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见忍,智者见智
2023-06-05王春雷
王春雷
一别七年,她从某高职院校的许老师摇身一变,成了著名民办教育机构的许副总。我还是习惯地称她许姐,一如二十多年前的初次相识。许姐从事宣传工作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那所高职院校,曾在招生、就业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七年前,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五十三岁的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参加下一届招生和就业办主任竞聘。七年未见,许姐并未见老,优雅如故,只比七年前更添了一份自信。我们的话题便从七年前的饯行开始。
恶性比丘,默摈置之
七年前,我为许姐在学校里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她引用寒山和拾得两位禅师的对话为我解惑。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弘一大師在湛山寺给学生讲课时说,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要拿戒律律人,天天只见人家不对,不见自己不对。律己极难,受谤而无辩更难。在职场上,同事之间律人不律己,每谤必争,把本该宁静的人文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因此,职场人要亲君子,只有律己;要远小人,只有无辩。
那时我还愤愤不平:“人在职场,难免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果一味迁就,吃亏事小,不是纵容了职场恶人?‘冤冤相报何时了?但凭什么要我在这个环节?‘让他三尺又何妨?万一遇到得寸进尺的主儿,还哪来的六尺巷?眼见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经常恶人先告状,岂不是人善被人欺?难道要法向非法让步、道德向无德让步……”
今天,许姐亲自见证了拾得禅师的智慧:之前谤她、欺她、辱她、笑她、轻她、贱她、恶她、骗她之人仍在原地踏步,许姐却因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合作的民营教育机构相中,先是借调,退休后便被直接聘任为副总,更高的平台、更开阔的眼界、更出色的成绩、更好的待遇……一切水到渠成。
在很多时候,复杂的人际关系难免使我们对别人生出一些评判、怨气、不满,我们容易去要求别人如何做,却很少想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忍辱是消除烦恼、获得快乐的绝佳方法,是处世的大智慧,也是自信心的表现、自我意志的磨炼,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曼德拉总统就职典礼上,曼德拉竟邀请当年看守他的三名狱卒观礼。他说,那段牢狱岁月使他学会控制情绪,也学会处理苦难带来的痛苦,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起立表达对这三名狱卒的敬意。人生的某个阶段,需要忍辱,今天吞下的是羞辱,换来的是明天被喂大的格局!
老子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即使对方做得出格,也不要做代大匠斫的事,而是要把惩罚的权利交给相关的职能部门。这样的忍,是对自我的保护。
佛陀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了四个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佛住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服。佛入涅槃,恶性比丘,如何处理?”佛说:“对待恶性比丘,最好的办法就是默摈置之,不要理他就好了。”这样的忍,是精进不忘随缘。
廉颇读懂蔺相如的忍是格局、是智慧、是精进随缘,所以负荆请罪,成就将相和的千古佳话;如果廉颇不懂蔺相如,则“小人自龌龊,安知旷世怀”。没有旷世怀的加持,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之时,要么“恶人自有恶人磨”,要么格局限制了能力的发挥。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个人能“律己”才能反观自照,能“无辩”才能放下自在,谁说许姐的成功不是必然呢?
忍辱如盲,智慧为导
聊天中得知,许姐刚刚被借调到教育机构,就因为别人的诬告被上级领导约谈。在大是大非面前,许姐没有默摈置之,组织终于还她以清白。我的格局大,但却不能被你拿来作为诬陷我的工具,有智慧的忍辱,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被称为六度。“五度为盲,般若为导”,如果离开了般若智慧的引导,忍辱也会像瞎了眼一样。所以,真正的忍辱不在相上,而在心上。
抗日战争时期,巨赞法师召集青壮年僧侣和少数道士约七十余人,举办军事训练班、佛教青年服务团和佛教流动工作团,分赴长沙、湘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被群众称为“和尚兵”。他们沿途贴标语、发传单,标语中就有“当汉奸的,生受国法,死堕地狱”一类结合佛教教义宣传民族气节的口号,田汉有诗赞曰:“僧衣脱却着缁衣,敢向人间惹是非。”
“敢向人间惹是非”就是在心上忍:不忍的行为出于忍辱之心。如果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心怀嗔恨,那不是忍辱;“敢向人间惹是非”但心怀慈悲、不生嗔恨,这却是真正的忍辱。
佛家将忍辱分为三个层次:生忍、法忍、无生法忍。通俗地说,生忍是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能忍。法忍是具足消除烦恼的力量。要活得自在,必须克服心理上贪嗔痴的成见。无生法忍则超越了忍和不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心上忍就是向无生法忍迈出有力的一步。
心上忍,首先是熄灭心中的嗔念。
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杀敌之后尚且“以悲哀泣之”“以丧礼处之”,心中无嗔天地宽。
心上忍,更是对给你制造障碍的人也要常怀感恩之心。罗斯福总统曾经家中失窃,被偷走了很多东西,朋友知道以后写信安慰,结果他回信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没有什么好难过的,因为第一,窃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只偷取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却说:“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就,念其恩故常怀慈愍。”提婆达多其实早已成佛,是故意示现反面助佛成道来磨炼他的。因为生生世世折磨佛陀,提婆达多入了无间地狱。阿里难是提婆达多的弟弟,一定要去看望他。在地狱里,提婆达多睡得正香,还对阿难说:“我在阿鼻地狱,犹如比丘入三禅乐。”
小人在佛法里称违缘,但何尝不是你的提婆达多呢?
