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讨
2023-06-03曹可槐瑞金
曹可 槐瑞金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应贯穿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思政课程共建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協同育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可行性及有效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发挥思政协同育人价值,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07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职院校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同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结合,发挥协同育人机制最大效能。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有利于构建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专业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课程思政就是要做好学科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理论教育相结合,使思政课的内容延伸至每一节专业课的教学中,既能打破思政课“不接地气”的教学困境,也能让学生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在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建立健全思政教学体系,从而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丰富思政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发挥科学理论知识育人功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能够加强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帮助思政课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在探讨中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思政课程教师由此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符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形式呈现思政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
(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培育具有优良思想政治品格和过硬理论技术的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实现才能与品德的统一,为社会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正是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的教学活动,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备优秀思想政治觉悟的技术人才,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性质不同,课程属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及教育目标高度一致,这就为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可能性。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目标的同向性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政治、文化等培育人才方面具有相同的目的,也就是二者在目标上具有同向性。
就政治方面而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思政课程协同课程思政,在相互协作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国家和党的认同感。
就文化方面而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隐藏在众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认真体会、深入挖掘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紧扣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课程中涉及的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运用到课程思政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向着同一个教育目标进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方向功能的重合性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教学体系,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功能是高度重合的,二者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完成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目标同向的基础上,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各自发挥价值的同时,在协作中发挥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作用,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方向功能,建立思政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紧密的联系,彰显课程思政的方向功能优势,保障协同育人机制科学发展。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现状
(一) 缺少科学系统的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大高校纷纷响应,一方面探寻思政教育创新改革之路,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缺少认识,导致协同育人思维不足。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做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尝试,但多停留于口头层面,缺乏科学、系统的谋划,如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导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无法发挥育人合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缺乏政治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仍有少数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职责,而忽视了专业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政治学习中缺乏自觉性,没有课程育人意识。这些教师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通常只能看到专业课程中显性的思政元素,对隐性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利用不够。简言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思政素质有待提升,没有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三)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某个专业中具备完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要素的某一类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子系统,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由很多子课程体系所构成。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仍在单打独斗,思政教师通常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但是面对各个专业的学习,一般不会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思政教育脱离学生实际,课程思政也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而专业课教师因缺乏育人意识,单个课程无法真正发挥该课程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协同育人效果不佳。
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
(一)树立协同育人意识,做好协同工作顶层设计
为达到更好的思政教育目标,高职院校要树立协同育人意识,深入研究协同育人教育的各个阶段,构建整体框架,强化高层政治引领,定期对协同育人情况进行总结改进,进行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谋划工作。
1.明确协同育人价值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高职院校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社会培育政治觉悟高的优秀人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应看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专业课程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想育人模式兼顾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在职业教育中渗透思政元素,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突破思政教育形式,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多样的呈现形式可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得以增强,从而达到同频共振的育人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价值,树立协同育人意识,这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前提。
2.立足整体科学谋划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基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党委应加强对协同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立足整体进行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重视,完善管理体系,划分育人责任。
首先,高职院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构建教务部门部署、院系执行、教职员配合的工作体系,营造学校全体员工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气氛,划分协同育人工作中各组织部门的责任,由上至下落实责任制度,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开展协同教育工作。
其次,高职院校要完善监督考核,将各部门协同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并加强对协同建设进展的监督,通过合理的奖惩,激发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中的积极性。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全面评价教师思政教育目标达成情况,并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在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与改进。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应当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开展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具备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经验的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等活动。专业课教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找准融入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
另外,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提高终身学习意识,广泛阅读马克思主義理论书籍,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党史学习,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讲话,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以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为例,高职院校可以发挥思政骨干教师的“头雁效应”,即思政骨干教师分享理论及实践经验,以此扩大协同育人模式的辐射范围,在“领航能力”的带动下提升广大教职员工课程思政执教能力。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以协同育人理念指导实践,所选择的课程思政内容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立足思想政治课程,构建思政课程教学体系
1.保证思政课程主渠道地位
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对专业课程育人价值的深化,但思政课程主渠道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也就是说,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同一目标的过程中,要保证思政课程主渠道的地位,思政课程起主导作用,其他课程发挥协同作用。要想发挥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需要从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入手。思政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思政课程很容易成为空洞的说教。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改变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情分析,根据学生专业设计思政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当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课教师的帮助,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以学定教,使思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政需求,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懂,才会自主将所学思政知识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发挥学生思政主体的作用。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从思政教育的本质、内涵、目标及方法的角度出发,使思政课程真正成为破解学生职业问题、道德问题及价值观问题的抓手,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呈现思政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同时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思政践行人。
2.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
(1)教学资源的协同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材内容趋同,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协同育人模式下要加强教学材料的协同,一是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元素;二是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比如,以就业为导向,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就可以融入与学生相关的案例,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课程体系的协同
不同专业课程要做好科学统筹,专业教师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与思政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共同创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制,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思政教育。比如,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要深入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教師资源的协同
思政课教师应当与专业课教师加强协同合作,共同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在挖掘专业教材思政素材的过程中可以寻求思政课教师的帮助,思政课教师则可向专业课教师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思政课、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资料共享库,全面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四)提高学生对协同育人的认知,突出学生思政主体性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的,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主体。要想达到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必须加强学生对协同育人模式的认知,转变学生的认知习惯。当今社会风云变幻,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并存,高职学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无法正确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但往往认为已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会认为思政教育内容是老生常谈,与个人实际生活关联不大,对思政课程重视不足。殊不知,思政教育永不过时,能够正确指引学生的生活、学习,当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也会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思政主体性,在完善的协同育人模式下铸造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中受益终身。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构建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思政教育新常态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提高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思政自觉性的前提下,全面促进思政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的融合,通过专业课和基础必修课,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秀英.高职院校专业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2,25(3):46-49.
[2]罗湘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8(11):189-192.
[3]初秀伟,范文竹,勾波,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5):107-110.
[4]张奎彦.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2,8(10):193-196.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