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碚四月天

2023-06-04丹肖之

红岩春秋 2023年5期
关键词:卢作孚中山路北碚

丹肖之

读北碚,最正确的顺序,是从作孚广场开始,沿着中山路,经过北碚公园,走到嘉陵江边。

四月的北碚,草木已披上绿装,中山路的行道树法国梧桐,每棵都有三四十厘米粗,它们努力伸向天空,再蓬勃地四射绽放,给中山路钩织起绿色穹顶。

摸一摸树干。年近百岁的大树,树干凹凸不平,记录了岁月的艰辛。

望一望树冠。青翠的枝叶层层叠叠,遮天蔽日,满是张扬的生命力。

街旁的店铺,人们进进出出。听一听他们招揽顾客的吆喝,讨价还价,品味最真切的烟火气。

走出这段步行街,右边就是北碚公园。这里是大熊猫首次被展示的地方,也是民众共同建设北碚的成果。脚下这段路,当年是一道溪沟,名为会龙溪。1934年,经峡防局动员,北碚民众与峡防局职员一道,挑土填沟,筑成这段近60米长的公路。那时的中山路,都还只是田土山坡。

继续走过街心花园,这里有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广州路,是当年小城北碚最有大气象的地方。老舍、梁漱溟、梁实秋、竺可桢、顾颉刚、顾毓琇、陈望道、柳诒徵、张充和……多少名流雅士曾在这里漫步。

走到嘉陵江边,吹一吹江风,看一看江景,嗅一嗅清新的空气。有山有水的北碚,一座宜居城市,那可真是看得清,听得见,闻得到,摸得着。

曾经的北碚,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乡镇。

1927年2月,盧作孚以新任峡防局长的身份来到北碚,从剿匪入手,开始建设北碚场。而建设的基础核心,是人的建设。

在北碚,卢作孚首先训练峡区青年,治理市政街道,创造教育环境,又分化乡民,对乡绅、乡农采取不同的方法,团结大多数,改变他们的看法、做法,植入现代化的观念,把乡民转化为建设者。

基层骨干自己培养,高级人才则靠八方延请。卢作孚广泛结交国内学界精英,请他们介绍科技人才到北碚来工作,守尔慈、傅德利、俞季川、李乐元、常隆庆、曲仲湘、施白南等纷纷来到这里。

建设初见成效,卢作孚又着意于地方治权的获得,与政府、乡绅反复沟通协调。1931年设置特务队,执行地方警务,实现对乡场的约束管理。1936年4月设立临时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取得部分行政权力。1942年3月,改实验区署为北碚管理局,一等县建制。

就这样,北碚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碚”为名的城市。

抗战时期,北碚作为文化迁建区,迁入近200个单位,许多学者要员定居于此,大量中外军政学商前来参观、视察、出席会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考察昆明、成都、白沙、李庄后,把北碚定义为战时中国最大的科学中心。北碚取得瞩目的成就,卢作孚功不可没。

这位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办轮船公司,整顿川江航运,修铁路,建科学院,开煤矿,抢运战备物资……有想法,也有办法;想到,就能做到。这就是卢作孚的特质。

对高官显贵侃侃而谈,对学商精英有理有据,对青年学子循循善诱,对乡农倾听交流……这就是挺立时代潮头的卢作孚。

今年4月14日,是卢作孚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我们缅怀北碚的开拓者卢作孚。同时,也追忆卢作孚的建设往事。

编辑/吴金明

猜你喜欢

卢作孚中山路北碚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卢作孚: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重读卢作孚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卢作孚的“中国梦”
卢作孚:生如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