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及其策略研究

2023-06-01郑冬梅

关键词:海丝核心区福建

郑冬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着力重点。“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体现系统性、多目标要求。“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驱动,最大程度激发创新对发展速度、规模、结构、质量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新质生产力破解绿色发展新难题,创造超越发展新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问题缘起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福建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彰显福建在“一带一路”中区位独特、地位凸显,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发挥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围绕高质量、“海丝”核心区的研究,学界、管理界已在战略层面、金融领域、文化旅游、多维视角等展开诸多梳理和讨论。但对于“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的研究并未深入。福建“海丝”核心区,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不仅涉及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在“三新一高”发展阶段,审视和思考福建“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理、提升机制是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问题。不仅攸关“海丝”核心区自身建设,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福建,提出了“四个更大”要求。党中央支持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持续显现。其中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新福建提供蓝色引擎、拓展海上合作空间和平台;“海丝”核心区建设是一带一路与海上合作设想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新福建建设双向开放、内外联动获得发展动力和支撑;国家生态文明(福建)试验区建设倒逼新福建制度创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福建不仅是两岸深度融合的排头兵、对接东盟的核心区与主力军,同时是绿色转型发展新范本。福建处于工业化提升期、数字化融合期、城市化转型期、市场化深化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质期,各方面积极因素加速汇聚,迫切需要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更大突破[2]。同时,福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重大项目接续不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仍需突破、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任务较重、生态环保和社会治理亟待加强等。如何解难题、破困局、促发展正是本研究的问题原点,也是研究背景和逻辑起点。福建拥有“山、海、亚、侨、台、特”等区域特征。“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面临不确定外部环境条件下的短期压力和长期态势、周期问题和结构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对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倒逼。本文在解析“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探求创新驱动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给出“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策略、提升机制及对策建议。

二、“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现状

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福建“海丝”核心区提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福建致力开展“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实践,取得较大成效。福厦泉国家自创区、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主阵地,2022 年福建省研发经费投入为1082.1 亿元,投入强度为2.04%。“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有力地支撑了福建提前实现总量赶超目标。敢为天下先,爱拼会赢精神,使福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海丝”核心区建设十年来,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 个万亿元台阶,从2012 年的2.02 万亿元上升到2022 年的5.3 万亿元,增长2.6 倍,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1 位提升至2022 年的第8 位,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3.75%上升到2022 年的4.4%。2022 年全省人均GDP 12万元,居全国第4 位;同时是为数不多的全国财政净上交省份;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 比重4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8%,居全国第9;海洋经济规模GOP1.17 万亿,占全省总量23.5%,连续八年居全国第3 位,水、土、气质量全优,经济高素质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相得益彰。尽管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短板。2023 年科技部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依然保持第一位;北京、江苏、浙江和上海保持前5 位。各省创新力排名有升有降,福建创新能力仍稳定在第14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6.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国家第二方阵。据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作为“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是国内权威的区域发展评价报告,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在企业创新、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创新体系等方面的表现。面对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新任务,福建既有压力有挑战,也有新机遇。福建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地位作用并提出,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当前,福建正处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新阶段,“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创新驱动发展规律,由创新来带动要素、投资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补强创新驱动短板,加快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

(二)存在问题

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关键在于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流动顺畅、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高级化协调化迭代。现阶段“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及困难挑战。

1.创新环境支撑力不足。创新驱动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福建“海丝”核心区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先天不足,影响创新环境、研发环境、文化环境,人才、技术等创新基础偏弱,创新氛围不浓。

2.创新资源集聚力不强。一方面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研发投入结构不优。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产业项目经济技术关联度偏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对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投入与资源吸纳能力不强。尚不能有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外合力和强大动力源泉。

3.创新资源配置不协调。创新资源的重新组合、最大化利用是产出的重要环节。福建各级高新区、各类开发区,尚未完全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激励制度;与高校、研究院所的融合度也有待提高。运行高效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较为缺乏或途径不够顺畅,“产学研用金服”尚不能融合活化成为完整的有机链条、共生网络体系。

