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研究
2023-06-03余晓艳
余晓艳
摘 要:党政领导干部媒介形象传播的意义重大。本文立足女性主义视角,以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为突破点,对媒介传播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提出了媒介在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形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即通过加强对媒介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媒介监管体系,为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建构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激励女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媒介素养,多角度地重构女性领导干部多元化的媒介形象。
关键词:女性主义;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3-0129-04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陕西主要数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FN-162)。
一、引 言
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形象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党政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对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可、形成领导干部自身人格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宣传与导向作用。随着女性整体参政意识的觉醒、参政能力的增强,以及女性参政比例的提高,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传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媒介传播是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立足女性主义视角,对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公共传播形象展开讨论与研究。
二、女性主义及其主张
“女性主义”是从英文单词feminism翻译过来的,来源于西方女权运动,经历了兴起、衰落、再度兴起的曲折历程,其发展过程带有明显的解构色彩和批判意识,核心主张是“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政治思想或政治主张”。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女权主义”,但是这一提法存在很多争议与质疑。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学术界开始使用“女性主义”这一提法,女性主义学派及其理论颇多,普遍主张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开创了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开端,她们通过批判大众传媒中固化的女性形象来加强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遏制大众传媒对女性的污名化[1]。西方女性主义的媒介批评给中国媒介批评与女性主义互融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重要意义
信息时代,媒介是个体形象传播的主要渠道。女性领导干部形象也需要媒介的传播,媒介塑造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对政府公信力、女性发展、媒介自身性别观念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落实“95世妇会”《行动纲领》规定,促进男女地位平等和妇女发展
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简称“95世妇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将“妇女与大众传媒”列入12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纲领提出在传媒领域存在着性别盲点与性别歧视问题,倡导媒介要用均衡的方式描述妇女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媒介立足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建构女领导干部形象,是落实95世妇会《行动纲领》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媒介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满足公众对女性领导干部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公众对女性领导干部的认知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女性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突出,被党和政府委以重任,逐渐打破了以往媒体报道中女性领导干部的刻板印象,使公众对女性领导干部有了新的认识。新时代,公众迫切需要对女性领导干部有多元化、多层面的认知,媒介应立足于公众需求,客观公正、多角度地建构具有积极参与社会建设、高尚道德品行、优良政绩、较高人生追求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发现女性领导干部的价值,为公众展示出真实客观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此外,还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使社会公众对女性领导干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维护和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
(三)丰富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建构新的两性文化
媒介在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从维护男权中心的性别秩序还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都会使女性主义在批判、分析、解构媒介叙事方式的冲突中逐步丰富理论与实践研究。正是借助于媒介研究,女性主义的女性视角与权利诉求才得以完美结合,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建构着新的两性文化。增强女性主义倡导的媒介和大众性别意识,有利于建立友爱、和谐的两性关系[2]。
四、女性主义视角下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特点
近年来,从女性视角来探讨女性成长、蜕变的国产电视剧不断涌现,比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欢乐颂》等,在迎来一波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热点话题。这既反映出现代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勇敢的女性主义特征,又反映了社会对现代女性成长的关注。目前,关于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媒介传播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媒介对领导干部形象传播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
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主渠道,在宣传党政干部形象方面,相比较于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对男性领导干部的形象传播有着天然的偏好,关于宣传男性领导干部的电视剧也层出不穷,比如,20世纪90年代使亿万中国人为之震撼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焦裕禄》等;21世纪初涌现的与党和政府重大事项有关的《市长》《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公安局长》《忠诚》《国家干部》等,展示了男性领导干部肯担当、敢吃苦的正面形象。媒介对领导干部形象传播的性别偏好,一方面与女性领导干部数量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媒介为了追求收视率达到商业收益的现实需求有关。
(二)媒介正面宣传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现象较少且缺乏影响力度
媒介对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宣传存在“不正面宣传”或者“很少正面宣传”的现象,使得女性领导干部公众影响力较小[3]。从传统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自媒体的传播素材来看,有关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媒介传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对女性领导干部履新的报道,媒介为博取大众眼球,通常会使用一些特别的字眼或符号。比如,2020年9月28日来源于“整版”微信公众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央视网、《光明日报》发布的《中组部10名领导班子成员“亮相”,多了一位女领导!》;2019年12月11日,中国妇女报发布的《数据告诉你,女领导干部也很厉害》;2020年月7日,贵州妇联公众号发布的《多名女干部履新唱响新时代巾帼最强音!》;2007年5月15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中国女性高层领导逐年增加已有9位女国家领导人》。二是电视剧中关于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正面传播题材较少。比如,电视剧《远山的红叶》以中共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讲述了王瑛在纪委书记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反腐惩贪,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关爱群众、扶弱助贫,帮助和挽救犯错误同志的故事;2022年末,广受热议的《县委大院》塑造了县长艾鲜枝、妇联主席祁美萍、乡镇女干部王晚菊三位女干部,既展现出女性领导干部内心细腻、做事认真、刚柔并举的特点,也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干部的苦和難。然而,这样的题材比较缺乏,导致女性领导干部的影响力较小,缺乏对大众观念的塑造和整合。三是媒介关于女性形象的应景宣传。比如,各大党报、电视新闻媒介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对女性形象的宣传,其中也不乏对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正面宣传,但却少有能体现女性领导干部政绩、能力、人生价值追求的报道或宣传。
