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治理:逻辑、困境与路径
2023-06-04华冬芳
摘 要 科教融汇是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在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治理要跳出固有的治理逻辑束缚,沿着“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的治理主线,从单维主体治理向政校企多元治理拓展,从职教研究向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延伸,从竞争合作走向共生共益。目前,职业院校科研治理实践中存在主体缺位、治理目标偏离以及制度环境不完善等困境。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职业院校主体治理结构、持续可行的科研治理目标体系和适应契合的科研治理制度安排机制,是科研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对于职业教育科教深度融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科教融汇;科研治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0-0031-06
作者简介
华冬芳(1980- ),女,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教育管理(无锡,214028)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课题“高职院校新商科人才‘区校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JSJG043),主持人:华冬芳,薛雯霞;2021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资助;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委托课题“产业演进与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以无锡市为例”(8202034),主持人:华冬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建设进行一体谋划,为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类型定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路径。科教融汇是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如何下好“先手棋”,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加快推动微观层面的科研治理现代化建设。科研治理的现代化可以夯实教学的理论基础,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促式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科技服务功能,推动职教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化配置,带动教学、育人、社会服务等职教领域的治理能力提升,是实施科教融汇的重要支撑[1][2][3][4]。
职业教育要与其他层次教育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组成可持续的循环链条,围绕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技术应用研究是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最显著特征。“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应用研究就是依托职业院校在专业层面积累的技术知识优势,补位基层政府经济发展的学术理论支持,定位中小微企业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服务支持,进而与其他类型科研院校形成的异质性科研发展特点。然而,现阶段职业院校大都选择借鉴本科院校的科研治理模式,往往忽视职业教育的科研基础与特点,广泛出现行政权力泛化、科研行为功利化、学术文化圈子化的科研治理现象,错配职业院校有限的科研资源。究其本源,主要是科研治理的逻辑混乱导致科研治理主体缺位、治理思维固化、治理目标短视。因此,要做好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的“答题人”,回答好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这个时代命题,须重新审视职业院校的科研治理逻辑,厘清“谁来治理”“治理什么”等关键基础问题,进而探索出“怎么治理”的有效路径,实现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现代化。
一、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逻辑主线
科教融汇是遵循科技、教育、创新的内在发展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治理方法,推动科技、教育、创新资源的融合汇聚,形成一种科技促进教育、教育支撑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和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治理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学界已形成丰硕成果[5][6]。研究认为,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现代化是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科研的决策、管理与资源支持,通过一系列关系协调和过程管理的制度与非制度安排,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原有治理体系上的跨界、整合与重构,是多方主体基于不同治理动机与收益目标的博弈过程[7]。基于此,本研究试图跳出固有的科研治理逻辑束缚,沿着“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的逻辑主线,辨析职业院校科研治理中政府、学校管理者、教师、企业等主体的动机与需求及其关系。
(一)科研治理主体转换:从单维主体治理向政校企多元治理拓展
职业院校科研治理体系具有极其复杂的边界,科研内容也极其丰富,所涉及的利益方也极其多元,参与主体不仅局限于职业院校内部,还扩展到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学习者家庭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职业院校科研活动不仅关系到职业院校内部利益相关者,更关系到政府、企业、学习者家庭等其他主体的切实利益。传统依托职业院校自身治理的单维主体治理结构显然不能满足现今多元主体的利益需求。
甄别职业院校科研治理多元主体的各自需求与兴趣及其他们之间的联系,在科研治理现代化中尤为关键。甄别利益相关者,确认利益相關者的各自需求与兴趣,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典型研究范式,且职业院校的非营利性组织属性,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范畴。因此,本研究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成果和分析框架[8][9],将职业院校科研治理主体分成三层次九类利益相关者群体。
