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诗艺入集句诗

2023-05-31李娅琳李佳静

今古文创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王安石

李娅琳 李佳静

【摘要】集句诗写作至北宋王安石到达了第一个高峰。王安石开拓了集句诗的体裁,丰富了主题的表达,提升了集句诗的艺术水平,其内在机制是以严肃心态进行集句诗写作,在集句诗中加入了相当的诗歌创作经验,王安石的集句詩写作,体现出其“如出己意”的用事方式与要求、“借事以相发明”的诗歌表现技巧,超越了原有的集句诗写作规则。王安石以写诗的方式写作集句诗,以写诗的观念重新规范集句诗的作法,开拓了集句诗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王安石;集句诗;用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12-004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2.015

集句诗是指摘取前人现成的句子拼集而成一诗的诗体,一般认为起源于傅咸的《七经诗》。元代陈绎曾在《诗谱》中断曰:“晋傅咸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此乃集句诗之始。” ①后世多有模仿《七经诗》者,如集《诗经》或其他诗人作品的诗句以成诗的。唐代同谷子集《尚书·五子歌》而作成《五子之歌》。至宋代,集句诗创作呈现出兴盛局面,先有石延年、胡归仁写作集句诗,但成就并不高,作品多为调乐的文字游戏,后至王安石,集句诗写作才达到了第一个巅峰。

王安石写作集句诗数量极多。据统计,王安石的集句诗多达69首 ②,在数量上超越了前人;王安石开辟了新的集句诗体式,五言、七言、绝句都有所涉猎;王安石还开拓了集句诗表情达意的题材:怀人赠别、咏史怀古、记事咏物、抒情言志等,在他手下,集句诗的功能几与诗歌无异,超越了以往集句诗“调笑”的功能范畴。所以有学者指出:“集句诗到了北宋王安石手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对集句诗的重视程度、集句诗体裁的开拓、主题的严肃方面,还是艺术的提高上,北宋一朝均无人出王安石之右。” ③

但王安石集句诗写作并非横空出世的,他能够为集句诗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内在机制,是其以严肃心态进行集句诗写作,在集句诗中加入了相当的诗歌创作经验,以写诗的方式写作集句诗,以写诗的观念重新规范集句诗的作法,从而在集句诗中体现与前人迥异的特征,为集句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自出己意”的根本旨归

集句诗是一种通篇用典的文体,“用典的极致就是直接使用他人的成句” ④,在这种视角下来看王安石的集句诗,就会获得新的思考,王安石的集句诗写作其实更有其内在的诗歌“用事”理论作为支撑。王安石晚年喜爱读李商隐,其用典偏好更是受其影响。《蔡宽夫诗话》中提到:“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惟义山一人而已……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这里提到了李商隐的“工”,而对于他的用事之法多有非议,但王安石却有取舍地认可了李商隐的用事之法:“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 ⑤如此可见,王安石的“用事”之法,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强调“我”意的中心地位,取用前人典故时,即使有时“意与本题不类”,这正与李商隐的用事之法一脉相承。李商隐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与原典所传达或喻示的情思韵味。⑥而王安石的集句诗,之所以有“如出一己”的特征,也正是将前人的成句脱离其“本题”,从而能合情合理安排进自己的语境情境之中,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做到“以故事写实事”,如《化城阁》: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钟声。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大江蟠镶根,旋流自成浪。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自。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再如《金山寺》: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夜风一何喧,大舶夹双橹。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始知象敎力,但度无所苦。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人事随转轴,苍茫竟谁主?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

在《化城阁》一诗中,密集出现包括“大江”“两岸”的诗句,如“俛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大江蟠嵌根,旋流自成浪”“两岸闻钟声”等等。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化城阁同样是非常高耸、位于江边、视野开阔的建筑,而最后的“忽忆少年时”又是非常典型的登高远望产生的慨叹了。《金山寺》同样是登高望远之作,在这里“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始知象教力,但渡无所苦”,这四句分别来自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和王献之的《桃叶歌》,即使阅读者不清楚诗句的出处,但整体理解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难度。

