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实践样态探索
2023-06-01李孟竹唐水灵
李孟竹,赵 岩,唐水灵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居,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古代,缅甸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国家。[1]云南是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辐射中心,是国家对外交往、互动交流的开放门户和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政府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一项重大举措。在新形势和新机遇下,云南推动与缅甸的教学往来,可助力云南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政策,提高云南在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2]增进“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相识相知、互信互敬,增加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一、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大意义
(一)共同构建中缅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中缅两国唇齿相依、同甘共苦的特殊关系,表现了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全面擘画了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全新愿景。在2020 年1 月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缅都已进入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中缅两国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的友好关系。宽广而密切的人文交流,是中缅情谊不断传承的稳固纽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3]中缅两国人文相通,在很多方面都有共通性,为了培养两国更多友好事业受益者、支持者、建设者,巩固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增强文明互鉴和密切人员交流是必要的。[4]
(二)促进中缅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
中文作为桥梁、文化作为纽带、科技作为驱动,中方与缅甸仰光职业技术学院携手,一起服务中缅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赋能缅甸国际中文教学,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项目品牌。云南借助“澜湄合作机制”主体的优势条件,致力于寻求创新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综合素质较高的服务澜湄合作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云南民族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走出去”合作办学力度。2019年4月23日,云南民族大学与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建设澜湄国际职业学院(缅甸万宝分院)的框架协议,积极探索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
(三)助力缅甸教育脱贫
缅甸国家正处于转型和经济建设关键时期,自身也需要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近年来,中国正通过境外合作办校、大力兴办职业教育、资助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向缅甸教育部捐赠教育设备等方式助力缅甸教育脱贫。比如瑞丽市职业中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设立专门的缅籍学生管理部、缅籍学生部,为了更好地对缅籍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学习、生活服务工作。对缅籍学生不仅可免除学费和住宿费,还为缅籍学生设立专项助学金津贴和勤工俭学岗位,减轻学生们在中国学习的生活压力,这样既可实习技能,又可贴补生活费。[5]中国政府一直都大力支持缅甸职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馆大使表示,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的大环境下,将把工业方面的经验以及高科技与缅甸分享合作,对缅甸的经济社会发展,做最大的支持。缅甸工业部联邦部长查理丹博士在“第二号机械培训学校(曼德勒汽修学校)举行升级项目启动仪式”上讲话时强调,职技教育日益重要,对中国政府如此大力支持缅甸的职技教育,表示十分感谢。
二、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实践样态
(一)滇缅职教交流合作实践形式
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形式多样,点多面广。通过互派留学生、职业培训、合作办学等方式开发缅甸的人力资源。通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建立云南民族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简称“澜湄国际职业学院”)[6],这是澜湄合作框架下建立的第一所职业学院,将重点培养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的全面应用型人才。云南和缅甸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形成了借助边境地缘优势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之路,配合企业“走出去”办学,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同时也探索了中国边境地区优质职教“走出去”的特色之路。
1.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形式
(1)滇缅职教合作集中于滇西。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楚雄州在地域上占据了优势条件,德宏州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保山市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猴桥口岸、滇滩口岸;楚雄州也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构建对外开放合作的桥梁。例如:一是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缅甸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仰光仰京教育学院开展教师联合培养、师生互派、开办华侨师资班,为缅籍务工人员建立学习平台;二是德宏职业学院与缅甸迈扎央师范大学、缅甸迈扎央民族大学、缅甸职业院校、缅甸皎漂经济特区代表团等学校合作办学,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三是保山技师学院和腾冲市第一职业中学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大学、育成中学、缅北腊戌果文中学等学校在借助边境地缘优势上开展多方面社会培训,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四是楚雄技师学院与缅北华文教育联合会、缅甸彬乌伦佛经学校开设培训课程,签约中缅友好学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捐赠一批教学用品。
(2)短期培训是主要合作形式。根据云南职业院校与缅甸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情况来看,很多都是以短期培训占主导方式。比如:瑞丽市职业中学与缅甸华侨侨领和缅甸华文学校根据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开设珠宝加工、旅游、营销、汽修装配、会计、计算机、美容美发等短期实用专业[7];保山技师学院与缅方开展短期培训,开展项目有中式烹饪、酒店管理和水电工,涉及多领域和专业,共计40个学时;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曼德勒外国语大学开展短期师生互派、开办华侨师资班的合作与交流等。
(3)自身发展需要以农业和医疗为主。作为农业国的缅甸,农业畜牧业的人才培养十分需要,需要提高缅甸农业、畜牧业与国际接轨的水平,缅甸唯一的农业畜牧业大学是耶幸大学。缅甸国家自身情况也需要提升和发展农业,与其他国家开展农业培训和交流合作。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缅甸农业部、缅甸畜牧水产和农村发展部以及兽医大学开展项目合作,云南的职业院校为缅甸学员就水稻前控后促施氮技术、西瓜甜瓜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中国国情概论、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研究、云南香蕉产业发展简述等内容进行培训。除了农业的合作发展以外,医疗卫生也是缅甸急需提升的方面,专业医护人员在缅甸紧缺,特别是边境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德宏职业学院招收缅甸留学生来中国就读临床医学,还与大理大学联办缅藉学生临床医学本科班,为缅甸学生开通学历提升的渠道;腾冲市第一职业中学与缅方建立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交流合作,在医疗卫生方面提供人才培养支持。
