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长白山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06-05生厚良陈重任
生厚良 陈重任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分行,吉林白山 134300)
一、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白山市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深入实施“红、绿、金、银、蓝”五色旅游项目,以红色文化为底色,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以绿色山水为本色,进一步打响“金山银山 美丽白山”文旅品牌;以金色丰收为基色,举办年俗节、音乐节、蓝莓节等十大节庆主题活动;以银色冰雪为特色,将“冷资源”打造成“热产业”,全力谋划实施冰雪产业项目;以蓝色体验为亮色,打造空中旅游业态,全面开启松花江水陆空立体旅游新模式。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以来至8月31日,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7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231%,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4.7%,旅游市场呈现强势复苏势头。
二、金融支持长白山旅游五色模式研究
(一)打造以银色冰雪为特色的旅游格局
全市银行业累计发放23.86亿元,助力打造“冰雪+旅游+文化+体育+产业”格局。农行白山分行为白溪旅游公司、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建设发放贷款5.53亿元;建行白山分行支持鲁能漫江、长白山天池南城市经营投资18.33亿元。
(二)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红色旅游
将信贷资金引入长白山地区红色资源,为长白山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白山农发行为长白山抗战遗址保护利用项目(老黑河遗址)发放贷款0.9亿元,该项目于2020年6月被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罕见、规模最大的抗战遗址。2023年,建行新营销抚松县漫江镇扶贫旅游PPP项目,申报额度3.8亿元。
(三)打造以绿色山水为本色的绿色旅游
用好绿色金融资源,全力支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性运营、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4家银行机构以银团贷款形式为长白山5A级景区建设发放贷款20亿元,以景区收费权和借款人上市子公司股票提供质押。其中,工行白山分行提供贷款11.9亿元;吉林银行白山分行提供贷款5亿元;农行白山分行提供贷款1.8亿元;中行白山分行提供贷款1.3亿元。白山农发行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发放贷款3.77亿元,通过对大黄泥河河道两侧的裸露土坡进行绿化处理,使黄泥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四)做好以蓝色交通为亮色的道路运输保障
为加快沈白高铁白山段、综合客运枢纽和东北边境风景道建设,全市银行业积极对接沈白高铁项目。工行白山分行成功营销对接白山辖内5个标段中4个标段开户,为沈白高铁白山东站扩建项目出具3亿元非融资类保函,同时做为参贷行为该项目融资2.5亿元已获得工行吉林省分行审批;中行白山分行为沈白高铁建设授信30亿元,提款0.72亿元。
(五)以金融服务为基色盘活旅游周边服务
一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为帮助缓解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资金压力,全市银行业为长白山5A级景区、纳殷古城、乐高美酒店等项目累计延期还本付息2.06亿元,为“长白山之夏”等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持。二是有力保障民生工程。白山农发行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发放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10.16亿元、水利建设贷款3.77亿元、城乡一体化贷款0.2亿元,有效保障了当地的民生工程。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手段。引导银行机构瞄准长白山旅游周边“衣、食、住、行、医”类型的民生行业,加大“科技+金融服务”手段应用。如:建行白山分行通过“惠懂你”APP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宏宇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云税贷”150万元,成功缓解企业经营资金压力;建行白山分行通过“商户云贷”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昌盛圆超市成功办理贷款100万元,解决个体工商户燃眉之急。四是健全金融服务网点。目前,已有3家银行机构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内专设单体县行,有效满足区域金融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自身不足导致难以获得融资
金融机构在对接企业了解融资情况时发现,影响融资难的普遍性问题有三个:一是企业经营不景气导致的信用等级偏低,客户准入难;二是融资额度比较高,有的融资家数超过3家,一些企业短期融资金额已经接近或超过其一年的营业收入,企业仍然通过各种渠道申请融资,存在过度融资风险;三是企业无可供银行抵押的不动产。
(二)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导致贷款逾期
疫情期间,长白山地区旅游、餐饮、娱乐、酒店类商户多次间歇性停业,加上长白山西山门下迁,虽然交通较以往更加便利,但游客驻留率大幅下滑,对企业经营造成具大损失,造成企业存量贷款逾期。
(三)金融服务触角仍需不断延伸
一方面,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属于特殊地区,相关金融业务由延边、白山共同衔接,在统计全区金融数据等工作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省级层面统一调度。另一方面,县域金融机构规模及授信管理受到限制。县域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受到上级行严格限制,且”重抵押、轻预期”,普遍授信额度小、期限短,无法与旅游业较长的发展周期相匹配,影响金融支持效果。
四、相关建议
(一)满足有效信贷需求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各类企业信息,提高披露质量。应用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数据资源,推进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对守信主体和失信主体实行差异化监管。构建联合授信机制,成员银行机构通过协议、合同等约定方式共同测算企业可承受的最高债务水平,防范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风险。
(二)有效应对疫情影响
针对疫情期间突出贡献且有银行贷款的企业,特别是酒店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企业及时召开银政企对接会,明确延长约定还款日期、优惠政策倾斜等事宜,保证银行信贷资金质量。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降低贷款利率、发放无还本续贷等工作,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高贷款发放率和服务便利度。
(三)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鼓励银行机构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内设立金融服务网点,优化服务功能。制定适合旅游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方案,提高授信审批额度、简化旅游产业信贷审批流程。创新符合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加快完善各项资产和权益的抵质押登记和评估工作。对于抵押物较少的企业,制定贷款评估办法,合理确定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