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些抑郁和焦虑是“吃”出来的

2023-06-04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奶类薯类豆类

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与饮食有微妙的联系。它们与神经递质的产生密切相关,而神经递质的产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包括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酰胺)、矿物质(锌、铜、铁和镁)和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和叶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被包含在各种食物中,比如粮谷类食物中含有锌、铜、镁;鸡蛋、乳酪、酸奶中含有酪氨酸、谷氨酰胺、锌、镁;豆类、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含有各种维生素等。由于长期不平衡的饮食习惯,造成机体某些营养素缺乏,可能会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

那么,拥有美好心情,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为宜。一是谷薯类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二是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菠菜、油菜等)占1/2;三是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四是奶类豆类不能少,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奶类摄入量相当于液态奶300克/天,豆制品相当于大豆25克/天以上,适量吃坚果;五是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每周水产类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優先选择鱼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食品。

(摘自《保健时报》)

猜你喜欢

奶类薯类豆类
关注 | 豆类的消费风险提醒
2021 上海国际薯类产品及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
老年人不同生命阶段奶类摄入状况与成功老龄化关系研究
中国15省(区、直辖市)1991—2015年中老年居民奶类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薯类是健康食品吗?
第一章吃的基础课⑧
豆类走势日渐明朗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薯类主食化要注意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