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2023-06-01陶孜怡王鑫欣
陶孜怡 王鑫欣
【摘 要】数字化转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因素,当前各国纷纷加强数字化转型力度以提升自身实力。中国如何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找到合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结合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分析我国数字化转型问题上,提出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我国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全球数字经济;数字化;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143-03
1 引言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产生,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变革产生的经济形态,它的兴起与繁荣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推动全球经济正向发展的动力。分析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探索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二十大报告提出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文献回顾
关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问题,王喆等[1]通过构建TIMG指数,测度2013-2019年全球108个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发现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认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各国(各地区)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吴艳华[2]选取了42个国家(地区)200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结合中介效应分析法探究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的影响。分析认为:数字经济可驱动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的中介变量。
关于数字化转型问题,李雯轩、李晓华[3]认为全球数字化转型驱动主体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助推全球化,也加速推动了全球价值链“近岸化”“短链化”。戚聿東等[4]、杜勇等[5]提出,我国应正视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合适的解决路径。一方面企业要确立数字化转型意识,及早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交流力度,增强企业间数字化转型的正向效应。
综上所述,大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得出一致结论: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正在逐步加深。数字化转型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3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3.1 全球数字经济稳步增长,产业渗透持续推进
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各国为应对危机,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为38.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0%,同比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产业上持续渗透,第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由图1可知,第三产业的数字渗透最为显著,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45.3%,而第一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工作特点影响,产业渗透进程缓慢,增加值比重占行业增加值为8.6%。
3.2 发达国家在数字经济规模和水平上仍占据显著优势
当前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不断增长,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但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经验、尖端技术、需求市场、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上的优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仍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图2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5.7%,而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29.8%,二者存在较大差距。
3.3 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形成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由图3、图4可以看出,在2016年至2021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原来的22.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5.5万亿元人民币,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美国由于长期在技术和资源上占据绝对优势,其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德国等欧盟国家依托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优越的治理模式,数字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也使得欧盟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稳定,产业渗透不断深入。然而从发展水平和规模上看,发达国家仍占据有利条件。我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第二的国家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4 我国数字化转型问题分析
4.1 数字关键技术短板较为突出
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数字经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高端芯片、传感器等领域上又基本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在核心元件上对外依赖度较高,即便我国对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突破也需要一定时间,一旦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禁运”,势必会影响我国数字化进程,加剧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风险,减缓数字经济发展速度。
4.2 地区支撑力度具有显著差异
我国对数字经济的支撑力度存在地域差异,以2021年数字经济园统计数据为例(图5),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数字经济产业园可为数字经济提供试验场所和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然而由数据分析得知:我国数字经济园地域上分布不均,约41%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东北地区仅占比约6%。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欠发达地区企业即便想要进行数字转型,也往往因为受到外部环境制约而无法高质高效地开展数字转型工作,进而难以形成地区间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数字经济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
4.3 数据安全保障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数字经济是新生事物,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度与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不适配,再加上对网络数据平台监管力度不够,常有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侵害企业权益,扰乱数据交易市场秩序,导致数字技术不能发挥价值最大化,影响企业整体转型升级。例如,数据获取边界模糊,数据安全无法保障,企业面临信息泄漏的风险;科技巨头依托庞大的数字化基础形成行业垄断,制约普通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化平台良莠不齐,数据信息时效性无法保障,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4.4 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存在阻力
