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语文生活逻辑,让“驱动”真正发生

2023-06-04王生福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审题命题驱动

王生福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出现了多种样态的作文命题和考查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命题形式。同时,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审题立意”专题,对学生的审题立意提出了更高要求:“立意明确,思想深刻;变换角度,学会求新。”因此,徐洁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立足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审题立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具有了显著的教学价值。

一、活用生活,促进对情境任务的理解

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注重对审题的指导也是语文教师的通行做法,但审题指导能否真正做到科学有效,仍待检验。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几年开始盛行,但从学生的写作成果看,“驱动”并没有真正发生。究其原因,依然是审题不到位。

徐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首先从学生的习作出发,真正让学生做到触“境”生思;然后结合近年来各地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进行分析。在这一环节中,徐老师很自然地聯系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辨识命题中的情境,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根究底。而联系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点,聚焦“审题立意”,则是将中考的导向作用和基本教学任务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教—学—评”的一致性。徐老师引导学生准确读懂材料,在情境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和任务指向,这样的审题指导没有流于空洞空泛,保证了立意的正确方向。

二、巧用语文,引导思维驱动方向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干相比于传统的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要复杂得多,既有文字营造的情境,也有图画、图表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徐老师抓住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的要素——阅读理解进行指导。她设计的“博览类题”环节其实就是微型版的群文阅读,通过比较概括,让学生明白任务驱动型作文取材多元、思考多元的特点,真正驱动学生进行多元发散思考。例如,徐老师结合教材中的“演讲”“联想和想象”等内容,让学生体会情境、任务都要切合生活的逻辑,这样对情境进行深入科学的思考,才能真正对学生的立意和写作起到驱动作用。徐老师还巧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情境中显性或隐性的对立,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一定是热闹好看的,但是是理性的,是有路径、有阶梯可循的,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慢慢向高阶发展。而唯有思维发展了,“驱动”才能真正发生。

三、学会思辨,厘清立意,明确表达

从写作角度而言,学生要学会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要有把生活转化成思想或素材的能力。本节课中,徐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对立,反思对立,其实就是在审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审题时往往会生发诸多立意,准确地说,此时的立意还只能算是不成熟的想法,如果没有接下来的思辨过程,他们就无法厘清自己的思路,也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审题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徐老师可谓深谙此道。

大家还可以注意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徐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下自己的立意。这一环节不可忽略,不可或缺,其意义不可小觑。因为对于初中生而言,要将心中所想准确地变成笔下所写,并不是一件易事。大家细读课堂实录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表达时杂糅了多个想法。徐老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如此耐心地进行引导。同时,能否准确地表达立意也是对审题是否科学有效的验证。作文审题不仅是要读懂题干中的内在逻辑,更是要确保立意与行文的逻辑自洽。

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作文命题,命题者都是想要通过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表达真情实感,展示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学生的思绪被打开,思路被激活, “驱动”才会真正发生。由是观之,徐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为如何“驱动”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实例,做了有意义的探讨。

(点评人为江苏省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教科室主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72)、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用语文:新时期语文教学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2021/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审题命题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三招”学会审题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