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2023-06-04黄正友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黄正友

[摘 要] 有效的地理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既能满足教育部门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和愿望。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重新制订教学计划,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探析

初中地理教材中大量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文字的讲解,一方面枯燥的文字内容和讲解会让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在很多知识的理解上也会存在问题。但是,通过有趣的教学模式,把丰富的地理知识以立体的形象呈现给学生,学生将会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加深对地理的认识。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安排课程,不能无缝衔接知识点。一些地理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能满足地理教学的需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兴趣大打折扣。他们认为地理很难,逐渐就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资源无法满足需要

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真正运用于生活化教学中。学校较少对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缺少培训。很多学校只关心升学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不够重视,这也导致教师忽视生活化教学。教师无法探索和实践生命课堂教育,直接导致生活化教学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二、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讨论互助学习、角色扮演学习、动手操作学习、复习课竞赛与答题学习、独立问答和试题互答学习等方式。例如,在教学“研究世界人口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以“更多的人口是一种负担还是资源”为主题展开辩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推荐和选择来分配角色并做好准备。每一方都有两种角色可供选择:一是辩手,二是主讲人。每个小组在课前和课堂辩论中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各方应轮流发言,并通过演示文稿和演示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自然特色与农业”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厘清自然特色与农业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郊区农业实地观察”实践活动,在征得学校和家长的同意后,带领全班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郊区,了解当地农业情况,并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探索自然与农业的关系。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本所涉及的地理知识,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总之,初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活动的开展方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建立质量评价机制和标准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质量评价机制和标准,采取多元化评价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掌握知识为目标,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目标和指标,注重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实际作业结果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机制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初中生形成应有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熟练运用地图形式培养区域认知

在初中地理课上,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运用地图、表格、信息技术等方式向学生讲解和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域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地图集、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载体,引导学生整合课本中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某个区域在地图上的位置及与周边其他地区、环境的空间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从多维度分析区域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講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不同点画出来,如“河流冻结”“主要植被类型”“耕地类型”“粮食作物”“耕作制度”“经济作物”“温带”“气候类型”等,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五)分析典型案例,培养综合思维

初中地理包含范围广泛,并具有自身特点。教师应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区域内的一些风景名胜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要素。完成上述教学工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规划师”,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助力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分析,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改变传统提问方式,使用启发式提问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问题,并关注问题的结果。如果被提问的学生不回答,教师就会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采用启发式提问教学,在学生不能直接得到答案时给予启发。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例如,在讲授“温度变化”时,教师先提问:“A 和 B哪个高度高于地面?”学生回答:“B 地。”然后教师继续提问:“海拔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最后,教师提问:“为什么A的温度比B高?”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因为A的海拔低于B,B的温度会更高。”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得到答案,它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它逐渐引起了师生的关注。教师要充分认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和内涵,使课堂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迈进。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毕燕.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区域农业发展”一节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3):137-140.

[2]王民.人地协调观及其培养重点解析[J].地理教育,2017(6):4-6.

[3]何洁,邓昊源,祁岩,等.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考生水平表现评价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J].考试研究,2017(1):15-26.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