4.创新成果产出不理想。从创新成果产出过程看,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创造、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发展等环节。由于高新区产业集群度不高、高新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融合度不高,制约着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些高新区体量偏小、传统产业占比大、经营方式落后,人才、科技资源不足。部分国家级高新区尚未成为创新资源强力集聚区。

5.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最终目标,创新产出包括先进技术、创新产品等通过应用、扩散并转化为有效的经济产出,既会带动区域内部转型升级,也会对区域外部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由于福建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早、转型快,产业布局清晰、发展质量较高;部分内陆地区产业起步晚,区位处于劣势,与沿海地区差距较大。这些差距将会导致区域协同创新难度加大,对“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新的挑战。

三、原因分析与比较启示

(一)原因分析

具体分析表明,“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问题集中反映在“低、散、弱”三个短板,与此同时也明显存在“改、数、多”三个长板。研发强度指标(R&D)既体现科技实力,也反映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经验判断是当R&D投入占GDP1.5%-2%,表明该区域具有很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具有技术引进、技术改进能力,但还不能完全自主创新。根据十三五以来每年R&D 提升10%左右的变动趋势,预计十四五时期全省R&D 投入强度平均将超过2%,即进入创造技术的新阶段。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海丝”核心区平台化优势,福建不但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能力,并且还可向外输出技术。与此同时,对创新主体企业而言,当一个企业对引进技术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时,企业就可能投入更多的R&D 经费,形成正向内强化效应。因此,“改、数、多”是“海丝”核心区三个重要长板,“三短三长”意味着方向和抓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补强短板、着眼提升“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是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根本症结在于尚未形成以创新系统化、区域创新化、创新网络化为支撑的外源推动和内源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较弱、创新动力不够充足。

(二)比较启示

党的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国各省区开足马力,争先创新发展。福建所处东部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最具改革精神、创新意识的地区。国家战略部署吹响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集结号,也为东部地区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省区目标定位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坚定有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新引擎、塑造新优势。

表1 东部地区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比较

从比较中得出:一是东部省区除福建外,都已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二是作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对科技创新定位更高、目标更加明晰。三是突出科技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务实举措。这些重要政策措施和发展趋势给福建以深刻启示,必须高度重视和有效提升“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乘势而上、奋起直追。

四、策略与机制

(一)策略思路

“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亦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篇章,同国家发展一样,正如习近平同志分析的中国发展并联式路径。《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 年9月30 日),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我国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后来居上必然是并联式发展,那么也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作用,同时追赶策略应当是整体性策略。整体性策略,就是五位一体、五大理念、五化协同。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形成有机统一;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即五化协同。通过整体性策略,聚合发展要素与优势资源,获得聚合力,形成是多层次的动力系统。新福建发展方位战略定位、多重目标和超越的艰巨性,决定了靠单一引擎难以驱动巨复杂大系统。必须打造发展的五驱聚合引擎。创新驱动是源动力、蓝色驱动是联动力、自贸区驱动是推动力、民企驱动是内动力、港产城驱动是带动力,五驱五力各自侧重、协调匹配、聚合发力,塑造五力引擎发挥强大引擎作用。详见图1 所示。

图1 “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五驱引擎概念图

前文分析表明,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问题集中反映在“低、散、弱”三个短板,说明创新源动力引擎还不强。与此同时也明显存在“改、数、多”三个长板。“三短三长”意味着方向和抓手。提升创新驱动机制目的就是要在创新源动力着力,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原创性与集成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获得新引擎新动力新能力新局面新境界,切实加快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

(二)提升机制

“海丝”核心区进入新发展阶段,突出深化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4]。十四五时期对接国内国际两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需要坚持创新驱动,集聚科技创新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以创新驱动引领新福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目标整合区域创新要素资源、综合内外部环境条件,构建四维一体的创新驱动提升机制,形成价值创造共同体[5]。以弥补科技资源小省与科技创新型省份目标之间的差距。详见图2 所示。

图2 “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机制体系逻辑

1.创新聚力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立足“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快建立以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聚力机制。梳理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五链”融合形成的网络化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反弹琵琶设计从需求侧到供给端的科技创新链条,即“官产学研金服用”。畅通链条各环节、降低时间成本及运行成本。

