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1年陈云在上海青浦农村的调查研究工作

2023-06-05赵仕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陈云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

[摘要]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1961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陈云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积极响应,亲自带队赴上海青浦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期间,他在青浦小蒸公社实地调查了母猪养殖、水稻种植、农村自留地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陈云不仅摸清了农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中央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全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陈云;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青浦农村

[作者简介]赵仕炜,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7JDSZK02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2-0013-04

开展调查研究是陈云在各个时期都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工作方法,陈云一生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无一不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加上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导致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陷入了严重经济困难,对此,毛泽东倡导全党同志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业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农村就成为这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陈云率领调查组,从6月27日至7月11日,在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进行了十五天调查研究。

一、1961年陈云青浦农村调查的主要过程

1961年初,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说:“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①陈云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亲自率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薛暮桥、秘书周太和、国务院基建局长陆栓生等组成的调查组,于1961年6月27日到7月11日到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进行了十五天的调查研究,陈云曾说:“为了避免错误,在开会决定问题之前,要下去跑一跑,搞一两个、两三个典型调查。”②为什么选择青浦县小蒸公社作为调研地点呢?那是因为青浦县是陈云的家乡,小蒸是陈云1927年搞农民运动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到1961年,陈云又先后三次来到青浦搞调查,对这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对于这片土地也饱含深情,他曾说:“我最喜欢找家乡进行调查,因为家乡情况最容易了解。”③在临行前,陈云对调查组的全体同志说:要坚持群众路线,跟广大群众见面,了解下情。

6月27日,陈云乘专列到达小蒸附近的石湖荡火车站,小蒸公社的群众听说陈云来了,内心非常激动,公社派了两名党委副书记摇一只小木船来接陈云。当时,陈云身体不好,长期受病痛折磨,体质瘦弱,医生要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但是,到小蒸第二天上午,陈云就召开座谈会,开始了紧张的调查研究。陈云每天的日程安排是:上午在住處开座谈会,下午三四点钟就到田间地头、养猪场和农民家里实地考察。那时,小蒸公社全是土路,不但路面狭窄,而且水沟纵横,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从驻地小蒸镇到各个自然村,来回要步行六七里路,有些大队更远一些,隔着河,需要渡船摆渡才能过去,因此,陈云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不止四个小时,而是在八个小时以上。

陈云在小蒸住了十五天,仅专题座谈会就开了十次,这些座谈会分别在十天内召开,7月1日、2日陈云主持召开了供养猪与饲养猪两次座谈会,陈云还亲自前往养猪场查看;7月3日陈云主持召开了农作物种植安排座谈会;7月4日主持召开了自留地问题座谈会;7月5日主持召开了平调退赔问题的座谈会;7月6日主持召开了农村商业问题座谈会;7月8日,主持召开公社工业和手工业问题座谈会;7月9日,召开关于粮食包产指标座谈会;7月10日召开干部问题和群众监督座谈会;7月11日召开防止小偷小摸保护生产的座谈会,陈云通过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的形式,召集社队干部、农民群众面对面交谈,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全面掌握农村的基本情况。这些座谈会全部由陈云亲自主持。在同农民谈话时,陈云明确表示现在遇到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自然灾害,一部分是由于工作中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公社干部有责任,但不能完全由他们负责,县委、市委以致中央也要负一部分责任,他还风趣地问大家:我们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农民都说,你们是好人,你们辛辛苦苦都是为农民打算,陈云接着说:“我们是好人,想为你们办些好事,但因为没有经验,又没有同你们好好商量,所以有些事情办错了,使你们受了损失。”④参加座谈会的群众为陈云这种坦诚承担责任的精神所感动。

7月11日,在小蒸公社的调查结束后,陈云又到杭州、苏州找了与青浦情况相仿的嘉兴专区、苏州专区的几个县继续调查。回京后陈云将调查情况写成三个调查报告,8月8日,陈云以青浦农村调查为题,给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这三个专题报告,邓小平将这三个报告印发八月下旬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党在农村政策的调整。

二、开展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陈云到青浦后,在小蒸公社针对母猪饲养、水稻种植、农村自留地等问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得到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拥护,调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母猪养殖问题

