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教育,让人生出彩

2023-06-04齐爱军李振华

教育家 2023年19期
关键词:理念学校课程

齐爱军 李振华

适合教育,旨在坚持有教无类,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始终坚持探索建设以“适合教育”为理念的高品质学校,成就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

师法自然,营造校园文化

为营造书香文化氛围,学校构建了适宜的校园环境和教育场域:重建梨花广场,在广场东侧设置党建园地,西侧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艺;运动场四周墙上设计以“运动与健康”为主题的浮雕,围栏上制作奥运项目图标及冠军图文介绍;艺术馆四面墙上展示学生书画作品;每层楼的墙壁外都有不同文化主题,让校园文化根植学生心灵;“榜样墙”上张贴每月评选出的“星级学生”照片;教室内外的展示栏中展示学生的作品以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照片资料;楼道里设计各种造型的图书角,摆放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供学生课间阅读。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教育质量的优劣,办学水平的高低、内涵发展的快慢,都通过学生的素养体现出来。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基础上,学校要因地制宜构建“适合德育”,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涵养良好品德,厚植家国情怀。

启智润心,构建校本课程

学校积极构建适合教育“13578”办学策略:坚定一个核心,即坚持质量核心不动摇;建立三个机制,即目标引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启动五项工程,即强课提质工程、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优秀生培养工程、特色创建工程;坚持七大理念,即坚持公平发展的理念、坚持服务理念、坚持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教师主导理念、坚持教学中心理念、坚持争先理念、坚持家长是学校同盟军的家长理念;打造八大品牌,即党建品牌、幸福学校品牌、质量品牌、特色品牌、书香校园品牌、家校共育品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平安校园品牌。

学校倡导“适合课程”的理念,以探究、体验、实践、成长为主线,构建润德、益智、健体、艺术、科技、拓展等校本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特色化、选择课程个性化、综合课程生活化、校园生活课程化的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注重课堂,又注重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适合的课程里快乐成长。例如:在语言与人文领域课程中,开发以“诵读经典诗文,书香润泽心灵”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课程、“读诵写”一体化课程、晨诵课程等;选擇性课程从社团活动整合,开设军乐、柔道、中国跤、剪纸、仿铜浮雕、电脑制作、太空种子种植活动、数学实践活动课等20多门课程。此外,学校将西河大鼓作为“非遗进校园”项目,西河大鼓传承人王秀兰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训练,提升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

以生为本,创设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践行“学、导、练、展、测、评”的学本理念,不断完善“四案一体化”和“六导”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四案一体化”的“四案”包括预学案、探究案、达标案、拓展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及其他课程资源融为一体,学生知、情、意、行融为一体,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六导”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教学环节:情景导入、问题导学、成果导演、拓展导引、思维导图、分层导练。“六导”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更有艺术性。根据教师预设的质疑性问题,学生借助文本的自学,以及生生间组内、组间的互学、群学,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并通过板演、展演、独答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发挥主导地位,适时进行精讲释疑、启发点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向;根据课型特点,还可以把所学知识引导到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方式营造了自由、温暖的学习环境,构建了以倾听为主的学习关系,引导学生挑战高质量的学习,体现了“学情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助推”的课改理念。

2021年末,学校开展“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制度,传统的行政班被取消,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的班级课程表,每名学生的课程表都是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课间,学生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走廊的选课公示栏前,成为校园里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选课走班”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每名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教师和学习资源。教师也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能关注到学生的需求,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赋能强师,建设教师队伍

学校以名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四名”引育工程为载体,重视发挥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致力打造一支“有品位、有境界、有情怀、有理想”的“大国良师”队伍。按照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学校以共同体梯级培养模式为基础,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积极探索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同时,着力加强和改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青蓝工程、主题教研、送教助研、线上团建等方式,促进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每个月都开展“强师德,铸师魂”的专题教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分享、时时受教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开展“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评比活动,在评选、展示、研讨中树榜样、立标杆、聚正气、促发展。

五育并举,培养时代公民

以培养学生成为“具备高尚品德、高超才能、高质体魄,有情怀、有担当、有追求的时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学校积极开展德育一体化实践,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乐学、善学,会生活、会做人。

享受全程陪伴。学校在开学的第一周开展培养习惯的“入学课程”,学期最后一周完成学会感恩的“离校课程”。书香阅读课程,丰厚文化底蕴。每班一节阅读课,每天阅读1小时,每周一次阅读分享,每月一期好书榜,每学期评选一批阅读“发烧友”。丰富德育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小淑女”“小绅士”“阳光男生”“秀慧女生”评选,以及“六必须”养成教育等活动。落实“双减”政策,实施“1+1+3”培养体系。围绕核心素养,每个学生至少培养一项兴趣特长,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生存能力、阅读能力。构建家校共育,共促学生发展。搭建多个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学校公众号和班级视频号宣传、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和家庭教育讲座等途径,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深耕育人之本,筑牢育人防线。注重师生心理健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开设班班“心语信箱”、开放“学雷锋驿站”,打通心理疏导、家庭教育、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重视劳动教育。学校借助中国科学院和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举办的“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开展火星农场项目学习活动,打造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为主的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

核心素养时代,学校应为师生提供各种适合发展的资源,让校园成为一个“适时而至,合乎时宜;适地而生,合乎本土;适性而为,合乎自然”的生态系统,成为有文化品位、有精神感召力的文明高地。

猜你喜欢

理念学校课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学校推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