一是在多数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原有模式能够基本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把钱用在生产研发上。换言之,管理层更加看重企业短期利益的流入,而忽视了数字化转型给企业价值带来的长远影响。二是由于数字化转型周期较长,资金耗费巨大,前期投入与产出并不能形成正比,多数企业无法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数字化转型存在困难。三是数字化管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新兴模式,很多企业对数字化的概念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发挥的作用存疑,这就导致了企业不敢冲破现有模式来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错过企业先行发展的机遇。四是数字化转型涉及领域多,技术应用广,许多企业难以把控好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即便拥有转型意识,也往往因为缺乏清晰的转型路径而处于观望状态。
4.5 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复合型人才的储备是重要支撑,然而从我国人才结构的现状来看数字化人才缺口较大,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协调。原因有三:一是对人才的技能培训力度不够,高校和培训机构缺乏相应经验,缺乏系统的培养体系,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自然发展缓慢;二是大多企业对数字技术功能定位单一,对相关人员薪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因而高端人才为寻求更大的晋升空间和更高的待遇,更倾向于去数字化完备的大型企业和外企求职,这也就造成了普通企业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三是企业职工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观念不深,难以自主地提高自身数字化能力。
5 我国数字化转型政策建议
5.1 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数字技术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在关键领域的研究短板突出,因此要优先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大基础数字技术科研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高端芯片,传感器等“卡脖子”问题,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通过科研奖励基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数字技术在企业间的应用,营造出全民参与数字转型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优质内容进行创新,同时搭建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数字技术研发合作平台,推动内部资源开放共享,鼓励相关学者相互沟通和学习,进行数字技术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5.2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基本,我国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证在基建层面不落后于国际水平。首先,针对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地域差距悬殊的现象,一方面应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数据中心、5G基站和大数据平台的部署,缩小地区差距,填补数据鸿沟。另一方面将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与欠发达地区进行对接,建立数据合作基站,发挥头部带动作用,推动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其次,我国应积极推动中国基建走出国门,鼓励先进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外建立数据平台和基站,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3 健全数据安全体系
我国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吸收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反对行业垄断等问题的法规制定,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环境,及时关注各国政策是否存在数字贸易壁垒,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制订相应反制措施以应对国际挑战。另外,健全数据安全体系还需要重视对网络数据平台的监管,加强数据保护技术的研发,提高我国对网络追踪、监测和溯源的能力、填补网络安全漏洞,规范平台行为,加大对数据泄漏、数据造假和数据黑市交易的惩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4 打破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在阻力
在管理者思维转变方面,政府应在数字化转型价值上加强宣传,使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好处,主动进行转型。另外,企业也可以选派管理人员去优秀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全面了解企业数字转型内涵和发挥的作用,打消转型疑虑。在资金方面,政府应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建立专项基金予以财政补贴等一系列的惠企政策,转变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不愿转,不敢转”的思维。在路径探索方面,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示范作用,打造数字化转型典范,通过政策宣传和减税降费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与一般企业加强联系,在技术应用、人员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其提供转型意见和经验,带动其融入数字平台,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转型道路,提高数字化转型积极性。
5.5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育
数字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要想壮大数字人才队伍,需从政府、企业和职工自身3个方面努力。首先,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完善数字人才培育机制,与高校进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数字化学科建设,提高青年学生在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企业提供复合型人才资源。同时,还应加大对在职员工的培育力度,定期开展数字技术的培训和考核,鼓励在职人员學习使用数字平台,对其中数据进行专业性分析并进行业务规划。其次,企业要摒弃传统观念和看法,理解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人才的工作内容,通过完善员工激励制度,优化工作环境等方式吸纳并留住人才,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发展。最后,企业职工也应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明确数字经济时代下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
6 结语
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应对国际挑战的关键要素。然而从世界数字经济格局看,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虽稳居世界第二,但由于数字化转型经验不足,在关键技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发展思维和人才建设等问题上制约数字化发展,提出我国应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基础建设、健全数据安全体系、打破数字化转型内在阻力和培育数字化人才等建议,逐步逐项地解决企业转型问题,深度挖掘发展潜力,推动数字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王喆,陈胤默,张明.测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基于TIMG指数的特征事实[J].金融评论,2021,13(06):40-56+118-119.
【2】吴艳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319(02):50-55.
【3】李雯轩,李晓华.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程、趋势及中国的推进路径[J].经济学家,2022(05):36-47.
【4】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06):135-152+250.
【5】杜勇,娄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及溢出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254(05):11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