第一层次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包含学校管理者、学术权威、教师群体。学校管理者居于科研资源支配的主导地位,对科研治理方向具有绝对影响力;学术权威涉及教授等高级职称群体,对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力;教师作为科研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科研治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第二层次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含政府、企业、学生等群体。政府、企业作为科研资源的重要提供方,对治理目标和治理质量有较大影响;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具有合法性、紧迫性特征,是高质量科研的直接受益者。第三层次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包含学校行政人员、校友、学生家长群体。他们是科研资源支配的监督方、反馈方,并作为科研活动外部方,监管科研资源支配的合理性、有效性、公正性,同时,他们也会因职业院校科研声誉获得相关收益。职业院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与边缘利益相关者共同架构了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二)科研治理目标转向:从职教研究向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延伸
持续可行的科研治理目标会形成事半功倍的治理成效,关键是治理目标要从职教研究向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延伸,以应用性研究为特色纽带,支撑其他地方创新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彰显应用性研究特色。
一是开展推动先进技术发展的应用性研究。知识生产方面,应用性研究是在原创性知识的基础上吸收、整合、编码、传递,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侧重于原创性知识的再加工与拓展应用,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相一致[10]。技术价值方面,应用性研究聚焦技术的应用场景变化和应用效率提高,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提升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为例,职业院校应重点围绕现有软硬件基础,结合制造业不同领域、产品和车间生产状况,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开展生产制造效能提升研究。
二是开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产业方向方面,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地方产业集聚与发展布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关键是地方重点产业的创新应用研究,职业院校研究方向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与属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产业政策方面,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层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科学研究。县区级下属街道、职能部门等基层政府在所属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贯彻执行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但难以与高水平学术型高校、科研院所形成有效匹配,职业院校产业政策应用性研究应与基层政府实现积极互动。
三是开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企业类型方面,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的科学研究,中小微企业作为创新运用中最活跃的主体,是将新事物引入市场的主力军,囿于技术创新资源的匮乏,共性应用技术对于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企业平台方面,职业院校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技术研发载体的搭建,既是发挥职业院校技术优势资源的体现,更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保障。
四是开展反哺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用性研究。教书育人方面,应用性研究是参与性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应用研究项目,有助于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兴趣和认同感。随着职业院校生源结构的不断丰富,应用性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选择具有积极影响[11]。教师成长方面,应用性研究是围绕复杂产品和技术开发应用问题的解决,具有跨学科、跨团队、跨组织等交叉多样性特点,不仅有利于教师在工艺操作、案例总结、自主行动、自我信念等领域的实践性知识积累,还能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协调能力[12]。
(三)科研治理制度安排转变:从竞争合作走向共生共益
科研治理的现代化立足于良好的科研环境,需要合理的科研制度安排,以实现从竞争合作向共生共益的转变。共生共益使各职业院校间不再是竞争关系,而是各院校基于“经济人”的资源交换需求、“教育人”的质量提升需求、“社会人”的声誉积累需求形成科研合作动力,建设共同生存、共同收益、共同发展的治理环境[13];共生共益推动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资源互补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形成科教融汇协同效应。
共生共益的关键是探寻“利益共生点”,准确把握职业院校科研治理主体的各自需求和兴趣,是建立职业院校科研利益相关者内在属性与外在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治理准则,是制订正确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基础。见表1。
科研“利益共生点”就是促进利益相关者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共同诉求,是根据利益相关者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与兴趣,制订科学的科研活动过程,形成一致的科研目标。探寻“利益共生点”,能够平衡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发现“利益点”、形成“利益链”、织成“利益网”,是“共生共益”制度安排的关键。
二、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困境
科教融汇的核心是实现科研与教育教学的高效连接与贯通,然而职业院校科研治理普遍存在的科研数量多而质量差、科研方向随意性大、科研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极大弱化了职业教育的科技支撑功能,偏离了科教融汇的顶层设计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治理主体缺位、治理目標偏离、制度安排适应性差等治理困境,致使处于职业院校资源配置顶端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多缺乏统筹规划,进而忽视核心利益者、忽略边缘利益者的真实利益诉求,导致科研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缺失。
