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心理突出问题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2023-06-05门方瑞李建庆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子女心理健康心理

门方瑞,李建庆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也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源总体质量下降而造成的学生综合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日趋重要。自2018年,“0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角,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更加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改进,现以“00后”大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现状及突出问题,并就预防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一、“0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及突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不可或缺,贯穿于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个成长过程。“0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多元化、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学习行为特点、认知方式、情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与“80后”“90后”有连续一致性的特点,更有阶段性差异的不同。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会出现时而成熟时而不稳定、时而独立时又而有依赖性的特点,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表现多元化。

(一)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对心理健康缺乏清晰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下一代健康状况的关注越来越高,在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与培养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分量。父母与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基本都能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栋梁之材。因此,大部分“0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好,是具有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甚至适应就业的心理素质的。[1]

但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不够清晰。例如,许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对其含义、范围、内容等没有清晰的认知。还有许多学生在面临情绪无法控制,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时,他们潜意识的反应是拒绝的,大部分学生更愿意自己慢慢将情绪消化,不希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外人知道。当自己遇到情绪压力时,往往不愿意面对,从而错失了心理咨询带来的帮助。

(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学习压力大、辨别能力差

“00后”大学生成长于一个文化发展多元、网络信息发达、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多元化,信息量巨大。他们接受并愿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鲜事物,并且接受速度极快。加之大学期间的学习模式主要依靠自主学习,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得大学生们在获取知识和资源的效率上提高很多。但由于年龄和阅历限制,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并未成熟,三观形成也不完善,巨大的信息量极易造成误区,使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变差。“00后”大学生还处于心理不稳定期,在面对良莠不齐、碎片化、片面解读的信息时,时而会感到困惑或无法分辨是非,从而限制了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正常健康发展。[2]

出生于21世纪的“00后”,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期望。因此,他们自然会受到来自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刚进入大学,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新的学习方式多重方面需要他们尽快去适应,很容易使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从而导致成绩浮动较大,与自己的期望值形成较大的落差。同时,又缺乏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无法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得不到宣泄,从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他们的家庭条件起点相对较高,父母基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于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小就要经历大量的课外辅导、作业、比赛,父母还要经常对他们施加压力,往往会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烂漫,失去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愈能力。

(三)独立意识强,但缺乏足够的生活能力

离开父母,进入大学,需要“00后”尽快地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很多同学在起初会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完全能够适应崭新的生活。他们想尽快摆脱父母的约束,早点踏入社会去“闯荡”,渴望能有独立的生活和圈子。但往往很多时候,“00后”在进入新环境后会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适应得这么快,由于急于求成,太想独立,导致他们反而变得不适应大学生活。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他们有时会发现遇到一些决策性的问题时,还是无法自己做决定,甚至在初中、高中时就在寄宿学校的同学也会出现不适应同样作为寄宿方式的大学生活。在陌生的环境、没有亲人陪伴、交际圈子还没有建立、学校制度严格、学习压力大、课余活动多等一系列问题的冲击下,他们脆弱的心灵可能会瞬间崩塌,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面对很多新入学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同学时,会发现他们中间有很多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做事情往往先考虑自己。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充足,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00后”通常会为自己考虑得较多一些。在遇到问题前先考虑是否影响自己的利益,或考虑某件事情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与很多遇到心理问题的同学谈话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不愿意与别人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我觉得现在这样平淡的同学关系很好。”部分“00后”会选择不与别人特别亲密,不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稳定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但又习惯了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处理矛盾或冲突时往往力不从心,从而偶尔会有孤独、不被他人理解的矛盾感受。

经验不足,缺乏实践,也是“00后”大学生的一个特点。虽然个性较为独立,也希望尽快独立进入社会,但往往由于缺乏经验导致面对失败。在面对失败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去调节自己,从而导致抗击打能力较差,很容易受挫并放弃。

(四)有正确的恋爱观,但部分学生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弱

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多元化,极具兼容性。成长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环境下,“00后”们更关注的是自身的情感体验,并且大部分表示愿意相信爱情。在对待爱情的时候,往往比较理智,有明确的的目标,比较清楚恋爱对象的标准和要求,择偶方面显得更加成熟。虽然如此,但他们对于校园爱情的持久性信心不足,虽然愿意相信爱情,但恋爱责任感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见异思迁、频繁更换对象的现象。

另外,部分学生仍然会存在恋爱挫折承受能力较弱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未成熟,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处理好恋爱过程中男女同学的关系,遇到问题不能冷静处理,易出现情绪化,从而会面对恋爱失败等情况,出现情绪持久不能平静,抑郁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由爱生恨的扭曲的心理状态。

二、形成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当今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网络和信息技术发达。“00后”从出生就享受着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传播的便利,又避免不了带给人们诸多负面影响。[3]某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确认,信息的片面性对年轻人造成误导,信息的繁杂性导致年轻人无法分辨内容的真伪。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看待事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社交方面,很多学生更愿意逃离现实环境,而满足于虚拟网络,缺乏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导致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产生社交恐惧。

