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刻元素在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2023-06-01张驰翁顺全霍友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5期
关键词:印面印章篆刻

◆ 张驰 翁顺全 霍友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诗人宗白华曾说:“中国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相互影响,互相包容,在美感特殊性方面,也能找到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随着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有的竹集成家具产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基于此,如何将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与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相结合,开辟新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渠道,使我国传统篆刻元素在家具创新设计中得以传承与体现,并不断深化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的模式,推进我国竹集成材家具产业的全面性发展,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德国的设计家雷曼教授曾指出:中国应对自身悠久的文化自豪,在设计方面不应该一味地仿照西方,应深入挖掘自身的传统民族特色、民族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随着中国综合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时尚的弄潮儿。这股浪潮也影响到了设计行业,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重视民族元素的挖掘,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家具设计、视觉符号和文创产品中。

篆刻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社会实用信物,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印身与印钮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意境和内涵,这种三维的、独特的实用艺术,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都充分印证了篆刻本身除了其特有的功能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输于其他艺术。篆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可供挖掘和利用的元素十分丰富。篆刻因其具有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所以能发展至今两千多年而历久不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发展途径。纵观篆刻艺术的发展史,人们习惯将战国、秦汉和魏晋六朝时期的印章称为古代篆刻艺术。这时期的印章主要注重实用功能,并没有过多的美学方面的探索,追求的是实用美,同时在印章制作过程中这种实用意识也强化了美。另一个时期则是明清及以后,由于考据学的兴起,这个时期的印章不仅具有实用性,文人画家开始注重其艺术美感,通过改变刀法表现、钤印差异、边款内容和拓印艺术效果表现艺术性和高度的哲学思维的美学性。到了现代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篆刻艺术不仅受到书画家和篆刻家的关注,而且其独特的美学内涵也吸引了设计师的关注,他们将传统篆刻艺术广泛运用在各类艺术设计实践活动中,促进了中国篆刻艺术与设计融合,使其发展道路也更加广阔。

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但是竹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竹家具发展历史悠久,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随着竹集成材作为一种新的材料出现,竹家具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竹集成家具创新设计减少了木材资源的使用,促进了“以竹代木”向“以竹胜木”的发展,使我国竹家具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本文将探索传统篆刻元素在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以传统篆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分析传统篆刻内在的美学元素,将篆刻中包含的独特的美学元素与竹集成材家具的设计相结合,以竹集成材家具为载体,展现出传统篆刻文化的魅力,进而传承和发扬传统篆刻文化。

2.研究现状解析

2.1 篆刻元素的应用现状

篆刻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传统篆刻艺术在现代也有了新的诠释,如在视觉符号方面的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第一次将中国的传统元素与奥运会相结合的设计。“中国印”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枚刻有“京”字的篆刻印章,形似奔跑着的运动员形象,下半部分是书法的“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传统篆刻元素在建筑空间中也起到美化的作用,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着“东方之冠”美名的中国馆。该馆运用叠篆的手法装饰馆外墙壁和室内装潢,并在通风口的各个檐口处采用印面形式进行美观修饰。传统篆刻艺术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相当出彩,“中国印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设计者将几千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印章按照朝代先后顺序大规模地摩崖在山石中,让篆刻艺术与大自然充分相融,相映成趣,使游客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篆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创产品造型的设计中,将传统篆刻元素作为装饰图案的设计案例是比较常见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出现,设计者更多的是深入分析篆刻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不再以单纯的装饰元素应用到各类设计活动中,篆刻艺术在视觉符号等设计方面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家具设计方面亦能发出新的生机,这样篆刻元素与设计的结合才会有新的突破。

图1 中国印(左)、中国馆(中)、中国印山(右)

2.2 竹集成材家具发展现状

我国的竹家具发展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政府深知竹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所以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激励竹产业的发展。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竹材家具,一种是以原竹为材料的竹家具,观察市场上的传统原竹家具,由于时代的变化,消费群体的审美发生改变,而原竹家具的外观造型和结构缺乏设计创新,生产工艺缺乏优化改革,导致原竹家具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传统原竹家具产品难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市场需求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现代的城市生活空间中无人问津。第二种则是新型的竹集成材家具,由于竹集成材是一种新材料,消费者对竹集成材的了解太少,并且对竹材家具还停留在质朴、简单的刻板印象上,这就导致竹集成材家具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大。

同时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家具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他们更倾向于简约的风格、简洁的造型、稳定的结构和舒适的材料。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智能家居也丰富了家具的形式,这就给家具设计师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挑战。