(一)科研治理主体的缺位
科层式是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主要模式,表征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是科研治理的决策中心,行政权威致使科研治理决策在部分吸纳学术权威和教师建议之余,未能关注学生、企业和等其他利益群体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以职业院校管理者为核心的科研治理结构。封闭的科研治理使政府、企业等主体处于边缘角色,他们既缺乏参与科研治理的动力,也难以获得科研收益。
1.政府参与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动力不足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职业院校主要分布在地市级或经济发达地区,该类地区通常有较多的高水平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该级别政府基于科研影响力和科研质量的考量,倾向于选择高水平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职业院校机会甚少。对于县区级以下基层政府来说,辖区内可供选择的科研合作资源不多,且投入科研资源有限,职业院校是其重要的选择项之一。然而,职业院校参照本科院校的治理模式,形成街道、区级政府科研项目级别低的错误观点,不能扎根县区级发展,忽视了基层政府迫切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性理论研究需求,研究成果指导性意义不强,致使该级别政府单位科研预期不断降低,双方科研信任基础受到破坏,导致县区级以下政府参与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的动力不足。
2.企业参与科研治理的行为动机不一致
一方面,职业院校存在科研合作的保底性思维。实践中,职业院校在校企科研合作中普遍存在寻找大企业、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偏好,因为与该类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同时,由于该类企业对毕业生需求量大,若科研项目失败,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源交换。因此,一旦产生此类科研合作的保底性思维,科研人员将不会拼尽全力开展科研攻关,造成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未释放真实技术需求。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决策行动均遵循收益优先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之所以选择职业院校,而非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关键在于其可以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科研合作获得更多的诸如税收优惠、较低的用工成本等方面的隐性收益,加上对职业院校科研能力的疑虑,故企业对科研成果期望降低,不关注真实的科研过程和结果,亦不会真实表达其科研需求。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绝大多数校企科研合作项目变成了走过场,校企双方心照不宣,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数据而科研、为了宣传而科研,流于形式的科研活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企业不信任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职业院校不关心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的状态。
(二)科研治理目标的偏离
客观来讲,不论是教育领域,亦或科技创新领域,相比于其他科研组织单位,职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质量普遍不高,成果价值和影响力有限。简而言之,职业院校科研成果与科研资源投入方的预期产出相距甚远,其根本原因在于科研治理目标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要求,偏离了应用性研究的初衷。职业院校科研投入产出的显著不对称,致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外流,极大阻碍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学校管理者缺乏长期性科研发展思维
一方面,尚未树立应用性研究的科研价值观。职业院校管理者多是上级行政部门任命,现有的上级行政考核方式更关注显性、易评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就,而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淀,不符合职业院校实际的考核方式,导致管理者倾向压缩科研资源,将部分科研资源用作其他易于短期出成就的地方;另一方面,缺乏全校层面长期持续的科研规划。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科研方向的正确性、适应性、前瞻性是突破性科研成果产生的基础,各职业院校在科研人员配置、科研软硬件投入、科研经费来源方面各不相同,多数职业院校管理者囿于学科知识的不足,限制了其从学校层面制订正确科研方向的科学决策。而学校重点科研方向的不明确,导致教师科研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缺乏长期的目标,难以形成自发的团队科研合力。
2.教师普遍存在功利性科研发展思维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科研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是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的主要实施者,却是科研资源配置的弱势群体,这催生了其功利性科研的发展思维,应用性科研目标不明确。一方面,围绕职称评聘要求开展科研活动。客观地讲,职业院校教师普遍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科研时间和精力不足以支撑其开展长期持续的科研活动,为满足职称评聘要求,选择科研成本低,易出成果的科研活动成为其科研活动的第一选项;另一方面,缺乏科研素养提升规划。科研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科学性活动,教师科研素养是科研质量的基本保障,然而,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科学研究训练,普遍存在缺乏规范性科研认知,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缺乏吃苦坚持的精神的问题。职业院校教师常见的科研活动多是研究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现象或问题,难以用学术理论去分析、解释、总结这种问题,缺乏严谨的思维,很少运用复杂、先进、前沿的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低。科研素养的提升非朝夕之功,且教师普遍存在功利性科研思维,致使其很难对自身科研素养提升制订正确的发展规划。
