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到“自己”的声音

2023-06-04江富军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问问写日记书房

江富军

“这些材料写作文时可用。”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于是激情誊抄,甚至将它视为作文“法宝”,但依旧难以突破写作困境。

要提高写作水平,包括日常习作、应试作文,“自己”的声音不可或缺。背好词好句、记经典故事,快速地“参考”公共思维套路,形成思维链条,拼成“自己”的模式,小心翼翼地应对作文考试。结果可能是“躺”在这些模式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渐渐形成了“写自己的文章,说别人的话”的习惯。

作家尤其是诗人往往避开大量形容词、成语,避免说别人的话。文章“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萧统语)。“写作文时可用”的言外之意即平常没什么用,这样人为地把作文与生活分离,就迷失了自我,让作文失真,背书背成了“符号携带者”。审题“立他人之意”成为习惯,“自己”的声音与他人的声音辨识不清,思维就无法到达独特的新境地。

怎样在写作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认识“我”。这是老话题,我提出以下方法:

给“我”命名。一个人从说出“我”字起,就开始与世界分离。从此不断地在合群与独立之间左冲右突,自我才能不断地成长。说话与写作是表达“我”的重要工具,写作更是自我发展的沃土。命名即在标识自我与肯定自我,如取笔名、外号,如给自己的书房命名、布置书房的语言类条幅。这些构成“我”的主体,再把这些主体当对象观察,问问“我”是谁。

写日记。坚持写日记,并且加密,即没有任何提前设定的读者对象,让“我”说最真实的话,切实地感悟生命,体验生活的撕裂与痛楚,感受激情、命运、抗争与追求。与阅读、观察的重心不同,日记重在认识“我”。一段时间后,问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然后转换成可共享的方式。这些“我”的声音,更是“写作文时可用”的材料。

方法多种多样,重在求真——“去蔽”。未經独立思考的人生本身就在“抄袭”,不值得书写。生活与作文一体,说“自己”的话,才能不断突破写作困境。

猜你喜欢

问问写日记书房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把自己关进书房
写写问问 问问写写
童年的小书房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品鉴书房
怎样写日记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