图2 椅君子

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竹集成家具作品,台湾设计师石大宇设计作品《椅君子》,在充分发挥竹材特性的基础上,在不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基础上用简单的几何形勾勒出座椅的结构,作品优雅而美观。浙江至伟家居有限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的肖德荣教授共同设计研发的《闲来》屏风,利用竹集成材的韧性,将其在空间上产生扭转形变,中间的横档对角度加以固定,疏密有致,从而以简洁流畅的线条给消费者不同的视觉享受。

3.篆刻的艺术特征分析

3.1 印章造型

传统篆刻文化是以印章为载体的,印章由印钮、印面等部分组成。印钮是为了方便佩戴所制,并无艺术观赏价值,明清时期才实现了传统篆刻从实用价值向工艺价值的转变。印钮样式多样,通常所见的有坛钮、瓦钮、环钮、覆斗钮、盖鼻钮,此外还有动物钮,例如龙、龟、骆、蛇等。传统篆刻印钮材料丰富,有金、玉、铜、瓷、石等材料,这也代表了中国的“师法自然”观念。

由于中国传统印章的材料多以铜材和玉石为主,这就决定了使用的工具的选择,而使用的工具又对印面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印面的造型艺术则是由铸造和凿刻两种方式来展现,铸造是由模型翻造而成,印面线条圆润、浑厚。由于凿印工具不同型号大小不同,则印章线条的粗细、深浅也不同,凿印工具刀口形状和角度的不同,印章线条转接处和线条底部的光洁度也不同。

近现代的印章材料主要以石材为主,印面造型效果则是依靠刀来进行,刀法大致分为冲刀法和切刀法,每一处细微的艺术表现,都考验着篆刻者深厚的功夫,体现着篆刻者别具一格的实用性审美。

3.2 印面章法

3.2.1 虚实对比

姚孟起在《字学臆参》文中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顺其自然地将虚实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作品产生美感,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虚实对比会增加印章的艺术性,在篆刻章法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虚实对比,其艺术性会大打折扣。印章的虚实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印面文字字数的多少、文字本身笔画的繁简和线条的粗细疏密进行构思安排。印面大小不同,文字数量的多少和文字笔画的繁简不同,传统篆刻对虚实的处理情况也不同,要做到具体印面具体处理,故而才有了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3.2.2 留红

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独有艺术特征,说明篆刻的艺术性是在方寸印面所展示的,所以每一处细微的设计都会给印面产生影响。邓石如《论书》曰:“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在空白的处理上篆刻与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印面留红处理是否得当是篆刻作品成败的关键,在方寸之间根据艺术规律和创作需要予以取舍加工,在充分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它们的艺术价值,恰到好处的留红会增强印章的美感,反之则会打乱印面的有机系统。

3.2.3 平衡

平衡是传统篆刻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效果,这种平衡是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建立的平衡。矛盾存在于艺术活动的各个阶段,例如处理字的势态的夸张与平正、顾盼与呼应,笔画的粗细、长短、穿插与避让,点画的大小、方圆等。传统印章将矛盾关系表现在方寸印面,如果篆刻离开矛盾,其艺术也会失去张力。

图3 传统印章

4.篆刻元素在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4.1 篆刻元素在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策略

4.1.1 新的使用体验

设计的本质是设计生活,设计从日常生活中来,又要回到生活中去,落脚点应在生活方式上。对竹集成家具的创新设计,就要求设计工作者留心现代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再去用自己的设计方式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新的设计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和谐的状态,这样的创新设计才有意义。

随着家具行业的发展,家具商品的种类也随之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变多导致了消费者对家具商品的需求逐渐由满足日常生活的功能刚需,转化为将商品作为自己身份象征和审美品位的体现,将传统篆刻中蕴含的美学元素、文化内涵与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相结合,在体现消费者审美品位的同时,亦能表现消费者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向往。竹集成材家具的创新设计应该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随着消费主力人群的青年化、定制家居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接触到各类文化,审美理念也更加多元化。由于家具的美观与否是来自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因感受主体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竹集成材家具创新设计中,以传统印章外观造型为设计元素,在家居的局部与细节的设计上,融合吸收传统篆刻文化中包含的美学内涵。审美品位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差异性的特征,同时在产品设计中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变化较快,因此需要设计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在竹集成家具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消费者日常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倡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竹集成材是原竹经过了加工的新材料,但是其依然保持了竹子的特点和生命力,也能展示出竹文化的底蕴。在色彩的设计上,应保持主材本身自然的黄绿色,给人以温暖、清新的感觉,在经过工艺加工后,其材质肌理也具有细腻的触感,消费者稍作休息就可以被竹子的韵味吸引,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获得安静、自由的精神享受。