(三)科研治理制度与环境不完善
完善的科研治理制度對于科研高质量产出具有积极影响。职业院校参考、借鉴本科院校治理经验,不断完善科研治理制度,但在评价机制体制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竞争仍是职业院校内外部的主流行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基础并不扎实,强信任关系建立的机制体制尚未形成。
1.科研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职业院校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评价主体层面,学术权威为核心的科研主体结构容易滋生学术腐败行为,导致学术不公,不利于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科研评价内容层面,“唯论文、唯课题、唯奖励”仍是科研评价的主流指标,以“应用性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面临众多挑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科研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是缺乏完善的科研监督机构,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不能支撑多样化科研活动需求,加上机构人员业务技能和学术知识的相对不足,导致科研监督流于形式;二是缺乏完善的科研过程监督体系,职业院校普遍偏重科研立项,轻视科研过程,缺少科学的项目管理过程方法,较大地降低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2.科研治理信任机制缺失
职业院校内部,由于每所职业院校科研资源的投入限制,难以满足诸多师生的科研需求,具有相似学术背景、研究方向、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竞争思维,倾向选择非此即彼的博弈行为。当前,职业院校并未建立可行的科研分配机制,缺乏有利于突破校内科研人员资源壁垒的合作机制,缺乏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创新合作的分配机制。职业院校外部,职业院校发展不均衡,加之外部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和内部的短视认知,职业院校间不断呈现出无序竞争与零和博弈特征。这种发展模式极大抑制了职业院校间合作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让治理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遵循利益让渡、利他性思维,避免信息非对称带来的影响,做到坚持公平共享,兼顾隐性收益,形成广泛的合作收益等非正式制度安排,仍处于认知探索初级阶段。
三、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科教融汇是全新的时代命题,职业院校要答好题,就必须直面科研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位、治理目标偏离、制度安排适应性差等问题。要打破孤岛式、碎片化的治理格局,需遵循适应性的治理逻辑,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围绕“利益共生点”,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职业院校主体治理结构
探寻科研治理多方主体的“利益共生点”是科研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由职业院校管理者、学术权威、教师、企业、政府等人员构成的职业院校多元科研治理机构,在进行科研方向确立、科研资源配置、科研激励、科研成果认定转化等方面决策时,由于各方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是一个相互“讨价还价”的过程,所达成的结果则是一种多方博弈利益的平衡,这个结果就是多方主体的“利益共生点”。
一是建立多方主体顺畅沟通的渠道与途径。沟通是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科研需求的唯一渠道,职业院校管理者要深入教师、企业、学生等群体,充分运用移动网络,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保障形成沟通机制。二是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科研决策机制。利益相关者只有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决策中,才能制约现有职业院校管理者行政权力泛化的现象,譬如,邀请教师、企业、政府等相关人员组建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在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分配等方面共商决定,形成决策制度保障。三是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科研监督机制。建立一套符合职业院校实际的科研监督体系,如增设科研监督机构,对管理者、学术权威等群体的权力行为进行评议监督,避免出现滥用权力、越权管理的现象。开放多元的科研治理可以加强学术权威、教师和企业的学术话语权,增强教师科研的动力,自内而外激发教师的科研活力,释放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围绕“应用性研究”,探索建立持续可行的科研治理目标体系
一方面,推动多方主体树立应用性研究的科研价值观。多方主体参与科研治理的初衷、目标和资源不尽相同,需要多方主体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制订持续可行的应用性研究目标。一是正确对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投机性、功利性思维让各利益相关方只关注眼前利益,甚至为此产生机会主义投机行为,各利益相关方群体均应建立中长期科研需求和发展目标。二是从被动科研转为主动科研。高质量科研活动是基于自身兴趣对未知领域和知识开展的主动性探索行为,而迫于职称、声誉等被动开展的科研活动不具备持续性行为基础。三是坚持面向区域技术应用研究理念。要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优势,从书本走向车间,树立面向企业所需技术应用场景、应用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目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与生产。另一方面,建立教师科研素养提升规划。职业院校教师是科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科研成果的创造者,该群体的科研素养决定了科研成果的质量,现阶段的教师科研素养不足以支撑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教师科研素养提升规划是科研治理目标实现的基础。首先,制订分类培养规划。教师在科研基础、科研兴趣、科研方向上千差万别,学校应根据共性特征,制订分类培养规划。其次,培育特色应用性研究团队。鼓励教师跨学科、跨行业,与企业人员、专家、同事等其他领域科研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建设知识互补的团队成员结构,发挥各自知识优势,开展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有利于教师跳出本学科的固化思维,促进创新研究。
(三)围绕“共生共益”,探索建立契适的科研治理制度安排机制