因为要实现“如出己意”的目的,王安石的集句诗在表情达意的功能上必然有所开拓:《怀元度四首》以怀人;《送吴显道五首》以送别;《梅花》《春雪》以咏物;《明妃曲》《金陵怀古》可咏史怀古;《离升州作》可作记事……王安石的集句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实现了“如出己意”的艺术追求。叶大庆说他的《题金山》“如出一己”,陈正敏赞美他的集句诗“如出诸己”,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苏、黄大加抨击,却对王安石的集句诗赞不绝口:“集句惟荆公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都是看到了这一特点。

二、“借事以相发明”的表现技巧

李商隐“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的用典方式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王安石。王安石称“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导致其在集句诗写作上同样广征博引,成为其所写作集句诗显著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集句诗取材来源广泛,且所集语句并不似石延年、胡歸仁那样“多集晚唐五代诗人”,只集入前人的诗句。相反,王安石集句来源跨越了多种文体,如诗、文、唐传奇、佛教典故等等,部分梳理如下:

王安石集句诗中所集语句之杂,正与其作诗用事之法一致。王安石自述“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除了应用较多的经籍诸子典故外,王安石作诗还经常会使用佛典(晚年)、历史故事等在诗文中并不常见的典故加入诗中。如《艇斋诗话》云:“荆公送人使虏诗云:‘留犁挠酒见戎心,绣袷通欢岁月深。”用留犁挠酒事,见《匈奴传》:“韩昌张猛与单于盟,单于以路径刀金琉璃挠酒。”《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云:“雁湖注半山‘归肠一夜绕钟山之句,引韩昌黎诗‘胃绕万象,非也。孙坚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闾门,半山本此”,此为历史典故。《苕溪渔隐丛话》云:“荆公诗:‘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事见《传灯录》:沩山与仰山游,行次,乌衔一红柿落前,祐将与仰出,仰山接得,以水洗了,却与祐,祐曰:‘什么处得来?寂曰:‘此是和尚道德所感。祐曰:‘不得空然。即分半与寂。”此为佛教典故。王安石用典来源之广可见一斑。

甚至为更好地“借事相发明”,王安石也时常改动、化用前人成句入集句诗。就目前所收集到的69首王安石集句诗来看,其中或多或少对前人诗句进行过修改、化用的,一共有11首,举隅如下:

类似例子还有许多,碍于篇幅无法穷举。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王安石之前,石延年和胡归仁所创作的集句诗并没有对古人诗句进行改动的做法⑦。在王安石之后,那些受到王安石影响而开始写作集句诗的北宋文人中,这种做法同样是少见的,只在孔毅夫《寄孙元忠(俱集杜句)(其六)》中可见一例:“与君相逢未恨晚”,修改集自杜甫的《相逢歌赠严二别驾》“垂老遇君未恨晚”。⑧但是“垂老遇君未恨晚”一句也只是《全唐诗》中的版本,是否真是化用,也一时难以说清。到了南宋,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了。一般认为不再对前人诗句进行改动,是集句诗走向成熟的必然。显而易见,王安石在集句诗中更改原句的做法,溢出了集句诗原本的写作规律,显示出其独特诗歌创作经验及特征。在莫砺锋《论“王荆公体”》一文中指出,从王安石的早期诗作开始,就非常喜爱袭用前人诗句。⑨在《谈艺录》里,钱钟书认为王安石的用诗原则是:“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 ⑩而王安石的具体做法是:“或袭其句,或改其字,或反其意。” ?这也正是王安石写作集句诗的独特方式。有趣的一点是,钱钟书在这里的评价和苏轼的《次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中的说法非常相似。钱钟书说王安石“每遇他人佳句,必巧取豪夺,脱胎换骨,百计临摹,以为己有”。而苏轼的诗中所说:“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王安石在集句诗中改成句不单单是针对前人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诗句,也照集照改不误。如集句诗《金山寺》中的“甘美胜牛乳”一句,就是其诗《后元丰行》中的句子;《胡笳十八拍(其八)》中的“东风漫漫吹桃李”就来自《金陵即事三首(其二)》,等等。这同样是宋代乃至后世集句诗写作中罕见的现象,这一做法同样与王安石的诗歌创作特点是一致的,如钱钟书所说,“也许是得意话再说一遍”。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受李商隐影响下的诗歌创作经验指导下,王安石的集句诗写作超越了前代已经有所体现的集句诗写作规范:一方面他扩大了“集句”的取材范围和原句的使用方式。诗句来源不再局限于诗,而扩大到词、曲、历史故事、佛教典故等多种题材中。对于原句也并不墨守原状,而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句意的沿袭。另一方面,王安石更是对集句诗的艺术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用事”都要为表达“己意”服务,使集句诗表情达意的功能增强,超越了原有“调笑”功能的“文字游戏”范畴。尽管他的诸如“改诗”一类的做法在后世集句诗写作中不再那样凸显甚至被搁置,但这些却正是王安石援诗艺入集句诗写作的明显例证,是其更新集句诗写作方式的尝试,为集句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注释:

