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红色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教育

2023-06-03运红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4期
关键词:工匠红色精神

运红娥

[摘           要]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把他们培养成肩负国家建设之重担、成为“制造强国”的合格劳动力大军,首先需要进行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职业理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把二者融入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中,做到学练一体,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使之成为德技双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工匠精神;高职;学练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69-04

据麦可思研究院多年发布的中国高职学生就业报告来看,高职高专学生半年离职率在40%以上,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造成了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工作热情和专注力的质疑。高职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后备力量,关系到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实现现代化。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效果,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高职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凝练升华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工匠精神蕴含着新时代所需要的专注、敬业、精益和创新的职业价值观。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到职业院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一、高职院校学情中的问题

(一)学习习惯欠佳,文化素质较低

高职学生往往是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他们考分较低。这类学生一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不足。2021年11月,两张大学生对比照传遍了朋友圈,一张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课后在食堂苦读,一张是一所高职学校的学生上课期间在课堂上打游戏。照片虽然不能展示高职学生学习的全貌,但也确实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实践课程为主,理论知识欠缺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以训练学生技能为主,实践课型居多。这种课程性质决定了其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不像理论课程那么系统、全面。此外,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重视实践技能的操持,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务实的心理,学习的心态容易变得浮躁,这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习惯和领悟力都有欠缺,政治理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

(三)人生目标模糊,缺少吃苦奋斗品质

高职学生处于高等教育阶段,在教学管理上,不再像小学、中学那样受到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和约束。如果没有对人生的长远规划,往往会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大量的空闲时间会使他们感到生活的无聊。高职院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和不足,导致高职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再加上受社会上少数网红主播高收益、短视频流量变现等影响,他们不能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产生投机走捷径的心理。

针对这样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根据学生学情对症下药,做到学练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有理想、有追求;培育工匠精神,使学生具有专注敬业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红色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在高职教育中融合的必要性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1]。红色精神包括不畏强敌、心怀天下的爱国精神;忠信笃敬、舍生取义的忠于信仰精神;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服务于民、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等。总之,红色精神体现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質”[2]。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克服千难万险、最终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工匠精神最早用来形容工匠技艺高超。在雕刻中,经过工匠双手的细致打磨,使雕刻品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成为一件工艺品。工匠精神是匠人以产品为导向的实践积淀、道德意识和职业追求的价值观念,是每个从业者都应具备的职业态度。虽然工匠精神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从业者的一种精神理念、职业态度,包括专注敬业的职业情怀、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艰苦奋斗的创业品质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红色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二者同宗同源,有许多对接点,并具有育人的教育特质。红色精神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思想政治元素与工匠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领高校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这有助于高职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在成长过程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感,促使其将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红色精神作为专业教育的精神引领,有助于高职生汲取奋进力量,弘扬革命先辈坚贞不屈、勇于奋斗、辛勤劳作的好传统、好作风,加强品德、意志力等职业品质的锤炼。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生的职业教育,使工匠的职业元素与红色精神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高职生在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讲究奉献的职业情怀,树立淡泊名利、专注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品质;有助于引导高职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和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是红色精神在职业道德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要求。

红色精神中蕴含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与当代工匠精神包含的职业情怀、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态度等是从不同角度对一个人的“三观”和品行的解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殊途同归,共同塑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说,当今世界,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开展“红色工匠精神”培育,是巩固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策,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完成时代交给高职院校的伟大使命的重要途径。

红色精神的价值核心是坚守信仰,工匠精神的价值核心是精益求精[3],二者结合起来培育大国工匠,起到为国家立心、为经济赋能、为企业增效、为个人助力的教育效果。

总之,工匠精神需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政治方向;红色文化需要从工匠精神注入时代特质和时代属性,把精神层面的品质落实到物质载体。高职院校只有把红色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合施教,把“初心”和“匠心”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德技并修、满足社会需求、肩负国家复兴使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红色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的路径

红色精神蕴含在红色文化中,是红色文化之魂。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完成对学生的红色精神教育。重专业、轻素质的教学理念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以理论教育为主,而高职学生正是因为理论学习能力的不足才进入高职,如果仍采用理论学习的方法,学习效果难免大打折扣,使学习流于形式。相比较而言,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见长,为提高教学效果,要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融入实践行动中,在实践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技能。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熏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智能类型、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工匠精神内化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4]。实践活动可以使工匠精神内化到学生个体的行为举止中。如果只有理论上的学习,没有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和感悟,“工匠精神”的培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把以红色精神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工匠精神为方法手段的职业教育统一到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中,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选取当地红色文化中的典型案例,提炼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我国大江南北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各高职院校可以将当地的红色资源作为教育素材。这样做,学生会感到亲切熟悉,所提到的地名、人物、歷史事件就在他们身边,易于达到情感与知识的共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红色文化资源中爱国精神、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案例不胜枚举,有些案例或许学生在中小学就接触过。高职阶段再次学习,“要谨防红色文化的形式主义化、空壳化,传承不能老是局限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层次上,需要不断开掘价值新内涵,更加关注、尊重人性,贴近人的心灵,要能够给一代又一代人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5]。对高职学生来说,“开掘价值新内涵”就是要寻找红色文化资源中包含工匠精神的教育因素,并把这些事例作为重点学习的素材。