“00后”大学生出生于全球文化交融的时代,深受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关注重点从物质条件逐渐转移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包容性更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然而受到自身阅历和知识储备总量的限制,他们的认知和思想并不成熟。遇到是非曲直的问题,无法正确理解和辨别,从而出现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倾向,在学习、交友、择业等过程中出现偏差。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无疑是影响“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00后”的父母以“70后”和“80后”为主,父母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他们会用相对科学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子女全面发展,从而使子女充分发挥个性,培养自己的兴趣。但受过较高教育的父母同样希望子女拥有更优秀的教育,于是无形中给子女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加之,“00后”的成长环境较安逸,父母时常代替子女进行重大决策,这些都在无形之中造成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脆弱等问题。

家庭环境因素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家庭和谐程度低、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因素,在这些情况影响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自愈能力差的情况。由于亲情的缺失,部分大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对矛盾的处理方式等方面会出现偏差。例如,他们会因为自己亲情上的缺失,将情感寄托于其他人,从而对他人产生错误的情感,引起社交上的问题,产生心理困惑。

(三)学校教育因素

“00后”在进入大学以后,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管理模式。大学期间的管理制度与中学时期有明显不同,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升学压力都是进入大学后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缺乏自主决定能力的“00后”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大学期间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充实,课余生活、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会工作等也都非常丰富,能否处理好学习与其他方面之间的关系,兼顾到方方面面,就成了考验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大学期间最主要的是靠自觉性,学习、人际交往、宿舍关系等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去进行。适应能力强的同学就会在大学期间崭露头角,适应能力弱的同学则会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常否定自己,从而导致不自信,承受能力变弱。

(四)个体适应因素

初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身边接触的同学也都来自全国各地,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00后”大学生新生正处于从依赖他人过渡到独立自主的转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从而与身边的同学产生矛盾。再加上大学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式与中学时代完全不同,大部分事情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没有父母与老师的叮嘱,很多学生会出现无法决策、犹豫不决、拖延等情况,从而在入校初期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大学面对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同学都有可能遇到,每个人的习惯和特点都不相同,很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很多“00后”大学生在进入自主学习阶段后,没有了老师和父母的鞭策,会产生惰性,从而无法较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进入迷茫状态。在大学即将结束时,他们会发现其他同学都过着充实有意义的生活,而自己还没有明确未来的目标,更没有做出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三、针对性探究预防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出现新情况,就要求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针对“0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以及突出的问题,通过多方面共同进行改善。

(一)家庭教育方面

大量临床经验结论得出,大多数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的“00后”大学生,其危机的产生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可见,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对于“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4]

首先,父母应当加强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关注。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升华。父母应当聆听且尊重子女的想法与意见,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子女在家庭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为接触外界社会奠定稳固的自尊与自立的品格。

其次,父母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子女,而子女也映射了父母在日常的行为表现。因此,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品格,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子女,使子女从父母身上学习到优秀的素养与品格。与此同时,父母要帮助子女提升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抗压耐挫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面对问题解决困难提供保障。

(二)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学校要关注并重视“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新生入校后就要及时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针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做到早了解、早预防、早干预。辅导员老师要加强正确的引导,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与同学们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加强后期情况的实时跟踪,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其次,建立班级网格制度。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宿舍设立心理联络员,逐级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由辅导员老师统一进行沟通与引导。建立班级网格,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跟踪,提高效率。辅导员老师要定期通过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等进行联系,讨论学生中普遍出现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个别学生会出现的心理问题。[5]

最后,加强家校共育。学校积极与家长联络,家长配合学校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络,尤其对于心理健康产生问题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定期沟通,做到早发现问题,早了解问题,早解决问题。学校要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着想的理念,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面临沟通困难时,也要尽可能的寻求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妥善处理与家长之间的联络。家长尽量配合学校老师的联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全面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与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问题难关。

(三)“00后”大学生自我提升方面

如果仅有家长和学校两方面的努力,而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是无法全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此,作为信息接收快、学习能力强的“00后”大学生,更应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进行自我提升。在生活与学习当中,正确地面对现实、认识现实、分析现实,遇到问题及时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难,选择合适的方法缓解焦虑,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效果与困难

高校的重视无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校领导还是辅导员老师,都应该越发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与老师的配合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及时与辅导员老师或其他信任的老师沟通,寻求帮助,这已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学生愿意选择信赖老师,信赖学校,共同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证明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具有良好的体系与制度,并开展有序,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做到及时联动,互相坦诚。同时,在建立班级网格制度后,辅导员老师可以缩小摸排范围,将工作分配给学生骨干共同解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工作能力。近年来,随着学生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家校共育工作上,家长的配合度明显提高。大部分家长,尤其是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家长,愿意与学校配合,共同帮助子女走出困境完成学业,从而加快了学生恢复健康的速度。

虽然以上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仍然面临较大困难。尽管学生本人以及家长愿意配合学校工作,但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经济问题等多种因素,导致很多工作没有办法顺利开展。更有甚者,学生或家长不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使得工作开展起来面临重重阻碍。再者,因为社会大环境所致,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充足,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等,都会造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80后”“90后”明显增多。

五、结 语

由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00后”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学习、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多,于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就越来越大。这一现状应当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适当减轻学生压力,鼓励地市、高校开展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从社会角度出发,共同帮助“00后”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学生与家长也要配合高校的相关工作,定期与辅导员老师谈话,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求良好的问题解决方法。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高校辅导员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把握节奏,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子女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