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有效路径探究

2023-06-03黄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4期
关键词:高质量校企技能

黄玺

[摘           要]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化专业育人模式结构改革,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对外融入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对内深化内涵建设、教研教改,打造高水平专业集群,为职业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训结合方式,立足“入學及入岗、在岗能提升、转岗能就业”,使新入学专业学生接受高质量岗前职业技能培训、顶岗学员接受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员工接受转岗转业储备性技能培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通过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更多学生的“技能改变人生”“技能与时代同步”“技能服务社会”的精彩故事。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专业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73-04

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面对国家产业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肩负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就业市场供需平衡、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树立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观念,深化育人机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以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技能人才就业为主体,着重培养高质量高技能技术人才,紧跟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优化学院专业布局,完善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1]

2022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道: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设完成)。[2]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已然成为教育连接就业的重要枢纽组合。职业教育坚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职业院校“育训结合”,更是承担着终身化的职业培训。开启更高水平职普融通新模式,寻求产教融合新拓展,是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更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持。适度发展长学制的职业教育可以让“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紧密衔接,在技能社会发展新阶段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征程上,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质量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政、生”共同形成共享、均衡、有效、发展的统一,构建区域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职业教育区域特征鲜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应当以区域优势为基础,推进区域建设,展示区域特色,回归区域服务,实现“区域发展梦”。技能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是支撑中国制造甚至中国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各大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乃至二线技术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职业院校。只有持续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强国建设制造业、解决各种技术核心难题。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技能强国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二、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应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以面向市场、促进就业为办学导向,以面向实践、强化能力为教学要求,以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为实施准则。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培育科教融汇的职业学校文化。将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三、在培养方式上适度发展长学制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地把社会剩余劳动力转化成技能型人才,通过适度长学制的职业教育,把高技能人才培养成高质量技能人才,从而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由单向到双向、由双向到三向、由三向到四环节联通的创新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教育连接就业的枢纽组合,承担终身化的职业培训;行业协会是人才就业的港湾,承担人才的输入与输出,职教—高教—继教—行业协会的融通,成为高教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这一融通需要搭建共同认证的“学分银行”,更需要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可以通过地方政府新的项目和工程来推动四环节联通的创新合作模式,从而达到人才自我提升的目的,为行业企业培养有用人才,为产业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为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产业的重构起到服务与助推的良好作用。

职业教育面向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周期较长的专业领域,教育部支持中高职一体化甚至更长效高质量的培养方案,通过中高职“3+2”、专本“3+2”,甚至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拉通等长学制培养;让职业教育与行业协同、与企业并行,采用中职—专科、专科—本科、中职—专科—本科甚至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种学制组合的长期专业教学的育人模式。通过“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构建完善长学制的职业教育,发挥国家创新体系阵营优势特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共同合作联通适度发展长学制的职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式上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一)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

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职业教育大部分专业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景一般、硬件不够、内涵不实、队伍结构不合理、育人质量不高、声誉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通过优化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专业育人模式,不断增强适应性,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迸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指出,要协同行业、地方和企业力量,借鉴国际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引入技工院校协同开展培训,并由政府进行激励推动,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达到“招工与招生、入企与入校”并行,校企双联动,共同建立技能人才培育新机制。把职业教育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相结合,更有利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企业职业培育模式,为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的供给做好培育支撑。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与职业教育合作建设的必要性

(1)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技能需求契合度不高[3],把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融入人才培养中,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特点,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2)目前,大部分企业重复式工序严重,企业体制与员工内驱学习动力低,企業采用新型学徒制,能够通过职业院校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国家通过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减免一部分培训费用,企业可以较低成本实现企业员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4],推动企业转型升级。(3)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存在“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学徒制与职业教育共同合作,可以整合整个校企资源共同分摊培养成本,解决了企业升级转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减轻了企业为培养技术人才而花费的巨大精力,能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4)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涉及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企业学徒制的融入,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可避免出现技能人才供给不匹配的现象。企业学徒制下培养的技能人才,能直接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实现“入学即上岗”,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学生也能够在学习期间明确自己的入职规划,减小就业的压力,安心于专业技术的学习。(5)在传统的师徒相承的过程中,存在教授方式单一、技术核心有所保留等缺点。新型学徒制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结合注重技术的传承,通过校企共同研发对技艺的不断改进,发挥技术进步带来的优势,在校企共同打磨下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技术人才。

(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中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

1.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行业发展企业需求为人才培育的导向[5],进行大面积行业调研,深入车间、一线摸清培训需求,严格制订人才培育目标、规格、岗位技能要求。根据校企双方岗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规格,根据行业要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一体化建设、组织教学安排,制订出“订单式”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方案。

2.校企共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与模块。在课程建设中把课堂思政、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放在首位,把学习和工作共同融入课堂中,把实训课程转化成工作任务,把专业知识融进职业技能中,以集中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打造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特色课程体系与模块。

3.校企“双主体”教学团队。企业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担任学徒企业实践教学任务导师,指导学徒实操技能完成岗位技能训练。学校教师、专家进行理论课程、技术讲解研究的教学,共同完成学徒教学任务,形成“校企双导师”,实现学徒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双提升。

