392-394,423.

[7] 施爱萍,施菊萍,吴鹏程,等.张家港市哨点医院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1):64-67.

[8] 王吉晓,马永忠,吴忠慧,等.2015-2019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5):793-798.

[9] 于颖慧,夏威,施惠军,等.2017-2018年江苏省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5):498-501.

[10] 张攀,翟沛,梁海东,等.2018-2020年成都市新都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37(11):1501-1506,1512.

猜你喜欢

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水土保持监测
交通运输部对ETC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二月全国互联网安全监测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奶牛酮病的监测及防治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伤害监测”牵手“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