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23-06-05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大学

张 荣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赋予了一流大学新的方位和使命,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一流大学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教育篇章”。

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综观世界科教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往往先成为教育强国而后成为科技中心,教育的繁荣兴盛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其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无不验证了一流大学都是伴随其所在国家的发展逐步壮大的。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形塑了一流大学不同的发展路径。现代大学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正不断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战略性人才汇聚培养基地。

首先,世界一流大学的孕育发源根植于所处的文明环境和文化土壤。大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延续性的机构之一,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其面向未来而生,对本民族、全社会和整个世界充满着责任意识,着眼于全人类的发展和全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饱含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孕育于不同文明环境和文化土壤的世界一流大学,皆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与轨道。11世纪的欧洲,受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由此诞生、绵延发展。欧洲中世纪建立的大学中有70%至今仍然是世界知名大学,有16%位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反映了欧洲文明对欧洲大学发展的持久影响(刘海峰:“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美国的大学深受清教徒开拓精神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引入市场竞争理念,将欧洲大学缺少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理念发挥到极致(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理工高教研究》2003第5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一流大学成长之路。由此观之,世界一流大学多是在各国的文化浸润中,不断汇聚资源,探索符合文明特质、具备自身特色的兴校道路。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成长扎根于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中。从高等教育的演进来看,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一流大学的集中地不断发生转移,这种转移与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更迭紧密关联。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大学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中不断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美国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在对国家社会的服务和贡献中实现的。二战期间的战时需求推动了大学与联邦政府的合作,一批研究型大学主动服务于美国的军事战略需求,完成了雷达、原子弹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促进了一流大学快速成长。二战之后,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日益密切,一批在科学技术上各有侧重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大学群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硅谷”和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128公路”等科技园和科技带。这些科技集群的发展随之推动大学逐步成为卓越的知识网络中心和世界前沿的研究基地。可见,大学在与社会的发展互动中不断拓展建设的功能和形态,凸显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影响。

最后,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发展服务于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时代变革牵引着大学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革新,历次工业革命均由知识发展所驱动。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意大利的科学发展,产生了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等一大批科学家;17世纪培根经验主义理论和“知识就是力量”理念加速了英国的科学进步,产生了牛顿、波义耳等科学大师,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大学改变了以古典课程为主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开辟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成为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导;18世纪的法国,在启蒙运动营造的向往科学的氛围中,以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安培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分析力学、热力学、化学、电磁学等领域作出重大建树;19世纪的德国,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创新型大学成为新的高等教育中心,打破了英国大学传统的分离模式,涌现出爱因斯坦、普朗克、欧姆、高斯、黎曼、李比希、霍夫曼等一大批科学家,创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细胞学说等重大科学理论;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带来了科学的发展,集聚了费米、冯·诺依曼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产生了贝尔、爱迪生、肖克利等一大批顶尖发明家,美国获得了近70%的诺贝尔奖,产出占同期世界总数60%以上的科学成果,集聚了全球近50%的高被引科学家。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结合,往往造就了世界学术中心或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世界一流大学通过推行育人与创新并重,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教育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形成了教育与创新的联动发展。

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中肩负重大使命,担当重要角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梦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就把高等教育发展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与政策选择。国家通过重点大学建设和相关院系调整,为国家工业化培养了大批急需专业人才,高校也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自身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迎来快速发展,其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迫切需要重点建设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流大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重点建设大学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快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高等教育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15年8月,国家作出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推动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向是建设教育强国、赶超世界先进。这凸显了高等学校对国家及区域发展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国家对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一流大学成为“国之重器”(马陆亭:“一流大学是国之重器”,《北京教育〈高教〉》2022年第11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若干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中国的一流大学逐步迈入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回顾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以下有益的经验启示。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文艺晚会,舞蹈《自强不息》

一是牢牢加强和巩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和巩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始终在办学治校上站稳政治立场,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导权,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走向世界。”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们所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才可能有中国特色,才能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是办“在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彰显一流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才能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在日趋严峻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和科技人才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建设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体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张应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10期)。

三是牢牢抓住“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必须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四是牢牢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都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行为,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解决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核心问题,为我国实现重大原创成果突破、抢占世界科技前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作贡献。要聚焦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等,深化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学理阐释,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张荣:“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民论坛》2022年第23期),提升一流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持和创新引领。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当深刻认识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主动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坚持守正创新,更加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一是在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阶段迈进。大学必须发挥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全民提供终身教育服务,提高国民整体综合素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厦门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人才自主培养,坚持“五育并举”,实施“育人优先”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全面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扎实推进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加大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着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各类卓越人才。厦大学子在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14金15银20铜,其中2018年、2020年两次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厦大毕业生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比例连续五年持续增长,占比已超过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0%。与此同时,学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广泛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服务,推动我国超大规模人口的能力素质提升,服务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

二是在解决国之所急、民之所需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学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四个面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厦门大学不断强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推动科学研究向“指向型”发展,科研模式向“团队型”发展,科研管理向“组织型”发展,着力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大装置,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攻关“卡脖子”问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加大力度促进成果转化,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校地共建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产出了一批高显示度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国家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积极发挥创新优势,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对口帮扶的宁夏隆德县实施“南强大树”教育振兴乡村创新试验计划,着力打造“肉牛养殖+胡萝卜种植”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厦门大学建设的隆德县康业扶贫产业园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三是在推动文化传承、理论创新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注重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物质条件的同时,创造更加充实、更加富足的精神财富。大学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研究起点,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阐释,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构筑先进文化高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近年来,厦门大学充分挖掘福建厦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深厚资源,大力推进建设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心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厦门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实施“文化引领工程”,组建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电影学院、创意与创新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着力推动新文科建设,挖掘百年校史打造校史戏剧、舞蹈史诗等校园文化品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与艺术繁荣发展。

四是在服务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条件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学作为绿色教育的提供者、绿色科技的推行者、绿色文化的引领者,在开展生态文化、绿色经济、环境科学等教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必须在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理论、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厦门大学依海而建,地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构筑了海洋、环境、生态于一体的教研传统和优势。学校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长期耕耘海洋储碳机理研究优势,组建成立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加强海洋负排放技术研发,牵头承担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成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联合国十年倡议计划框架下的重要海洋倡议,引领国际海洋负排放科学前沿。学校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运用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全面落实低碳、循环、再生等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校园能耗、用水等管理,以打造“最美校园”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发展新风尚。

五是在促进文明互鉴、合作共赢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学是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教育、人文、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化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生命力。厦门大学因开放而起、伴开放而兴,不断发挥“海峡、海丝、海洋”特色优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登上国际高等教育的舞台,不断完善立体开放式办学新格局。学校首开先河走出国门创办马来西亚分校,在五大洲13个国家合作共建15家孔子学院和1家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探索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办学新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当地社区,传播中国文化。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牵头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金砖科技创新基地,共建厦门大学—莫斯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形象、福建精神和厦大风采。学校主动担当文化使者,与境外263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与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机构搭建交流的桥梁,为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作出厦门大学新的贡献。

六是在加强理论阐释、深化现代化研究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如何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是摆在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大学必须自觉承担起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使命和责任,科学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模式,系统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和路径,加强学理阐释、理论总结、实践提升,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积极为世界、为人类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厦门大学高度重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阐释,加强学科力量整合,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第一时间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重点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国家统一与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8个中心。学校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为抓手,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设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专项,加强高质量发展、两岸融合发展、东南亚及“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生态文明等特色研究,在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道路上先行先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话语优势和治理优势。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