4.校企共育培训新模式。把理论放在线上,把课堂搬进车间,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线上 + 线下”结合开展教学。校企共同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开展公共通识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车间实践操作步骤标准讲解。集中理论重点,线上解答学员疑点,结合线下实践操作,有效解决理实矛盾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5.校企共建评价模式。按照考勤态度学分、实操学分、理论学分、在岗训练学分四部分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开展师生互评、师徒互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发布至合作企业、机构,帮助校企双方了解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状况,为提高质量提供依据;评价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也有助于教学改良、教学效果提升,同时达到师生互相督促、同行共同提高的效果。鼓励第三方参与到人才培养评价,如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第三方参与评价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有效途径。

6.校企共建双管理模式。建立多级对接,从决策、指导、管理到实施、评价等多层面的校企对接,沟通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校企共同研究制订新型学徒制培训师资优选办法、操作流程、操作办法、教学管理制度、学员考勤考核制度、教学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性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6]。

五、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中深化内涵建设、教研教改

1.深度推进“三教”改革,在教师、教材、教法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1)职业教育着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教学、科研等多方能力,要合理调整校内外专兼职教师以及企业一线兼职教师的比例。(2)打造一批专业特色教材,如新形态教材(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数字化和立体式教材) ,研发与职业相关的“岗课赛证”融通教材。(3)推进项目制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7]、模块化教学、卓越教学、一人一课表等新型教学范式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堂教学。(4)实施多维课程评价,例如,利用学分兑换、课证融通、企业评价、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参与评价等形式,保证课堂教学公正、有效。

2.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教学内容

(1)面对职业导向的课程新模式,按照“平台+模块+方向”的思路,校企共同重构科学规范、职业标准,课程特色鲜明。(2)改进教学内容,依托智能信息技术更新知识和课程数字化改造。(3)校企重构课程体系,打造1+N等多门课程标准与保障实施标准。(4)校企共享(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本经典通识课程、MOOC/SPOC/微课、VR/AR/MR课程、网络课程、面向未来的课程等)。

(二)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中高水平专业集群的构建

1.明确专业集群结构逻辑、服务面向、建设目标:明确专业定位,面向特定的“服务区域”;专业逻辑清晰,科学、合理,对接产业、岗位;职业专业集群建设目标符合“高质量育人”建设要求。

2.确立专业群教学和应用技术创新团队:确立教学卓越改革创新和应用技术服务两个方向,实行校企双带头人负责制,建立专业群研究室和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室,协同开展教学卓越改革和应用技术创新。

3.完善当代教育的办学条件: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学习场景、基于专业技能训练的理实一体学习场景、基于校企双向融通/虚拟现实的学习场景、基于全媒体智媒体体验式的自修学习场景,建成灵活多变、多屏研讨、手机互动等信息化智能化多功能未来教室,推进课堂革命;在原有实训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虚拟仿真线上公共平台。

4.搭建相关专业、企业群体的合作平台,成立实际具备“招生、培养、就业共建”的专业人才培养联盟;搭建实践平台;推动专业校企共建合作教学板块;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校企合作成立创新、实训、服务“三位一体”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团队;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相关政策进行优化。

5.完善课程体系模块化与资源的对接。面向岗位群的课程建设模式,按照“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开发模块化、系统化实训体系;改进教学内容,依托智能信息技术知识和非遗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校企共建课程标准,满足课程共享资源(完善高质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本经典通识课程、MOOC、VR/AR/MR课程、网课课程等面向未来的课程);布局规划部分专业相关非遗技艺类特色教材,结合现代技术编著专业相关(活页式、企业手册式、融媒体、立体直观)的教材;推进项目制教学;实施多维的课程评价(学分兑换、课证融通、企业评价、团队项目、作品设计等)。

6.提升社会服务的业务水平。面向社会服务领域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提升应用技术研发水平和民族文化创新水平;合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

(三)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联动政、企、校、生四方找到一个突破口,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尊重学生意愿,从市域、区域、县域三个维度进行遴选,长学制培育,回流企业。通过长学制校企合作,做好校企双方的培育工作与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学生回流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高校研发中心“三挂牌”的优势,在高职第6学期为学生提供“X证书”高级工考证培训服务,实现学生技能与学历的“双高”,为学生高质量回流企业做好保障。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搭建区域企业新型高质量技能人才信息平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收集人才流动信息,便于地方政府准确掌握人才回流情况。

六、结语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多学子的高质量技能学习,成就“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专业育人更多地体现在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团队、专业办学条件、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上,与育人模式以及课程模块建设、教材与教学的范式与改革、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都是息息相关的。破解当下多岗位空缺与大面积学生就业的不对口困境,结合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岗位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当其时。从教育内部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仍应该及时调整,学生与岗位匹配度应该“一致”,把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强化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也是助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3-01-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

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3-01-25].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3]杨永明,朱静然,胡斌武.舟山市海洋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5(14):60-63.

[4]杭国花,张豪.企业新型学徒制与民办高职产业学院建設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2):80-81.

[5]邵克勇,杨莉,张玉波,等.校企合作办学的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7):252-254.

[6]濮海慧.现代学徒制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2022(4):24-30.

[7]黄玉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7.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高质量校企技能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