2.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类型
(1)开设应用外语(缅甸语方向)
为了适应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需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澜湄合作”所需,云南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培养适应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所需要的缅甸语应用型高等职业人才。结合实际开设了应用外语(缅甸语方向),为中缅职教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地域实用型非通用语种人才。目前,云南共有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瑞丽市职业中学、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4所职业院校开设了应用外语(缅甸语方向)专业,为社会培养了缅甸语人才,极大促进中缅两国的人文教育交流学习。
(2)招收缅甸籍留学生
招收留学生是增进文化交流、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开展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实地参观学习。云南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吸引着南亚、东南亚学生尤其是缅甸学生来滇学习交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毗邻缅甸、连接东南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努力探索国门大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目前,云南共有德宏职业学院、腾冲市第一职业中学、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5所职业院校招收缅甸籍留学生,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加快开放办学步伐。
(3)跨出国门举办职业技能培训
保山技师学院与缅甸密支那育成学校合作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合作项目,培训内容为中式烹饪、酒店管理和水电工3 个项目,前者培训等级为职业技能四级,后者培训等级为职业技能五级,培训职业工种为中式烹调师和水电工,培训对象为缅甸密支那地区年满16-45 周岁、有汉语基础的缅籍华人和当地居民。水电工培训班开展的课程有建筑识图、电工基础、电力拖动、电工工艺、水工工艺等,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要让培训对象加强实践操作。烹饪培训班课程包括中式烹调、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经过一期培训后,缅方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中国驻缅机构、中资企业,均强烈要求学校能够再次赴缅开展类似职业技能培训,让当地老百姓掌握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提高就业水平,促进中缅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为当地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云南与缅甸职教交流合作实践特点
1.联合本科大学合作办学,打造“区域性、民族性、国际化综合国门大学”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中缅双方一直期待开展多类型、深层次合作。同时,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致力打造“区域性、民族性、国际化”综合国门大学,与缅甸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有广阔前景。德宏职业学院招收缅甸籍留学生,就读学校二级学院医技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并与大理大学联办缅藉学生临床医学本科班。缅甸籍留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得到了学历提升,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国际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在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方面开展合作,将为跨境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益的经验。留学生顺利毕业并回国实现就业,还有部分同学有继续升学提升学历的意向。
2.为缅籍劳工提供免费短期培训,共续“胞波”情谊
德宏州凭借与缅甸相邻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教育交流平台、深化务实合作办学,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缅甸“胞波”的心中播种、开花、结果。为缅籍劳工提供免费短期培训、办学,比如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缅甸建立中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缅籍工人提供帮助,通过德宏师专中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精心设计的课程,将为缅籍工人提供学习、交流、互助的场所。同时也为中缅两国文化、教育提供交流新平台,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还设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给在瑞丽和缅甸经商务工有需求的往来缅籍工人给予无偿培训和帮助,培训课程设置了汉语、中国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职业技能等[8]。从2016 年开始,中心和基地还对缅甸工人进行以中国法律法规知识+禁毒防艾知识+健康卫生知识+厂纪厂规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9];以实用汉语知识教育为主的中长期培训。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产学结合、工作和学习相结合,还把实用汉语、中国法律法规、健康与疾病预防、实用职业技能等多项内容结合的形式,送课到企业,开设晚间业余培训[10],免费为到瑞丽务工经商的缅籍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3.共建“缅甸鲁班工坊”,伴随企业“走出去”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提出共建鲁班工坊,展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让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例如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阳光道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缅甸鲁班工坊”项目,依托该项目为中国企业培养亟须的缅甸本土员工和缅方交通技术技能人才,输出中国交通职业教育标准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标准。为缅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官员以及中资企业缅甸本土员工提供中国先进的交通理论、技术技能培训;把中国现代交通发展成就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有效经验分享给缅甸[11];建设鲁班工坊实习实训基地,以技术争市场,提升云南职业院校、云南优质本土企业在缅甸“信誉度”,为云南企业进一步深耕缅甸市场奠定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职教合作质量有待提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云南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省份相比,职业教育水平对外辐射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滇缅在职教合作中,以短期培训和线上培训为主,时间周期为7天、30天、60天,没有形成长期系统的学习周期。比如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中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缅籍务工人员建立学习、互助平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送课到企业,开设晚间业余培训,免费为到瑞丽务工经商的缅籍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等,没有对缅籍务工人员进行明确的年龄和知识层次的归类,知识能力参差不齐,这对培训的效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无法提高专业技能讲解的深度和质量,不利于滇缅职教合作的长期发展。
(二)滇缅职教合作受区域的局限影响