正式制度方面,探索建立适应契合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科研成果评价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科研活动具有积极正向影响。一是坚持分类评价原则。分类评价就是要破一元、立多元,对不同学科、不同成果采用不同的評价标准和方法。要对工科、社科、医科等学科分门别类开展评价,在成果应用上,不仅关注成果转移的价值,还要跟踪转化的市场影响。二是坚持定性定量并举的原则。不同行业与专业,不同职业院校,论文发表难度不尽相同,任何评价不能仅以数量去衡量。要降低学术权威知识盲点引起的不利影响,加快同行评议的数字化进程改革。三是坚持过程评价原则。注重科研成果考核,忽视科研过程管理是职业院校科研评价的普遍现象,过分强调结果导向,导致最终科研总结功能作用不明显,难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质性帮助。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指导教师的科研行动,改变教师急功近利的科研行为,促使教师踏踏实实从事科研活动。
非正式制度方面,探索建立适应契合的科研信任机制。科研活动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分析、学习和传递过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面对不确定性,信任则是良好的润滑剂。良好的信任关系,会大幅降低科研主体的治理成本,易营造宽松、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一是建立科研活动团队成员间的信任。通过团队内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成员共享科研活动知识、创新点和经验,降低信息非对称的影响。二是建立科研合作组织间的信任。职业院校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如加大科研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向企业释放合作善意与诚意,展示开展合作的能力等等,建立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的信心,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参 考 文 献
[1]于志晶,孟凯.建设强国,职教何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划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22(33):8-12.
[2]郝天聪.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范式的革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6):11-16.
[3]郝天聪,石伟平.知识论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科研定位探析[J].江苏高教,2021(6):25-30.
[4]王向红.立地式研发: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98-101.
[5]荣长海,高文杰.职业教育治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7):5-11.
[6]邓小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1-58.
[7]王烽,孙善学,姜大源,刘晓,赵蒙成,李兴洲.“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笔谈[J].教育与职业,2020(20):5-13.
[8]焦磊.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进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4):1-8+103.
[9]尤莉.大学学术资源指标优先性评价及配置路径——基于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实证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7(10):43-49.
[10]周瑛仪.应用研究驱动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60-164.
[11]华冬芳,王宏兵.高职院校“扩招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期待的影响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20(34):30-35.
[12]王宏兵,华冬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质培优:新要求、新挑战与新路径[J].职教论坛,2020(11):88-93.
[13]华冬芳,吴桑.走向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合作动因、困境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7):30-36.
Abstract Science-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ut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is disordered.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should break away from the inherent constraints of governance logic, follow the main line of governance of“who should govern”“what to govern”and“how to govern”, and expand from single-dimensional main body governance to diversified governance of governments,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from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to support lo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ro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o symbiosis and common benefits. The predicame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in practice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clude the absence of subjects, the deviation of governance goal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explo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 and diversified main body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 sustainable and feasible target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an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is an effective path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