母猪私养是一个放宽农村政策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恢复和发展养猪业,能不能保证人民有肉吃,这不是一件小事,当时“大跃进”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陈云对农村养猪事业非常关心,私养猪曾在人民公社化以后和庐山会议以后两次归公,尽管中央不断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大力发展养猪,但这时粮食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口粮指标都一减再减,没有剩余的粮食去喂猪,又由于自公共食堂办起来后,社员吃喝在食堂,也没有自留地,想喂猪也没有条件,这是造成猪的产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1958年以来,全国生猪存栏数不断下降,小蒸公社也是如此,据统计,1958年全公社共养猪16000头,收归公养后,到1960年就下降到5600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而且多数是皮厚毛多的瘦猪,群众私下说,集体养猪是“越养越瘦”,“越养越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央紧急批示信“十二条”曾规定:养猪应该两条腿走路,公养和私养并举,公社现有的养猪场,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陈云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公社已经把肉猪下放给社员私养了,但大部分母猪仍然由公社、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公养,母猪是否应该下放给社员私养,许多公社仍犹豫不决,等待观望。

在小蒸期间,陈云还亲自前往养猪场查看,小蒸公社十五个养猪场,他自己去看了十个,深入了解养猪场的饲料分配和储备情况,每头猪每天能吃多少饲料?能否吃到青草饲料?并重点了解母猪的饲养情况:母猪产仔后怎样照看?母猪吃不饱,奶水不足,影响小猪长大怎么办?怎样减少猪的死亡率?等等,“他还到多家养猪的农户家中去访问,了解他们收割青饲料的情况以及用精饲料搭配青饲料喂猪的经验。”⑤通过深入的调查,陈云清楚地感到私养母猪养得好,产苗猪多,苗猪的成活率高,相反,公养母猪空怀多,流产多,苗猪死亡多。陈云带领的调查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得出结论:“事实告诉我们,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养猪事业,必须多产苗猪,而要多产苗猪,就必须把母猪下放给社员私养,这是今后养猪事业能否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一个关键。”⑥陈云即同意母猪由农民私养,听了陈云的这个表态,小蒸农民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7月1日,小蒸公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宣布放假一天,这几天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到别的公社去抢购苗猪,妇女们把所有的小船都开出去抢捞水浮莲作为养猪的青饲料,陈云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高兴,他说:你们看,现在猪归私养,妇女养猪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她要是不养猪,收工回家,除了做饭,劳力就闲起来了,这样算下来,要闲下来多少劳力啊!他又说:“我们党犯了错误,必须向农民承认,不然就是改正了,农民还是不相信我们党的正确政策”。⑦

(二)农作物种植问题

农作物的种植安排所反映的是干部作风问题,即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还是主观蛮干搞瞎指挥。由于小蒸公社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过去不重双季稻,农民也不赞成种双季稻和多种小麦,认为这是“明增暗减,得不偿失”,但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由于生产上搞瞎指挥,改变了这种习惯,强迫农民种双季稻和小麦。在小蒸地区种双季稻,早稻每亩可以收稻谷500斤左右,晚稻可以收300斤左右两熟可以收800斤左右,以前种单季稻,每亩可以收580斤左右,两者比较,双季稻比单季稻每亩多收220斤左右,表面上看起来,种双季稻确实可以增产,但通过调查,陈云发现,种双季稻后,双季晚稻在单季晚稻田中寄秧,因此少产稻谷约150斤;双季比单季每亩多用稻种40斤;种了双季稻就不能种夏熟(豆、麦),每亩少收豆麦80斤到100斤;此外,种双季稻还要多用肥料,多用劳动力等。通过全面算账,种双季稻比种单季晚稻每亩多收稻谷220斤,但是种双季稻的各项损失加在一起,则合310到330斤稻谷,同样如此,小蒸公社地区地势比较低洼,地下水位高,不适宜种小麦,且每亩高田种小麦只能收80斤麦子,而高田种蚕豆,每亩可收干蚕豆100上下。“八十斤小麦约值九元,一百斤蚕豆约值十一元”,⑧因此,农民要求少种小麦,多种蚕豆,种小麦的收入比种蚕豆少,陈云肯定了农民的意见。通过深入的调查,陈云得出结论:“种双季稻各方面损失很大,实际上并不合算。”⑨

