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育人价值
2023-06-04刘珈宏李远攀
刘珈宏 李远攀
当下,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深刻变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终身发展逐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此情形下,课堂评价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学”为中心,树立科学的课堂评价理念
评价是针对某种具体的活动或行动的过程、结果做出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有强大的行为塑造功能。当评价应用在课堂中,就衍生出了课堂评价的概念。课堂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发挥课堂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课堂评价理念不是随机形成的,而是建立在精准科学的设计之上,基于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和对教学内容的精准设计。学生是课堂评价的首要对象,学生活动则是课堂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评价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地,都必须以“学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作为精神内核。
深入探析新课标,创设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首先,深入理解评价内容,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新课标提出,“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關键能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更为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养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应随着课堂核心问题的深入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建模,在评价中细化学生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以评价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升核心素养,为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其次,充分了解学情,评价内容精准化。高水平课堂上,授课教师的得心应手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课堂问题设计和评价语言都应该具有针对性,从而使不同水平学生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有侧重点,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在评价中要摆脱“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价值。
最后,聚焦核心素养,评价主体多样化。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评价方式变得更高效灵活、评价主体变得更多元、评价内容变得更全面且更具针对性。其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活动,不仅能扩大课堂评价领域,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必备品格、锤炼关键能力,利于“素养导向”的深入与全面落实。一方面,学生直接参与课堂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有效掌握学情;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等。以同伴互助学习为例,生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创设学习主题,为生生互评创造条件;二是引导示范,促进学生正向评价,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三是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之间积极评价,引导课堂评价正向循环。
大数据赋能,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当今社会,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实时、快速、有效的记录、收集、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极大地延展了课堂评价的范围,也扩大了课堂评价的参与面和适用面。那么,教师如何借助大数据,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借助大数据优势,广泛收集相关材料,建立评价资源库,使得评价内容更充实;其二,通过技术全过程客观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多维度、多角度重塑课堂评价内容,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其三,针对学生课堂表现建立个性化档案,使得课堂评价更科学、更精准;其四,通过大数据技术驱动各学科评价相融通,助力学生综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