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冬季节山羊羔羊对不同结构保温箱的行为选择

2023-06-05王淑娟庞训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平地保温箱垫板

林 杰, 李 灿, 黄 金, 孔 亮, 王淑娟, 庞训胜

(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处于低环境温度的机体需要更多能量需求,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动物的应激反应除收缩皮肤血管减少血流量等生理变化[1]外,机体还有寒战和非寒战(Shivering and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两种产热方式[2]以维持体温稳定。初生羔羊具有完全招募用于非寒战产热褐色脂肪组织的生理特点[2],但是,幼畜整体生理调节和抗病能力弱,山羊羔羊疾病与死亡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成为限制养殖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对于山羊,尤其羔羊并不清楚其临界温度[3]。据观察,山羊羔羊在舍温17 ℃即呈现聚集避冷的行为现象[4]。在山羊规模养殖的漏粪板床舍饲中,保温箱弥补了寒冷季节羔羊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的不足,或者结合平地养殖提供羔羊适宜微环境。作为山羊养殖常用的羔羊保温箱,目前并无合理结构。在面对外界环境温度下行时,羔羊在保温箱与依偎母羊庇护之间存在着选择行为倾向的问题。行为学分析已成为探讨山羊饲养管理措施的重要研究手段[3],然而,在设施养殖中,羔羊在漏粪板床适宜微环境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设计和布局不同结构的保温箱,通过观察羔羊的行为选择,旨在探讨羔羊在非极寒条件下适宜的微环境,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羔羊保温箱 设计2种类型羔羊保温箱,除出入口外,羔羊保温箱四周侧面和顶部封闭或不封闭,底部木质垫板或无垫板。由此制作4种木质结构的羔羊保温箱(图1):四周封闭+笼底无垫板(A1)、四周封闭+笼底有垫板(A2)、四周不封闭+笼底无垫板(B1)、四周不封闭+笼底有垫板(B2)。羔羊保温箱由木质板条钉制,对于笼底有无垫板均铺干麦秸碎草,对于保温箱四周和顶部封闭措施是在保温箱四周和顶部所围的木板之间填充麦秸。

图1 4种保温箱结构Fig.1 4 kinds of incubators注:A1为四周封闭+笼底无垫板;A2为四周封闭+笼底有垫板;B1为四周不封闭+笼底无垫板;B2为四周不封闭+笼底有垫板。

1.1.2 仪器 COS-03-XUSB型温湿度测定仪(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监控电视摄像机(惠州欣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于2020年10月在临泉县欣达生态羊业有限公司,选择9只12日龄皖临山羊羔羊及其哺乳母羊,置于与舍内平地运动场紧邻的羊高架漏粪板床上,母羊拴系,具有一定活动范围。羔羊通过斜坡可自由上下平地和高架床,平地运动场一侧靠羊舍内墙,其他三面用铁丝围成羊栏。在漏粪板床上放置A1、A2、B1、B2等4种结构的羔羊保温箱,距母羊2 m左右;在平地运动场的栏内放置A1和B1两种羔羊保温箱。间隔7天将羔羊保温箱垫草更换为新垫草。监控电视24 h记录羔羊行为;温湿度测定仪实时测定舍内温湿度。

1.3 羊舍结构与饲养管理

1.3.1 羊舍结构 羊床为双列高架漏粪板床,羊舍钢架结构,东西走向,南北侧通过卷帘控制环境,顶部和东西侧以保温板材搭建。

1.3.2 饲养管理 羔羊自然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营养标准参考羔羊营养需求配制[5],具体见表1。

表1 羔羊饲料配方Table 1 Feed formulation of lamb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测定指标 记录羊舍每日24 h温度变化,以最低温度为依据,将羊舍温差划分为14.9~17.3、11.5~14.5和9.8~10.4 ℃等3个环境温度段,分别设为T1、T2、和T3;根据行为变化,观察在3个不同环境温度段下,羔羊对置于平地和漏粪地板上不同保温箱选择进入的频次和滞留时间,滞留时间分为1~10、11~60和61~360 min等3个时间段,分别设为m1、m2和m3。测定间隔7天更换出不同保温箱垫料的水分含量。