4.1.2 新的内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东坡居士对竹子人文价值的阐述。篆刻艺术也是中国的信用文化传承,诚信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与人格底线,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也与竹子的虚心、气节等内涵共同构成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中华民族对源远流长的信用文化和竹文化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二者早已经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浸入到民族的血液中。用传统篆刻文化指导竹家具的创新设计,使得竹集成材家具不仅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还极具民族价值。而如何将传统篆刻文化与竹文化结合,巧妙地融入竹集成材家具中,表现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设计师需要关注的话题。

由于中国的气候地理条件,中国传统建筑大都为木结构,即大木作,而家具则被称为小木作。我们将传统建筑与家具在造型、部件间的连接方式和功能方面相联系,就会发现家具与传统建筑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传统篆刻是将文字与图像在方寸之间的印面显示出来,着重在方寸之间表现万千气象。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与传统篆刻艺术都符合中国人那种以小见大、含蓄内敛的性格。

4.2 设计提案

4.2.1 设计理念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群众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了更多的家具作品,其中不乏一些非常优秀的家具艺术,这从根本上刺激着我国社会群众对家具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不单单要有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意识的集中体现,还要有现代社会的人文意识体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希望家具产品具有情感属性,所以人性化在家具产品的设计中显得格外重要。

人性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新活动时,要以消费者为本,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将传统篆刻元素与竹集成家具创新设计结合,首先在造型方面,要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家具,和消费者产生共鸣。其次是在产品的尺寸方面,也要符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合理的尺寸是家具产品使用的基础。竹集成材家具产品的颜色温暖,纹理美观,在创新设计中把竹集成材本身属性的美感展示给消费者,和消费者产生关联,也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这样才使人与家具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

图4 元素提取Fig.4 element extraction

图5 设计草图

4.2.2 草图构思

以篆刻艺术中虚实对比、留红和平衡三个特征元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使篆刻艺术与竹集成材家具结合,以文化气息浓郁的茶空间家具为载体,整体材料以竹集成材为主,搭配竹编等其他材料,使家具的造型、材料与使用功能和文化意蕴方面结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竹集成材茶空间家具。

在家具造型元素方面,以传统篆刻特有的造型形式为主,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意义。对印章造型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忽略其他的形式,保留其上圆下方造型元素,对其进行变形简化与重构,从而得到流畅的线条。结合提取的造型元素,绘制了椅子和桌子的草图。

图6 设计实例

4.2.3 深入设计

从印章中提取的特征线条主要应用在靠背和扶手部件中,夸张靠背圆的造型,扶手的线条舒缓,使其在视觉上得到平衡,一方面在增加靠背的舒适度的同时,另一方面舒缓的线条也不影响家具的稳定性。扶手和靠背、椅腿相比,做虚化处理,突出椅腿的线条,给人以稳定和厚重的感觉。将家具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空间的话,除了由部件实构成的实体空间外,其他的空间则属于留白部分,这些留白舒朗通透、自然。

在桌子的创新设计过程中,从印章中提取的特征线条同样也应用在桌腿的部件,在丰富了桌面与桌腿层次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桌子的稳定性。由于茶的储存条件较为特殊,在桌子抽屉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材料采用竹编材料,一方面增加储存空间的透气性,另一方面也增加家具的整体美观性。

特征线条在柜子的设计上,表现在主柜体与侧柜体的造型中,采用传统印章中方与圆的元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主柜的设计线条较为含蓄,在侧柜的造型上,线条极富张力。在柜子的材料搭配中,以竹集成材为主,辅之以竹编材料,整体的虚实对比是竹编材料和竹集成材家具框架组成,给人以自然、朴素的感觉。

结语

篆刻文化作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可挖掘的美学元素丰富。设计师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法和开阔的思维,将篆刻艺术与竹集成材家具结合起来。在竹集成材家具设计中融入篆刻元素,在为篆刻艺术提供新的载体的同时,也拓宽了家具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也彰显传统篆刻元素在家具产品设计中融入的价值性。因此,在竹集成材家具的创新设计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为家具设计工作者提供了设计思路,既丰富了家具创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提高了家具产品和篆刻文化的艺术效果与消费者的视觉体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让竹集成材家具在家居设计领域有了全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印面印章篆刻
刘易
我们有印章咯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篆刻
自制橡皮印章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戏春
选篆与用篆之一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