①张明华:《集句诗的发展及其特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4页。

②张福清:《宋代集句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③李明亮、张明华:《王安石的集句诗:北宋集句诗的最高成就》,《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70页。

④张明华:《论古代集句词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原因》,《文史哲》2016年第3期,第102页。

⑤莫砺峰:《论“王荆公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25页:《蔡宽夫诗话》载:“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故公诗如董生只为公羊惑,岂肯捐书一语真‘桔槔俯仰何可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之类,皆意与本题不类,此真所谓使事也。”文中还提及蔡启误解了王安石的意思,蔡启所举两联见于《窥园》《赐也》二诗,都是咏史诗,不能看作“使事”。王安石所谓“使事”,实即用典。本文延续此论。

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361页。

⑦《蔡宽夫诗话》:“荆公晚多喜取前人诗句为集句诗,世皆言此体自公始。予家有至和中成都人胡归仁诗,已有此作,自号‘安定八体。其间如‘一第知何日,无端意不移。欲为青桂主,谁与白云期。傍架齐书帙,翻瓢作酒卮。文明终有托,休把运行推,又‘白沙溪绕白云堆,但有何人把酒杯。专慕圣贤知志气,可怜谈笑出尘埃。碧山终日思无尽,清世难群好自猜。风满老松门昼掩,可怜高尚仰天才之类,亦自精密,但所取多唐末五代人诗,无复佳语耳。不知公尝见与否也?”其中所提到的两首胡诗中所集诗句并未进行化用改动。

⑧张福清:《宋代集句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记载孔毅夫《寄孙元忠(其六)》:“老去悲秋强自宽,衰颜欲付紫金丹。坐卧只多少行立,岂可久在王侯间。与君相逢未恨晩,他日更仆语不浅。潇湘水国傍鼋鼍,吏情更觉沧州远。”

⑨莫砺峰:《论“王荆公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26页。

⑩钱钟书:《谈艺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87页。

?钱钟书:《谈艺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87页。

参考文献:

[1]张明华.论古代集句词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原因[J].文史哲,2016,(03):95-104+167.

[2]李洪亮,张明华.王安石的集句诗:北宋集句诗的最高成就[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5社会科学版),2011,(03):70-73.

[3]张明华.集句诗的发展及其特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4):24-29.

[4]莫砺锋.论王荆公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23-34.

[5]张福清.宋代集句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王安石
王安石两制书写及“荆公四六”的经典化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北陂杏花
梅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
王安石妙语拒贿
初夏即事
王安石的军事改革思想