六度萬行,忍辱第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记载,沙门问佛陀说:“什么人的力量强大?”佛陀回答说:“忍辱的人力量强大。”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的、将打将可以忍耐的世界,因为不圆满、不如意,所以要忍辱。
讲到修忍辱,释迦牟尼佛堪称典范。在尚未成佛前,他有一世身处歌利王时代,以一位修行人身份偶遇歌利王。暴虐的歌利王正在打猎,得知身边妃嫔宫女都被修行人精彩的讲法吸引而去,便心生不快。当歌利王得知修行人正在修忍辱时,便挑衅地以宝剑割下他的耳鼻,直到将他节节肢解。修行人不但不动嗔心,反而发自内心地怜悯歌利王不懂因缘果报……终于,修行人坚定无比的忍辱精神感召到天神前来拥护,他的身体也立即恢复如初。歌利王惊觉自己犯下的罪行,长跪忏悔,请求这位忍辱仙人的饶恕。忍辱仙人不但饶恕他,还发愿成佛后即第一个度化他。歌利王就是后来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弟子·陈如尊者。
忍辱仙人的故事是真实的吗?让普通人如何去学呢?割截身体的痛苦不是远远超出常人的忍受能力吗?真的能感召到天神的拥护吗?歌利王不忏悔怎么办?两千年前的庄子早已给出了答案:
人籁是人吹竹管的声音。竹管本无声音,人带着某种目的和方法去吹,也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地籁是风吹孔窍的声音。形状各异的孔窍本无声音,有了风就发出不同的声音。人失去了主观意志,风失去了作为,世界就会陷入自然无声的状态,这就是天籁之音。功利性的做秀如人籁;非功利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则是应风而起的地籁;只有进入南郭子綦那样“吾丧我”的境界——“心如槁木,面如死灰”,才能听见天籁之音,进入道的境界。进入道的境界,也就是进入了三位一体的至人、圣人、神人的境界。庄子借王倪之口说出了至人的境界: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吾丧我”就是佛家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是庄子进入“吾丧我”的天籁境界,于是“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歌利王割截身体算什么呢?能“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有什么不能感召天神来拥护?让歌利王忏悔更是小菜一碟。一方面,“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一方面如来只是方便说法,忍辱仙人的故事只可意会,其中心思想——六度万行,忍辱第一——则是真实不虚。
忍辱仙人和庄子的至人境界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但还是可以从文天祥的大光明法中读出一点端倪:
文天祥被俘经过家乡时,曾经服过毒,希望能死在自己的家乡,结果没有成功,心境之痛苦可想而知。后来,文天祥在监狱中遇到一位道士叫灵阳子教授他道法,有来又遇到一位“异人”,传授他佛家的“大光明法”。此大光明法也的确让文天祥很快看破了生死,了悟了生命的真谛,进而坚定了信念,保持了名节,成就了令后人敬仰的千古英名。
“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每个人都可以修习属于自己的大光明法,进入“吾丧我”的天籁境界,虽不能像忍辱仙人那样忍受割截身体之苦,但无限接近“物我两忘”,一定可以在天籁中感受“忍受骂名,如饮甘露”。
佛陀和伟人好像离我们普通人有点遥远,我们不能割下自己的耳鼻,也不能在受到侮辱时默不作声,甚至在面对正确的指责时我们也会拍案而起。但是了解到那些失败的案例,或可给我们作出警示,项羽不能忍垓下一场战争失败的耻辱,自刎乌江,令人叹惋;刘备不能忍失弟之痛,贸然出击东吴,兵败彝陵;王郎不能忍诸葛尖刻嘲讽,气死阵前,传为一方笑谈……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多些忍耐,静待时机,便会走出一条别有洞天的职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