2.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的关键在用,检验在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高新科技项目、高新科技平台等评价标准体系,促进评价标准系统化国际化。要以国际化视野汇聚境内外科技资源,推动境内外科技成果在闽加速落地、转化,提升福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位置,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利于开放合作创新、需求导向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沿着“一带一路”倡仪提出的路线方向,福建正吹响加速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号角,“海丝”核心区建设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6],区域科技创新总体从“量的积累”阶段进入局部领域“质的突破”阶段。

3.创新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既是产业的供给侧,也是政策创新的需求侧,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新一轮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竞赛,必须主动出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走在前列。必须保持“海丝”核心区区域创新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长期主义,稳定政策创新的连续性科学性可信性等创新环境条件,保障创新主体的预期和确定性,才能激发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力。

4.创新促进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涵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风气。加强文化创新,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海丝”核心区多区叠加、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力,自贸试验区“放管服”、产权制度等领域的改革纵深,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籍以加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协作来解决普遍存在的科技低水平重复、资金投入不足;创新碎片化、形不成合力;成果转化率低、集成程度低、项目风险大等问题,推进科技创新。要做好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7],突破技术创新瓶颈期、抓住科技成果转化期、技术应用商业窗口期,关注不同主体及其转化过程激励实现机制,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对策建议

(一)坚持系统观念,优化创新服务供给

一是围绕“海丝”核心区发展战略需求,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做精做实“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政府高站位、广视野、高质量制定有利于发挥“海丝”核心区功能定位的系统性前瞻性科技规划,同时注重规划的科学性持续性落地性。二是提供优质创新全链条的全周期服务。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竹节式”生长机制。以专业化生态化国际化为导向,服务建设高水平的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离岸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业社区等创业孵化载体。三是提供创新环境要素。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制度创新成果的推广、共享,降低创新成果转化成本及发展不确定性风险。

(二)资源配置精准化,释放外引内联效应

一是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类型数量应少而精,主导产业也相对聚焦具有明显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企业。二是加强针对性一致性持续性。为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省市两级政府的创新投入需要更具针对性一致性持续性。从投入到产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积累和动态调整,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三是巧借外部资源。福建大型创新型企业和大院大所相对较少,应该开放科技市场,巧借先进省份、华人华侨等外部资源弥补本地创新资源不足问题,在自主创新中更加注重提升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吸纳能力,从而释放外引内联效应。

(三)协创集聚化,催生多元新模式

一是更加注重发挥企业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中应推进企业理所当然地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重要主体,也是经济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场所和目标指向。二是更关注创新形式,促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助力企业开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企业寻求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以政府助力、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引导、市场为检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成为“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重要形式。三是促进高新区创新集群,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同时,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

(四)创新体系化,提高转化绩效

一是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化。发挥福厦泉国家创新试验区龙头带动作用,对接前沿自主创新成果;立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梳理并提升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发挥“五新”数字经济优势,创生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从而支撑精准建链补链强链,实现科技创新的“两个更加、四个面向”。二是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体系。以用为导向,求用不求全,创新流程不一定完整,科技创新更侧重创新链的中后阶段,对区域而言可以不搞原创性研发,而是侧重于科技开发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商业化、产业化和本土化。有利于“海丝”核心区地域实用性,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三是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引进人才的水平,促进高端人才和项目团队落地。在“高新特缺”人才引进上不拘一格,可以参考国内先行省份政策做法。

(五)合作平台化,促进要素融合

一是发挥海丝博览会、数字福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平台优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合作平台化。从当前知识产权百强企业产生领域看,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能源生产和应用业成为前三大领域。利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立足自身基础,对准国际科技前沿,促进要素资源聚合。二是促进企业并购,提升创新资源要素层次。这是创新型企业提升实力,促进创新集群的可行途径。进而提升“海丝”核心区对其他区域辐射带动的创新引导力或影响力。三是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立足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打造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提供海洋科技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成果在地化应用及向“海丝”沿线国家推广。

猜你喜欢

海丝核心区福建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
海丝源头——泉州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