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在老年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3-06-03汪春华韩永红付阿丹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病区

汪春华 韩永红 付阿丹 黎 莉

护理交接班是上一班护士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效果等重要信息传递给下一班护士的过程[1]。护理交接班质量是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2-3]。老年科收治的多为高龄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存在跌倒、压疮、营养不良、衰弱等多重护理风险,交接班的信息量大。常规交接班模式缺乏专科特点,对老年患者的风险环节交接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1M3S管理是指从规范管理(management)、提高技能(skills)、改善服务(service)、保障安全(safety)4个方面提高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理论体系[4]。研究[4-5]显示,1M3S管理模式在血液科输血护理质量改进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较少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的护理交接班中,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老年科4个病区收治的435例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0月收治的457例老年住院患者为观察组。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1)。 同时选取同期老年科参与护理交接班的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56±6.28)岁,工作年限2~32年,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53名,护士6名;硕士2名,本科76名。研究期间老年科护理人员无变动。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交接班模式,即主班护士主动向接班护士汇报病区动态,交班护士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表[6]逐项汇报患者病情,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主要诊断、主诉、生命体征、治疗及护理、静脉通道、管道、下一班需持续关注的主要护理问题等。交班护士及接班护士于患者床旁行床边交班,接班护士查看患者皮肤及管道等情况,所有情况交接完毕即完成护理交接班。观察组采用基于1M3S理论的护理交接班模式。

1.2.1 成立老年科护理交接班专项管理小组

组建老年科护理交接班专项管理小组,科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方案的策划及落实,老年科4个病区护士长任副组长,负责病区交接班质量控制,2名科研骨干负责1M3S管理的实践应用。管理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影响老年科护理交接班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对老年患者病情评判差异大;接班护士被动接收交班信息;无信息反馈沟通环节以及对标准化沟通交接班表使用不规范等。

1.2.2 拟定并实施基于1M3S理论的护理交接班模式

规范管理(management,M)。(1)做好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综合评估,采用老年护理风险综合评估量表[6]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跌倒、压疮、走失、吞咽障碍、营养失调风险、深静脉血栓、管道滑脱、抑郁。(2)规范老年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流程及分级管理。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2 h内完成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综合评估,按护理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理,高风险的患者床头悬挂高风险标识,危重患者每日评估,高风险患者每周、特殊检查治疗后及病情变化时均需再次评估。

保障安全 (safety,S)。老年科病区建立“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流程。交接班前,责任护士整理患者信息,完成标准化沟通交接班表的填写,责任组长全面了解病区动态、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审核标准化沟通交接班表的完成情况。主班护士汇总当日病区患者总人数、新入院、危重患者人数、高风险患者人数以及需重点关注的患者情况。护士长巡视病区,督查是否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提高技能(skill,S)。管理小组采用线上理论授课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对老年科病区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其中线上授课4学时,情景模拟演练6学时,使其掌握老年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的方法,知晓标准化沟通交接班表的规范应用,明确各班、各级人员在交接班三级质量管理中承担的责任。

改善服务(service,S)。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反馈式床边交接班流程,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参与交接班的益处和积极作用,交班护士应用标准化沟通交接班表实施床边交接班;接班护士主动问候患者,询问患者当前感受、主诉、需求,查看患者的皮肤及管道等情况,评判自主收集的信息与交接班内容是否相符、准确,并向交班护士反馈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待处理的治疗或检查,需持续关注的关键指标,接班护士如果对信息有疑问,需提出反馈,交班护士需重新评估排除隐患。同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病情反馈,强化接班护士对患者信息的反馈沟通。交班结束后责任组长、护士长双重审核床边交接班质量。

1.3 观察指标

(1)护理交接班质量。采用林燕平等[7]汉化修订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ursing assessment of shift report,NASR)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交接班的效力与效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参与、增进护士监督合作责任、提供患者所需信息5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交接班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40, 重测信度为0.803。(2)患者对护理交接班的满意度。采用患者床边交接班感知量表[8]进行评价,该量表可以很好的评价患者对床边交接班的满意度。该量表包括互动式交接、尊重与倾听、协调交接3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采用 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交接班的满意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21,重测信度为0.87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于1M3S理论交接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后护理交接班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见表2。

表2 基于1M3S理论交接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且伴多器官功能衰退,表现为起病隐匿、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因此,护理工作的无缝交接是老年患者护理整体性和连续性的重要保障。护理交接班质量与多种因素相关,既往的研究[9]多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分析护理问题,查找安全隐患。本研究应用1M3S理论,从管理、安全、技能、服务4个维度结构化分析了影响护理交接班质量的要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表明,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应用有效提高了护士交接班质量。分析原因为,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规范了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综合评估及高风险管理规范。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综合评估采用国际通用量表,量表信效度高,护士操作简单,保障了护士对患者护理风险评判的科学性和同质化。床头悬挂高风险标识进行护理风险的有效预警。同时,利用老年科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表全面交接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史、护理高风险,动态监测了排便、排尿、疼痛、睡眠等,符合老年科疾病特点,为接班护士提供了更清晰、全面、综合的患者背景信息。临床上注重病情交班汇报,接班护士多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特别是年轻护士,缺乏主动评判病情的意识,易导致信息验收环节缺失。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要求接班护士主动询问、查看、评判和反馈,以验证接班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交班信息接收率。观察组还建立了交接班内容的三级质量审核,规范了责任护士交班后责任组长及护士长对交接班质量的质控环节,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交接班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1M3S理论的护理交接班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交接班的满意度,与相关研究[10]结果一致。有研究[11]指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交接班有助于确定患者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分析原因为,观察组鼓励患者参与病情反馈以及护患之间的互动,该措施可以有效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患者及时、全面地了解治疗护理信息,也使护士动态了解接班时患者的病情, 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床边交接班时,交班护士按照交接班表汇报患者病情,接班护士自主核实汇报信息、向患者反馈病情和下一班工作重点,整个交接班流程科学化、规范化,交接环节无遗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护理交接班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应用于老年科护理交接班中,协助护理管理决策者从管理、安全、技能、服务4个维度加强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病区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SBAR沟通模式交班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