1.4.2 测定方法 在羊舍中安装监控电视摄像机,24 h记录羔羊行为,根据存储数据,分析行为特点。温度感应器置于羊舍漏粪板床母羊背高处测定环境温度。取混匀垫料250 g置于105 ℃干燥24 h,称量干燥前后垫料重量,垫料水分变化为计算差值与干燥前垫料重的百分比。

1.5 统计分析

对羔羊在不同环境温度段进入不同保温箱及其滞留不同时间段的频次进行分类,按照9只羔羊平均每只在2 d内的行为频次为单位进行统一换算,用SPSS 20软件对换算的频次数据分别作多个(2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羔羊对平地和漏粪板床保温箱及其亚结构的行为选择

由表2可见,母羊拴系在漏粪板床上,羔羊在进入平地和漏粪板床的保温箱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羔羊进入平地上保温箱频次为0。在保温箱亚结构的四面和顶部封闭与不封闭之间,处于T1、T2温度段的羔羊,进入封闭结构频次高于不封闭的,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T3,进入封闭结构频次低于不封闭的(P<0.01);有无垫板之间,处于各温度段的羔羊,进入有垫板结构频次高于无垫板的,经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羔羊不远离母羊进入平地保温箱;羔羊倾向于选择四面、顶部封闭和有垫板结构的保温箱。

表2 不同舍温条件下羔羊对保温箱和其亚结构的选择Table 2 Preferences of lambs for incubators and its substructures at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2.2 4种保温箱的羔羊行为选择

由表3可见,在T1、T2和T3下,羔羊分别进入A1、A2、B1、B2 4种结构类型保温箱的行为频次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在T1,进入A2频次最高,B1频次最低;在T2,进入A2频次最高,A1频次最低;在T3,进入B1频次最高,A1频次最低。表明羊舍温度的变化可改变羔羊对不同结构类型保温箱的选择。

表3 4种保温箱的羔羊选择Table 3 Preferences of lambs for four types of incubators

2.3 保温箱及亚结构的垫料水分变化

由图2~3可见,间隔7 d保温箱垫料因尿液浸渍的水分变化,舍温低(9.8~14.5 ℃)和舍温高(14.9~17.3 ℃)保温箱亚结构垫料水分变化趋势相似,但其垫料水分含量不同,舍温低的四面和顶部封闭或不封闭垫料水分含量均高于舍温高,有垫板的垫料水分含量高出15.66%。在舍温低状态下,有垫板比无垫板的垫料水分含量差值更大。垫料水分变化某种程度反映羔羊对保温箱亚结构选择的行为。舍温高时,A1和B2保温箱垫料水分高于A2和B1;舍温低时,A2和B2保温箱垫料水分高于A1和B1。

图2 舍温14.9~17.3 ℃下保温箱及其亚结构的垫料水分Fig.2 Moisture of straw on floor in incubators at 14.9—17.3 ℃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图3 舍温9.8~14.5 ℃下保温箱及其亚结构的垫料水分Fig.3 Moisture of straw on floor in incubators at 9.8—14.5 ℃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2.4 羔羊选择不同保温箱的滞留时间

由表4和图4可见,在m1、m2和m3不同滞留时间段内,羔羊对4种保温箱的选择频次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T1的m1中,羔羊进入A2频次显著高于B2(P<0.01),相比较以B1频次最低(P<0.01);在m2,相比较以进入A2频次最高(P<0.01),B2频次最低(P<0.01);在m3,相比较以进入B2的频次最高(P<0.01),A1频次最低(P<0.01)。在T2的m1中,进入A1频次显著高于B2(P<0.01),B1频次最低(P<0.01);在m2,相比较以进入A2的频次最高(P<0.01),A1频次最低(P<0.01);在m3,相比较以进入A2的频次最高(P<0.01),A1频次最低(P<0.01)。在T3的m1中,进入B2频次显著高于A2(P<0.05),相比较以A1的频次最低(P<0.01);在m2,进入A2频次高于B1(P<0.05),A2和B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较以A1频次最低(P<0.01);在m3,相比较以进入B1的频次最高(P<0.01),A1频次最低(P<0.01)。表明羔羊对不同保温箱的滞留时间有不同的选择。

表4 不同舍温下羔羊选择保温箱滞留时间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duration of stay for lambs in the incubator chosen at different house temperatures

