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析
2023-06-05刘新华汪云龙
刘新华 汪云龙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思政课教学的构成要素和实践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学的赋能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成为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2]。从教师视角探究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重在关切思政课教师如何科学把握其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度”。这里的“度”既隐含着思政课教师对待人工智能赋能的态度,也指涉思政课教师态度背后的立场,同时还规制思政课教师运用人工智能的自觉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关键在于解决好思政课教师的态度、立场与行动问题,这是智能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合理态度
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工智能,是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及其未来前景,人们往往呈现出过于乐观与悲观、激进与保守等情感与态度倾向,这在思政课教师中也有体现。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师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之于思政课教学产生何种影响”等现实问题上,部分思政课教师持过于乐观或悲观态度。持过于乐观态度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较之于人工智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完全能够驾驭人工智能,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对思政课教学造成负面影响;持悲观态度的思政课教师认为,人工智能因其表征的发展态势和具有的强大功能会日渐取代自身,抑或是认为人工智能会对思政课教学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关于“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的问题上,部分思政课教师持激进或保守态度。持激进态度的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过度使用甚至依赖人工智能,持保守态度的思政课教师则在教学中拒绝使用人工智能。质言之,以上诸种态度是思政课教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不能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所展示出的技术手段、基础设施与文明标识等划时代意义[3],不能正确处理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所形成的相关认识的反映。
面对人工智能逐步深度介入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思政课教师若想更好地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至关重要的就在于认清这四种态度,避免激进态度及其对技术负面效应的忽视,保守态度及其隐藏的“自我—他者”两极对立式思维,过于乐观所产生的唯我论,悲观所生发的替代论、恐惧论甚至奴役论,探寻确立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与价值性、守正性与创新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相统合的态度,即一种谨慎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对自我与他者的尊重、思想与行为的理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稳步前行。
秉持谨慎态度,首先意味着思政课教师懂得尊重自我与他者。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审视自我与他者,既不将人工智能视为冲击自身地位的“绊脚石”,也不将人工智能置于“神坛”而被其“牵着鼻子走”,而是将人工智能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力量,体现出一种乐观且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保持稳定、平和且放松的心态,能够正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从而更加专注地思考“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学具有哪些影响”、“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思政课教师相较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等关键性问题。其次,意味着思政课教师的思想与行为更加理性。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这种趋势下,思政课教师需要警惕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因技术有用性而冲昏头脑、因技术易用性而满腔热忱、因他人期待而盲目沉浸、因个体担忧而抵触甚至反对等一系列现象。因而,需要思政课教师理性地作出判断与选择,充分考察人工智能之于思政课教学的有用性、易用性、促成条件及社群影响等核心要素,细致体悟自身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接受与认同程度,认真思索人工智能运用的限度,在科学推理、理性审视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作为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助力。再次,还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稳步前行。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其效果的发挥与目标的达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信息化能力、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更好地寻求人工智能赋能与教学目标、内容、主体、方法等方面的联结点,做好科学研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制度保障,有效规避负面影响,使人工智能更好地发挥其赋能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必须加强研判,统筹谋划,协同创新,稳步推进”[4]。
综上,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思政课教师应当理性审视过于乐观与悲观、激进与保守等态度,确立一种乐观且谨慎的态度,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规避其风险,在敞开胸怀拥抱智能时代的同时保持前瞻性、预见性与防范性的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谋划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与思政课教学转型。唯其如此,才能不因技术之利而失落思政课教师的独特优势和本质规定,不因固守传统经验而错失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机遇和发展向度,确保思政课教师始终发挥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的作用。
二、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立场选择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5]立场选择是联结态度与行动的桥梁,具有巩固态度与指导行动的作用。目前,人工智能之于思政课教师尚属于新生事物,思政课教师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需经过“认知—理解—接受—认同—实践”等环节,理性审视自我与他者,形成正确的立场指引其前行。对此,要坚持教师主导、技术赋能、人机互动的立场,在自我主导与他者赋能中把握时代机遇,在意义阐扬与规律总结中筑牢课程根基,在无限憧憬与有限运用中寻绎平衡之道。
教师主导: 保持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自觉。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总是会面临“以谁为主”的立场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智能时代要求思政课教师因时而进、顺势而为,乐观且谨慎地运用人工智能,时刻保持主体性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6]。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主导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其必要性上,“教师主导”的价值立场反映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谁的意志、维护谁的利益、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教师主导”的深层逻辑是以思政课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本,彰显我国国家利益、政治制度与发展模式的优越性,表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聚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教师主导”的目的在于使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教学赋能,而非教授人工智能专业知识;通过对自我身份与主导地位的进一步明确以巩固职业地位,而非思考如何才能遏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其可行性上,尽管以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但目前尚不意味着强人工智能阶段的到来,其对思政课教学的赋能更多地表现为工具和手段意义上的优化与创新。因而,在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人工智能的有益资源做大做强自己,同时有限度地运用人工智能,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丢失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与人文价值,谨防“技术异化”与“本末倒置”[7],使自我不致在他者的镜像中迷失,更不致在学科大融合大发展过程中“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换言之,思政课教师在借助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时,应结合智能时代的现实情况与发展前景,对“我是谁”与“我能做什么”的问题有较为全面且清晰的认知,为建设“大思政课”贡献力量。