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八路军,在奇峰绝壁、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太行山区开展革命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既是民族救亡的爱国行为,又体现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品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在七沟八梁贫瘠的山坡上建成了层层梯田,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永不服输的大寨精神是求真务实、执着恒久职业追求的结果。

总之,高职阶段的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只囿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窠臼而止步不前,要能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情怀的教育因素。

(二)针对不同专业确定学习重点

尽管高职类专业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都需要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工匠精神。但不同专业要求的职业素养是有区别的,比如养老服务、旅游服务、公共管理等专业更要求学生有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加工制造、机电、财会、汽修等行业对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有更高要求;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在对学生进行红色精神教育时,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红色资源案例,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才能起到既提高政治素质,又助推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三)精选学习方法,融红色文化、工匠精神于专业技能训练中,做到学练一体

近几年,各地都重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学生都到红色基地接受过教育。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其中的红色精神并没有多少感知,这固然有理解能力的问题,也受学习方法和学生主动参与程度的影响。如能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其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讲述者、演示者,不仅使学生熟记内容,还能锻炼技能。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述法

学前教育、播音主持、市场营销等需要锻炼口才技能的专业采用由学生讲述红色事迹的学习方法。首先由教师选取适合本专业的典型的红色案例作为讲述主题,制定讲述规则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自己搜集讲述资料,加工整理成书稿上台讲述。与教师讲授新课不同的是,每个讲述内容最少由两个学生完成。通过两遍讲述,对讲述者来说,便于与另一名讲相同主题的同学在讲述内容和讲述技巧方面找出差距,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听者来说,听两遍红色事迹,不仅加深了记忆,有些情节还会耳熟于心。一知半解的教育害己误人,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

2.演示法

演示法指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思想教育。人物形象设计、表演艺术等专业的学生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精心选取多个红色案例,划分演示小组。各演示团体根据案例主题搜集资料,编排剧本。在小组内经过分派人物角色,背诵说辞,设计揣摩动作,合作编排,进行舞台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最后进行演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熟记红色事迹,身临其境感受红色精神。在排练过程中,专注、精益求精、崇尚极致的工匠品质得到熏陶和锻炼,从而使专业能力、红色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有机融合。由于采用演示法完成一项教学任务需要团队合作,完成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练习,费时费力,因此,采用演示法布置学习任务,一学期安排一两次就好,否则会加重学生负担,学习结果会适得其反。

3.导演法

计算机应用、影视编导、传播与策划、现代教育技术、动漫等专业的学生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导演法与演示法有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演示法是在舞台上由人来完成红色案例的表演,导演法是用高科技手段制作视频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展播。与演示法相同的是教师需要提供学习内容,划分小组;不同处是各学习小组中,角色分工不太明显,每个环节、每段视频需要群策群力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上制作完成。由于该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导演的作品可以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制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构建三维空间的仿真技术,给人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通过接近真实的情境实现全方位的浸入。例如,在介绍临汾解放战争时,利用VR技术,展示临汾卧牛城地形、临汾坚固的城墙、挖地道的困难艰苦。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解放一座城的不易和完成全国解放的艰辛。除关注学习内容外,教师可对学生制作视频的技术提出改进指导和要求,并作为下一次的学习任务,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红色事迹的深入了解,又可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学习方法都是基于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欠缺,以实践方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红色事例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完成思想政治学习任务。三种学习方法分别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等。学习内容培育学生政治信仰、熏陶艰苦奋斗品质,学习方法和过程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磨炼他们专注、精雕细琢、崇尚完美的工匠品质。

高职专业不只是上文中提到的这些,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职专科专业目录中有19大类700多个专业,大多数专业对口才、设计能力、电子制作技术等的要求不是非常明显,如护理、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但身处商业社会,要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个人的专业知識,85%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专业知识、口才、处世能力是当代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能力可以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之,运用实践性质的学习方法,除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工匠精神外,还使学生作为当代人的基本素质得到锻炼。

讲授、演示、导演三种方法是为完成思想政治学习任务采用的实践性质的、所有学生都参与的常规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些课外活动,如演讲、朗诵、竞赛、征文、展览、红歌演唱会、关于职业教育的电子杂志等,实践性强,也能达到很好的激励、教育学生的目的。不足之处是这些活动中接受教育和得到能力锻炼的人数有限,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教师可以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参与,激发高职生自我教育的意识,领悟红色精神,践行工匠精神,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院校文化氛围。

四、结语

红色精神赋予人爱国情怀、执着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这些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与当代工匠精神所具备的专注敬业、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等职业理念殊途同归。

对高职院校来说,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根据学情特点和专业特点,采用实践为主的学习方法,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和载体,完成以敬业、诚信、创新为重点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变思想政治学习为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训练,做到学练一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全方位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红色工匠”。

参考文献:

[1]彭凤姣.红色文化的内涵解读及育人路径[J].四川教育,2021(20):6-7,14.

[2]陈新,曾耀荣.试论红色精神与党的思想建设之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1(2):66-71.

[3]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4]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5]吴建民.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A].前沿·创新·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工匠红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工匠风采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