(三)农民自留地问题

自留地问题是当时放宽农村政策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自留地问题自人民公社化以来,就成为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一块心病,几年来,自留地收收放放,收一次有收的理由,放一次又讲放的道理,由于政策反复,农民辛辛苦苦在自留地上种点农作物,常常是“共产风”一来,就被各级干部以各种名义收走。“十二条”和“六十条”草案,都对自留地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凡是已经把自留地全部收回的,应该适当拨出土地分给社员,社员自留地以不少于也不要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百分之五为限。陈云到小蒸时,这里虽然又重新分给农民自留地,但平均每人不到八厘,仅占耕地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五,远远低于政策规定的百分之五。陈云在走访农民家庭时,总要看看他们的自留地,看看种植蔬菜的品种和长势,询问何时能收获,可以解决多少问题,陈云最关心的是农民有没有饭吃,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他一再鼓励农民多想办法,多提意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在关于自留地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上,社队干部提出现在这一点自留地,满足不了农民各方面要求,农民的自留地不仅不应该比高级社时期少,还應该更多一点,他们认为,让农民多种一点自留地,有了自留地,农民可以养鸡、养鸭,卖蛋换钱,也可以恢复发展竹园。陈云听到后对这些意见很重视,认为增加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的口粮得到一些补充,生活有所改善。他在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我国集体生产的耕地仍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增加一点自留地的比重,绝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当前农民最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吃饭还是吃粥”,多分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多得一点口粮,对巩固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好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农民的口粮和收入主要来自集体生产,如果贯彻执行少扣多分、多劳多得的原则,种这样一点自留地绝不会妨碍集体生产,他还指出:“让农民多种自留地是目前补充口粮的主要办法,此外还便于养猪积肥,赚些零用钱,在宅前宅后种竹子、蔬菜等。”⑩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上海市委决定,扩大农民自留地的面积。

三、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调查研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青浦农村调查中,陈云综合运用了开座谈会的方法、调查和研究紧密结合的方法、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开座谈会的方法

开座谈会是陈云大力倡导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召开座谈会,把有关的干部群众聚集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这样既能快速掌握情况,又能综合各方面意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陈云认为,要开好座谈会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一是与会人先要报告真实情况,然后分专题讨论报告;二是报告情况要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不能欲盖弥彰;三是专题讨论要允许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在充分的讨论中找到问题的焦点,进而解决大家共同的问题,并达成一致的认识,可见要开好一个座谈会,也是要运用科学方法的。1961年,陈云在小蒸公社主持召开十次专题座谈会,内容涉及母猪养殖、农作物种植安排、农村自留地等,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正如小蒸公社生产大队的队长胡志良回忆说:“参加陈云同志的座谈会,能畅所欲言,没有压力,没有顾虑,”对相关问题陈云都摸清了情况,并且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的方法

在青浦农村调查中,陈云用科学的方法来搜集材料,并通过对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陈云通过召开座谈会、去农民家里走访、等各种方式搜集调查材料,并从大量翔实的材料中进行分析,在母猪是公养还是农民私养的问题上,陈云通过调查获取了大量数据,并下令母猪由社员负责私养,得到了广大社员的一致拥护。陈云还通过搜集小蒸公社发展种植业的历史和现状等资料,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小蒸公社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

(三)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

陈云在毕生的调查研究工作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体化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并将其贯穿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用于指导调研工作。陈云还总结到:“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结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陈云说交换是带頭的,所谓交换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交换意见,不仅要听正面意见,更要听反面意见”?,听取不同意见,采纳其可取部分,是我们全面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判断事物的性质,从而深刻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陈云认为,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不但要和现行的做比较,和过去的做比较,还要和外国做比较,这样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可以把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得更准确。”?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在决定问题的时候往往先放一放,听一听不同意见,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听取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要继续修正,陈云曾说:“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最好过一个时候再看看,然后再作出决定。”?

陈云在小蒸公社的调查研究中,也充分运用了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陈云来到小蒸后住在农民家,吃在农民家,访农户、下田地、看猪圈,召开座谈会,同农民和社队干部充分地交换意见,陈云还特别注意听农民不满的意见,而且耐心做解释,有些还主动承担责任,实事求是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面对母猪到底是公养还是私养?种双季稻还是单季稻?种小麦还是种蚕豆的问题时,陈云通过比较1958年公社化以前母猪私养和公社化后母猪公养的产量,得出母猪应下放给农民饲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猪的产量,通过全面算账,两相比较,双季稻显然是得不偿失,同理,种蚕豆的产量要比小麦多,农民种蚕豆的收入也比种小麦高,因此,陈云得出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经过与干部和群众的多次论证,最后,陈云总结调查研究结果,写出了三份调研报告。

四、小结

陈云同志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一生注重调查研究,认为领导机关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要深入基层一线搞调查研究,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广交敢讲真心话的真心朋友。1961年,陈云在上海青浦农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亲自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呼声,并综合运用专题调查、开座谈会、交换、比较、反复的科学方法,陈云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不仅摸清了农村基本情况,而且为中央制定、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陈云独具特色、严谨认真的调查研究作风,对今天党员干部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教育和启示意义,陈云在青浦农村调查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4.

②③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3.

④薛暮桥晚年文稿[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9:328.

⑤缅怀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443.

⑥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3.

⑦孙业礼,熊亮华.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29.

⑧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1.

⑨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⑩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85-86.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5.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猜你喜欢

陈云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