技术赋能: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坚持“教师主导”的立场并不是强调所谓的唯我论,更不是“自话自说”、“自我设限”,而是在观照自我的同时主动学习他者,积极地“为我所用”。坚持“技术赋能”的基本立场,应明晰“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好地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等问题,透过他者视角客观认识他者赋能、站在自我视角反思自我认识不足,进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技术优势。其一,透过他者视角客观认识他者赋能,辩证看待其赋能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教师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思政课教师的学习能力、设计创造、社会责任等素养更为强化,使创设情境、分析学情、管理课堂、批改作业、组织线上考试等更为便捷,泛在化学习、个性化教学、协同化建构等设想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场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可能因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偏离教学初衷,进而导致自身主体性和权威性逐渐减弱、教学评价存在“数据冗杂”与“数据孤岛”现象,等等。对此,思政课教师应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审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义与演化逻辑,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旨归。其二,站在自我视角反思自我认识不足,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素养。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客观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教师整体认可人工智能教学工具的价值,但缺乏专业师资是阻碍课程开设的主要因素之一[8];有些高校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不多,虽然有用性感知较强,但易用性感知不佳[9],可见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仍有待强化。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人工智能,树立适度的他者视角,厘清基本的事实状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真正把握人工智能及其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涵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人机互动: 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教师主导”与“技术赋能”的基本立场在于促进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协同乃至融合,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如果说人机互动、协同乃至融合是一条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曲线,那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核心主线,人机互动、协同、融合的这条曲线始终围绕着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线上下波动,思政课教师所做的努力就是使这条曲线无限趋近于中间这条主线。首先,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协同乃至融合。当前所处的智能时代,既是深度学习、人机协同、共创分享的时代,也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坚守“教师主导”、理性审视“技术赋能”,科学研判未来人机互动、协同乃至融合的发展愿景。回顾过去与反思当下,人工智能之于思政课是一种时代背景或技术手段;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之于思政课将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革力量。其次,要在人机互动、协同乃至融合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思政课教学不能“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11],而是要从“现实的生活胚芽”发力,尊重“现实的个人”的主体地位,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之,无论是“教师主导”下的“技术赋能”,还是“人机互动、协同乃至融合”,智能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须厘清思政课教学始终是强化人的认知、引导人的思想、夯实人的信念、塑造人的行为的教育实践活动,须明晰是思政课属人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取向赋予了自身教育意义,而非人工智能技术。在此意义上,真正优质的思政课不在于教师是否在技术层面运用了人工智能,而在于教师是否将这种技术运用与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进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行动路向
在明确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态度与立场问题之后,还要探讨“怎么做”的行动问题。对此,思政课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有为之方向”,厘清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可为之边界”,推动自身与人工智能有机联动,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有为之方向”。思政课教师要保持自身主体性自觉,对“我是谁”与“我能做什么”形成较为清晰的体认,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与自豪感。一方面,明晰“我是谁”的角色定位。马克思指出,人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2]。对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角色的再阐释,不仅要以静态视角探究“我一直以来是谁”的问题,而且要结合技术发展与运用趋势,以动态视角探究“我现在是谁”与“我将来是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追问,是思政课教师对自我的体悟、反思与确证,是作为“自觉主体”的积极价值关切与省思。当前,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逐步从“教师—学生”转变为“教师—人工智能—学生”,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传递者、活动组织者、价值塑造者的角色,更具备了技术使用者的新的身份定位,需要适应智能时代发展变化,加快完成身份角色转变。另一方面,清楚“我能做什么”的权责边界。虽然人工智能是“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创造物,但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在这种具有变革力量的技术影响下,长期面临着“他者替代之势”与“主体自我觉醒”之间的双重张力,需要思政课教师审思自身相较于人工智能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自身存在意义与实际践履有较为清晰透彻的体悟。具言之,在思政课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性、价值引领与塑造性尤为突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示范性与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自身的政治敏锐度与鉴别力、价值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人生阅历与生活感悟,以及洞察力、理解力、分析力与表达力等,深刻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使其肩负着思想引领、情感激发、信念筑基等多重职责使命,这是人工智能无法达到的。
厘清人工智能赋能的“可为之边界”。思政课教师要对人工智能形成较为清晰、客观、科学的认识,将认识他者真实与真实认识他者有机结合[13],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及其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功能效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洞察人工智能产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客观认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现实情状,科学、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推动人工智能有效赋能思政课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成效。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又要从人工智能中抽离出来,思考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优劣之处,进而正确地看待与运用人工智能,警惕技术狂飙期内隐藏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时刻关注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情况,特别是以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探究其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其赋能教学的发展向度、样态与进路,及其对教学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自觉。
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有机联动。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度学习、人机协同、共创分享过程中讲好思政课。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历史演化的重要力量,是模拟人类思维、扩展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促逼着作为自然存在的人学会生存、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学会交往、作为生成性存在的人学会超越[14]。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明晰“我是谁”与“我能做什么”,还要明确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更要在人机互动的同时思考“我如何才能教得更好”,探究“如何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挑战转化为机遇”。有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身本领,提高对技术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通过切实提升信息化能力素养来推动人机互动、协同乃至融合,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学习借鉴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有益经验。思政课教师可以从总体上考察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现实情况,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关键点位上思考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优劣之处。同时,思政课教师应聚焦教育教学需求,提炼目前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案例中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思政课的预判性与针对性;借助人工智能对评价机制进行分众化构建,综合思政课教学各要素情况,制定兼具科学精准性与人文关怀性的监测评价机制等,进而丰富与完善自我,助力智能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明确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重点与方向。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参加相关教学培训与模拟训练,提升自身技术应用能力;对运用人工智能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如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避免对技术的过分依赖而导致教学初衷的偏离;运用大数据等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析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倾向,辅助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使得知识传递更加精准、思想引领更加有效、情感激发更加深层、信念筑基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