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2023-06-01
京津冀,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博大的胸襟气魄,厚重的历史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行进的脚步中,一个个标志性的节点,一次次关键的指引,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书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非凡历程,也昭示着这一历史性工程更加雄阔壮丽的未来图景。
(一)瓣瓣不同,瓣瓣同心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5月的清晨,朝阳唤醒大地。
每天6点56分,都有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从北京西站准时出发,一路向雄安新区飞驰。车窗外,碧绿的麦田一望无垠,广袤的京津冀大地风光无限——
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里也曾困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又有发展鸿沟的困惑,资源环境超载矛盾严重……
进入新时代,作答新课题,回应新期待。
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高度重视,进行着深入思考。
向着现代化迈进的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如何推进?
大战略需要厘清大逻辑。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实现重点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大战略需要谋划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主持召开一系列相关会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同时段和关键时刻都给予关键指引。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在不同场合总书记又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面对京津冀负责人,总书记深刻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戰略层面。”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并提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等7点要求。
谋定而后动。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晰指引。
审议这一规划纲要,一次次提上中央重要会议的议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
“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要把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次次考察,一场场会议,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着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再赴京津冀调研。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河北雄安新区、古韵厚重的天津、焕然一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书记用3天时间深入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这一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
九载光阴,春华秋实。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京津
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这方热土日新月异,交出亮眼
成绩单——
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2023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进出口1.23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北京向外疏解与内部重组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完善。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白洋淀水质总体达到III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34%。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公共建筑主体工程完工。
2022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成;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40条;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600万千瓦……
不凡的起笔,宏伟的篇章。
2023年5月之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判断:“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紧紧抓住“牛鼻子”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
鼻子”。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第一站就是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近1个半小时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介绍北京建城史、建都史和北京城市变化情况的专题片,认真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发展变化等情况。
“总书记问得很细,对于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严峻等首都发展存在的问题,都十分关心。”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原常务副馆长赵莉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明确“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思路。
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擘画,跳出“一城一地”得失来思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关情况汇报。总书记提出全新的战略构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如何精准破题、科学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作出过形象、透彻
阐释——
“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
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深刻解析“疏解”一词,“疏解是双向发力”“雄安新区是外向发力;北京是内向调整,优化核心功能,把‘白菜心做好”。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河北雄安新区。
夏日阳光下,白洋淀波光潋滟,“千年秀林”苍翠茂盛,启动区核心地段塔吊林立,各项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期间,来到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沙盘、登平台,察看建设工地,了解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重点疏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每个重大节点、每个重大问题上及时把关定向。
6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牢记嘱托,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历经6年规划建設,如今,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在向我们走来:
城乡空间格局清晰明朗,城市和建筑风貌设计稳步推进,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新区水系“四大体系”贯通全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要求,让这座“未来之城”更加令人期待。
优化重组北京功能布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另一翼。
立夏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察看规划沙盘,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情况。
“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思路: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千年古都,正在蝶变。
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2014年以来,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医院确定选址。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降至2184.3万人。
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2019年以来,北京市级机关1.7万人迁至城市副中心办公,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建成,北京学校、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陆续投入使用……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催人奋进:“要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三)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若干领域率先突破。
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
初夏时节,走进地跨京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运营,保税仓储物流中心、多式联运库等投入使用,一批产业项目有序建设……
3年多前,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提出要求:“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干工程。京津冀三地要抓住机遇加强协同合作,加快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大兴国际机场全面复航,人流物流加速回暖。
“每天都有货车装载航空器材运抵位于大兴机场综保区的仓库。”富来特(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东旭说,“我们主要为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提供保障,近期订单增加,正与天津的公司洽谈物流合作。”
从“两翼”齐飞,到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协同空间不断扩展,体制机制深刻变化,项目合作更加多元,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交通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成型。
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津兴城际铁路、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全面提速。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
如今,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效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北京通州,大运河漕运码头。碧波之上,风光旖旎。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走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看到昔日的东方化工厂变为“城市绿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战略留白”“绿色留白”。
“华北绿宝石”塞罕坝,林海滴翠,绿意盎然。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情寄语:“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向着美丽中国愿景持续努力。如今,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提质,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
2022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超60%,京津冀地区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13年的45.1%上升到2022年的77.5%,永定河26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产业链、创新链合作逐步深化,“梯次聯动、优势互补”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
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两大创新基地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他强调,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几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见证企业一步步发展。
“企业诞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不仅降低运营成本,还享受叠加优惠政策,让企业能专注研发。
如今,京津冀“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创新链、产业链正在形成。在津冀两地,中关村企业累计设立分支机构90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产业合作迈出新气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指出。
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地相连。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利、产值跃升,更是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4月2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来就诊的河北邢台患者王利群持外地医保卡即时结算,享受到“一卡通行”看病的便利。
如今,三地推进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无需做重复的化验检查,异地就医“一卡通行”……种种举措,极大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9年来,京津冀深度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不断释放民生红利:
看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完善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京津冀失业人员可在区域内任一地点进行失业登记,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看教育。京津与河北省基础教育交流项目已超过500个,1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京冀两地探索开展中职阶段在河北培养、高职阶段在北京培养的“3+2”模式。
看政务。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云窗口”,需要办理相关事项的企业、群众,可以和天津、河北的多地工作人员实时视频连线,远程预审材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京津冀协同发展彰显鲜明的人民立场,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幸福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四)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在雄安新区,深入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在沧州,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等情况;在石家庄,了解企业研发生产和当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此次考察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得细、问得深。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蓝图落地,尤须致广大而尽精微。
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调研时多次强调的关键词——“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优势联合的“加法”,腾笼换鸟的“减法”,都蕴含着创新密码,体现破除思维定式的魄力。
走进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迎面而来的迎宾机器人向来客热情打招呼。这座宽敞明亮、充满未来感的大厦,几年前还是动物园批发市场,现在正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目前示范区内的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总数已超过200家,积极营造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蓬勃氛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运营团队负责人李倩说。
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
如今,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彭旭更对总书记讲话的理解日益深刻。
先植绿、后建城。从2017年11月13日栽下第一棵苗木开始,目前,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有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4%。
走进建设中的启动区,贯穿南北的中央绿谷和东部溪谷碧波荡漾,两岸景观带展露雏形。彭旭更说,在“寸土寸金”的启动区建设生态“双谷”,使“港站城淀”融为一体,为城市增添生态魅力和自然灵性。
“要持续抓好北方防沙带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作出新部署。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4月6日8时,天津港码头。
载箱量超24000箱的“现代哥本哈根”轮缓缓靠泊,智能指泊系统指挥岸桥精准落位,快速作业。当晚,这艘货轮又从天津港出发,驶往欧洲主要港口。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新航线正式开通。
渤海湾畔新潮涌。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7日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想起4年多前的一幕,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依然振奋。
2021年,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2022年突破2100万标箱;与河北港口合作打造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服务,开通与北京平谷之间的海铁联运,设立北京区域总部和雄安新区服务中心……
2023年5月12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之际,恰逢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面向未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来源:新华社
(记者 邹伟、樊曦、魏玉坤、李鲲、齐雷杰、郭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