图4 不同舍温下羔羊滞留保温箱平均频次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incubator chosen by lambs staying time at different house temperatures

3 结论与讨论

3.1 低温环境影响羔羊对保温箱的选择

本研究发现,低温环境可使羔羊选择不同结构保温箱避冷。山羊羔羊对于寒冷高度敏感[6],当环境温度在14.9~17.3 ℃时,羔羊表现出寻居保温箱避冷,其行为与以往研究相同[4]。动物在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量占其他器官和组织总产热量的56%,腹下保温尤为重要[7]。保温箱垫板结构可防止气体上下对流散失羔羊腹部热量,因此,相对于无垫板,羔羊在不同温度段进入有垫板保温箱的频次均显著增加(P<0.01)。

野生山羊虽经过驯化,但母性行为仍保留野生种群的一些模式[7-8],羔羊躺卧睡眠应处于母羊视线范围内[9]。本研究显示羔羊在保温箱滞留61~360 min,羔羊进入四面和顶部不封闭结构的频率高,而不是四面和顶部封闭更利于保温的箱体结构,可能源于视线范围内羔羊睡眠的母性要求。羔羊在早期生活中,好奇、活泼,玩耍占很大一部分,并保留着隐藏行为特点[8-9]。研究结果表明,在1~10 min较短时间段,羔羊在环境温度14.9~17.3 ℃以进入四面和顶部封闭的A1、A2保温箱为主,这种结构保温箱,其微环境符合光线幽暗、无风的隐藏特点[9],因此,推测可能是羔羊选择的原因,但有待进一步证实。有趣的是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利于保温结构的垫板成为羔羊的选择倾向,包括四面和顶部封闭或不封闭的箱体结构。不同于野生状态,集约化养殖增加了母羊哺乳和母仔间接触的机会,对于11~60 min时间段羔羊进入4种类型保温箱的频次,更多反映的是结合母羊1天2次喂料期间,羔羊在白天小憩频繁的状态。

据报道,漏粪板床不适合寒冷季节羔羊养殖,结合保温箱的地面养殖是一种实用羔羊护理措施[4],然而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温度段,羔羊不曾进入平地设置的保温箱。有研究表明,在山羊围栏集中饲养中,母仔分离对母仔双方均产生生理和行为上负向变化,羔羊辨别母羊距离有限[9-10]。本试验将母羊拴系在高架漏粪板床,床与平地高度差1 m,平地保温箱位于母羊偏后方12 m左右,是母羊视野半盲区,因此,推测保温箱的布局与不利于母仔间亲密关系的维持有关,羔羊不远离母羊进入平地。

3.2 垫料干湿度影响羔羊对不同保温箱的选择

据报道,床的干湿度影响羊对不同结构和垫料的选择,山羊偏向干燥床面[3,11],与本研究对羔羊观察结果相同。小麦秸秆具有一定吸水性,在不同保温箱结构中,有垫板的垫料,由于垫板阻断尿液滤过,尿液易被垫料吸收,因此,水分含量高。但垫板垫料水分可能与四面和顶部结构是否封闭有关,不封闭保温箱垫板垫料水分低些。垫料在潮湿状态下比干燥的导热系数增加,不利于寒冷季节机体腹部保暖。据报道,成年羊的羊床湿度34%时会引起卧姿的显著变化,由于机体正腹下被毛少,更易散失热量,因此,侧向躺卧比趴伏睡眠姿势比例高[11]。羊无定点排粪尿行为[12-13],因此,本试验间隔7天更换垫料,四面和顶部封闭保温箱垫板垫料平均水分为37.45%。显然,羊的排泄行为特点势必反向影响羔羊的选择,然而,对于垫料湿度如何与其他环境因素互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羔羊在秋冬季节选择不同结构保温箱避冷,倾向选择有垫板的保温箱,喜干燥垫料,在短时间滞留时进入四面和顶部封闭保温箱的频次高,长时间躺卧睡眠以四面和顶部不封闭的结构为主,羔羊不进入母羊视野盲区的保温箱。

猜你喜欢

平地保温箱垫板
高楼万丈平地起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没有垫板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遇到一条蛇
60t长64m管道桥平地预制、支架推送架设施工技术
“婴儿保温箱”公关助推美发动海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