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润泽万象新

2023-06-02宋晓婷

儿童时代 2023年4期
关键词:戴胜谷雨香椿

文/宋晓婷

清明春雨纷纷草木青

“清明”顾名思义为“清洁明净”之意,冰雪化净消融,草木青翠欲滴,万物生机勃发。人们纷纷来到户外踏青赏景,享受气清景明的生之欣喜,大自然因“清明”而颜色正亮。

物候知识

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时间为4月4 日或5 日。此时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它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这也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独一无二的。

“清明”二字不仅代表春天走进更加浓盛阶段,也表达了节气的具体内涵。清明时节祭祖扫墓,缅怀先人,而江南地区因冷暖空气相遇产生降水,从而展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气候特色,同时也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一候:桐始华”,四月清明,春事阑珊,一簇簇紫色或白色桐花烂漫娇嫩,一树繁华,桐花的开放标志着绚烂的春景达到极致,凋谢后代表春天马上就要逝去了。

“二候:田鼠化为鹌”,天气渐渐暖和,喜凉的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了地下的洞中,喜欢阳光的鹌鹑却出来活动了,整理羽毛,嬉戏玩乐。

“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雨过天晴,阳光从薄薄的云层中透出来,日穿雨影,遇水折射成了绚丽的彩虹。

节令诗词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张子文

朱郁晴

清明节放风筝

梨花风起宣告着清明的到来,城里的人半数都出来春游踏青。当黄昏时刻,纵情游乐的人们散去之后,这万树柳影摇曳的美景就留给黄莺享受了。

唐刘程

民俗活动

祭祖扫墓。清明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扫墓的习俗,源自宋代以前的祭祖节日“寒食节”,这天人们都要回到故乡,在亲人的坟头,除杂草,摆祭品,诉思念。

制作青团。清明时节,四方食事,皆是青青。“捣艾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内馅足”,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入口绵密。

放风筝。古时候,人们在风筝上画上代表疾病的画,当风筝飞到空中,剪断风筝线,希望让风筝带走晦气和厄运。

谷雨雨生百谷春将尽

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芬芳已向暖。谷雨时节,也是暮春,气温攀升的速度不断加快,降雨增多,湿度加大,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春景犹如破晓阳光,草木青翠,花香四溢。

物候知识

唐刘程

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时间为4 月19、20 或21 日。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滋润谷类作物茁壮成长,因此谷雨又为“雨生百谷”的意思。

谷雨前后是农作物播种的繁忙时期。农谚说“清明下种,谷雨下秧”,谷雨是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田野里农民正在种棉花、红薯苗、花生、黄豆等农作物。

“一候:萍始生”,萍,指浮萍,谷雨时节,降雨量增多,池塘中的水温升高,养分增多,浮萍开始快速生长,碧绿而明净。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指斑鸠,俗称布谷鸟;拂其羽,指梳理羽毛。谷雨时节,斑鸠鸣叫,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春季斑鸠长出了新羽毛,它们会经常梳理羽毛。

胡峻宇

“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时节,桑树上开始能见到戴胜鸟。戴胜鸟头顶五彩羽毛,嘴尖长细窄,羽纹错落有致。它频繁往返于树间,在合适的树洞里搭建巢窝,捕捉害虫,繁衍生息。

节令诗词

晚春田园杂兴(其十)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谷雨像丝线一样落在地上,飞溅起来又像是尘土,煮酒的瓶子有封口的蜡浮在上面,正是尝新酒的好时候。牡丹开了,樱桃熟了,过不多久就要花谢花飞春归去了。

民俗活动

采茶。俗话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采一芽两嫩叶,细如雀舌,叶肥汁满,翠绿娇嫩,滋味鲜浓且耐泡。传说喝了谷雨当天采的茶,能清火,辟邪,明目,也仿佛把整个春天喝进了胃里。明清时期,谷雨茶开始成为茶人、文人推荐的首选。

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谷雨时节,牡丹感受到了节气的召唤,开出雍容华贵的花,民间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牡丹也称为“谷雨花”。

食香椿。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鲜美爽口,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营养价值高。

朱郁晴

谷雨采茶

猜你喜欢

戴胜谷雨香椿
戴胜
谷雨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곡우 ( 谷雨)
香椿
香椿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