从云南与缅甸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职业院校来看,大部分院校都是滇西地方的学校,缅甸与云南西部德宏州、保山市相连,西南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接壤,边境口岸、经济、人才需求为发展教育创造了先天条件,比如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职业学院、瑞丽市职业中学、腾冲市第一职业中学、保山技师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招收缅甸留学生,为缅籍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提供工作岗位,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云南的其他地区因条件所限,在开展职教合作困难重重,这也局限了其他地区与缅甸积极地开展职业教育交流,不利于两国长期的人文交流。
(三)滇缅职教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云南与缅甸的职业教育合作形式主要以开设应用外语(缅甸语)、招收缅甸籍留学生和开展短期培训班为主,形式内容单一,时间短,更缺乏实践应用。应该建立更多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让企业走进来,学生走出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除了培养人才、学习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互相学习观摩。此外,云南与缅甸接壤,气候地形相似,缅甸农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型人才,在农业上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季节性合作,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方面培训,把云南的农业技术带到缅甸。最后,可以在缅甸创办孔子课堂的方式,真正地实现“走出去”办学,提升职教合作国际化水平。
四、改善云南与缅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实践样态的对策
(一)加强两国政府间对话,完善教育机制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云南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和缅甸的职业教育,培养多元化人才,中缅两国在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上取得了重大成效。2020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缅甸提出了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宗教、媒体等社会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拓展文化领域合作。中国大力支持缅甸职技教育,2021年12月9日在“第二号机械培训学校(曼德勒汽修学校)举行升级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馆大使讲话时说,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的大环境下,将把工业方面的经验以及高科技与缅甸分享合作,对缅甸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最大的支持。通过以上一些举措,逐步完善相关的教育体制和制度保障措施,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机制和经验,积极推动区域内双边多边学历学位互认,推行长期稳定的双边合作机制和培训,打通学历提升的渠道,职业院校的学生读完大专可以继续升本、读研究生等,比如德宏职业学院招收缅甸籍留学生,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并与大理大学联办缅藉学生临床医学本科班。缅甸籍留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得到了学历提升。
(二)提高职教合作质量,打造滇缅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品牌
在滇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程中,面临国内外的多方挑战,在此背景下,滇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要有所突破,需要实施品牌战略[12]。云南和缅甸在职教合作中不仅要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应突出滇缅职教的特色,例如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与缅甸云华师范学院共同成立“中缅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申报缅甸“鲁班工坊”;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与缅甸仰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行鲁班工坊培育项目“徽匠工坊”签约,依托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与仰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共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缅甸仰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等等,通过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开展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出适合当地需求的灵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还可以“语言+专业”“中文+职业技能”等来打造滇缅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品牌。
(三)借助地缘和区域优势,打造区域性边疆性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
在地缘上,云南省毗邻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共有8 个边境地州、25 个边境县、市,国境线全长4060公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南成为我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在族缘关系上,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区,有25 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16 个民族跨境而居,双方民间往来交流从未间断,跨境婚姻是边民的一种婚姻常态,这些都为打造良好的周边外交关系和促进民心相通打下扎实基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保山市等边疆州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职业教育联盟,建设“鲁班工坊”。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联合“走出去”企业,开展“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支持职业学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招收留学生,完善留学生经费保障机制。鼓励边境县(市)职业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打造“留学云南”职业教育品牌。
(四)搭乘澜湄职教合作新模式
2014年12月,“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在瑞丽成立。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来自缅甸的来华工作人员提供中国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缅甸是获得支持项目数量和资金量最多的国家。2021年,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海外办学严重受阻,澜湄职业教育联盟举办线上缅甸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研修和线下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2021 年中缅培训”“中缅交流研讨班-缅籍技工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并录制完成缅语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视频课程,正在开发电工、焊工、危险品安全操作等工种的视频培训课程。这些充分说明了澜湄职教合作给缅甸带来了福利和经验。因此,借助澜湄合作平台,发挥云南省的优势教育资源,帮助缅甸教育减贫,培养更多缅甸社会需要的技术全能型人才。
五、结语
滇缅边界接壤2400多公里,滇缅人民共饮一江水。云南具有丰富的历史遗产、民族文化多样性等多项资源优势,在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以缅甸为重点推动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可将地缘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文吸引力,促进云南高校自我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力[13]。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办学经验、课程设置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教育为先导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弘扬中缅传统友谊,对于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及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