(三)媒介对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建构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文化研究学者霍尔认为,媒体在传播资讯的过程中总是向受众灌输媒体所主张的意识形态范本,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形势”定义和“现实”概念,其中,已经渗透了控制者所支持的意识形态[4],从霍尔的理论可得知,在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建构的过程中也渗透着某种意识形态。有研究指出,媒介在挖掘女性领导干部新闻价值时,塑造了电影《人到中年》中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电视剧《编辑部里的故事》中的“牛大姐”、电视剧《来来往往》中的妇联干部段丽娜、电视剧《忠诚》中的告状专业户李堡垒这一类女性领导干部艺术形象,形成并强化了女性领导干部的刻板印象[5]。而关于女性领导干部正面形象塑造的艺术作品却难以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公眾对女性领导干部正面印象的平淡和负面印象的深刻,总体印象均是负面大于正面[6],这些与媒介系统把关人的性别平等意识及媒介追求商业化利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媒介对女性群体形象的建构影响着受众对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的认同度
从古至今,男性多是社会活动领域话语的陈述主体,男权文化中的完美女性标准,在广告、新闻、电视、文学作品等媒介的宣传中无形渗透并建构为大众的审美标准和评判标准,媒介在传播中也较多倡导温良贤淑、温婉体贴、善解人意的母亲、妻子、家庭妇女等女性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媒介追求利润和利益的商业广告中,存在将女性物化、视觉化、商业化现象,大众传媒甚至存在对女性污名化的报道,使受众难以全面、客观、准确、有效地获得和反映性别的多元存在现状与生命体验[7]。因此,在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的过程中,受众难以脱离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传统认识与性别意识,从而对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建构产生负面影响。
五、女性主义视角下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启示
媒介对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建构的传统观念,与媒介追求收视率、新闻性、娱乐性的商业化运作机制,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观念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以男性为主的政治生活领域中,女性领导干部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她们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偏见和压力,但是她们依然能够在这种环境中积极向上、勇于突破,不断向更广阔的人生领域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标准和眼光,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分析、批判媒介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
(一)加强对媒介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
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意识会影响媒介对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建构的认知,因此,要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敏感意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专业精神、心理素质,特别是女性媒介从业人员要多关注、宣传女性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挖掘女性领导干部积极正面的素材,让大众真实地、客观地了解女性领导干部,使她们成为广大女性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媒介系统从业人员要立足于宏大的女性主义视野,以引导建立健康、和谐的性别文化为目的,在建构与传播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过程中,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段去解读如何站在性别平等的角度宣传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形象。
(二)建立媒介监管体系,为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建构营造良好的环境
女性媒介形象影响着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的建构,因此,做好女性形象媒介传播平台的监测与治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建立传媒监测网络系统,其核心功能是监测和教育。媒介监测是指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相关人员,通过检查媒介中女性报道的数量、内容、性质,以及监测报道中是否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或现象,公布监测结果并督促媒介改善性别方面的报道[7]。随着监测的专业化、制度化和规模化发展,逐步提高受众的媒介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判断力。其次,要加强媒介平台的监管工作,传播主流核心价值观,对大众的意识形态产生积极影响。新兴媒体良莠不齐,容易误导舆论走向,对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媒介监管体系,加强新媒体平台治理,为女性领导干部形象建构和传播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多角度地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多元化的媒介形象
信息化时代,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挥各自优势,融合发展,在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的过程中,传统媒介的叙事方式与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使受众对领导干部形象的解读单一化,形成刻板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能够真实反映形象、真实还原形象,领导干部鲜活生动地展现于公众的视野中。因此,媒介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形象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从不同层面和维度来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多元化的媒介形象。比如,从女性领导干部的政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生追求、能力素养等方面,客观地展示女性领导干部立体的媒介形象,而不是主动迎合或主动塑造男权文化对女性领导干部角色的传统认知。
(四)激励女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媒介素养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政方针的执行人,女性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是典型和先锋的代表。女性领导干部的形象塑造不是完全依靠媒体包装形成的,也不是用权利来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的,女性领导干部自身能力与素养是媒介形象传播的核心。因此,在媒介成功塑造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同时,女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媒介素养,使自己具备成为楷模的能力,这有助于媒介塑造出完整、立体、全方位的女性领导干部形象。
六、结 语
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传播对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构建新型两性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建构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通过建立媒介监管体系和提高女性领导干部自身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其核心问题是一定要从思想上改变对女性领导干部的传统看法,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公平客观、多角度、多领域地构建和呈现女性领导干部完整、立体的形象,从而扩大女性领导干部的公众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慧英.性别平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3):90-97.
[2] 李银河.女性主义[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45-47.
[3] 邓琳.女性主义视角下20世纪大众传媒中的英国女性[J].新闻传播,2020(8):20-21.
[4] 杨静.政治理想与现实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9-40.
[5] 金一虹.从公众对妇女参政的认知看传媒对妇女参政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2(2):15-22.
[6] 赵敏.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的媒介形象叙事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9:25-27.
[7] 刘坚,彭程.社会性别:媒介性别形象传播的一个分析范式[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94-97.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